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4大著名旅遊景點,自然之門上榜,最後一個「歷史之久」
石炮臺公園是以崎碌炮臺為主景點建築而成的紀念性公園。始建於清代同治十三年,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它位於舊汕頭的東南角,為環圓形城堡建築,是清代粵東地區的主要海防建築。
石炮臺堅固嚴密,炮臺裡的火炮最大的一座為五千斛前膛洋炮,射程可達十五、六華裡,對入侵者有一定威懾作用。炮臺廣場東北角有一口淡水井,是當時清兵生活飲用水。雖然水井離海邊只有數十米,但水質卻很甘甜清純。
南澳北回歸線標誌塔「自然之門」,位於汕頭市南澳縣青澳灣的北回歸線廣場,是迄今我國建成的11座北回歸線標誌塔之一,處於北回歸線與我國大陸東岸的交點處。在廣東唯一的海島縣南澳縣上,也是唯一一座位於海島上的北回歸線標誌塔。
「自然之門」作為汕頭第二個標誌性建築物,在青澳灣興建北回歸線標誌物的意義。北回歸線的標誌物建築,集中在我國境內,如臺灣嘉義、花蓮、廣東廣州、封開、汕頭、廣西的桂平等。這是北回歸線上我國獨有的風景,必將成為世界天文、地理學界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汕頭市博物館是一所綜合性博物館。館址坐落在環境清雅幽靜的中山公園內。汕頭市博物館是國家三級博物館,成立於1960年,是汕頭市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青少年教育服務基地,珍貴文物數量在省內地市級博物館中名列前茅!
汕頭市中山公園,於民國15年(1926年)在廣東省汕頭市奠基興建,兩年後(即1928年)8月28日建成開放。
中山公園位於市區月眉河畔,是汕頭市新八景之一「月苑鶯聲」。總面積20.18公頃,其中包含玉鑑湖的面積達3.6公頃。公園四面環水,其中汕頭的主要河流韓江在公園北面,其他三邊是人工河道,公園以3座橋梁和汕頭市區連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