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功了99%,家長卻盯著失敗的1%:天才就是這樣被扼殺的!

2020-12-22 趣評

很多時候,爸媽的視角、眼光,對孩子做出正面還是負面評價,對孩子一生,會產生重大影響。

比如丁俊暉,如果他父母把打撞球當成「玩物喪志」,那世界上會多一個平庸的學生,失去一個斯諾克的天才。

雖然越來越多的實驗證明,天才也是後天培養的結果(比如莫扎特3歲就練琴了);但到了丁俊暉這種世界頂尖水平,光靠努力是不行的,得有天賦。

為人父母的,要把孩子的天賦發掘出來,加以培養,而不是瞬間將其扼殺。

在孩子的幼年、童年,這種扼殺是分分鐘的事情。這個階段,孩子沒有多少人生經驗,也沒有太強的意志力去堅持,更多的是靠他人的評價,去判斷自己做事的價值,並決定自己做不做、堅持不堅持。

一旦爸媽做出負面評價,他很容易相信父母、否定自己,喪失前進的動力。

而這種負面評價,可能就是一個眼神、一句話,僅此而已。你不必批評他,只需要身體語言,就足夠動搖孩子的自信了。

做父母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在生活等很多方面,你粗枝大葉,沒什麼問題——只要不涉及安全;但在孩子的學習、特長的發掘上,必須謹小慎微,一旦盲目下斷語,就成了蓋棺論定,封死孩子前進的路。

作家劉墉講過一個故事。

一個孩子有點多動症,家長讓他學鋼琴,他學起來三心二意,很不專心。

其實這很正常,多動症——或者說愛動的孩子,讓他非常專心地練琴,是困難的。

他媽媽去請教一位特殊教育專家。專家和她聊了起來。

大概是問道,你覺得這孩子到底喜不喜歡鋼琴啊?家長回憶起一件事情。

有一次,她和孩子外出時,聽到一首優美的鋼琴曲,孩子被吸引住了,回到家就說,「我要彈這首曲子!」

「彈出來了嗎?」專家興致勃勃地問。

「彈是彈出來了,可是錯了好幾個音。」家長說。

「你當時是怎麼說的?」專家問。

「還能怎麼說?」家長疑惑地說道,「就說彈錯了唄!」

專家的嘴巴都快盛得下鴨蛋了:唉,天才就是這麼被家長扼殺的!

多麼難能可貴!一首沒學過的曲子,孩子聽到,感了興趣,回到家,居然能彈下來,了不起!

這說明,孩子不是不喜歡鋼琴,只是沒有培養好專注力,學琴的時候有點障礙。學得不好,不代表不愛學、不喜歡。

可是,家長的視角放在了什麼地方呢?放在了他調皮、愛動上。孩子「一聽就會」天才般的表演,家長的評價不是「你真了不起」這樣的讚美,不是「你竟然聽一遍就能彈出來」這樣的客觀評價,而是盯在了那幾個彈錯的音符上。

孩子進行這種即興表演,他的內心,是十分激動、十分興奮的;能完整地彈下來,對他來講,不啻於完成了一次偉大工程,即便小有差錯,內心也收穫了極大的滿足。

這個時候,家長兜頭一盆冷水:你彈錯了!

他會怎麼想?他會怎麼做?他會想,我自己這麼努力,都彈錯了,可能鋼琴真的不適合我,從此放棄鋼琴。

有個鋼琴家名叫餘峻承,經常和郎朗同臺演出。他之所以走上鋼琴這條路,就是因為在2歲的時候,外出聽到了一首簡單的鋼琴曲《瑪麗有隻小綿羊》,回到家,自己彈了出來,媽媽大加讚賞,並開始對他進行刻意培養,最終走上了鋼琴表演之路。

兩歲的孩子,第一次彈這個曲子的時候,就全部正確嗎?恐怕很難。

可能他彈錯了1%,但媽媽看重的不是這1%,而是正確的99%。所以,他成功了,她也成功了。

要想孩子有成功的人生,首先要做一個成功的家長;要想做成功的家長,首先要用成功的眼光看問題。

盯著失敗,盯著短處,永遠不會成功。

#教育優選計劃#

相關焦點

  • 孩子成功了99%,家長卻盯著失敗的1%:天才就是這樣被扼殺的
    在孩子的幼年、童年,這種扼殺是分分鐘的事情。這個階段,孩子沒有多少人生經驗,也沒有太強的意志力去堅持,更多的是靠他人的評價,去判斷自己做事的價值,並決定自己做不做、堅持不堅持。一旦爸媽做出負面評價,他很容易相信父母、否定自己,喪失前進的動力。而這種負面評價,可能就是一個眼神、一句話,僅此而已。你不必批評他,只需要身體語言,就足夠動搖孩子的自信了。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智商高的孩子,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很多的天才小時候都有很多「怪癖」行為,可能家長都無法理解孩子,甚至還抱怨自己的孩子缺點多,但是老話說得好:「越聰明的孩子越難帶」,所以,當你發現孩子身上出現難以接受的「怪癖」時,家長先不要著急糾正,沒準你能培養出一個小天才呢!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癖」,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裡
    導讀:高智商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癖」,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高智商的孩子,都有此類「怪癖」,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高智商的孩子,都有這3個特徵,家長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
    一些高智商寶寶會在幼齡階段展現出「怪癖」,家長們需要耐心觀察,別把「天才扼殺在搖籃中」。阿姿的寶貝兒子剛滿兩歲,一臉的機靈模樣特別討人喜歡,惹得一眾姊妹們都羨慕不已。但阿姿總擔心「三歲定八十」,所以經常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去「鍛鍊膽量」。網友@晴天裡的相思豆說:能夠理解家長的出發點是好,但家長也應該與時俱進掌握先進的育兒知識,了解孩子的行為特點再做出判斷與行動,否則「天才」也被扼殺了。
  • 高智商孩子才會有的「怪癖」,父母要能識別,不要「扼殺」了天才
    物理學中,相對論的提出者愛因斯坦,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他本人的智商高達146,作為天才的他,有一個令人難以理解的「怪癖」,就是記憶力差。1)經常被新鮮事物所吸引孩子天生擁有對新鮮事物的追尋,特別是智商比較高的孩子,他們會細心觀察自己所看到的事物。
  • 缺失實踐智力可能扼殺天才
    「僅靠智商很難區分兩個聰明的孩子,實踐智力的缺失很可能扼殺天才。」在斯滕伯格看來,經驗知識是成功智力的一個方面,可以幫助人們適應周圍的環境。可見,培養孩子的實踐智力也是父母的必修課,是孩子應對未來複雜挑戰的必備技能。    父母的養育意識 比孩子的智力更重要《異類:成功的故事》描述了兩個命運截然不同的天才。其中一個名叫蘭根,智商高達195。他的單親母親養育著4個不同父親的兒子,而蘭根是長子。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大家可能想不到的是,這樣的天才小時候卻很笨,記憶力也非常難差,老師和父母的話他都記不住,甚至上課的時候老師都不願意提他問題,在老師眼中愛因斯坦長大多半沒出息,但結果卻出乎意料,愛因斯坦最後卻成為了舉世聞名的科學家。
  • 聰明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家長千萬別耽誤了「天才」
    他們的父母通常會及時的發現自家孩子的反常,然後縱容孩子接著做這些行為,直到他們從這些舉動中獲得成功。所以很有可能當你們的孩子在做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的時候,就是他正處於自己的世界,發展自我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進行準確的判斷,給孩子們一個更加適合他們成長的空間,而不是不進行分辨就全盤否定,那樣很可能會扼殺掉一位天才,而一些適當包容或許會成就孩子成為天才。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每個孩子在不同領域會具有不同的發展潛力,有的孩子可能更有人際敏感度,有的孩子可能更有數字敏感度,有的可能在樂感方面更加擅長。還有一些孩子異於常人的高智商,他們日常的表現也往往異於常人。許多科學家、名人小時候都會有一些「怪癖」行為,常常難以被人理解。比如愛因斯坦,小時候竟然常常被人說是「笨小孩」,因為他記性太差,總是記不住別人說的話。
  • 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
    導讀: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總說「這句話」,說明你可能養了個天才,家長別輕易扼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種高智商孩子才有的「怪癖」,父母要保護和支持,別扼殺了天才
    智商是一種天賦,它能引領人走向成功。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擁有高智商,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普遍心理,高智商的孩子就相當於贏在了起跑線上,更容易成為社會精英。但你是否知道?高智商的人都比較特別,甚至可能有些「怪癖」。
  • 「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汗水」,其實這句話還沒說完
    相信許多讀者有著和小編相同的經歷,從小學起,老師們便勉勵我們讀書要刻苦努力,常常引用愛迪生的那句名言「天才就是99%的汗水加上1%的汗水。」天才總是極少數的,而作為普通大眾的我們更應該努力,那麼努力真的起關鍵性作用嗎?然而,作者今天可要打掉各位手中的這碗雞湯了。
  • 愛因斯坦:孩子都是天才,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天賦
    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是如此,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的選擇是荒謬的。他們早已為孩子鋪平了道路,不能走錯一步,更不能想著換一條路。這樣的孩子,長大後有選擇「恐懼」症,無法獨立作出決定。長此以往,原本朝氣蓬勃的孩子失去了創造力,依賴別人,一旦依賴的人無法幫忙就會不知所措。愛因斯坦曾說過:「孩子生來都是天才,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往往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賦。」
  • 周國平:教育不可能製造天才,卻可能扼殺天才
    所謂「天才教育」的結果多半不是把一個普通資質的人培養成了天才,而是把他扭曲 成了一個高不成、低不就的畸形兒。教育不可能製造天才,卻可能扼殺天才。因此,天才對教育唯一可說的話是第歐根尼的那句名言:「不要擋住我的陽光。」  一切教育都可以歸結為自我教育。學歷和課堂知識均是暫時的,自我教育的能力卻是一筆終身財富。
  • 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不同孩子的教育方法)
    愛因斯坦曾說過:「孩子生下來就是天才,但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錯誤的教育方式扼殺了他們的天賦。」有句話說:成功是1%的天賦加上99%的努力。再好的天賦,沒有堅持不懈的付出也會泯滅。每個孩子都有無限的可能,作為家長不要總是看著「別人家小孩」,與其花費精力想方設法的讓孩子向他人看齊,不如留心觀察自己孩子的長處。
  • 愛因斯坦:孩子出生就是天才,是錯誤的教育方式扼殺了他們的天賦
    孩子自打出生後,就被家長寄予厚望,畢竟我們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才,並對孩子的培養方面非常重視,尤其是最近幾年幼兒教育支出的比率大幅提升,平均下來幾乎佔一個家庭總支出的26%,可以看出家長都有多麼的重視。不過據調查顯示,90%的家長並沒有掌握一些正確的育兒方式,也就是說家長們雖然重視孩子的教育,但是大部分的家長都用錯了教育方式。
  • 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
    導讀: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智商高的孩子,常有這些「怪行為」,父母小心別扼殺了天才!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
    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其實家長從孩子小時候的特徵就能看出一些端倪,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些「怪癖」,父母別傻傻扼殺了「天才」。偉大的科學家們,小時候都有些「怪癖」世界上有很多科學家、發明家小時候都有一些「怪癖」,常常難以被正常人理解,但正是因為這些人的獨特之處,才成就了偉人的一生成就。
  • 「準天才」的孩子,會有這3種「怪癖」,父母要學會識別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為「人中龍鳳」,希望自己的孩子有高智商,成為自己的驕傲。可是,又有多少孩子可以做到呢?本來有些孩子,明明有「準天才」的才能,不過由於一些父母沒學會識別,認為孩子是淘氣,不懂事甚至是「怪癖」,於是把孩子的這種「準天才」的才能「扼殺」到搖籃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