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北極星環保網獲悉,南京市政府印發《南京市2018年水環境提升工作方案》,根據該方案,南京將鞏固提升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成效,啟動建成區消除劣V類水體行動;玄武湖、月牙湖、莫愁湖、外秦淮河等城市重要水體水質達到IV類;全面開展非建成區黑臭河道整治,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加強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提高汙水管網運行效率,建制鎮(街)建成區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配套管網汙水收集率達70%;全面落實《南京市排水條例》,排水許可辦證率達70%以上;推進國考、省考斷面及省控入江支流達到年度考核目標。詳情如下:
市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南京市2018年水環境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
寧政辦發〔2018〕33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府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南京市2018年水環境提升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南京市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8年3月21日
(此件公開發布)
南京市2018年水環境提升工作方案
為堅決打好水汙染防治攻堅戰,實現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全面啟動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切實提升城鄉水環境質量,按照《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寧政發〔2017〕236號)相關要求,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鞏固提升建成區黑臭水體整治成效,達到長治久清;啟動建成區消除劣Ⅴ類水體行動;玄武湖、月牙湖、莫愁湖、外秦淮河等城市重要水體水質達到IV類;全面開展非建成區黑臭河道整治,全市域基本消除黑臭水體;加強汙水收集處理能力建設,提高汙水管網運行效率,建制鎮(街)建成區汙水處理設施全覆蓋,配套管網汙水收集率達70%;全面落實《南京市排水條例》,排水許可辦證率達70%以上;基本構建「全面覆蓋、責任清晰、標準明確、運營規範、管理高效」的排水設施管養體系;推進國考、省考斷面及省控入江支流達到年度考核目標。
二、主要任務
2018年全市水環境提升主要任務是:按照「科學治水、系統治水、精準治水」的總體要求,圍繞河道整治、管網建設、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引流補水、斷面水質達標、長效管理等內容,重點推進十一項工作:
(一)推進水環境質量提升。圍繞科學謀劃、綜合治理、全面提升、長效保持,在梳理分析水環境質量狀況基礎上,進一步找準問題,對症下藥。編制《南京城市水系規劃》,劃定城市藍線,促進水系的保護和水生態恢復;實施南河等72項水環境提升工程,啟動消除劣Ⅴ類水體治理工作;系統推進城市重要水體提標,實施玄武湖、莫愁湖等8個重要水體水質提升工程;實施入江支流治理工作。(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環保局、規劃局,責任單位:市旅遊委、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二)推進黑臭河道整治。組織開展全面排查,摸清城鄉水體狀況,掌握黑臭水體及其他劣V類水體總數,遵循「控源截汙、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循環」的技術路徑,編制「一河一策」整治方案,實施非建成區黑臭水體治理,力爭2018年底前全市域黑臭水體得到全面治理消除。(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三)推進入河排口整治。根據《城市黑臭水體整治—排水口、管道及檢查井治理技術指南(試行)》要求,開展沿河、環湖排口排查,特別是對「高水位、低濃度」片區,採取改造排水管道、設置防倒灌、調蓄等綜合性措施;對已整治的排口實施「回頭看」;強化排口設施運行管理,確保排口旱天零直排、河水不倒灌、排澇不阻水、雨天少溢流。(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建委,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四)推進汙水主次管網建設。完成《主城區汙水處理系統建設規劃(2017—2022年)》編制,明確汙水主次幹管及收集處理系統規劃布局。圍繞水環境提升,加快汙水主次幹管建設,新建主次幹管125公裡,完善汙水收集管網系統,提高汙水收集率。推進城北汙水系統建寧路汙水主通道建設,研究主城區城南、江心洲、城北、城東等汙水收集系統之間互聯互通可行性,啟動城南—江心洲汙水主管互通工程,提高汙水收集系統應急能力。(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建委、市規劃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五)推進雨汙分流建設。全面實施《南京市排水條例》,繼續推進《南京市雨汙分流攻堅計劃(2017—2019年)》明確的各項工作,以重點斷面、重要水體、幹次管網沿線雨汙分流為重點,成片成體系推進雨汙分流工程建設,實施80平方公裡、2396個片區雨汙分流。(牽頭單位:市建委,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六)推進汙水管網排查與修復。完成《汙水主次幹管專項規劃》編制,針對主城區汙水系統高水位運行突出問題,借鑑先進城市做法,組織專業化隊伍,應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啟動雨汙管網普查工作,6月底前先選擇一到兩個重點片區完成試點,根據試點情況適時在更大範圍內推開。實施1000公裡(含河西地區約600公裡)汙水主次幹管、街巷支管清疏、檢查,對雨汙混接、錯接的管道即查即改,對倒坡、破損、下沉、堵塞及無法疏通的管道進行修復或翻建,同時加強對沿河、沿湖截流管道(溝、涵)及檢查井缺陷修復,實現雨汙水各行其道,減少河水、雨水、地下水混入汙水管網,進一步提高汙水收集率。對尚未移交的管網項目,按照「先無條件接管,接管後再排查問題、追溯責任、落實整改」的原則,全部移交管養單位,確保設施管理專業化常態化,最大程度地發揮已建工程效用。(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規劃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七)推進汙水處理能力建設。完成《城鄉生活汙水處理專項規劃》修編,加快推進城鎮汙水處理廠新擴建、提標工程,汙水提升泵站新建、改造工程,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完成江心洲汙水廠、城北汙水廠一級A提標改造工程,一級A達標能力新增97萬噸/日;新、擴建溧水秦源汙水廠三期、雄州汙水處理二廠一期、科學園三期、榮泰汙水廠二期等工程;實施城南汙水廠擴建、橋北汙水廠擴建、八卦洲汙水廠新建,江寧科學園汙水廠四期、空港汙水廠二期、南區汙水廠二期擴建,推進大廠汙水廠遷建等工程,實施江心洲、城北汙水系統15座汙水泵站改造,啟動板橋中部汙水泵站、豐子河汙水泵站、建寧路汙水泵站、棲霞山九鄉河汙水泵站建設;推進400個規劃布點村汙水處理設施建設。(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規劃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雨花臺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八)推進重點斷面水質監測與評估。梳理影響國、省考核斷面水質的各類問題,對全市重點斷面水質實施監測與評估,及時通報有關情況。加強工業企業排汙監管,嚴格執法,確保達標排放。(牽頭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九)推進水系連通、引水補水工程。加大秦淮新河向內河常態化引補水力度,實施武定門象房村淨水站、鼓樓區河西北部地區引調水大循環、仙林地區及百水河水系引補水、南南河及板橋河流域引調水大循環、城南水廠原取水口引水改造、西水關等泵站增設小型引水泵等工程,努力構建高效生態補水體系,進一步提高河道流動性及水系連通性。充分考慮水文變化對水質波動的影響,科學調度引補水和沿河閘站,確保國考、省考斷面水質達標。限制取自、排入重點斷面所在水體的調水活動,保障重點斷面水質穩定。(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秦淮區、鼓樓區、玄武區、浦口區、六合區、高淳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十)推進面源汙染整治。推進農業清潔生產,開展種植業化肥農藥精準使用;繼續開展畜禽養殖專項整治,清理整頓不符合規範標準的養殖場(小區),加快畜禽養殖場治理改造;繼續強化水產養殖業汙染管控,實施百畝以上連片池塘標準化改造,開展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創建,推進養殖用水達標排放。(牽頭單位:市農委,配合單位:市環保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政府)
繼續實施水上交通船舶汙染整治,依法強制報廢超使用年限的船舶,嚴格船舶運行動態監管,加大聯合執法檢查力度,年內關停和拆除長江、秦淮河沿線違法違規砂場碼頭,清理長江「三無」船舶。(牽頭單位:市交通局,配合單位:南京海事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建鄴區、鼓樓區、棲霞區、雨花臺區、江寧區、浦口區、六合區、溧水區、高淳區政府)
繼續開展「五小行業」(小餐飲店、小理髮店、小洗浴店、小洗衣店、小洗車店等)汙水違規、無序排放治理,保證區域排水管網的安全運行。(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城管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
(十一)推進長效管理機制建設。落實河長制(湖長制)工作責任體系,按照河道管理「四清四淨」要求,督促各級河長切實擔負起「治、管、保」的職責,抓好水資源保護、水域岸線管理、水環境治理等工作;落實河道管養責任體系,出臺河道分級管養辦法,提升河道長效管理水平;落實排水設施分級管養實施意見,建立排水設施「片長制、管長制」,同步推進各類存量排水設施移交管養工作;落實排水設施巡查制度,在入河(湖)排口規範化整治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排口日常巡查監管,切實做到旱天汙水零直排;落實規劃核實工作,強化新建管線覆土前竣工測量及竣工測量資料的匯交管理;落實排水條例,規範排水行為,加強排水執法,遏制源頭汙染,排水許可辦證率達70%以上。(牽頭單位:市水務局,配合單位:市城管局,責任單位: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各區政府、市城建集團)
三、保障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市水環境整治提升推進辦公室要切實履行和發揮好牽頭抓總作用,強化統籌協調,加強檢查指導,及時協調解決跨區域的重大難點問題,推動各項目標任務的順利完成;各區政府是水環境整治提升的責任主體,要按照年度工作方案要求,制定實施方案,排定整治計劃,明確整治目標、重點任務、整治措施,壓實責任,紮實推進;市各有關部門要切實履行職責,加強協同配合,對職責範圍內的各項工作認真研究、細化分解、全力推進、高效落實。
(二)完善工作考核。加強斷面水質監測,根據區域斷面水質監測結果,落實區域水環境橫向補償政策。加強項目績效管理,開展水環境提升政策執行績效考核,提高政策執行效果。加強資金監督管理,對水環境整治資金使用情況進行監督評價,提高資金使用效益。將水環境整治提升資金統一納入年度財政預算。市級水環境整治項目,由市水環境整治提升推進辦公室負責審核、把關、確定。2016年、2017年已實施黑臭河道整治的項目不再享受市級資金補助政策。主城六區劣Ⅴ類水體整治項目資金由市、區共同承擔,其中市級補助60%,驗收合格後,市級財政再給予20%的獎補。除此之外的雨汙分流、汙水設施建設等已有明確資金政策的,按原政策執行。農村地區水環境整治提升的資金補助政策另行研究制定。
(三)加強宣傳引導。充分發揮新聞輿論的引導和監督作用,利用網絡、微博、微信等方式普及水環境保護知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建立健全市民議事會和市民監督員制度,充分調動群眾參與水環境整治的積極性,形成政府、社會和群眾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群防群治的工作局面,營造全社會關愛水環境、珍惜水環境、保護水環境的良好風尚。
(四)嚴格督查考核。細化項目時序,明確項目完成標準、時間節點、項目責任人,掛圖作戰,按時間節點對責任人實施責任考核。建立信息報送、例會、約談等制度,每月對工作進展情況進行通報,對工作不力、進展滯後的地區進行約談、曝光等,對履職不力的責任人進行問責。
附表:2018年全市水環境提升重點任務安排
延伸閱讀:
南京市水環境提升行動計劃(2018—2020年)
北極星環保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環保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環保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