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少乘機出行的旅客發現,各大航空公司退改籤規則變了!退改分檔變多了,規則更明確了。國航和南航於3月底和4月初也開始實行國內機票退改「階梯費率」,至此,四大航企均已實行這項新政。截至目前,在32家航空公司中,已有23家航司完成制定了「階梯費率」退改籤規則,完成率已經達到72%。
再過不久,又要迎來「五一」小長假。新規則下,機票怎樣退改更划算?記者進行了採訪。
「三不」機票能退改了
越早退改,手續費越低;艙位越高,手續費越低
「我發現退改費用從以前的兩檔改成了四檔。」清明假期前臨時購買國航北京至蘭州機票回家的閆瑞告訴記者。他購買的是凌晨出發的2.6折機票,退改費用分為起飛前30天(含)之前、起飛前30天至前14天(含)、起飛前14天至前4小時(含)以及起飛前4小時後四檔。越早退改,手續費越低,比如改籤費率相應為20%、35%、40%、50%,形成階梯。
查看主要航司「階梯費率」政策可以看到,大多數航司將退改方案從兩檔調整為4檔,分類更加精細,不過各航司階梯時間的劃分和每檔費率的制定各不相同。比如南航就分為「航班起飛前7天(含)之前」「起飛前7天至2天(含)」「起飛前2天至4小時(含)」「起飛前4小時後」四檔。
「新退改規則的制定遵循兩個原則,除了『越早退改,手續費越低』之外,還遵循『艙位越高,手續費越低』的原則。」南航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艙位主要分為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這三種艙位還會根據價格不同,細分為子艙位,也就是此次各大航司實行「階梯費率」時標註的各種艙位代碼。一般來說,艙位越高,折扣力度越小,退改手續費就越低。
以距離航班起飛7天前廣州—北京的南航單程機票為例,「快樂飛」產品(E艙,經濟艙5.4折)的變更手續費為125元(10%)、退票手續費為250元(20%),而「商旅易」產品(Y艙,全價經濟艙)允許免費變更(0%),退票僅需收取116元手續費(5%)。
「對我來說,新政實行後最驚喜的一點是,特價機票也可以退改籤了!」閆瑞說,由於自己工作時間變動比較頻繁,改籤機票是常有的事,以前購買一些特價機票,能夠退改的很少。
在實行「階梯費率」之前,「不退、不改、不籤轉」的機票被業內稱為「三不」機票,指的是航空公司伴有苛刻退改政策的特價機票。新政實行之後,國內航線裡的「三不」機票基本不存在了。
此前,「特價票不能退」「退票手續費比機票價格還高」的現象飽受消費者詬病。去年,江蘇省消保委調查發現,有的機票退改籤費用甚至達到票價3倍。
隨後,去年7月16日,中國民航局針對這些退改籤問題,發布《關於改進民航票務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航空公司制定機票退改籤收費「階梯費率」,即根據不同票價水平和時間節點等,設定合理的梯次收費標準,不能簡單規定特價機票一律不得退改籤。
《通知》發出以後,航空公司開始陸續執行退改籤「階梯費率」。春秋航空是較早開始實行「階梯費率」的航司,以起飛前7天為例,特價機票的退票手續費從原票價的100%降至票價的50%,變更手續費從100%降至40%。春秋航空新聞發言人張武安表示,從去年10月20日起開始實施退改籤新政後,根據追蹤統計,旅客滿意度有所提高,特價票退改籤的投訴明顯減少,下降了41%。
對比一下國際機票,新政後的國內機票退改的優勢凸顯。「三不」機票在國際機票市場依然不少。據「去哪兒」在線訂票平臺所覆蓋的68萬條國際航班搜索數據顯示,超四成機票不能退改。
實行「階梯費率」是進步
起飛前14天退改手續費基本減少,但大多數航司航前4小時前後的退改費率比調整前更高
新政實行後,怎麼退改更划算?
此次調整後,各大航司基本都減少了用戶在起飛前14天以上的機票退改費率,讓越早退改的人享受更多退改優惠。比如國航7折經濟艙W/S艙,調整後起飛前30天至14天(含)改籤費率是25%,起飛前30天(含)改籤費率是10%,比此前的起飛前均為30%有所降低。
不過臨時退改就得更謹慎了。大多數航司航前4小時前後的退改費率甚至比調整之前還要高。比如某航司全價經濟艙Y艙,航前4小時後(含)的改籤費率上升至10%,此前在航前4小時(含)至航前2小時改籤免費,航前2小時(含)後收取5%變更費。
而根據OTA(在線旅行社)平臺去哪兒網的數據顯示,大多數旅客退改票還是愛臨時決定。平臺上起飛前3天內請求自願改籤的數量,佔總數的七成以上;在起飛前3—4天改籤的乘客,佔總人數的二成以上;超過4天改籤的乘客不足3%。可見,根據消費者目前的退改籤偏好,真正能享受到這項紅利的乘客不佔多數。
有網友吐槽,新政之後如果臨時退改籤,費用反而比以前高,這不是「明降暗升」嗎?
中國民航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李曉津表示,首先應該明確,退改服務收取一定手續費是合理的。航司辦理退改手續,需要付出人工等成本,退改更加精細化後還會帶來成本上升。同時,退改也確實給航司造成了一定損失。「就跟買菜一樣,早晨買走的菜如果晚上再來退,就不好再次銷售了。」李曉津說,用費率槓桿來調節客流,提高上座率,也符合經濟規律。
至於退改籤費用收多少合理,李曉津認為,航司制定「階梯費率」要考慮互相競爭的因素,也要平衡好退改費用和銷量的關係。「提高旅客臨時退改籤的費用,主要目的之一在於引導用戶更加合理地規划行程。」
南航相關負責人認為,按照以往「一刀切」的政策,比如南航機票無論是提前7天還是提前3小時退改,都執行同一套費率,旅客沒有享受到差異化、個性化的服務。同時,因為費率不變,旅客可能會將客票留到最後才辦理退改,這樣虛耗的剩餘座位可能錯失再次銷售的機會。如果新的退改「階梯費率」能促使旅客以相對較低的手續費儘早辦理退改,將有利於航司以相對靈活的定價將剩餘座位再次銷售,實際上也是讓利給了旅客。
李曉津表示,目前,大多數航司處於「階梯費率」試水期,後續根據實行情況可能還會做出調整。一些航司也表示,後續會綜合評估「階梯費率」實行情況,廣泛聽取各方意見,力求優化調整出更加合理的梯次收費標準,更好地滿足旅客彈性退改需求。
「總體來說,此次更為細分、更為合理的梯次收費標準,進一步完善了機票退改籤收費制度。」李曉津認為,隨著新政的進一步實施,退改精細化程度還可進一步加深,「國外很多航司經濟艙退改籤手續費的影響因素高達26個,包括航線、季節、遊客屬性等,乘客能夠更加靈活地選擇。」
配套服務要跟上
航司、OTA平臺已提供一些運算服務
「實行新的退改政策之後,機票退改籤成了一個技術活兒。」李曉津說,今後旅客購買機票的時候需要更慎重考慮。經常出差、出行時間變動比較頻繁的公務客人,相對買高等艙位或者貴一些的機票更划算,對於遊客來說,要儘可能提前規劃好行程,避免退改籤。
而且,實行「階梯費率」之後,各航司的退改籤規則普遍都更加複雜,各航司標準也各不相同,給旅客選擇帶來更大難度。
比如新政後,出現以下情況就較難選擇:當旅客因個人原因需改籤機票時,如果同等艙位機票已經售罄,除了支付改籤手續費外,還要支付相應的升艙費。這時,很可能旅客新買一張機票比改籤時這兩項費用的總價反而更便宜。一些OTA平臺針對這種情況推出了新服務。比如「去哪兒」平臺提供「退舊買新」服務,幫助旅客計算同一航司可改航班的改籤手續費加升艙費總價,還為旅客提供當前航司改籤總價和當日同航線所有其他航司在售航班價格的對比,幫助旅客更好決策。
航司也做出了一些改進。比如南航APP上線了「退改計算器」功能,能直接將各時間點南航機票退改手續費清晰展示出來。
李曉津認為,航司在實行「階梯費率」的同時應該提供更方便的退改費用計算服務,提高退改效率,使機票退改收費更加透明規範,也能讓旅客在操作前提前了解手續費標準,做到心中有數,更好地做出選擇。他還建議航司推出更多退改籤優惠程度不同的產品,比如推出在一定時間範圍內可以不限日期多次往返的不定期客票。
2018年,我國民航旅客運輸量達6.1億人次。李曉津估算,目前退改人次比例約為5%,也就是說有3000萬旅客有退改籤需求。而且隨著運輸量增長,需求也會相應增加。「完善退改籤制度、做好退改籤服務,關係到越來越多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推動民航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工作之一。」(記者 趙展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