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子涓涓
前天一大早,就看到這樣的新聞,是關於二孩滿月隨份子的事情。
「80後」王女士粗略算了一下,這兩年隨份子大概就花了兩萬餘元。王女士說,結婚生娃本是喜事,理應送上真摯的祝福,至於份子錢只是一點點心意而已。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二孩滿月請柬「砸」來的時候,她有點崩潰了,確切地說是,腰包有點「撐不住」了。王女士稱,從5月以來,她就已經隨了3個二孩滿月份子了。
其實結婚,生孩子隨份子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已經司空見慣,因為這已經成為了一種風俗習慣。但是現在隨份子的事情越來越多,並不僅僅局限於結婚,生孩子,像喬遷之喜,孩子考大學,出國,親戚生病,都要隨份子。
只要是有來往的親戚朋友就要隨份子。這已經是一種慣例。
下面就來講一下我身邊的一些經歷。
1
上次老公有一個朋友結婚,因為距離比較遠,就在微信上了發了紅包,但是紅包對方沒有收,所以紅包又退了回來。
對方給出的理由是:因為我是第二次結婚了,所以就不收禮金了,因為所有的親戚朋友都沒有收,所以你也不用給了,給了我也不會收的,我們不準備辦酒席了,只想請家裡人,簡簡單單吃個飯就可以了。
不得不說這個朋友還真是善解人意,我也沒有想到給出去的錢還可以退回來。
2
有一次,去一個朋友家玩,在車上就聊起來了。
他說:「這個月人情真是重啊,有2個朋友要結婚,還有一個朋友要生孩子,還有一個要搬家,沒有幾千拿不出手啊!」
「那就少出點唄。」
「那怎麼行啊,什麼都可以省,就是人情往來不能省啊!沒有錢借也要借來,那怎麼辦呢?俗話說的好,樹活一張皮,人活一張臉啊!」
這個朋友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
3
身邊有這樣一個親戚,過年的時候,只給老丈人拜年,其它的親戚一律不走,主要是因為親戚太多,拜年的花銷太多,所以他就把這筆錢省下來了。
所以,背後的人都議論紛紛,說他六親不認,只認自己。大家也都不願意和他繼續來往。他自己辦事,別人也不來。
4
上次回家,老媽跟我吐槽說:「越老越要花錢,姨奶奶家有二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生二胎,小兒子搬新家,女兒要結婚。要說隨份子的錢,這一下就要出幾千吶!關鍵,電話都打過來了,讓我去吃酒,這個酒也不是好吃的啊!」
5
上次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表妹要結婚,其中一位表親戚很有錢,出的份子錢最多,讓她感到壓力特別大。
她說:「出那麼多吧,我沒有那麼多錢,出的少吧,感覺沒有面子。」糾結半天之後,她決定還是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她說,畢竟比不過人家。別人要說就說吧!
其實中國人很注重臉面,人情往來,就是你來我往,但是這種人情,只是用金錢來維繫,恐怕也不會長久。
過分看重面子,在自身能力之外來維繫人情,強顏歡笑,也是自己受罪。
據說美國人隨份子都是買禮物,其實這樣也好,禮輕禮重都是心意,也沒錢多錢少的攀比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