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五一,國慶,春節這種較大的節假日,總有很多人結婚。
臨近過年總是會冷不丁收到很多紅色炸彈。
於是,又得開始準備份子錢了。
一
往往這時候就需要考慮,要不要隨份子錢?要隨多少份子錢?要怎麼隨份子錢?
隨份子錢這件事,開個玩笑就有點像哲學問題,就像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
收到喜事請帖之後,有人還會專門建個某某同學結婚份子錢微信討論群,拉上幾個都收到紅色炸彈的共同好友,來討論隨禮份子錢的事。
有部分人因為工作原因,沒法千裡迢迢去參加喜宴,就在微信上轉了個紅包給了對方。心裡想著,人沒到,紅包要到。
但是有些比較傳統的人就會覺得,微信轉帳這種方式不是很接受得了,顯得對方不是很重視自己。
況且,自己也不是專門為了收個紅包才去邀請他,關鍵還是人要到場。
也有些人因為份子錢的事,多年的交情破裂,甚至鬧到互相拉黑的地步。
近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份子錢金額也隨著水漲船高。記得十幾年前,父母那一輩的隨禮紅包一般是一百多,兩百塊錢。
而現在有些場合的份子錢,沒有上千都覺得拿不出手了。說到底還是因為經濟通貨膨脹,社會在發展,錢越來越不經花了。
十幾年前,一桌酒席可能只需要幾百塊錢,就可以辦得很像樣了。放在現在,同樣的菜式,估計要花上千,好的可能還要上萬塊錢。
因此,紅包要是包了太少會覺得拿不出手,以後跟主人家來往也覺得心裡怪怪的。
有些人收到了請帖,可能本來只想給個三四百塊錢的紅包。結果跟周圍其他人一討論,大家都給上千的紅包。要是自己給得太少,會顯得特別摳門,在朋友中間也會顯得特別另類。
於是,就算自己現在手頭上不是特別寬裕,也會隨大眾,包個上千的紅包送出去。
二
其實,要是像朋友之間的份子錢還好處理一些,比較難處理的是同事之間的份子錢。
有些同事可能本來平時工作中關係就不是特別好,甚至還有小摩擦。但是,要是結婚了,請了部門所有人,偏偏就沒有請你,那就特別尷尬了。
情商高的人會全部一起邀請,或者全部不請,這樣子就不會出現部分同事請了,部分同事沒請的尷尬局面了。大家一視同仁,也沒有特殊對待。
但是即便如此,同事之間的份子錢有時還真的讓人挺糾結的。有些人會想,這些份子錢有可能是有去無回的,說不定輪到自己結婚,我都不在這家公司上班了。
所以,現在有個處理方式就是,多個同事集體湊錢出個紅包來應付同事的份子錢,這樣子出錯概率也比較小。
份子錢對於雙方的交情來講是個不小的考驗。有可能本來是喜事的,因為份子錢搞得最後大家都不歡而散。
究竟要不要給份子錢,給多少份子錢,怎麼給份子錢,真的是一門大學問,考驗的不僅僅是雙方的情商,還有交情。
隨份子錢,想好三個問題:要不要隨份子錢?要隨多少份子錢?怎麼隨份子錢?
解決好這三個問題,關於分子錢的煩惱也就解決了一大半了。
不過,有時候恰恰就是這三個問題,難倒了一批人。
那就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