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到底是餓著還是吃飽了?看看這些表現就徹底明白了

2020-12-17 跟著Yummy學營養

這兩天寶寶忽然「飯量」很大,基本上2小時醒一次,醒來了就哭著要吃,每次吃120~150mL左右,和之前相比次數和食量都大了不少,跟老公開玩笑還說如果是吃奶粉該把他吃窮了

有些媽媽一看別人的孩子比自己孩子能吃,比自己的孩子長得胖就焦慮不安,千方百計想讓孩子多吃,甚至強迫孩子吃完奶瓶裡僅剩的10ml奶,豈知如此做法大錯特錯了。強迫進食的結果會加重孩子肝、腎的負擔,有可能導致孩子拒食牛奶;強迫進食的結果還會致心理傷害,最終造成厭食,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每個寶寶的情況不同,到底如何判斷小寶寶處在飢餓狀態中還是已經吃飽了

如果寶寶吃不飽一般會有這幾個表現

1.寶寶在沒有疾病的情況下體重長時間增長緩慢,或體重不增加

2.吃奶時很費勁兒,吮吸不久便睡著了,但睡不足1-2小時又醒來哭鬧,或有時猛吸一陣,就把奶頭吐出來哭鬧

3.哺乳後再將乳頭碰觸小兒口角時,如寶寶出現追尋奶頭,而且吃時吮吸力強而快,說明母乳量不足,下次餵奶時間未到就會哭鬧

4.大便不正常,出現便秘和腹瀉,正常大便應為黃色軟膏狀;奶水不足時,大便會出現秘結、稀薄,發綠或次數增多而每次排出量少

5.母親還可通過孩子的吞咽聲來判斷,看他吸多少次咽一口,一般平均吸3~5下咽一口,如果寶寶吸得多而咽得少,則說明母乳不夠吃

寶寶吃不飽跟媽媽的哺餵經驗欠缺、乳汁分泌不足、寶寶吸吮能力弱、新生兒疾病等都有關係,哺乳是需要學習和適應的

1.有的媽媽在抱著軟綿綿的小寶寶時,心情緊張,導致血液無法順暢地流到乳房,流出來的乳汁自然不夠,因此,哺乳時應保持輕鬆的心情;如果流出的乳汁量少的話,更應該多讓寶寶吮吸乳房,因為寶寶的吮吸動作會刺激泌乳反射從而增加泌乳量

2.有的媽媽在抱寶寶吃奶時,為了讓寶寶能舒服地吮吸而長時間低頭、縮肩或彎腰,結果導致頸部、肩膀或腰部酸痛。其實,哺餵的姿勢,無論是坐著或躺著,除了要讓寶寶輕易吮吸乳汁,媽媽也應該感覺舒服才對

3.如果寶寶長期吮吸、拉扯乳頭的話,乳頭會皸裂或損傷而造成疼痛,因此正確的做法是把整個乳頭和乳暈都放進寶寶的嘴裡

4.哺乳消耗了媽媽大量的熱量,因此,媽媽應該多攝取含大量熱量、蛋白質和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5.家人應儘量協助和配合,讓母乳餵養的媽媽有儘可能多的時間好好休息,保留精力為寶寶提供充足、優質的母乳

正常情況下,孩子吃飽了會自己停止吸吮,放開奶頭,而且能睡小時,體重增加良好,怎樣知道新兒是否已吃飽了,一般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判斷

1.媽媽在哺乳前,乳房脹滿、靜脈顯露,用手按時乳汁很容易擠出,哺乳後會感覺乳房鬆軟並輕微下垂,哺乳時可聽到寶寶吞咽乳汁的聲音,寶寶吃飽後會主動吐出乳頭,吃飽後的寶寶腹部可見微微隆起,說明奶量是足夠的

2.寶寶平均每吸2-3口奶,媽媽就可以聽到寶寶咕嚕的吞咽聲音,這時候的吸吮是慢而有力的,有時候奶水會從寶寶口角溢出,這種狀態持續4-5分鐘後寶寶就已經吃得大半飽了,隨後吸吮力慢慢變小,再過上5-6分鐘,寶寶會含著奶頭入睡,這說明寶寶已經吃飽了

3.寶寶清醒時情緒好、精神愉快,表情顯得很滿足、安詳,並且眼睛發亮,願意離開乳房或奶嘴並很快入睡,或者哺乳時寶寶長時間不離開乳房或奶嘴,但吃過奶後能安靜地睡覺,睡眠時間較長,直到下次吃奶前才有些哭鬧,說明吃飽了

4.也可以通過觀察寶寶體重增長情況來判斷奶水是否充足,一般應每月或兩個月給寶寶稱一次體重,一個健康的寶寶在0-6個月之間每月應增加體重500-600克

5.寶寶每天大便1-2次,顏色、質地均勻而稠,稍有酸味;也有的寶寶1-2天大便一次,但只要大便性狀正常就可以放心;如果寶寶僅吃母乳,沒有添加其他任何輔食,也沒有餵水或其他飲料,一天6次小便,說明進食的奶量是足夠的

參考書籍:

1.劉紀平編著,1歲嬰兒家庭養育必讀,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2004.08.

2.丁海紅編著,孕產嬰護理的8大關鍵與666個細節,河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7.8.

3.孟斐編著,坐月子怎麼吃,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4.01.

4.顧慧霞主編,帶出健康寶寶,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5.01.

5.趙頤柳,李丹妮編著,新生兒餵養與護理,農村讀物出版社,2009.09.

相關焦點

  • 餵奶時,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吃飽了,再餵就把寶寶撐壞了
    餵奶時,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吃飽了,再餵就把寶寶撐壞了寶寶出生之後,媽媽的身體可以暫時輕鬆了,可是接下來關於餵養寶寶,可真是難倒一大片新手爸媽們。給寶寶餵奶,餵多了怕寶寶吃撐了受罪,餵少了又怕寶寶沒吃飽,餓肚子,怎麼著都覺得不對,那麼怎麼樣才能知道寶寶吃飽了呢?
  • 新生兒餵養,寶寶有沒有吃飽,看看這些表現就知道
    記得我家寶寶剛出生時,開始兩天沒有母乳,孩子喝的奶粉,第一次喝奶粉,喝了50ml,虧得護士長來了我問了一聲,我說:「我家孩子喝50ml奶粉能飽嗎?」護士長有些懵:「什麼你給孩子喝這麼多,不行不行,別把孩子撐壞了,最多20ml就夠了。」現在想想我這當媽的心也挺大,生娃之前怎麼就不知道多看看育兒知識,搞的我「踩坑」無數。
  • 寶寶到底吃飽了沒?4種表現供媽媽們判斷
    寶寶的飲食一直是媽媽們最為注重的事情。許多媽媽在平時,都會時常擔憂寶寶吃不好,或者是寶寶沒吃飽這類現象的發生。另外,由於寶寶年齡太小,沒吃飽的話也不會說自己沒吃飽,所以媽媽們在平時的餵養當中,往往會給孩子多餵奶,不讓孩子餓到。這個時候,有些媽媽就會問到,那寶寶在吃飽的時候有什麼表現呢?
  • 不知道孩子到底吃的夠不夠,那是你沒讀懂寶寶的這些暗示
    很多新手父母心裡總是沒底,給孩子吃多了怕造成負擔,吃少了又怕孩子餓著,首先我們來看看孩子有沒有一下幾種表現:體檢是體重低於標準體重,皮膚鬆弛有皺紋,每天換的紙尿褲不超過4個。經常沒緣由的哭鬧,喝奶的間隔時間很短。
  • 6月以內的寶寶有這些表現,說明已經吃飽了,再餵會「撐壞」胃
    孕媽在懷孕的時候,為了肚子裡的寶寶有一個健康的體質,所以孕期的時候,就變著法的讓自己多吃一些。等到順利分娩,寶寶出生後,寶媽就轉換了「戰場」,把餵養的重心放在了寶寶的身上。自己吃沒吃飽不重要,重要的是寶寶要多餵幾次,覺得只有這樣寶寶的體質才會好,發育才會好。
  • 寶寶吃飽的幾個表現,媽媽們別再餵了
    給寶寶選擇合適的奶粉很重要,控制好寶寶的吃奶量更重要。每個年齡階段的孩子胃容量都不一樣,想要寶寶吃的好,吃的健康,媽媽們需要了解這些。寶寶的胃部發育到1歲左右所能容納的食量大約有400毫升。爸爸媽媽需要掌握不同月齡寶寶的胃容量,合理餵養。
  • 一招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媽媽再不怕給寶寶餵多了
    很多新手寶媽在餵養寶寶的過程中,總會有這樣的困擾:寶寶到底吃沒吃飽?每個月齡的寶寶吃多少比較合適呢?會不會把娃餓著!憑經驗來判斷寶寶到底餓不餓有很大的風險啊!與其自己瞎猜,還不如先來看看這份餵奶量參考標準:● 3月齡以內的寶寶(包括3月齡):主要是按需餵養,若超過2~3小時寶寶不喝,寶媽也要主動喂。
  • 0—12月寶寶喝奶量,別餓著寶寶啦~
    作者:寶寶知道 成長育兒導讀:生活中要嚴格把控嬰兒的吃奶量,既不能讓寶寶餓著,又要防止小寶寶吃過量。那麼,不同時期的嬰兒吃奶量正常標準是多少呢?為了寶寶的健康成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新生寶寶胃容量很小,一般情況下初生兒胃容量為30~35ml,3個月約為100ml,6個月為200ml,1歲為300~500ml,同時胃液分泌量少。
  • 小心寶寶胃積食,這些表現就說明寶寶吃飽了
    每一個新手媽媽在照顧寶寶的時候,都希望孩子可以健康成長,從而會注重寶寶的餵養。而幾乎所有的媽媽在給寶寶餵養的時候都很難把握餵養量,畢竟寶寶不能很好地向外界表達自己已經吃飽了,所以媽媽在餵養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通病,那就是寶寶吃越多越好。
  • 媽媽,如果我有這些表現,就說明我吃飽了
    作者:百度寶寶知道 杜小兜2媽媽,我的胃非常小哦~ 比如,我的出生體重是3000 克,我出生後第1~2 天時的胃容量是5~7 毫升;出生後3~6 天為30~60 毫升;出生後7 天至6 個月大為60~90 毫升;6 個月大至1 歲為90~480 毫升
  • 過度餵養比讓寶寶餓著還嚴重!判斷寶寶吃沒吃飽,看這幾點就清楚
    過度餵養比讓寶寶餓著還嚴重! 但是對於新手媽媽們來說,為了讓可愛的孩子吃個飽,往往會忽略這個問題。 就拿我身邊的燕子媽媽來說吧,燕子媽媽前不久生產了,在生育之前,她很希望自己的寶寶能像孩子爸爸一樣胖,因為那樣的話,才算得上是健康,而不是像自己一樣,瘦不拉幾的。 但是事與願違,燕子的寶寶在出生之後,非但沒有白白胖胖的,反而非常的瘦弱,在看看別家的寶寶都那麼壯碩一個,燕子不由得更加焦慮著急了。
  • 一張圖很形象,寶媽這樣就能判斷寶寶吃飽沒
    「我剛餵了他,距離現在還不到一個小時,可能不是餓了,你看看是不是尿床了,或者別的不舒服。」歡歡說。但是孩子姥姥依然堅持,說孩子是餓了。鑑於歡歡媽媽的堅持,歡歡無奈,又抱起孩子去另一個臥室餵奶。因為孩子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感受,家長就會時刻觀察他的一舉一動,尤其怕寶寶餓著,所以只要有一些表現,寶媽們就以為寶寶餓了,立馬餵奶。但是這樣的做法完全不正確。我們看一張圖大家就明白了。圖片中這些水果的大小就代表不同階段寶寶胃的大小。
  • 新手媽媽的困擾:寶寶吃飽了嗎?看看孩子這4點表現就清楚了
    其實,寶媽們的奶水隨著孩子的吸吮也在不斷生產,沒有辦法像奶粉一樣進行量化,家長們也自然也無法判斷孩子到底吃了多少量,有沒有吃飽。面對母乳餵養中的一大難題,新手媽媽們也不用發愁,只要仔細看看孩子們有沒有這4點表現就清楚了!
  • 母乳餵養怎樣判斷吃飽?母乳不夠吃的表現是什麼?
    母乳餵養怎樣判斷吃飽?母乳餵養不像人工餵養能準確的知道寶寶吃了多少毫升奶,也因此不知道寶寶到底吃的夠不夠,那麼,母乳餵養的寶寶怎樣判斷是否吃飽了呢?看大小便如果單純依靠母乳餵養,嬰兒的24小時小便次數達6次以上,是奶量充足、嬰兒吃飽的一種表現。如果每天24小時的小便次數不足5次,就說明奶量不足,嬰兒沒有吃飽。
  • 判斷寶寶有沒有吃飽?看他這4個表現就知道
    因為寶寶餓了會哭、困了會哭、尿了會哭,不開心了還是會哭,餵他喝奶時,哭鬧的話,寶媽們根本搞不明白,他到底吃飽了沒有。還有一些新手寶媽,總認為奶水不足,就一直讓寶寶吃,其實有時候寶寶已經吃撐了。所以,學會判斷寶寶是否吃飽就顯得尤為重要。要是寶寶有這幾個表現,就說明他已經吃飽了。
  • 母乳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5個指標來判斷,新手媽媽不用慌
    是不是每個寶媽在哺乳期的時候都會有這樣一個焦慮:自家孩子到底吃沒吃飽啊?沒吃飽又擔心孩子會餓,營養不能補充到位,又怕吃多了孩子會不舒服。想要判斷母乳寶寶到底吃沒吃飽,這5個指標可以供寶媽們參考:第一個指標:寶寶的反應是否滿足寶寶飢餓肯定第一反應就是用哭鬧來提示媽媽自己需要吃東西了。
  • 新媽必知:寶寶吃奶時有這些表現,說明他已經吃飽了
    新手媽媽在帶孩子的時候常常會擔心自己的母乳不夠,生怕寶寶餓著了,但是如果餵又擔心他撐著了,因此,如何判斷孩子吃飽了,就成了新手媽媽的難題,其實寶寶吃沒吃飽是有一些小信號的,只要媽媽仔細觀察就可以了。1、排洩正常孩子的排洩情況與他對食物的攝取量有很大關係的,一般情況下,新生寶寶在出生3天之後,如果吃飽的話,每天小便的次數是6次左右,並且尿液的顏色比較淺,氣味也不會太重;而且吃飽的寶寶大便的次數一般是一天3到5次,顏色發黃,呈軟膏狀。
  • 別亂餵,從這5方面,可判斷寶寶到底有沒有吃飽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那就是每次當自己明明已經吃飽了的時候,媽媽卻說:「才吃這麼一點點,怎麼可能吃飽?不行,再吃一碗!」這可真是甜蜜的負擔了。 不過稍大一點的孩子能夠明確表達出自己到底有沒有吃飽,但是碰到還不會說話的小嬰兒,應該怎麼辦呢?
  • 不同階段寶寶的胃到底有多大?如何判斷寶寶吃飽?
    媽媽們都有一種這樣的心理:要麼生怕寶寶餓著,動不動就喂,寶寶已經吃飽了,開始變得有哼唧、滿足等表情而如果寶寶寶吃完奶後仍然哭鬧不安,或者睡不到2小時又醒來哭鬧,表示沒有吃飽,應再予給寶寶補喂。4.看便便當新生兒(<28天的寶寶)排除胎糞後,每天至少會大便3次,如果寶寶次數少於3次就可能是寶寶母乳沒吃飽。
  • 寶寶沒吃飽的7個表現,媽媽知道嗎?
    寶寶出生後便開始要喝母乳了,因為他們不會說話,所以他們難以表達自己是否吃飽喝足,這也會使得母親不明白自己的寶寶究竟有沒有吃飽。有的媽媽一聽到寶寶哭泣就會抱起孩子餵奶,其實這樣的做法並不妥,孩子在飢餓的時候會釋放出信號,這就要求媽媽注意孩子的小動作。以下這些表現,如果寶寶滿足一條或多條,那麼說明寶寶沒有吃飽哦!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