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曾經發布過一組數據:全球每年有53.6萬名孕產婦死亡,意思就是說,每天大約有1500名左右的孕婦,會死於妊娠或者於分娩相關的病症。
雖然現在我國醫學這麼發達,但是每天仍有很多產婦從產床上,就再也沒有走下來。
這不是玩笑,媽媽們生產的確就是與死神打交道,更像是有一次鬼門關。
34歲的李女士之前由於體質原因一直沒能懷上孕,慶幸的是,去年夏天她終於如願的懷上了自己的寶寶,今年年初在市區最好的醫院順產下一男嬰,全家人都高興壞了。
可是還沒等到孩子被抱出來,護士就緊急的通知家人,李女士出現大出血的狀況,目前正在全力搶救。
全家人揪心結了但是也沒有辦法只能在產房外默默地等待。
經過了兩個小時的全力搶救李女士終於被推了出來,等到體力稍微恢復了一些以後,李女士才和家人講述了自己大出血的經歷。
原來在產後她的子宮後壁突然破裂,李女士害怕的說:"醫生為了儘快止血,是用手幫我找到出血點的"。
那麼很多媽媽看到這裡就會感到好奇,為什麼很多產婦都會在生產時,出現產後大出血的狀況呢?
其實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產後大出血的原因
1、子宮無力
在生產完之後,子宮迅速收縮,但是在收縮的過程中,如果出現子宮無力就會造成產後出血,而且子宮的毛細血管在和胎盤剝離之後,就需要通過子宮的肌肉來收縮壓迫從而起到止血的作用。
一旦子宮無力,這樣的壓迫感減小,同樣也會導致大出血。
2、子宮內胎盤殘留
有的寶媽在生產的時候,可能經歷過被醫生壓肚子的現象,其實這就是胎兒在出生之後胎盤沒有隨即排出來。
如果醫生在壓肚子的時候,胎盤能夠及時排出便不會出現大出血,可如果子宮內的胎盤遲遲沒有排乾淨,甚至開盤和子宮壁粘連在一起,這樣就會引發胎盤植入式的產後大出血。
3、產道裂傷
如果孕媽在生產的時候用力不當,就會導致產道撕裂,甚至嚴重的會包括子宮頸,以及陰道及外陰的受傷等。
雖然術後醫生能夠及時的進行縫合,但是如果生產的過程過長也會導致出血狀況難以及時遏制,所以在懷孕期間,孕媽們可以靠孕婦瑜伽來進行鍛鍊呼吸。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產科主任李映桃醫師說,過去由於醫療條件有限,產婦由於難產出現死亡的案例非常多。
如今隨著醫療的進步,難產死亡的機率已大為減少,但仍有很多種情況會導致產婦死亡。
二、那麼,孕媽媽應該如何防範產後出血呢?
1、重視孕前產檢
在懷孕之前最好到醫院進行身體檢查,尤其是患有慢性疾病或者是高齡產婦。當然如果有凝血功能障礙患者,一定要進行治療之後才能受孕。
只有積極地進行產前檢查和孕期保健工作,我們才能夠檢查出懷孕期間的危險因素,這樣即使在手術中出現危急情況,醫生也能根據病例進行治療搶救。
2、懷孕期間注意保健
在懷孕期間,孕媽們也要進行一定的保健,尤其是要注意合理飲食和增加的運動,避免出現巨大兒。
當然在孕晚期產檢的時候也要聽取醫生的建議,如果胎兒過大就要及時改變分娩方式。
對於初次分娩的媽媽們,儘量選擇順產,可以有效的降低出血的概率。
3、加強產後觀察
產後出血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即將生產完之後就會出現出血的狀況,另一種是生產完之後2個小時之內可能會出現出血的狀況。
所以在生產完的2個小時之內,孕媽都要密切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可以要求護士觀察子宮收縮及陰道出血的情況。
如果2個小時之後無異常,則可以放心休息。
4、產後早期哺乳
在大部分醫院當中,寶媽分娩之後,護士都會建議媽媽們進行母乳餵養,因為母乳餵養不僅能讓寶寶的體質增強,同時還能夠促進子宮的收縮。
這樣既可以排出惡露,也可以減少陰道的流血量,所以,如果有條件的媽媽們可以進行母乳餵養。
其實之所以給大家普及產後大出血,都是希望一般能夠在孕期多加注意一些。
如果有條件的媽媽們可以進行孕期瑜伽來控制呼吸,這樣不僅能夠讓分娩更加順利,同時還可以避免因用力不到而造成的產後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