「思源工程」13年累計幫扶困難群眾2000萬人次

2020-12-22 北京日報客戶端

12月21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思源工程」)脫貧攻堅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向長期以來積極參與脫貧攻堅的愛心集體、愛心個人,以及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做出重要貢獻的單位、個人頒發紀念杯和愛心證書,以感謝社會各界「飲水思源、回報社會」的慈行善舉,激勵更多社會力量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後,「思源工程」第一時間制定和實施「戰旗計劃」,聯合100多家愛心企業、112位愛心明星、60萬愛心網友等社會各界以及海外愛心企業、華人華僑,向湖北等2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56個市、縣的575家醫院等機構,交付疫情防控物資達240餘批次、17品類、64種,合計800多噸,包括負壓救護車、呼吸機等醫療設備,醫用口罩、防護服、醫用酒精等防疫物資和乾衣機、微波爐等生活物資。

「思源工程」理事長陳昌智說,我國用了40年時間,使7億多人口擺脫貧困,對世界減貧貢獻率超過70%,提前10年實現《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的減貧目標。「思源工程」作為全國性社會組織,聯合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和媒體,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李曉林秘書長在總結報告中介紹,自2007年成立以來,「思源工程」聯合社會各界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和媒體,募集款物26億元,對接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超110億元,幫扶困難群眾超2000萬人次。同時,「思源工程」設立了46支專項基金,主導建設並運營1家由民政部指定的慈善組織網際網路公開募捐信息平臺——幫幫公益,負責由商務部電子商務和信息化司指導的中國電商扶貧聯盟秘書處工作;先後榮獲40多個獎項,其中國家政府級最高獎項12個,包括6次獲得民政部頒發的中華慈善獎;特別是2008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連續9年透明指數並列全國公募基金會第一名。

在教育扶貧領域,「思源工程」已在全國貧困地區1萬多所學校開展了幫扶工作,共援建100多所「思源學校」,為3000多所學校捐建「思源電教室」,為104個國貧縣、145所學校捐資開設302個「思源教育移民班」和21個育才班,為5399所學校捐建「思源揚帆圖書室」,為137個學校捐建「思源零錢電影院」,為313所學校捐建芭莎課後一小時美育教室、為1887所幼教學校(含幼兒園)捐建2094套「兒童安全教育平臺」,並開展了「思源助學金」、「鄉村舞蹈」、「小荷圖書角」等一系列教育扶貧項目,幫助貧困地區改善教育環境,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在衛生醫療扶貧領域,「思源工程」已向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及「三區三州」等的1076個國貧縣和省貧縣等3500家醫院,捐贈3728輛救護車、上百臺大型醫療設備、為84家醫院捐贈3D衛生醫療診斷平臺,捐建198個村衛生室,培訓2000多名村醫,提高貧困地區醫院醫療水平,推動醫療資源向貧困地區延伸。特別是,「思源工程」於2017年超額完成「到2020年前向592個國家級貧困縣、每縣至少捐贈3輛救護車」的宏大目標,又於2018年實現「向我國少數民族自治區主要鄉鎮中心衛生院各捐贈1輛救護車」的目標。

在大病救助領域,「思源工程」開展了「天使媽媽」、「愛的分貝」、「溫暖童心」、「脊椎側彎」等大病救助項目,聯合愛心網友和愛心人士,救助和資助先心病患兒、唇顎裂患兒、聽力障礙患兒、血液病、膽道閉鎖、器官移植等63種大病貧困患者累計超過3萬人。

在新農村建設領域,「思源工程」實施「思源沼氣」、「愛心玫瑰谷」、「思源水窖」、「思源陽光計劃」,以及「公益組織+地方政府+合作社+企業+受助農戶」五位一體產業扶貧等項目,先後援建思源沼氣池和思源水窖2萬口,援建太陽能光伏電站14座、戶用光伏電站400多座,捐建小型水利設施18處,扶持200個規模化生態種植養殖產業項目等。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記者 閻彤

編輯:蔡文清

流程編輯 邰紹峰

相關焦點

  • 「思源工程」脫貧攻堅總結大會 累計幫扶困難群眾2000萬人次
    、愛心人士和媒體,募集款物26億元,對接貧困地區農產品銷售超110億元,幫扶困難群眾超2000萬人次。,「思源工程」始終堅持集約化扶貧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從教育扶貧、衛生醫療扶貧、社會救助、新農村建設、救災賑災等方面開展扶貧工作,努力幫扶困難群眾過上美好生活。
  • 西安思源學院駐村精準幫扶助仁溪溝村提前脫貧致富
    >   根據陝西省委組織部、扶貧辦的安排,西安思源學院作為西安交大扶貧團的一員,於2016年3月選派了駐村工作隊到平利縣八仙鎮仁溪溝村開展幫扶工作。在駐村幫扶的兩年裡,西安思源學院充分發揮高校自身優勢,為打通貧困的最後一公裡努力著,開啟了駐村精準幫扶之路。        ——強化組織領導,保障人財物及時到位。西安思源學院黨政領導高度重視扶貧工作,成立了幫扶工作領導小組,該院董事長周延波任組長,黨委書記張興邦等任副組長,其他院級領導及主要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
  • 「思源工程」戰疫善款執行比例高達95%
    在這場戰疫中,有這樣一家基金會,它,曾經在2008年被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聯合授予「全國抗震救災英雄集體」榮譽稱號,先後6次獲得「中華慈善獎」,多次受到國家部委等表彰,13年間累計資助幫扶貧困群眾超過1500萬人次,透明指數連續8年並列全國公募基金會第一……。它,就是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下簡稱:「思源工程」)。
  • 有溫度、有情懷企業,廣東橘洲餅業為困難群眾送溫暖
    推動公益事業發展,幫扶社會弱勢群體,是每個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與義務。廣東省茂名市連續多年位於民營企業公益慈善捐贈前列的橘洲餅業,始終秉承「第一時間把援手伸到需要幫助的人面前」的宗旨,積極響應針對困難群眾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的精神。
  • 興義思源實驗學校2020年「青籃工程」結對幫扶活動正式啟動
    為了加強學校優秀教師隊伍建設,促進青年教師快速、健康成長,全面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興義思源實驗學校於9月8日下午正式啟動「青藍工程」結對幫扶活動。會議由教科處主任張勝福主持,分管副校長楊文權出席並講話。
  • 陝西十佳候選公益團隊:吳起思源愛心青年志願者協會
    吳起思源愛心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16年11月,2017年6月份正式在民政部門註冊。現有志願者150人,其中黨員50人,採油廠中層領導36人,大專以上文化程度132人。據統計,共組織活動48次,捐款捐物15萬餘元,幫助困難群體6000餘人次,為弱勢群體解決了許多困難,助力全縣脫貧攻堅工作,為吳起精神文明建設的發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協會以打造「思源模式」為出發點,充分發揮組織優勢,加強企地協作,廣泛開展志願服務活動,始終與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一)關愛成長,傾力助學扶幼。
  • 鄭州困難學生資助工程惠及177萬人次 5年發放資助金額14.81億
    困難學生資助工程惠及177萬人次發布會上,鄭州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曾昭傳介紹,在「困難學生資助工程」方面,鄭州緊緊圍繞「不讓一名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而失學」總體目標,建立健全資助工作制度,「2016年以來,共發放資助金額14.81億元,惠及學生177.17萬人次,其中資助建檔立卡學生1.19億元
  • 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以教育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
    「思源揚帆生態教育移民班」的50名學生,連續三年獲得資助、每人每年2000元,直至其初中畢業。佑華助力上萬名貧困學生追逐夢想2012年7月13日,首屆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在深圳舉行,全國各主要公益機構、愛心企業等參展;但遠在北京的中國民主建國會中央委員會辦公樓裡,一支嶄新的公益基金——思源佑華公益基金誕生了,從此為「思源教育移民計劃」的全面開展注入了強勁動力,並為山區孩子實現夢想插上了騰飛的翅膀。
  • 與愛同行,搜狐焦點榮獲「思源工程脫貧攻堅愛心集體獎」
    12月21日,中華思源工程扶貧基金會脫貧攻堅總結大會在北京舉行,搜狐焦點榮獲「思源工程脫貧攻堅愛心集體獎」。第十一屆、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建中央原主席、「思源工程」理事長陳昌智、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洪天雲等人出席並講話。
  • 人均2000元,通城1154名困難群眾喜領紅包
    香城都市報訊(通訊員 葛七甫) 12月8日,通城縣北港鎮沉山村貧困戶聶太陽收到農商銀行發來的手機信息提醒:「您的『一卡通』帳戶餘額增加2000元。」至此,該縣1154名困難群眾都收到了這份禮金。據了解,通城縣動員該縣各民營企業、商(協)會,以捐贈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旅遊扶貧、招商引資等為主要幫扶形式,開展「知名民企湖北行」和「兩幫兩助」(即動員廣大商會組織、民營企業按照2000元/人的標準幫扶1154名存量困難群眾全覆蓋,幫助一批貧困人口就業,助力脫貧攻堅、助推鄉村振興)活動,助力脫貧攻堅。
  • 白圩鄉舉辦「雙百工程」困難學生幫扶發放儀式
    9月13日,白圩鄉2020年「雙百工程」困難學生幫扶發放儀式在鄉政府二樓會議室舉行。在活動儀式發放現場, 5名家庭困難、品學兼優的學生獲得了每人600元的幫扶資金。近年來,白圩鄉黨委、政府高度重視關心下一代事業,以「雙百工程
  • 走訪慰問困難戶,真情幫扶暖人心!化龍鎮人大開展困難群眾關愛幫扶...
    ,12月2日,化龍鎮人大主席何志輝帶隊對沙亭村困難群眾情況開展調研活動,鎮人大辦、部分鎮人大代表、民政辦、團委、化龍醫院、化龍鎮社工服務站、沙亭村駐村團隊和沙亭村委等參加調研活動。調研組走訪了沙亭村兩戶困難群眾家庭,由於這兩戶家庭的收入超過標準,所以沒能納入五保或低保範圍。
  • 阿城區公安局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把幫扶措施落到實處
    來源:平安哈爾濱近日,阿城區公安局持續走訪慰問困難群眾,把幫扶舉措落到實處。阿城區公安局將28個基層單位與轄區28戶困難群眾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各單位幫扶責任人聯合街道、社區、村屯工作人員一起走進困難群眾家中,了解困難群眾的生產生活狀況和身體情況,幫助他們梳理全年收入,一同研究制定明年春耕計劃,幫助銷售飼養的家禽及農副產品,確保增產增收顆粒歸倉,切實讓黨的好政策溫暖到困難群眾的心坎。
  • 疫情期間全省為困難群眾發放價格臨時補貼6.1億元
    30萬社區網格人員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共摸排出疫情防控線索41萬條,服務居家隔離人員546萬人次。&nbsp&nbsp&nbsp&nbsp全省慈善組織累計接收募捐資金17.47億元,募集各類物資4118.62萬件,折合5.43億元。全省各地組建103支多學科心理疏導和社會工作服務團隊,3萬餘名專業社工參與疫情防控。
  • 中國化學工程戴和根:扛牢幫扶重責 涵養初心使命
    同時,兩縣也是國家級深度貧困縣,2013年建檔立卡時,華池縣貧困發生率30.4%,環縣39.28%。幾年來,中國化學工程緊扣地方實際,發揮自身優勢,堅決扛牢幫扶責任,助推華池縣和環縣17.61萬人脫貧摘帽,實現了現行標準下兩縣農村貧困人口的全部脫貧。
  • 暢通救助「微循環」 陝西民政「e救助」惠及困難群眾
    這筆錢幫他緩解了因住院治療支出大筆醫藥費造成的生活困難。而他從申請臨時救助到拿到這筆錢,只用了半天時間,是全省民政「e救助」的第一人。  「e救助」是在疫情防控期間,為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而推出的便民措施之一。」陝西省民政廳副廳長戈養年說,家庭生活困難的群眾通過關注「e救助」微信公眾號,線上提交申請材料,全流程網上辦理,足不出戶就可實現低保、特困供養、臨時救助等民政業務申請。
  • 關愛弱勢群體,醫療救助託起困難群眾生命的希望
    市醫保局承接醫療救助職能以來,充分發揮醫療保險與醫療救助職能整合優勢,加強基本醫療保險、補充醫療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的銜接,大力構建我市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不斷完善困難群體救助幫扶機制,織密困難群體醫療兜底保障網,有力提升了醫療救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