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婚、孩子滿月,大家隨份子也就算了,二孩滿月還要辦,還要隨份子!我這一個月薪水小一半兒都隨份子了。」市民王女士向記者吐槽稱,從「五一」開始,她身邊的請柬「滿天飛」,尤其隨著二孩政策的放開,越來越多的二孩滿月酒讓王女士有點招架不住,本是該真誠送祝福的事情,卻有點變了「味兒」。民俗專家建議,隨著時代的發展,慶祝新生兒滿月的方式在秉承美好祝願的基礎上應多創新,移風易俗。
民俗專家高巍表示,過去辦「滿月酒」是具有積極寓意的,賓客們聚集在一起,目的是為主人慶賀,並為「小主角」送去祝福。
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份子的初衷也逐步變了味道。這就要求,無論是賓客還是孩子家長,都應把握好一個度。
「對於賓客來說,不應盲目攀比禮金,表達心意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以前,人們會親手給孩子做雙老虎鞋、做個老虎帽。現在賓客們同樣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送些有新意的禮物,不一定非得用錢來表達心意。」高巍稱,對於孩子的家長來說,也可以對「滿月酒」的形式進行創新,個別人用「滿月酒」掙錢的想法更是應該杜絕。
高巍表示,隨著時代的進步,婚禮等也應多創新,移風易俗。「滿月酒、婚禮舉辦儀式最初的出發點都是好的。人與人之間的交往,無論通過哪種形式,只要秉承著吉祥寓意就好。」
延伸閱讀
八天四個大紅包 一月工資打水漂
「今年國慶,我從『小金庫』裡掏出了4大紅包,快花光了一個月工資。」10月9日,國慶、中秋大假結束,上班第一天,提及剛過去的8天大假,成都市民倪女士十分苦惱。她假期沒有出門旅遊玩耍,而是奔波在各大婚禮宴席之間。短短8天,她隨了四份份子錢,花掉3000元,而自己一個月工資也才3200元。不少「80」「90」後表示,在扎堆的婚禮背後,份子錢帶來的煩惱隨之而來,原本是一份美好的祝福,如今卻變成了沉重的負擔。有人為了隨份子錢幾乎花光工資,有的人還向家人借錢。
節日婚禮成負擔,美好祝福變「炸彈」,明明不堪重負,卻偏要「打腫臉充胖子」,這樣的煩惱,何時休?
參加婚禮的劫
假期發了四個大紅包八天花光一個月工資
10月9日,大假後上班第一天,倪女士卻愁眉苦臉:「剛發的工資,才8天就已經花光了。」國慶節前,倪女士陸續收到了朋友、同事發來的婚禮邀請——一共有4場婚禮需要參加。這下,假期泡湯了不說,荷包也空了。倪女士給成都商報記者列出了自己的紅包帳單:10月3日同事結婚隨禮600元,10月5日閨蜜結婚隨禮1200元,當天因為日子好,同時還有兩對新人結婚,分別隨了600元。一共加起來,隨了3000元禮金。可是,這筆禮金對於倪女士來說,可是近一個月的工資。倪女士在一家事業單位上班,畢業2年的她,每個月工資3200元左右,放假8天,就把工資花光了。對此,她十分無奈。
其實,跟倪女士有類似遭遇的還有市民王先生。國慶期間,他也趕了4場婚禮,一共隨了1800元的份子錢。「其中有三場都是不熟悉的人,僅僅是認識。」王先生說,迫於情面,還是分別隨了400元的份子錢表示祝賀。
份子錢——
大家心裡的結
與此同時,在這扎堆的婚禮背後,不少「80」「90」後受訪者表示,份子錢的煩惱隨之而來。「原本是一份美好的祝福,如今卻變成了沉重的負擔。」成都商報記者調查了解到,近年來,婚宴已經從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共賀喜事的宴會,變成了一份讓人有些吃不消的「人情債」,隨禮支出越來越多,除了婚禮外,生孩子、滿百日、上大學、搬新家等等,都要請客隨禮,而份子錢也越隨越多。
目前,100元的禮錢已經完全拿不出手,對於僅限認識、不熟悉的,會隨200~400元,普通朋友、同事一般在400~600元,而關係良好的通常在800以上或更多,而一些生活富裕的人通常1000元起。
只要心意到不在錢多少
為什麼份子錢不得不隨,越漲越高?在著名巴蜀文化學者袁庭棟看來,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民間習俗,隨著生活、經濟水平的提高,份子錢也在水漲船高。「以前送掛麵、臘肉,現在使用禮金代替了禮品。」
目前不少人認為,隨份子錢的多少,可以證明朋友關係怎麼樣。別人隨800元,自己才隨200元,面子上過不去,打腫臉充胖子,也要隨800元或更多。因此,袁庭棟表示,隨禮應該量力而為,理性隨禮,朋友之間禮輕情意重,不會因為禮金多少而改變互相之間的友誼,不要讓紅包變了味。
有學者認為,「隨份子」最初是家族行為,婚禮是一種人生儀式,屬於比較私密的。後來演變成一種社會行為,婚禮和其他一些節慶儀式一樣成為禮尚往來的場合,隨份子、收份子是種人情往來。「份子錢」本身折射了社會政治關係和經濟狀況,發展到如今,「隨份子」也有了功利化色彩。年輕人收入較少,隨禮不在錢多少,心意到即可。
來源:綜合中華網 成都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