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四個月, 治了5顆牙, 花了好多錢!!!!
一年至少去牙科全面檢查一次, 發現問題及時治療~
不要拖到最後實在不行再去看。。。 勞民傷財!
---------------------------------------
常見牙科名詞及使用情況:
1. 補牙():
蟲牙不深的情況
2. 嵌體():
蟲牙深, 或者在側面, 一般的補牙強度可能不夠的情況
3. 牙冠():
除掉蟲牙之後已經漏神經等情況,
會先根管治療,也就是殺神經,
之後把牙磨小, 套上一個假牙。
4. 種植牙():
拔牙之後, 種一顆『螺絲釘』進去, 然後在上面套一個牙冠
治療牙齒用的材料說明:
1. 嵌體/牙冠:
大牙的材料, 一般是金() 和 二氧化鋯()~
前者便宜結實,後者美觀但貴~
前牙的材料可能還會 瓷()~
顏色,光澤,透明度等 更接近人原生牙
2. 種植牙:
種植牙最主要的部分就是釘到骨頭裡的那顆『螺絲釘』。
選擇種植牙品牌,就是選擇這個『螺絲釘』的品牌。
這個『螺絲釘』的材料 一般都是鈦。
有些品牌可能會混合一些別的材料,比如混合二氧化鋯等。
目的就是讓這個『螺絲釘』更結實。
牙科的坑:
補牙:
對於有些很小的蟲牙, 牙醫會根據自己的經驗判斷是否需要治療。
所以才會出現去兩家牙科檢查, 結果不太一樣的情況。
種植牙:
最常見的坑就是, 牙冠的材料和植骨。
植骨, 就是在牙槽骨骨量不足, 無法結實的固定『螺絲釘』 的時候,需要加一些骨粉保證強度。
一般低價吸引患者,
之後說牙冠升級成二氧化鋯需要再加錢。
植骨的費用也是漫天要價。
避免踩坑的方法就是多去幾家牙科, 多和醫生聊, 治療之前把每一項費用都談明白。
牙保險:
個人認為, 如果不是做種植牙, 就沒必要入牙保險。
入保險前後需要注意的事情:
1. 入保險之前, 是否去過牙科檢查過。
如果入保險之前去牙科檢查過, 一般都會在牙科留下記錄, 那之後在申請理賠的時候,就可能出現問題。
有的保險公司要求入保險前一年不能有記錄, 有些要求5年。
2. 入保險之後, 交滿多長時間才理賠。
看清楚條款, 需要交滿半年, 一年還是兩年。是理賠保額的一半還是全部理賠。
比如:
條款是說, 交滿半年可以理賠一半。
但是你在半年之內去牙科檢查了,
雖然沒治療, 但是保險公司可能也會按照未交滿半年拒絕賠付。
-------------------------------------------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