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產品經理談「產品經理」

2020-12-16 市場部網

很難說清楚什麼才是產品經理,可能也是因為產品的概念很難界定,它可大可小,既可能是某個看得見的產品也可以是某種看不見的服務。如果用這個行業裡的明星做例子,賈伯斯作為產品經理,他的產品是那一系列i打頭的電子消費品和整個蘋果生態系統;馬化騰作為產品經理,他最成功的產品當然是如今擁有7.5億註冊用戶的即時聊天工具QQ。 在移動網際網路快速發展的這幾年,尤其是賈伯斯橫掃世界之後,產品經理成了一個明星職位。幾乎每一個網際網路公司都有類似的崗位設置,入職門檻似乎也不算太高,因為它並不對技術背景作嚴格要求。

 

很難說清楚什麼才是產品經理,可能也是因為產品的概念很難界定,它可大可小,既可能是某個看得見的產品也可以是某種看不見的服務。如果用這個行業裡的明星做例子,賈伯斯作為產品經理,他的產品是那一系列i打頭的電子消費品和整個蘋果生態系統;馬化騰作為產品經理,他最成功的產品當然是如今擁有7.5億註冊用戶的即時聊天工具QQ。而之後移動網際網路的出現使這個概念更加普遍,現在我們使用的每一個App背後都至少擁有一名負責概念和用戶體驗的產品經理。

 

 

同樣還是賈伯斯,他為產品經理塑造了一個不能算作是標準的職業形象:完美主義,對細節要求嚴苛,高度的想像力,創造用戶需求而並非只是迎合……如果把他的性格和生活也算在裡面,那就還包含著「易怒難以相處」以及素食愛好者。當然,他最厲害的部分在職業成績上,他帶領打造的蘋果產品線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改變了我們的生活。

 

在他之後,很多技術青年的職業理想就是做一個出色的產品經理。但理想跟現實之間顯然有不小的差距—這絕對不是一份只要有所謂的idea就能幹好的工作。除了發揮想像力構建產品,搜集並分析反饋數據、撰寫文檔、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流程圖、協調各種資源以保證產品進度等都是產品經理的必備能力。如果你在一家大公司,甚至還包括與其他的產品經理爭奪資源,以及為一個細節的改動與工程師不斷爭吵。

 

聽起來好像比想像中要無聊?產品經理是產品的創造者、管理者和運營者,如果從職場的角度看,這就要求從業者必須有較強的觀察力、溝通能力、數據分析能力、邏輯能力和更重要的執行力。

 

燈塔是一個公益性的職業培訓組織,目前為網際網路從業者提供免費的產品經理職業培訓。其創始人霍瑩告訴《第一財經周刊》,產品經理大致可以分為兩類,一種賣想法,另一種賣執行。前者是要懂得市場和用戶,後者則是老闆想好了產品架構,你去執行好就可以。目前市場上80%的產品經理都在賣體力,特別是在大公司,能夠影響老闆想法的人很少。賣體力的產品經理會遇到轉型困難的問題,因為不同類型的產品在執行層面上會有不同之處,包括市場不同、規則不一樣等等,但「賣想法的產品經理在任何一個產業中都能生存下去」。

 

《第一財經周刊》採訪了幾位產品經理,請他們從自身經歷和經驗的角度分享各自對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理解。同時也邀請職場專家從職場角度解析產品經理的從業素質要求、職業發展路徑和目前招聘市場上這個職位的需求狀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A 產品經理圓桌談

 

Q1 你的專業背景是什麼?與網際網路產品相關麼?

 

洪峰:計算機。很小的時候我學過美術,包括雕塑、陶瓷這些形式都接觸過,初中還在美校進修過一段時間。後來開始學數學和編程,高中自己就做過軟體產品。其實藝術和程序是相通的,都是把自己想法表現出來的過程。

 

王堅:力學。上大學的時候我愛上網玩遊戲,覺得網絡蠻有意思。後來幫老師做了一個遠程教育的網站,把彈性力學的內容放到網上,算是第一次接觸到網際網路的項目。

 

馬佔凱:機械設計及自動化。與網際網路完全沒有關係,我畢業第二年才決定轉行,但之前已經是網際網路的重度用戶了。

 

劉亞平:工業設計。剛畢業的時候我做了幾個月的工業設計,但不喜歡這份工作,後來就去了騰訊,一直做互動設計。所以現在的title是產品設計師,和產品經理有點不一樣。

 

上大學的時候我就很喜歡網際網路,那時候會經常在學校BBS上討論,曾經還做過一個網絡螞蟻和網際快車的測評,完全從用戶的角度出發,發在BBS上給大家做參考。現在想來,我的產品之路大概從那個時候就開始了吧。

 

Q2 是什麼讓你決定去做產品?

 

洪峰: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我同時在做產品和技術兩方面的工作。很多時候角色比較模糊,無論在谷歌還是小米,工程師對產品的角色也有很多發言權。最後轉去做產品是因為我的想法能夠更快地被實現,而且雖然我也很擅長寫程序,但或許不是能做到最頂尖的那個人。

 

王堅:我就是喜歡網際網路,大學畢業後就決定進入這個行業了。最開始在深圳四處碰壁,沒有經驗,也不是專業出身。後來進入一家創業公司,那個時候也沒有確切的職位描述,基本上就是做網站策劃這一類的工作。

 

馬佔凱:最初我不知道產品經理這個職位,以為要進入網際網路只能編程之類的,但嘗試自學ASP等後沒什麼進展,也不喜歡。但在那個時候,我已經有了利用搜尋引擎做新一代輸入法的創意。一開始我向百度投去了4封信提百度拼音輸入法的設想,沒有得到肯定,又轉投了許多搜索建議給搜狗。得到搜狗的面試機會之後,我針對它的搜尋引擎研究了三天,提出了100多項建議,其中包括搜狗拼音輸入法的設想。這些建議讓我抓住了最後的面試機會,以無專業背景和經驗的身份進入搜狐研發中心。後來才說服VP推動了輸入法的立項,並擔任了第一任產品經理。

 

劉亞平:我喜歡自己設計的產品可以被應用,雖然工業設計也是一樣,但周期實在太長了。另一方面我當時的專業是在計算機學院,也有潛移默化的關係。

 

Q3 第一次聽到產品經理的概念是什麼時候?

 

洪峰:我一直沒有所謂某個時刻醍醐灌頂的感覺。做產品就是很樸素的想法,很小的時候我就知道自己喜歡。它就是達成一個目標,做出一件東西,放在古代的話,大概就叫手工藝人吧。

 

王堅:2004或2005年吧,找工作的時候聽說的,覺得有一個名詞把我之前的工作框進去了。騰訊應該是最早有這個概念的,後來我也進入了這家公司。

 

馬佔凱:應該是進入搜狐以後了。最開始我並不了解產品是做什麼,網際網路也還在初始狀態,百度類似的職位叫做產品市場經理,這些概念還來自於傳統企業。一開始我的工作也就是助理的狀態,做的事情很雜,包括整理數據,梳理文檔等等。

 

劉亞平:我在UT斯達康實習的時候聽說的,雖然這是一家傳統思維的軟體企業,但它們也有產品經理。我當時的理解不確切,以為就是做項目,在指定時間內把東西發布出去。

 

另外,這個行業裡面對於產品設計師的誤解還是非常多的,在騰訊設計中心的時候,我們曾經都被人叫做「美工」。

 

Q4 你對產品有偏好麼?喜歡做什麼樣的產品?

 

洪峰:機器人或者腦電波控制都是能夠讓我激動的事情。比如一個會跑來跑去的垃圾筒可以把你扔出去的垃圾撿起來,難道你不覺得生活充滿愛麼?或者清早一醒來,電視屏幕就會告訴你天氣怎麼樣,你只是想一想,甚至用不著說話,技術就讓它發生了,我覺得很美好。

 

王堅:我喜歡高度自動化的項目,比如糗事百科的內容都是用戶生產的,運營團隊只需要幾個人。另一類是提升工作效率的工具,比如我一個朋友做了一個產品,讓賣家用類似傻瓜化的辦法可以生成發布頁面。

 

馬佔凱:我更喜歡偏向用戶使用邏輯為主的產品,即以產品易用性為主要價值的產品。雖然我的經驗以客戶端為多,但我對幾乎所有類別的產品都有興趣研究,因為產品本質都是相通的。

 

劉亞平:喜歡對終端用戶的產品,比如Evernote,比如聊天工具。它們很容易形成正反饋,從沒有到有,然後有用戶,看到用戶的情況再去優化,一輪一輪的迭代讓人很有成就感。

 

Q5 那產品經理到底是什麼?你會給它什麼樣的定義?

 

洪峰:編很好的故事,說很好的故事,吸引到足夠優秀的人,並把這個故事變成現實。

 

王堅: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你可能寫過一本書,燒過一道菜,裝修過一套房子,或者創建過一個blog,這些都是你的產品。

 

馬佔凱:產品經理是一個產品的設計者、推動者、運營者,這三方面的角色分別對應的職責是:需求定位和產品設計、項目管理、運營和推廣。可以說產品經理就是產品的CEO。

 

劉亞平:讓我來定義一下產品設計師,就是設計產品,考慮用什麼樣的方式去解決某個特定的問題。它與產品經理的區別是,產品經理不一定關注用戶,他們有很多市場的考慮,而設計師就要修復市場和產品當中的鴻溝,這是我自己的定義。

 

Q6 你遇到過什麼樣的困難?怎麼去解決?

 

洪峰:首先你的血要足夠長,滿血復活的速度也要足夠快。產品經理得事無巨細地盯著產品製造過程,保證每個步驟都符合你的想法,也需要分析用戶大量的反饋並且溝通,總的來說就是永遠做不完的活兒。解決辦法就是好好鍛鍊身體。

 

王堅:在大公司的困難就是發現怎麼做都沒辦法成為重量級的產品,做下去也沒什麼意思。因為公司資源有限,要麼能幫公司進一步建設平臺,要麼能讓現有平臺直接變現。如果你的產品對兩件事情都沒有直接幫助,可能就被邊緣化了。所以很多時候做產品得抱著體會過程的心態去做,而不是非要做出很了不起的東西。

 

馬佔凱:一個是資源不足。如果不是技術出身的產品經理,在控制項目研發進度和招聘工程師上也會有弱勢。這只能通過數據或者深入討論消解矛盾。另一個是自己的想法與上司不一樣,不想執行。但我後來意識到幾乎所有人的想法都會有相當的錯誤率,只有實踐才能真正證明什麼方案是對的,不妨先按老闆的想法試試。

 

劉亞平:做體驗設計時最大的困難是覺得某件事看著很靠譜,但沒有辦法實現。一開始自己特別激動,還把基礎框架寫出來,但最後發現很多想法都並不靠譜,或實際是另外一個狀況。這應該是一個不可解的問題。

 

Q7 對想踏入這一行的年輕人,你會有什麼建議?

 

洪峰:如果你在生活中對所有人習以為常的事情不能忍受,有極大的衝動改正或者將它做好,那麼就快來吧,別等了。

 

王堅:對於應屆畢業生來說,一定要先實習,不要一步就走進去,而且儘量選擇重視產品的好公司,比如騰訊。對於剛入行的人來說,全心全意做好崗位上的事情會有很多收穫。

 

馬佔凱:首先如果你認為自己有潛質,那麼保持住敏銳度,不斷學習思考。然後看再多新聞和案例也遠遠不如親自實踐體會。要麼提供有力的證據證明自己有產品經理的潛質或經驗加入一個公司,要麼親手去做一個網站或者App,自己運營起來才會明白裡面是怎麼回事。

 

劉亞平:如果真的喜歡這件事,就去不停地探索和問問題,總會得到回報的。我面試過很多應屆畢業生,他們被這個熱門title誤導,其實對這個職位一無所知。退一步說,至少你自己是用戶,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成功產品背後是什麼樣的過程?這些要多想一想。

 

Q8 國內和國外做產品有什麼區別?

 

洪峰:我覺得可能更多的區別並不在國內國外,而是在於不同的公司。有些公司會分得很細,講究專業化。比如有產品經理、互動設計師、視覺設計師,項目經理等等。在我所處的公司中,選擇產品經理更偏向於通才型。這樣的好處是,各個設計環節都有一個敢拍板的人,因為如果決策者沒有足夠的能力和知識,很多時候就不會直接拍板,工作流程相應也就拖長了。

 

王堅:現在產品和創業的書很多,同步率比較高了,可能國外面臨的挑戰更大一些。當然現在國內日子也不那麼好過了,畢竟已經不是直接把產品Copy就能活的時代,起碼得知道自己為什麼在做這個東西。

 

馬佔凱:沒有研究過這個問題。

 

劉亞平:從設計師的角度來說,這兩年國內對設計師的討論還停留在該做什麼,什麼是產品設計,是否要負責項目的如期完成,而國外可能已經在踏實做事情了。B 產品經理的職業要求

 

控制力

 

雖然頂著「經理」的頭銜,但大部分時候產品經理並沒有實際的團隊,只能依靠自己所能分配到的技術和設計人員完成作品,控制進度就顯得尤其重要—並不是所有的技術和設計人員都圍繞著一個產品工作,在大公司中,他們往往要同時應付幾個項目。

 

想像力

 

「如果把產品經理做的事情說成拍電影,那將會同時涉及到編劇、導演和製片人幾個角色,」洪峰告訴《第一財經周刊》,「但首先要有一個本子。」把頭腦中的想法形成團隊能夠理解的內容,這是產品經理為自己作品邁出的第一步。

 

偉大的產品經理會創造新東西。亨利·福特說,「如果你問人們想要什麼,他們會告訴你想要一輛更快的馬車」,但他給人類的是製造一個汽車。

 

感染力

 

「要有一顆非常容易燃燒的小宇宙,」洪峰說,「不僅如此,還要把正能量輻射到很大的範圍內,調動所有人的情緒。」—一旦有了想法,如何說服團隊為自己的想法齊頭並進,或許是產品經理最需要的能力。當然,前提是你的想法足夠靠譜。

 

溝通、協調能力

 

作為產品經理,與技術和設計人員吵架幾乎是家常便飯,同時客服人員也不斷反饋客戶需求,甚至銷售、運營也會因為公司資源和配合的需要提出要求,所以好的產品經理應該懂得如何排列合理的優先級,並為它們爭取資源。

 

另外,與用戶的溝通也非常重要。況且很多時候,用戶會提出不存在的需求,這也需要產品經理通過溝通去甄別靠譜的建議。

完美主義

 

已經有30個人坐在這把椅子上工作過了,你是第31個人,但你認為這把椅子愚蠢得不可救藥,配色很難看,舒適度也不佳,你強烈地想要改造,或者……扔掉它。難以忍受大多數人習以為常的東西,對細節無比挑剔和苛刻,或許是你適合產品經理的信號之一。

 

邏輯性

 

作為公司的一部分,產品經理需要帶領團隊完成一系列商業計劃,包括財務目標、運營數據,平衡收入和成本。對目標進行拆解,再分解為每天的工作,通過逐日的執行完成任務,需要產品經理有極強的規劃和邏輯能力。

 

再簡單點說,寫清楚一個流程文檔,讓工程師不費力氣地閱讀並完成你的要求也是一項技術活。

 

責任感

 

產品的成長可以大致分為4個周期:導入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在一個產品被發布之後,在成長和成熟期之間的循環往往是周期的常態。在這個生命周期中不斷引領產品的演進,保持產品的競爭力便成為產品經理的必要責任之一。

 

「只要產品出錯,就都是你的錯,」劉亞平說,「沒有任何藉口,因為產品經理是產品最終的負責人,你要把它當成自己的孩子。」

 

C 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

 

從職業發展角度來看,產品經理的職業發展可以有3種選擇。

 

第一種是專業角度的縱向發展,從產品經理到資深到產品總監到進入公司負責產品的管理層,比如騰訊的張小龍和以前百度的俞軍。如果走這條路,就需要在專業度不斷加深的同時,也必須注意提升自己的管理和戰略意識,從管一個產品到制定公司的產品戰略,從點到面。

 

第二種是從產品經理到自己創業。在大公司積累了具體的經驗做到一定程度之後,考慮自己創業。但這裡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做產品和運營公司還是不一樣—為什麼很多先發企業死在後發的追趕者身後?就是因為對運營的操作還是後者更有經驗。

 

關於第三個發展方向,產品經理轉行去做風險投資人的職業優勢在於如果積累了豐富的做產品的經驗,那麼他們對一款產品成敗和未來市場前景的把握可能會更為準確。

 

 

郝鍵

 

智聯招聘職業顧問

 

C=CBNweekly

 

H=郝鍵

 

C:網際網路行業的產品經理這個職位的需求現狀如何?

 

H:跟去年上半年相比,IT行業的產品經理的職位需求同比增長了50%。去年上半年平均每天在線的職位發布有5088個,今年上半年是7788個。在線職位的增長體現了企業在這方面的需求。網際網路的職位需求狀況呈現一個橄欖球的形狀,產品經理是屬於中間偏上的。北京一家網絡技術公司10月22日發布了產品經理的職位招聘,在一個月內收到了103個申請;京東商城11月22日發布的產品經理職位,一天之內收到了32位在線申請者。這些其實都算是比較熱的。

 

C:產品經理現在薪資水平如何?大概處於什麼樣的範圍?

 

H:如果是一般的產品專員,年薪範圍是3萬到14萬,平均年薪是8萬;產品主管在5萬到24萬之間,平均年薪是10萬,產品經理是8萬到40萬,平均年薪為15萬;產品總監在20萬到40萬,平均年薪20萬。

 

C:你怎麼看待產品經理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H:IT和網際網路行業在快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量也會變大。現在大家都強調用戶體驗,所以產品經理相比行業內的其他職位,增長是最快的。前景很不錯,但同時競爭也很激烈,因為它的要求比較高。大部分都會要求你有3年以上相關工作經驗,需要懂得設計、用戶體驗、市場調研、數據分析,研發之後還要能夠去做市場推廣,是一個綜合能力的體現。

 

 

相關焦點

  • 產品經理是誰?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人?產品經理調色板
    但作為一名產品經理,我不能用比喻的方法定義產品經理這個職位,它需要一個定義。慶幸的是,我在一本書中找到了行業更權威人士對產品經理的定義:產品經理就是以解決問題為核心,整合和管理各種人力、物力等資源,高效的將解決方案變成實際產品輸出的領導者。
  • 產品經理13條 & 說說產品經理
    一、說說產品經理產品經理做了17年,喜歡網際網路,喜歡策劃產品。每次策劃產品時,就要找首音樂,把音樂開到最大聲,聽著音樂,進入一個人的世界,腦海裡只有想像~邏輯,或者盯著效果圖,從左到右,從上到下,1個像素~1個像素的重複看,越重要的項目重複看的越多!!
  • 項目經理、產品經理、客戶經理,都是真的經理嗎?
    以上我都語音大致回答了下,但直到不久一位才畢業一年的群友發來報喜信息,我才覺得必須寫一遍文章專門談下。這位群友是從採購員準備跳槽,第一個Offer是項目經理,月薪1萬,應該比他目前工資高,因為他寫了個「保底」。但,其他群友不能理解,連續問:為何本科才畢業一年就能做經理呢?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嘴裡的那些「詞兒」
    編者註記:本文轉載於童·話說,作者歸納了產品經理經常會遇到的一些詞彙並進行了詳細解釋。寫在前面作為一名設計師,在公司裡最常接觸的人,想必就是產品經理了吧。那麼產品經理嘴裡那些我們聽不懂,或者是聽了個半懂的「詞兒」到底什麼意思呢?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的發起人蘇傑的第一本書,字裡行間充滿熱情幹勁,一個中國網際網路蓬勃發展期的未來網際網路帝國的優秀策劃和建設者形象躍然紙上。總結了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工作的大框架,設計部分細節,一本科普佳作。本書共分為6個章節,從概念、需求、項目、團隊、思維方式和自我修養等方面來講解了產品經理這個職業。下面通過對每一部分的導讀介紹,讓大家了解這本書。
  • 黑塔網際網路職業分享課——什麼是產品經理?
    網際網路的精神是什麼呢?也許有朋友會振臂高呼說是分享、是開源,NoNoNo說的並不全面。「開放、平等、協作、快速、分享」這五個才是網際網路真正的精髓,你品你細細的品。修真院的教學宗旨一直以來也都是圍繞著這五點展開的。
  • 產品經理面試:助你收割5份offer的產品經理跳槽指南!
    (3)由於大學是沒有產品經理專業的,但是工作中卻有這個崗位,所以說產品經理都是轉型過來的。面試中也會經常被問到這個問題,也就是為什麼選擇產品經理的職業。你說產品經理這個職業的門檻低?我作為面試官自然也是產品經理,我認為你看不起我…3.說實話吧,我覺得你對於工作的熱愛程度,遠不及王者農藥,如果這是因為熱愛,我覺得你可以去開個網吧或者是去應聘網管。
  • 產品經理發展與規劃手冊:產品經理起源與內涵,看清產品人的本質
    傳統行業的產品經理更偏向營銷、推廣,有時候也叫品牌經理,通常在組織結構上屬於市場部。傳統行業的產品經理,定義是:傳統行業的產品經理,是企業中專門負責產品管理的職位,負責市場調查並根據用戶的需求,確定開發何種產品,選擇何種業務模式、商業模式等。
  • 開課吧高瑋:網際網路下半場產品經理的進階指南
    見實科技創始人徐志斌、環信產品總監王璨、國藥國華大數據總監彭文華、《B端產品經理必讀課2.0》作者李寬、原百度搜狗用戶體驗設計師邊亞南、《運營思維》作者張沫、以及開課吧新商業人才事業部總經理高瑋等嘉賓到場進行主題分享和精彩的問答互動。在下午場的活動中,開課吧新商業人才事業部總經理高瑋第一個為大家帶來了題為《網際網路下半場產品經理指南》的主題分享。
  • 網際網路產品經理常用工具有哪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對於產品經理而言,每天日常的工作中,面對繁雜的工作,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下面PM莫楓為大家分享一些整理的產品經理常用工具.不管是向客戶收集產品反饋,向投資人進行 demo 展示,或是在團隊內部協作溝通、文件管理,墨刀都可以大幅提升工作效率,打破溝通壁壘,降低項目風險。二、思維腦圖工具產品經理需要對產品規劃有絕對清晰地思路。思維導圖類的工具則能夠幫助產品經理在設計產品時梳理思路,理清邏輯,確定產品的框架。
  • 據說絕大多數的產品經理都不知道什麼是產品經理!
    現在公認最早的一位產品經理,是1927年寶潔公司出現的。而且當時還不能叫產品經理,只能算品牌經理。其實在國內,產品經理的興起也就是最近幾年的事,在業內自稱是產品經理的有張小龍、周鴻禕、傅盛。也正是這些網際網路大佬的宣傳,才讓這個職業被大家所熟知。我個人認為,想要解釋產品經理,就需要從它的四個字進行逐步分析。1、產:內容的持續產出其實這點適用於所有職位,我們在任何崗位,都需要有持續的產出。往大了說,這是對公司的責任;往小了說,這是對自己的義務。
  • 產品經理AI指北(二):AI產品經理的六頂思考帽
    通過上一篇文章中對分析拉勾上的AI產品經理招聘數據,我們已經了解到關於AI產品經理的市場需求情況,以及企業對於產品經理的崗位職責及要求。今天我們重點來共同聊聊,AI產品經理需要在思維方式上的準備工作。說起AI(人工智慧)我們不得不提到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那麼二者究竟是怎樣的關係呢?
  • 產品經理如何探索產業網際網路趨勢紅利
    產業網際網路的產品經理需要從技術、業務、運營角度全面的看待企業數位化。如果一家企業能夠通過管好「數據資產」,實現盈利或者提升企業效率,才是真正意義上實現了數位化。一家企業是否能成功轉型,從以下四個方面去考察:是否從以產品/技術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為中心」?
  • 如何用產品思維入門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今年疫情,網際網路行業算是受影響最小的行業之一,一些大廠還有擴招的需求。產品經理作為一個熱門的崗位,對剛踏出校門的大學生們有很強的的吸引力,但是他們也存有很多疑問。本文作者圍繞大學生應該如何求職產品經理做出了四點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 如何評判產品經理:好的產品經理多數踩過差的坑
    很多朋友找BLUES討論過這個問題,產品經理是什麼?產品策劃做什麼?產品運營做什麼?哪些是好的產品經理,哪些是差的產品經理?BLUES沒法給什麼定義,只能給一些觀點,產品經理,不要太糾結於概念和定義,產品經理是在一定的背景下存在的,在不同行業,不同的公司,不同的部門,不同的項目團隊,都有著不同的定義,不同的崗位職責。
  • 產品經理的求職事兒
    論待遇算得上網際網路非技術崗位中最高;論前景賈伯斯、馬化騰、周鴻禕站臺出來說,等待產品經理的是CEO的位置和白富美;就是原地踏步title上有個「經理」,說出去都奔兒有面子。產品經理的招聘要求又非常親民,不限專業,只要有想法,熱愛網際網路。產品崗具有這樣低門檻與夢幻前景,可謂低碳環保,吸引了無數小白立志走進來。然而產品經理坑位極其有限。
  • 對軟體的敏感性強才是一位合格的網際網路產品經理?
    小編時常覺得,一個產品經理的養成,是一個磨礪的過程。只有那些不怕打擊,在打擊之後頑強地成長起來的產品經理,才有更大的未來。所以我經常打擊那些新入行的產品經理,說他們其實就是「熟練的上網用戶而已」。這對我來說,已經是在誇獎他們了。
  • 產品經理入門概念通識
    二、產品經理2.1 概念在真正接觸這個行業之前,一直以為產品經理是一個經理級別的職位。參加工作後與產品經理接觸多了才發現只是這個崗位的名字叫做產品經理。通過系統的學習後發現產品經理確實是「經理」級別,只不過並非部門或公司的「經理」,而是產品的「經理」。
  • 一套適合To B產品經理使用的工作方法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在《乾貨提煉:一名To C的產品經理,教你如何做好To B的產品》一文中,我們曾提到,做To C類產品,其核心是:創造需求場景 → 引導用戶 →  建立使用習慣。而做To B類產品,由於產品經理很難創造需求,因此產品經理首先要能適配現有業務,才能再針對業務中的痛點逐步優化。
  • 結合面試真題,談騰訊產品經理的必備技能
    一、溝通力溝通力是產品經理至關重要的能力,產品經理需要和各個部門進行溝通、協作,保證開發者能正確理解自己產品設計的初衷,運營能充分發揮產品的優勢去吸引用於,這些都是需要產品經理在工作中不斷溝通、交流來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