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1983年的老照片,感嘆時代的發展

2020-12-14 百家號

中原商廈朝東北方向望去,二七塔鶴立雞群,地面綠樹成蔭,鄭州綠城的稱謂可謂實至名歸。

那時候火車站是這樣候車的,候車的趕路者都在室外等待著,火車站也只有幾排房子,那時候還是綠皮火車還沒有動車和高鐵,做一趟綠皮火車的煎熬時間讓人記憶深刻。

二七區商業已經開始,最早開始了鄭州的商貿之路,也只有老家還保留著這樣的集市。現如今鄭州早已經過了幾代的商業變化,現在丹尼斯、國貿360等成為鄭州人購物的天堂。

那時候傳統的陽颱風格,最早也聚集在國棉廠附近,清一色的紅色洋房,現如今雖然已經過時,但在當時也是有身份的象徵。現在城市都是密密麻麻的高樓,房價也特別高,真不好說誰的幸福指數更高。

那時候孩子們放學後最愛玩的地方就是有土堆的地方,可以盡情的玩土,可以在土堆裡踢足球,現如今孩子放學後就是做功課,上著各種各樣的補習班,難得周末有時間會去商場遊樂場撒歡下,每個時代的童年都不大一樣的啊。

那時候物質匱乏,街頭修鞋的大爺隨處可見,生意都還不錯,現在人估計很少再會去修補鞋子了,鞋子好好的,不好看了,過時了就不會再穿了。現如今這種手藝人已經很少見,農村集市還為數不多的保留著。

路邊隨處可見大二八自行車,清一色的飛鴿牌,自行車是人們主要的交通工具,每輛車都被主人擦的鋥亮,沒有自行車感覺都沒有面子,跟現在的小汽車一樣一樣的。我想很多80後都有坐在自行車後座被爸爸載著趕集的經歷,現在的孩子都是做在小汽車裡,童年不同樣啊。

國棉一廠那時候絕對的牛掰,絕對的輝煌,大門至今還保留著他的故事,如今國棉廠完成了他的歷史使命後已經凋零落寞。

那時候公交車已經是電車了,上方架著電線,公交車根據電線的架設方向行駛,現在去建設路還能看到曾經的電樁痕跡。現在鄭州公交車經過了汽油、天然氣也走向純電動公交車,只是上方不需要電線,可以穿行到街頭任何地方。

同志們上下班高峰期人還是挺多的,交通工具主要是公交車和自行車,現在人上下班主要是公交車、地鐵、小汽車、電動車,自行車也只是短距離過度下。

時光荏苒,三四十年彈指一瞬間,鄭州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看到這些老照片每個人都會有些感觸,對於老鄭州,你有哪些珍貴的收藏和記憶?

相關焦點

  • 三十多年前的桑塔納,看老照片感嘆社會發展,裡面有你的回憶嗎?
    三十多年前的桑塔納,看老照片感嘆社會發展,裡面有你的回憶嗎?現在長輩說起過去,那都是滿滿的回憶,在八十年代,汽車遠沒有現在這樣遍地都是,就連城市也不會堵車。在遙遠的1983年,全世界第一輛桑塔納組裝完成,而這也意味著德系車與中國合資車的歷史,那臺代號B2的大眾桑塔納就開始了與中國持續三十多年的緣分。在當時首先在北美投入市場的桑塔納其實市場銷售額很差,所以沒辦法很快就被大眾給退市了,但是大眾覺得這款車真的不錯,如果不符合美洲人的審美,那去亞洲試一下?而在那時,中國市場無疑就是一個嗷嗷待哺的初生兒。
  • 老照片:1983年的瀋陽,東北地區唯一的特大城市
    1625年,清太祖努爾哈赤遷都於此,皇太極建盛京城,並在此建立清朝,瀋陽開始成為東北的中心城市。 1949年之後,瀋陽成為重要的重工業基地,被譽為「「東方魯爾」。本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圖為1983年的瀋陽中山廣場。中山廣場始建於1913年,最早叫做中央廣場。
  • 老照片:1983年的山西大同,真實重現30多年前大同人的生活場景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拍攝於1983年的大同。圖為1983年的大同街景,那時候的街上人來人往,車輛稀疏,空氣也很清新。1983年的大同工人俱樂部。工人俱樂部在當時會放電影,還開展各種各樣的文娛活動。1983年的大同御河大橋,大同御河是大同市附近最大的一條河流,幹流長135公裡,匯入桑乾河,屬於海河水系。
  • 懷舊80年代的老照片(3)
    1、1983年期間,由日本攝影家秋山亮二拍攝,在一處弄堂裡,一個小學生以高凳為書桌,坐在矮凳上寫著作業,這一幕想必很多70後都似曾相識。2、1984年的北京,由日本攝影家久保田博二拍攝,冬日的頤和園,昆明湖上,厚冰深結,暖陽下,遊湖的人們穿上冰鞋,在冰面溜冰嬉戲。
  • 溫馨 一張老照片講述了新都40年巨變,找回了失散多年的閨蜜~
    探尋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新都發展之路。攝影愛好者雷忠昭、劉獻清近日就帶著近百幅老照片來到了投稿現場,向大家展示他們鏡頭下新都的變遷,分享他們作為一位攝影人幾十年來的堅持和執著。每一張照片背後都有一段文字,記錄著當時發生的事,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一段又一段難以忘懷的歷史!從起初只能拍12張的海鷗120相機到現在的單反,雷忠昭的攝影之路從未間斷。
  • 鄭州老照片修復師:修復的是照片,更是珍貴記憶
    一臺掃描儀、一臺電腦,藉助這些工具,數百張老照片在她手中起死回生。46歲的薛朝霞,幾乎每天都在電腦前工作數小時,為不同的人修復老照片,幫人重拾珍貴的記憶。現場丨修復照片,一單活要做好幾天金秋十月,鄭州街頭盡染秋色,天氣漸冷,雖已有寒意,但色彩斑斕的美景著實讓人陶醉。10月20日,鄭州豔芳照相館。
  • 時光穿越,這些老照片帶你回到四十年前的鄭州大學
    40年,鄭大經歷了怎樣的變化?原河南醫科大學1977年恢復高考後,河南醫學院恢復招生,在人才培養等方面取得跨越式發展。」,為學校的發展奠定了基礎。月鄭州工學院改名為鄭州工業大學1999年,材料加工工程、化學工藝學科獲得博士學位授權店,實現了河南省工科沒有博士學位授權點「零」的突破。
  • 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
    看了老照片後感嘆她簡直驚豔了時光 于鳳至是富商文鬥之女,在張作霖的事業上升期,於文鬥對他青眼有加,多有照拂。1915年,于鳳至和張學良結為伉儷,他們的婚姻一時被傳為佳話。
  • 老工人逛重慶工業博物館 感嘆時代變遷
    看著老照片,談到新時代,老人們紛紛感嘆時代的變遷,感謝現在的盛世。上遊新聞記者 甘俠義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
  • 鄭州一個地公園,曾經是一個很熱門的景點,現在卻留下了記憶
    光陰匆匆,歲月變遷,人世間一切事物都在不斷更新,不知不覺80、90後也成了叔叔阿姨,很多與我們一起長大的地方也逐漸被新型樂園所取代,不禁感嘆光陰匆匆;鄭州世紀歡樂園對於80、90後也算是一個時代,也算是一個回憶,那麼如今這個熱銷的景點又怎能徒留回憶呢?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 商界「大腕」論道「鄭州商戰20年」
    而紫荊山百貨的改制則大膽引入了外來投資者,在其24歲生日時變身為「外企」,其「虛擬擴張」的思路也成了鄭州商業經驗的點睛之筆,為後來者慨嘆……      但也有不少業內人士感嘆,鄭州國有商業不應該是今天的現狀,還應該借鑑一下國內其他城市國有商業走過的路,或聯手成為大個頭企業,或單獨擴張成為巨無霸……   ○閻鐵成認為商戰是鄭州商貿帶動戰略的結果
  • 翻開老照片,回味慈谿的變化!
    國慶長假繼續, 小慈為大家帶來一組老照片。 在這裡, 讓我們一起 看改革開放四十年, 慈谿撤縣設市三十年的巨大變化。
  • 相憶| 青春和夢想,一張褪色老照片的故事
    一次很偶然的機會,我看到這張老照片,一張泛黃的老照片。還記得第一次看到這張照片時,我又激動又傷感,激動是因為,照片裡的都是我的父輩們,記錄的是他們最美好的年華;傷感是因為,他們當中有幾位都已經不在人世,其中包括我的父親。
  • 經營照相館35年 8旬攝影師尋60餘張老照片主人(圖)
    經營照相館35年 許多老照片無人認領  八旬攝影師尋60餘張老照片主人  一張張二三十前的老照片,一滴滴珍貴的年輕記憶。近日,銀川80歲的老攝影師張士良在網上發文稱,自己的照相館經營35年來,有很多老照片卻無人認領。張士良說,希望這些老照片的主人們能到照相館取回照片,拾回多年前的珍貴記憶。
  • 鄭州小升初英語感嘆句用法
    奧數網小編整理了英語感嘆句的用法,希望對鄭州小升初的同學們有幫助。   一 . 由 what 引導的感嘆句,其句子結構可分為以下三種:   1. 可用句型:「 What + a/an +形容詞+可數名詞單數+主語+謂語!」。如:   What a nice present it is! 它是一件多麼好的禮物啊!
  • 老照片: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北京,一代人的美好回憶
    希望這一組老照片不僅能帶你看看過去的北京,更希望能通過這些照片能夠回憶起當年的美好生活。這一張照片我覺得很經典,一輛公交車和一輛前排有馬,驢以及一頭騾子的馬車同時走在馬路上,坐在公交車裡的人都在看著這輛馬車,似乎很感到好奇,如今隨著時代進步,城市發展,現在已經很少看到馬車了,而當年的104北京公交車你是又否坐過呢?
  • 魯能泰山老照片徵集展覽 球迷珍藏雙冠王時代球衣
    第一件是1999年雙冠王時期24號球員李斌的球衣,李斌當時在隊內司職後衛,當年看到這件珍貴的球衣,自己毫不猶豫地買了下來。球衣右臂有「魯能燃料」字樣,背後是「泰山特曲」。1998年魯能剛接手時,全隊穿著的是橙色的球衣,背後有元首針織的廣告,到了1998年下半年,就已經換成了這款球衣。1999年魯能全隊穿著這款球衣奪取了雙冠王,開啟了泰山時代。
  • 南陽這些老照片,00後看完估計沒有任何感覺
    時代在進步,南陽在發展。憶往昔,有一些很知名的建築、道路、商場,在南陽人心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存在。時移世易,它們因不符合時代發展潮流,要麼被重建,要麼消失匿跡。總有一些過往需要被銘記,今天南陽君在網上找了一些老照片,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老汽車東站,1994 退出歷史舞臺。民權街,南陽的一條老街。明代稱郾城王府街,1931年為宣傳三民主義將該街更名為民權街,沿用至今。新華東路,改造前的樣子。
  • 80年代中國老照片:那時候的年味很濃,最後一張已經看不到了!
    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圖為1983年的杭州,人們正在舉行正月十五的祭祀活動,那時候的年味很濃。80年代中國歷史老照片:列火車的臥鋪車廂中,幾個年輕人正在愉快的打著撲克。那個年代幾乎還沒有手機沒有網際網路,坐火車消磨時間的最主要方式便是打牌和聊天,一趟長途坐下來,幾乎整個車廂的人都成了熟人。
  • 【老照片 新故事】看開發區教育發展的昨天和今天!
    縱使時光流淌唯一不變的是對教育事業的繼承和傳揚薪火相傳是一份悉心呵護是一種執著堅守更是一種教育情懷小編帶你重溫一組學校的老照片▲曾經的龍江中學現在已經變為平地在麗水經濟開發區第二小學任教的陳老師告訴小編,她小時候在鄉村學校就讀,與曾經破爛不堪的教學環境相比,數十年來,不僅是二小快速發展,她更感受到了教育的飛躍,特別是開發區教育的日新月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