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華為內部發文:停止社招,以應屆生和內部流動代替。這一新聞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也可謂是打碎了正在努力想要進入華為的非應屆生的夢。那麼,應屆生該如何界定?應屆生身份到底有多重要?這些你都知道嗎?
一、什麼是應屆生?
應屆生,主要用來指代大學畢業生。那麼,應屆生是否僅僅指大四或研三的學生呢?不是的。一般情況下,由國家統一招生的普通高校畢業生離校時和在擇業期內(國家規定擇業期為2年,部分地區延長為3年)未落實其工作單位、檔案及黨團關係,保留在原畢業學校或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各級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和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的畢業生,可按應屆高校畢業生對待。
應屆畢業生分為以下兩種:
1. 即將畢業但還沒拿到畢業證,處於實習或待業狀態的;
2. 已經拿到畢業證,但拿到畢業證的時間在擇業期內。
一般在校招及公務員考試中會限定求職者必須為應屆生。校招無非就是在學校投遞簡歷,企業比較集中,不用在外邊奔波,對其他方面沒有影響;但想要參加公務員考試的童鞋一定要記住,在你考上或放棄考公務員之前,不要籤訂勞動合同,將自己的檔案留在學校或者放在了人才市場,保留你的應屆生身份!
此處,還有一個問題需要注意:應屆生與普通應屆生也有區別。舉個慄子:你是2017年或2018年的畢業生,你可以以應屆生身份參加公務員考試,但是,如果明確說明只招收2019年應屆畢業生,那你就無法參加考試。
二、應屆生身份有多重要?
不得不承認一點,在找工作時,與往屆生比起來,應屆生確實有一定優勢,主要表現在以下幾點:
1. 戶口優勢。多數城市為引進人才,甚至提出應屆生可直接落戶,而非應屆生想要在一二線城市落戶只能通過更多的途徑。而戶口恰恰又決定了你買房、子女教育等問題。
2. 考試資格優勢。大家應該了解,國考、省考等招聘考試,很多職位只有應屆生可以報考。
3. 找工作優勢。如果一個企業在面對同一職位的應聘者,A已經在社會工作了幾年,但工作能力一般,B是應屆畢業生,沒有工作經驗,此時用人單位多數情況下會選擇後者。因為應屆生可塑性很強,而且剛剛走入社會,沒有其他因素幹擾,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4. 心理優勢。對於應屆生來說,對工作充滿了熱情,且對社會上的各種事充滿好奇心,就因為沒有工作經驗,他才不會被之前的圈子困住,從而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同時,在工作、生活上沒有太大的壓力,可以無所顧忌的去拼去闖。
看了以上幾條,有沒有更想要把握住自己的應屆生什麼,努力拼一把呢?當然,非應屆生也不要氣餒,因為很多工作單位還是需要有經驗的人才,但前提是你的工作能力突出。所以,不關你是何種身份,工作能力和工作態度都是第一位的。錯過的機會,努力用後期的汗水補償;擺在面前的機會,務必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