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29日,ABEC 2020|第8屆中國(長沙·寧鄉)電池新能源產業國際高峰論壇在長沙寧鄉隆重舉辦。本屆論壇由ABEC(電池「達沃斯」)組委會、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主辦,寧鄉高新區協辦。
■市場承壓 構建電池健康生態鏈成為業內共識
作為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的見證者,電池「達沃斯」組委會秘書長、中關村新型電池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於清教對當前形勢有著自己的見解,「跨國車企電動化戰略日漸明晰,在華布局不斷升級;自主品牌加速開拓國際化發展新模式,打造全球化供應鏈服務世界品牌;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鏈在全球化競爭下,中國力量開始向上而行。」
近年來,伴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壯大,圍繞動力電池的方方面面在被市場所討論。安全為先、技術為重、品質為王、開放創新、品牌向上、競合共贏、闖關IPO、進軍海外市場等話題多次成為業內眾多企業新聞的高頻標籤。
「隨著特斯拉等新勢力崛起,以及網際網路、半導體等科技巨頭的跨界進入,汽車產業的競爭格局正在重塑,核心價值鏈正在重構。」國家新能源汽車創新科技中心總經理原誠寅在論壇上如此表示,「未來汽車產業的核心價值將不再是發動機、車身、底盤,而是電池、晶片、車載系統、數據。」
據悉,新能源行業全球化競爭趨勢日益凸顯,在產業大變革下,動力電池產業鏈也面臨者諸多挑戰。比如,長期使用消費需求與安全事故頻繁發生的矛盾、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與投資下降的矛盾、總產能過剩與高端產能不足的矛盾、經營成本上升與營業收入減少的矛盾、資金壓力增大與融資困難的矛盾、創新商業模式出現與盈利模式難以尋找的矛盾、產品向高端化轉型與向三四線城市消費渠道下沉的矛盾等。對此,於清教呼籲,電池健康生態鏈的構建勢在必行。
值得一提的是,由湖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湖南省商務廳、長沙市人民政府主辦的2020湖南(長沙)電池產業博覽會同期開啟。雲集比亞迪、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力神電池、欣旺達、電將軍、中科星城、華寶儲能、多氟多、石大勝華、金銀河、大族雷射、奧特維、五星鋁業等近200家電池產業鏈上下遊的優質展商。可見,動力電池產業鏈正在從「競爭」走向「競合」,從「小、散、亂」到「做強、做大、做精」,為行業健康生態鏈健康可持續發展正在進行中。
■技術突圍 產業鏈上下遊企業正奮力向上
產業融合與繁榮,離不開技術的迭代和革新。儘管新能源汽車行業受疫情及消費大環境向冷等因素影響,動力電池產業鏈也在負重前行,但在全球化競爭大勢下,持續通過技術創新向上突圍成為多數國內企業的共同選擇。
在技術研發方面,原誠寅認為,高容量三元材料和人造石墨是目前高能量密度電池的主流正負極材料。雖然矽碳材料、低鈷或無鈷正極材料正在不斷發展,高鎳材料仍是主要方向。磷酸鐵鋰在低成本領域的市場可能繼續擴大,固態電池可能成為重要的發展方向。
加拿大國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皇家科學院院士、上海大學可持續能源研究院院長張久俊分析稱,液態和固態鋰電池(包括鋰離子電池、鋰硫電池和鋰空氣電池)的進一步開發是實現電動汽車500Wh/Kg能量密度目標的必要策略,可以進一步探索Li-CO2電池和無陽極Li電池在實現大於500Wh/Kg的高能量密度目標方面的可行性。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能源材料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溫兆銀也提到,基於固體電解質設計的固態電池是目前二次電池發展的熱點,是解決鋰(鈉)二次電池安全性能量密度的有效途徑。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技大學及山東大學教授錢逸泰則比較關注高安全性水系二次電池。
2020年以來,「無鈷」電池概念大爆發。論壇上,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潘驊表示,無鈷層狀正極材料成本較低,在價格敏感的領域展現出一定的優勢,預計在電動兩輪車、儲能等領域有較好的應用前景。但無鈷層狀正極材料首次放電容量、循環性能和倍率性能還有待提升,短期內取代NCM或NCA正極材料還有很長一段時間要走,需要技術層面的努力。
其次,燃料電池也成為行業人士討論的熱點。對於我國氫能及燃料電池技術發展,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氫能首席專家、國家電投氫能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首席技術官柴茂榮在論壇上建議,我們要有國家層面組織的技術攻關,突破關鍵技術和核心材料的完全國產化;要對標國際最先進的燃料電池技術,而不是依靠國外的技術引進來謀取國家補貼;由於燃料電池的核心是材料技術,產業鏈長,需要戰略規劃,需要分工協作。北京大學教授其魯建議關注燃料電池,特別是甲醇燃料電池。他提到,甲醇燃料電池的成本在逐漸下降。
編輯:黃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