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錢,不該隨的「份子錢」也別隨,沒有意義

2020-12-11 時光了了

人情世故,是生活在社會中的每個人不可避免的事情,就算是不想應付都不行。

這其中,最讓人頭疼的,就是「份子錢」了。

要說,「份子錢」這種民間傳統習俗,並沒有什麼可指責的,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份子錢」早就變了味,不再是以前那種目的單純的習俗了。

不管是作為朋友還是親戚,只要別人有婚宴,升學宴,壽宴……不管是不是大操大辦,只要名頭上請了你,那就要去隨「份子」。

如果是關係親近的朋友尚且無話可說,可那些八桿子打不著的親戚;畢業之後從未聯繫過的同學;僅有一面之緣的朋友有的朋友,明明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情,一家人慶祝慶祝得了,非得要請客,這真的是讓人無可奈何。

其實,對於有些家庭來說,其實隨「份子錢」是純虧的事情。

這些家庭不辦什麼酒席,只是往外面拿錢,隨「份子」對他們來說是一個負擔。

當然,對於家庭寬裕的家庭來說,隨「份子」也不一定就是輕鬆的事情。

因為有些人情往來,其實是毫無意義的,誰的錢也不是大風颳來的,在一個全是陌生人的地方強顏歡笑,還不如果斷拒絕,直接不去。

再有錢,也別隨這樣的「份子錢」,沒有意義。

01攀比隨「份子錢」

「份子錢」也不能說是什麼腐朽的習俗,若是包個不大不小的紅包,聯絡一下感情也是一個好的形式。

但就是這個慣例過著過著,就慢慢變了味道。在隨「份子」上,慢慢攀比了起來,只為了所謂的面子。

很多人,在面對這樣的人情時,會在私底下商量送多少多少。

但每個家庭的經濟情況又不同,經濟差一點的自然是想要少送一點,但在大家面前又抹不開面子。

而經濟條件好一點的呢,又想要在大家面前炫耀一下,就把「份子」定得很高,讓大家跟著自己的額度來。

被安排的人不想在大家面前失了面子,只能是乖乖順從,但對於一個不太富裕的家庭來說這樣做無疑是雪上加霜。

甚至於,還有些人會在私底下打聽別人隨多少,然後在那個基礎上加一筆錢,要比別人隨得多,這樣才有面子一樣。

就這樣演變起來,隨「份子」成了一件談虎色變的事情,搞得大家都憂心忡忡。

其實,這樣做完全沒必要,隨「份子」是情誼,多少都代表著感情。包個紅包意思一下,大家皆大歡喜就可以了。對隨份子的人減輕了負擔,收份子的人也不用考慮以後還錢傷神。

02大額的「份子錢」

有的喜歡打腫臉充胖子的人,在隨「份子」這件事情上絕對不會落後於人。

親朋好友有什麼事情,他們就表現得出手闊綽,隨大額的「份子」,席間就覺得自己是人上人了。

但其實這樣很沒有意義,為什麼這麼說呢?首先說對於收到的人來說,其實心裏面也打鼓,以後是要還的,這筆錢根本就不敢動,而是放起來做不時之需,隨時準備還回去。這樣不僅沒有得到應有的快樂,還反而增添了負擔,就是說到底這錢就還不是自己的。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收「份子錢」的人不講道理,本來你隨一大筆錢,而輪到你辦事的時候,別人就意思一下就行了。

本來隨「份子」是為了長一下面子,到時候也能收到大額的「份子錢」,這可倒好人家翻臉不認人,好不好意思提出來。

送的錢收不回來,錢越送越少,就算是金山銀山也遲早要被掏空。

更別說,在感情上接受不了這樣的落差了,所以花錢找罪受的事情,其實毫無意義,何必自找不痛快呢。

03「不用還」的「份子錢」

有的人是比較重情義的,親戚朋友辦事的時候那是盡心盡力。但有的時候,送禮的方式卻不那麼恰當。

不管是城裡還是農村,收「份子錢」都會有一個專門掛禮簿的人,在這裡我把「禮簿」理解為一個借條,也就是一個憑證。

但有的人隨「份子」是不通過禮簿的手的,可能直接就轉帳給朋友了,省去了很多的麻煩。

但這也要看收錢的人怎麼理解了,正常人也是會把這錢當作是「份子錢」,以後你辦事的時候,人家會還回來。

但有的人卻偏偏不這樣,可能就是借題發揮吧,把這錢當作是你送他的,就死皮賴臉不還了。

你想想看,本來是覺得朋友情深,可以選擇簡便一點的方式,但結果確實讓人失望。

所以啊,在隨「份子」的時候,不管是從形式上還是實質上,都不要表明這錢就是不用還的,不然只會讓你自己吃虧。

摸著自己的心問一問,你算不算頂有錢?你掙錢的時候辛不辛苦?錢要花在刀刃上,不用還的份子錢,千萬別隨,除了給自己增添負累之外,毫無意義。

時光情感課堂:

經濟發展了,「份子錢」也水漲船高,從以前的送米送布,到現在的送人民幣;從以前送一塊、兩塊,到現在成千上萬……

雖說時代改變,要跟得上形勢,但「份子錢」明顯是越來越變味了。

明明關係並沒有到那個份上,幾句祝福就可以的事情,不必非得上趕著送錢。

本來是一個聯絡感情的東西,慢慢變成了很多心懷鬼胎的人斂財的工具。這樣的人情,還不如不來往。

如果你也被「份子錢」折磨得苦不堪言,那是真的要跟隨自己的心,別去隨波逐流了。

就算你不差錢,「份子錢」這種事情,還是盡力就好,別裝闊,毫無意義。

相關焦點

  • 份子錢,您隨的可好?
    在古代並沒有流行送份子錢的習俗,人們習慣送東西。清末民初時,送份子錢成為上流社會舉辦喜事必不可少的項目。解放初期,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流行送份子錢。「文革」時期,親朋好友會送暖壺、臉盆等生活用品做為賀禮。改革開放後,商品經濟觀念深入人心,直接送錢為全社會所接受,送份子錢成為賀禮的主要方式。
  • 份子錢,要不要隨?隨多少?怎麼隨?
    一往往這時候就需要考慮,要不要隨份子錢?要隨多少份子錢?要怎麼隨份子錢?而現在有些場合的份子錢,沒有上千都覺得拿不出手了。說到底還是因為經濟通貨膨脹,社會在發展,錢越來越不經花了。十幾年前,一桌酒席可能只需要幾百塊錢,就可以辦得很像樣了。
  • 在上海,婚禮隨多少份子錢合適?答案竟是…
    沒想到,沒過多久,室友B突然毫無徵兆的也宣布要結婚了,從來沒有聽說交了男朋友,也從來沒有曬過男朋友的人,突然說要結婚了,驚不驚喜?意不意外?於是呢,大家只好又統一隨了2000元份子錢。隨就隨了吧!隨完之後,室友B竟然人間蒸發了…就說嘛,畢業以後都沒有聯繫的人,怎麼前段時間突然這麼活躍地慫恿我們多隨一些份子錢,感情在這等著呢?騙完份子錢就溜?
  • 隨多少份子錢?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送走了一波婚禮熱潮,參加婚禮少不了要給份子錢,然而隨份子對於不少人來說是個難題。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份子錢隨多了會有經濟上的壓力,隨少了面子上又掛不住。網友@嬌醬想和你一起去跳海 :交份子錢交怕了,因為窮 網友@愛吐泡泡的魚95:再隨幾個分子錢就要頓頓吃食堂了 那麼,份子錢一般隨多少合適?
  • 剛入職遇到同事結婚,要不要隨份子錢,隨多少合適
    導語:對於新入職的員工,遇到同事結婚,是隨份子錢還是不隨份子錢?是個困擾很多人的問題。隨吧,自己囊中羞澀,且也不知道能不能回本;不隨吧,職場的人情世故說不過去。我沒想太多,把人家的喜糖吃了,卻沒有隨份子錢,後來發現每次報銷的時候,她對我都是特別公事公辦,但我能感覺到她的態度都不是很友好。後來和同部門的大姐私下聊起,大姐一臉驚愕地問我:你怎麼不隨份子錢呢?都是同事,抬頭不見低頭見,你這事辦的就欠缺思考。經過這一茬事,在第二個同事結婚的時候,正好趕上我出差,沒有時間赴宴,但我給對方轉了300元份子錢。可是,我依然被同事們冷嘲熱諷了一頓。
  • 同事婚宴上隨多少份子錢才合適?
    「今日話題」 同事婚宴上隨多少份子錢才合適?留言區歡迎分享你的經驗比如你已經結婚了,對方沒去,隨多少錢就看你心意了,一般表示一下一兩百就可以了。如果你還未婚,大概率以後這個同事還要參加你的婚禮,隨禮可以適當多一點,畢竟以後他還要參加你的婚禮的。
  • 隨禮1314元:職場中的份子錢到底該不該隨?
    我覺得其實不只是這樣,禮金又叫份子錢,另外還有一個稱呼叫做人情錢,所以以前誰家紅白喜事又叫送人情。人情很好理解,就是人與人之間的情意感情。平時我們參加紅白喜事其實也就是走人情,一般的朋友禮金送少一些,好朋友或者親戚禮金就送多一些,其實大家都有著自己的掂量。
  • 同事結婚該不該隨份子錢?不懂這2個原則,只會吃力不討好
    這已經是小王收到的第二份結婚邀請了, 她實在是感到非常無奈:自己也是剛進入職場沒多久的新人,工資也不高,這如果要是隨份子錢就要隨掉自己一個月的生活費,這可怎麼辦啊?不隨份子錢又顯得小氣,容易造成同事關係不融洽。自己那點兒可憐的工資不僅僅花在自己身上,還有拿來維持各種人情關係。
  • 隨了100塊的份子,看到菜卻尷尬了!關於隨份子你該知道這些··
    「份子」打從明代中葉開始就流行。到清末民初時,送份子錢成為上流社會舉辦喜事必不可少的項目。尤其是滿族八旗,為了體現身份更講究送份子錢的禮節。解放初期,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流行送份子錢。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結婚特別簡單。 到六七十年代,不太流行送份子錢,但是親朋好友會送暖壺、臉盆等生活用品。
  • 這幾種人結婚、生孩子,建議你不要隨「份子錢」,錢收不回來
    去了以後,我發現堂妹精神狀態不好,細問之下才知道,堂妹是因為幾個親戚沒過來探望,也沒找人捎過來「份子錢」,感到難過。堂妹還很困惑地問我,明明這幾個親戚結婚、生子,她都去了,也沒少給「份子錢」。怎麼輪到自己,別人就愛答不理,面子功夫都不做?我也趕緊安慰堂妹,有時候人就是這樣,你真心對他,但是最後一點不落好。我還告訴表妹,不是所有人都值得你隨「份子錢」。
  • 二孩滿月隨份子:「沒錢隨份子,借也要借,要不然多沒面子!」
    「80後」王女士粗略算了一下,這兩年隨份子大概就花了兩萬餘元。王女士說,結婚生娃本是喜事,理應送上真摯的祝福,至於份子錢只是一點點心意而已。但是當越來越多的二孩滿月請柬「砸」來的時候,她有點崩潰了,確切地說是,腰包有點「撐不住」了。王女士稱,從5月以來,她就已經隨了3個二孩滿月份子了。
  • 人情往來,這幾種「份子錢」,沒必要隨
    前面還加了寢室裡另外兩個的暱稱,又過了大概兩個小時葉曼才艾特尹芸,讓她準時到,別忘了份子錢。當時尹芸就明白了,她把葉曼當閨蜜,但是在葉曼眼裡,她什麼都不是。裡面是葉曼發的一條朋友圈,她說:「還說是我閨蜜,某人不來就算了,份子錢才隨一千,這麼小氣摳門的人,我也是第一次見。」尹芸氣得不輕,只當自己一千的份子錢是打發了叫花子,直接刪除拉黑了葉曼,不是一路人,就沒必要繼續做朋友了。
  • 結婚,你隨多少份子錢?
    日常生活中,份子錢一般都是在婚禮當天送到新人手中的,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祝賀新人、聊表心意。那麼,你們那婚禮隨份子一般多少呢?我同學結婚:我隨了200,同學關係,又是剛參加工作的青年,本來就沒有什麼錢。我發小結婚:我隨了600,從小長大的本村朋友,關係比較鐵。不過我近年來光結婚生孩子隨的禮錢讓我入不敷出,你們有沒有感到壓力呢?
  • 天蠍座對結婚隨份子錢的看法與做法
    前些天,一畢業後在寧波工作的網友在同事結婚的時候隨了100份子錢,看到婚宴菜式非常地豐盛且臨走時還送大盒點心,在想事後要不要補個紅包。關於結婚隨份子錢這個事,網友們的評論就炸開了。那麼,天蠍座對結婚隨份子錢的看法與做法是怎樣的呢?接下來,跟著星座屋的小編一起看看吧。
  • 浙江人婚禮隨份子名利場
    正感嘆自己「發工資的速度遠遠追不上身邊人結婚的速度」時,身邊浙江籍的實習生一臉吃驚地表示,「在我們那裡,幾百塊的份子錢根本拿不出手,最低都是3000起」。  貧民窟小編默默把身邊人盤了一圈,慶幸自己沒有浙江朋友。
  • 職場歪理:同事結婚的份子錢,要不要隨?隨多少合適
    說到結婚隨份子錢這個「陋習」,對於我們這類無產階級來說,多少會有些牴觸。尤其是剛畢業那段時間,小娛就得了恐婚的癔症,並不是害怕自己結婚,而是怕收到同學的請帖,像小娛這樣的北方人,份子錢可不是開玩笑的。就算去不了,可以找人捎,還有支付寶,反正跑不掉。結果那個月只能以鹹菜泡麵度日···工作一段時間後,同學這波算是過去了,同事這波漸漸的培養了起來。相對於同學,同事方面的份子錢給起來更加的尷尬。
  • 為什麼結婚都要隨份子,到底隨多少合適,看完你就清楚了
    於是令人煩惱的份子錢便出現了,一個假期隨份子沒少隨。為什麼別人結婚我要隨份子呢?有關學者做的調查,份子錢的起源和農耕文化密切相關。「那時生產力和生產方式都比較落後,蓋房子、娶媳婦都是大事,僅靠一家一戶難以完成,就形成了湊份子的模式,每戶人家都送點兒禮、出點兒錢,幫助這戶人家渡過難關,其實是一種原始的互濟互助的形式。」 逐漸的就演變成了今天的份子錢。有道是捧個人場,捧個錢場。
  • 婚禮紅包地圖出爐廣東雲南隨份子錢最少
    國慶中秋小長假已經開始,國慶前就在網絡上曬出小長假婚宴清單的消息傳得火熱十足,總感覺好好一個小長假是回家貼金的,近日婚禮紅包地圖出爐,廣東雲南隨份子錢最少!婚禮紅包八天小長假,現在已經是該上班的還在上班,該玩的也同樣在玩,而該參加婚禮的一個都不能缺,份子錢一個都不能少,婚禮紅包地圖出爐,廣東雲南隨份子錢最少!許多網友有些八天需要參加6場婚禮,國慶當天在山東更是同個酒店同期舉行12場婚禮,可見每年的國慶節都是人們選擇舉辦婚禮的絕佳好日子。
  • 你一般隨多少份子錢? 紅包大小別攀比關鍵是心意
    在廈門,你給結婚的朋友或親戚包紅包(俗稱隨份子)一般是給多少?如果別人包給你,你又希望收到多少?昨日,本報關於份子錢的討論繼續在網友們之間發酵,不少朋友都希望,可以回歸「紅包是送祝福」的初心,改變攀比之風。  送祝福就好,不要攀比  提起份子錢,家住環島路的黃先生有一肚子的話說。
  • 大學期間的「份子錢」你隨了多少?
    扎堆的份子錢成了負擔本來讀大學就沒有收入來源,趕上高中、初中同學結婚按照習俗要隨「份子錢」,更可怕的是「八百年不聯繫」的小學同學喊你參加婚禮,你去不去?很多同學表示國慶期間收到很多婚禮邀請,自己已經不堪「份子錢」壓力。平時自己一個人消費一個月也就1000元左右,趕上同學結婚,一個份子錢就相當於自己的生活費,真的有點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