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懦弱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幾種父母,長大會很吃虧

2020-08-26 鋼鐵媽媽小淼

文丨小淼(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爸爸媽媽們轉發分享,圖片來源網絡)

是什麼造就了一個懦弱的孩子?電影《少年的你》用胡小蝶的悲劇告訴我們答案。

慘遭校園霸凌的胡小蝶是懦弱的,挨打時忍氣吞聲,椅子被潑墨時不敢反抗,她壓抑地活著,最終絕望自殺。

然而承受著巨大痛苦,胡小蝶卻沒有把學校的事情告訴父母。從影片的多處細節中,能看出她的父母平時不太關心她,缺乏溝通,這是一個沒有父母「撐腰」的孩子。


胡小蝶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源於父母的長期忽視,家庭對於孩子性格的影響是深刻而長遠的,人們常說「柿子挑軟的捏」,如果孩子成了「軟柿子」,那家長應該多反思一下了。

有的父母會覺得孩子只是內向而已,其實懦弱和內向是完全不同的。


懦弱和內向

每個人身邊都有這樣的人,他們性格大多溫和友善,平時很安靜,不愛在公眾場合發言,一旦發言卻總能說出獨到的見解。

內向不是缺點,很多名人都曾為內向者「正名」。

比爾·蓋茨曾被問「這個世界更像是外向者的舞臺,內向者要如何成功呢?」

蓋茨回答:「內向者可以花幾天的時間去深入思考一個問題,儘可能地想出領域的最邊緣處在哪,並閱讀任何能為自己帶來好處的文章。」

內向者對外界更敏感,比起廣泛交友,更喜歡與一兩個朋友走心交往,比起當眾侃侃而談,更傾向於獨立而深入的思考。

一個內向的人,只是與外向者天賦不同,但他們也可以是自尊自信,充滿陽光的,而這恰恰是與懦弱之人的不同之處。




孩子性格懦弱,和父母關係很大

  • 父母過於嚴厲,孩子易膽怯

有的父母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管教嚴厲,甚至用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懂事。比如在寫作業時,孩子出現了失誤,就責罵他「怎麼這麼笨」。

孩子長期在家長的言語傷害中,被貼滿了「笨」「不行」「差勁」的標籤,就會下意識地自我貶低,形成自卑膽怯的性格。

  • 包辦溺愛型家庭,孩子抗壓性弱

有些父母過於寵愛孩子,從小讓他過小皇帝的生活,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會缺乏獨立能力,做事優柔寡斷,內心脆弱,很容易被挫折壓垮。

生活在溫室裡的小花,在不得不面對大自然時,必然經受不住風雨的摧折。我們沒辦法替孩子走完全部道路,所以不要溺愛他,否則性格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


  • 忽視型父母,孩子易養成討好型人格

一個擁有討好型人格的人看似很「可愛」,他們與人為善,不會拒絕,避免衝突,然而自己真的快樂嗎?

做事謹小慎微的背後,是時刻擔心別人不喜歡自己,越討好越不被重視,不會拒絕的背後,是不得不把別人的需求放在自己前面的糾結與隱忍,這樣的人內心是極度脆弱的。

討好型人格的本質是低自尊、缺乏安全感和對他人認同感的渴望,如果在兒童時期父母總是忽視孩子,看不到他的內心需求,孩子就很容易變得敏感脆弱,懼怕被拋棄,非常渴望他人的關心和重視,討好型人格就這樣形成了。


讓孩子擺脫懦弱

  • 引導孩子敢於反抗

李玫瑾教授曾分享過自己的例子,孫女在幼兒園被一個小男孩欺負,小男孩經常把她強行抱起來又扔下,有次頭都磕腫了。

李教授就教孫女:下次他再這樣做,你就直接揪他的耳朵,他感到疼就會放開你了。

讓孩子反抗,是因為反抗本身就是向對方證明自己不軟弱,一個敢於說不,並擁有自我保護能力的人,自帶一種不會被輕易欺負的氣場,只有自尊才能讓別人尊重。


  • 鼓勵孩子表達觀點,自己做決定

對於一些做事猶豫不決的孩子,家長要鼓勵他們表達觀點,耐心傾聽,不要事事都替孩子做決定,要給他自己拿主意的機會。

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著手,比如,當孩子放學回家時,主動讓他講講學校發生了哪些事,也可以發起一些話題,讓孩子談談自己的看法。

  • 對孩子的進步及時反饋

當孩子取得了一些小小的成就時,不要忘了及時給他反饋,軟弱的孩子往往缺乏自信,一句表揚的話、一次小獎勵都可以讓他更有動力。

對於一個性格比較軟弱的孩子,父母的支持尤為重要,這就需要家長更加細心、善於表達,如果孩子能夠感受到父母滿滿的關愛,自然就會更加樂觀自信了。

孩子的成長與家庭有著不可分割的關係,只要我們用科學的方法引導孩子,他一定能夠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在這個充滿無數變化的世界裡,不懼風浪揚帆遠航。


相關焦點

  • 那些長大後懦弱又自卑的孩子,背後多半有這樣的父母,希望你不是
    閃爍的眼神,猶豫不決的言語,甚至有人對他動手,也只能逆來順受,不敢有一點反抗,他們很自卑。估計沒有哪位爸爸媽媽,希望自己的孩子會是這樣吧!可是,孩子性格的養成,家庭教育就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那些長大後懦弱又自卑的孩子,多半背後有這樣的父母,希望你不是:①喜歡貶低孩子的父母。小瑩瑩長了一個圓圓的臉龐,大大的眼睛,挺漂亮的。可是媽媽覺得,孩子漂亮不漂亮無所謂,關鍵是學習成績要優秀。
  • 這3種性格的爸爸,養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長大後多半沒啥出息
    因為喪偶式育兒這句話的流行,引發了不少人對於父親對孩子的影響的討論,最近就有育兒老師表示,這三種性格的爸爸,養出來的孩子自卑又懦弱,即使長大了也多半沒啥出息。這樣的父親形象會在孩子們心裏面大打折扣,因為父親本應該是高大威猛的,然而他們卻用這樣的方式"教育"自己,可以說,會間接讓孩子變得自卑和懦弱。
  • 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
    「你看看自己這副樣子,哪裡有一點我的樣子?父親對孩子成長和教育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的話,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有「大出息」這3種性格的爸爸,帶出的孩子將來很難出人頭地①將氣撒在孩子身上的爸爸
  • 知愈心理: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幾種家庭
    每個人的身邊都會有一些膽小、懦弱、自卑的人存在,這種性格有的是天生的,但更多的是來自於後天因素的影響,尤其是家庭的原因。孩子在剛出生的時候,都是無憂無慮的小天使,孩子自卑絕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而是在生活中的一點一滴中積累出來的。這幾種家庭中長大的孩子,容易變得敏感自卑,家長卻還傻傻不知道。
  • 長大容易自卑的孩子,小時候大多有這幾種經歷,2招輕鬆解決問題
    每一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之後能夠獨立自信,神採飛揚,但是我們周邊卻總有很多小孩長大之後,性格懦弱、自卑,難成大器。這著實讓父母憂心不已,卻不想其實孩子造成今天這種局面,問題實際上是出在自己身上。曾經關注過心理學相關知識的莉莉跟表哥說,林林如今是不是有點自卑,你們教育孩子也得注意方式,要不然以後對林林的未來都有很大的影響。其實很多成年後自卑的小孩,都是因為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錯誤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 孩子長大後懦弱又自私,多半因為家裡有這四種媽媽
    所以說,如果媽媽的性格是懦弱且自私的,那孩子自然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 2、喜歡凡事包辦,對孩子不肯放手 像諾諾的媽媽就是典型的不肯放手的媽媽,孩子就像小鷹一樣,年幼的時候是在父母的羽翼下,但是總有一天要展翅高飛。如果媽媽一直不肯放手,那孩子便會養成懦弱的性格,在長大後遇到困難,也會摔得很慘。
  • 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
    導讀: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若爸爸是這3種性格,孩子多半膽小又自卑,長大很難出人頭地!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自卑、懦弱的孩子,逃不開有這3種爸爸,希望你不是其中之一
    《詩經》 有云:「父不慈則子不孝」,南北朝顏之推也雲「人生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難成器也」,可見父親對孩子性格的塑造影響是巨大的。人人都希望能夠教出自信、強大的孩子,希望孩子向著光明那方發展,因為自信、陽光、強大的孩子長大以後的發展也會更好,人生也會奪目光彩。但是孩子能不能自信、強大也要看父母自身的素養,尤其是孩子的性格和爸爸有很大的關係。
  • 被以下思想灌輸長大的孩子,多半自卑懦弱,被人當「軟柿子」捏
    孩子長大後的性格和脾氣,從小就能看出來。因此,從小就被當成「軟柿子」捏的孩子,長大也多半沒啥出息。上周末,和朋友帶著孩子去海洋館玩。倆孩子對海洋動物很感興趣,雖然早早就逛完,但還是不願意走。所以就帶著孩子,在裡面吃了飯,讓他們繼續玩一會。他倆玩的時候,我和朋友就坐在一旁看。
  • 父母的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將來在社會上很吃虧
    執筆:張蒙定稿:蘇子後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性格,有的人比價好強,凡事喜歡爭強好勝,佔據強勢的一方,而有的人性格軟弱,遇事只會忍耐和退讓。父母的這幾種行為,容易把孩子養成「軟柿子」一般來說,孩子的性格形成的關鍵詞是在3~6歲,對其影響最大的人就是父母家人,軟弱的性格也多半與家長的教育有關,尤其是以下幾種方式:1、經常強勢打壓孩子
  • 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
    導讀: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這幾種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性格越來越軟弱,長大後容易吃虧!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
    尤其是男孩,與女孩相比,他們會管教得更嚴厲,比女孩更刻板。但作為男孩父母,不要這樣有這些行為,這會對孩子造成很深的陰影。兒子性格軟弱,多半與父母有關,這幾種性格的家長要注意!1、經常訓斥孩子按照父母的指示做了一件事之後,因為做得不好或不能讓大人滿意,一些家長會不耐煩地訓斥孩子。「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以後能有什麼出息!」其實,作為家長,無非是抱怨。
  • 孩子長大畏手畏腳、懦弱自卑,多與父母的「作為」有關,否認不了
    可是真正有孩子後,不少父母卻發現,很可怕的是自己似乎正在朝著當年自己「厭惡」的那類父母看齊,尤其是教育孩子的時候,開始變得暴躁、沒耐心,或者奚落孩子,替孩子做主,不給孩子自主權,就這樣,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自己就成了當年自己最不喜歡的那一類爸爸或者媽媽。卻不知,無形中正是因為自己的某些「作為」,正在一步步把孩子推向懦弱自卑、畏手畏腳的境地,否認不了的。
  • 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
    想起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優秀的自卑患者」。這一類型的人,看起來特別優秀,實際上內心深處是自卑的,因為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她不好的一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性格、行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結果。如果孩子總是缺乏自信,常常孤寂,顯得異常小心,多半是因為孩子的自卑心理。
  • 孩子一切的懦弱和自卑,都是源於父母的影響,請給孩子幸福
    父母是孩子人生中的引路人,如果父母沒有盡到把孩子好好養育長大的責任,讓孩子的成長過程充滿陰鬱,孩子未來的路,會更加崎嶇,充滿坎坷。但是,父母帶給小月的影響卻是深遠的,在父母長期爭吵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小月,性格懦弱自卑,在學校裡也沒多少存在感。
  • 這三種爸爸,最容易培養出自卑懦弱的孩子,長大之後也難擺脫
    一、常跟妻子發火的爸爸父母一吵架就顧不上孩子,孩子在這種環境中成長會感到恐懼,缺乏安全感,所以就像一個美好的世界坍塌了,他們會產生害怕無助和傷心的情緒,而且父母吵架時口無遮攔也容易導致孩子心理自卑,爸爸如果常常當著孩子的面跟媽媽吵架
  • 越長大越自卑的孩子,大多出自這5種家庭
    有句話說得好:沒有天生自卑的孩子。而生活中這5種家庭,最容易養成自卑的孩子,家長千萬不要忽視了!另一種,是會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父母是孩子內心最深切的依靠,父母感情和睦,孩子就會十分的安心。但是如果父母之間經常吵架甚至是大打出手的話,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造成難以癒合的創傷,甚至有的父母還會對孩子大打出手。
  • 長大後容易自卑的孩子,父母通常有這3種表現,家長不要不當回事
    所以,自卑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那麼孩子自卑的表現有哪些呢?自卑的首要表現,就是「我不行」。這並不是謙虛,而是真的從內心覺得自己不行,最主要的就是怕自己會輸。同時自卑的孩子還喜歡逞強,心理學家發現:自卑感強的孩子,總感到自己不如別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優秀的表現。爭強好勝不是錯,但一定很累。如果孩子出現了過度的好勝心,凡事渴望證明自己,父母應該注意引導了。
  • 這4類父母,教養出來的孩子容易懦弱自卑,孩子步入社會會吃不開
    雖然不能否認這些父母對孩子的愛,但是父母不懂得改正自己的說話方式的話,即使是好意勸解也很容易傷害到孩子。 甚至可能會讓孩子性格變得懦弱自卑,孩子也難有大出息。
  • 這4種媽媽養大的孩子,內心多半自卑敏感,對男孩的打擊尤為大
    今日話題:孩子內心壓抑自卑和母親的表現有很大關係。作為父母自然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陽光向上,成績優異,討人喜歡,永遠是最出色的那個。但俗話說得好「高手有很多,但冠軍只有一個」,有時候家長和孩子雖然付出的努力很多,可結果卻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樣美好。而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越著急採取的方式就會越極端,孩子也就越消極。其實小孩子的性格如何,是積極陽光還是自卑不已都和母親有很大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