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永德大雪山
永德大雪山風景區的主要景點和景觀有雪山河、老君殿、黑尖山、仙人洞、黃草壩、主峰石、杜鵑林、鼓墩山、蜜蜂村、瀑布、搭險石等。該區景觀林海茫茫,生物多樣,杜鵑花海豔麗多彩,瀑布雲霧變化無窮,土林奇觀千姿百態,獨樹成林,佤寨風情,睡佛巖畫樹包筆塔 ,溫泉溶洞滇西稱雄,蕉園蔗林熱帶風景,民族民俗濃鬱古樸, 景觀獨特環境優美。永德大雪山是旅遊和觀光,科研科考的極好去處。
二、翁丁寨
翁丁寨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底蘊深厚、自然生態環境優美、古樸。主要景點有民居建築(指傳統的杆欄式樓房)、牛頭寨門、剽牛樁、捏西欄(公房)、祭祀神林、神秘的寨樁(寨子的標記,從它的構造可以講述司崗裡傳說)、古老的水碓、佤王府、翁丁白雲湖以及傳統編織、傳統服飾、濃鬱的民族風情、原始的剽牛祭祀、聲勢浩大的拉木鼓活動、還有待客佳餚雞肉爛飯,這些傳統文化構成了翁丁佤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及主要風格,吸引了成千上萬的中外遊客、專家學者觀光旅遊、採風調研,並為電視電影新聞媒體提供了天然的拍攝場地。目前已成為了滄源佤族自治縣對外宣傳佤文化的一個窗口及旅遊景點。
三、南汀河風光旅遊帶
南汀河,耿馬縣境後於耿馬清水河出境。南汀河沿岸珍稀動植物和物產豐富,有名貴中藥材3000多種,名貴花卉80多種。珍貴林木、野生珍禽異獸數百種,沿河兩岸文物勝跡諸多,壩區茶園連片,蔗田如海,膠林密蔟、果樹成林,叢竹婆娑、田疇如畫、民族村寨星羅棋布,自然風光、人文風情構成了一道優美的熱帶河谷風光景區。在這裡,可以遊覽旖旎自然風光,體驗驚險刺激的跨境漂流,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及異國風情、風光,品味可口的傣族、佤族特色風味佳餚。
四、滄源崖畫
雲南現共發現了50多處崖畫點,幾乎遍及全省,構成了一個龐大的崖畫群落,其崖畫之多居全國之首。這個群落中,著名的有漾濞崖畫、元江它克崖畫、丘北崖畫、永德崖畫、中甸麗江崖畫、彌勒崖畫、麻慄坡大慄府崖畫、路南崖畫等等。這些崖畫各具特點,富麗丰采。
而滄源崖畫是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崖畫之一。從1965年起,人們已在這裡陸續發現了14個崖畫點,分布於滄源縣的勐來鄉、丁來鄉、滿坎鄉、和平鄉和耿馬縣的芒光鄉等地東西長約20公裡的範圍內,一般均在海拔1500米左右的山崖上。
五、司崗裡
雲南的西部、西南部和緬甸毗連,臨滄市正是位於雲南省西南部,轄1區、4縣、3自治縣。有漢、佤、彝、傣、拉祜、布朗、白、僳僳等民族。總的來說,是一個多少數民族的地方。"司崗裡"是佤族民間流傳的古老傳說,"司崗"是崖洞的意思,"裡"是出來,"司崗裡 "就是從巖洞裡出來,特指的地理位置在西盟縣嶽宋鄉南錫河對面緬屬巖城附近名巴格岱的地方。也是佤族人的一部創世史詩。
六、滄源千米國畫長廊
滄源崖畫谷風景旅遊區是一個以崖畫為依託,充分展示佤族民俗文化為核心,集民族文化、民族風情和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為一體的綜合性風景旅遊區,全長共78公裡,總規劃面積600多公頃,該景區分為藏龍谷景區、千米國畫長廊景區、崖畫景區、勐懂口岸景區、永和國門景區。千米國畫長廊位於景區中段,這個景區的壁畫約有3公裡長,峭壁高80—180米,最高達280米,壁畫陡立成崖,崖面有的形成崖廈,有的參差不齊,蜂窩狀溶孔密布,有的如刀削斧劈平整光滑,有的像一臺臺的梯田,崖面由於雜質浸染及附生攀援植物的點綴變得色彩斑斕,如同一幅巨型壁畫,描繪了古老大地的滄桑。滄源崖畫是3000多年前佤族先民給我們留下的一幅生動的歷史畫卷,千米國畫長廊則是大自然賦予我們的又一幅天然畫卷,沒有人工雕鑿、沒有人為塑造,完完整整展示著大自然那原汁原味的傑作、真真切切的情感,與崖畫形成了佤山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但作為居住在這裡的老百姓,他們不相信這美麗獨特的景觀完全是大自然形成的,因此千米國畫長廊伴隨著一個美麗的傳說。
七、五老山國家森林公園
五老山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城郊25公裡處,其風光在歷史上曾為緬寧十佳之一,傳說因為酷似五位仙人座以論道而得名。景區內山川壯觀、奇石林立、密林入海、流泉飛瀑、湖光山色、鳥語花香、天象奇景可謂美不勝收。主要景點有五老飛瀑,情人谷,鹿戀湖,金竹林大疊水,五峰亭等,集雄、險、奇、秀、幽諸美學特徵為一體,是大自然賦予的極佳旅遊地。
八、青龍橋
青龍橋在鳳慶縣城東北約60千米。始建於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嘉慶十九年(1814年)、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兩次復修,其後經多次修葺。橋身距江面高15.64米,橋體由16根鐵索構成,上鋪木板,兩端各有橋亭5間,岸邊有摩崖題刻數處。青龍橋是滇西南的重要通道,是瀾滄江上現在惟一的古橋。
九、漫灣百裡長湖
沿線依次分布著瀾滄江大峽谷,雲海山莊,忙懷、曼志新石器遺址,朝山寺,滇緬鐵路遺址,民族風情村,電站景觀等眾多景點。高山峽谷,江水湖灣,電站水壩,歷史遺址等各類旅遊資源以瀾滄江為紐帶聯成一線,形成了集工業考察,歷史文化考察、探險觀光,水上娛樂,生態旅遊,民俗旅遊,休閒度假等為一體的多功能旅遊帶。填補了雲南省水電工業旅遊的空白,也因此被譽為「亞洲最具特色的水電基地」。
十、佤山
滄源佤山風景名勝區位於滄源佤族自治縣境內,與緬甸接壤,國境線 147.78公裡。景區由勐來、南滾河、勐董、拉勐河、班列五個片區,勐省 ──茫卡南遊覽線組成,景點199個,總面積147.34平方公裡。該風景區是 國內典型的佤族自然山水風情區,佤族風情濃鬱獨特,服飾工藝豐富多彩。 歷史文化古樸豐厚,崖畫文物聞名遐。自然環境優美,佤山碧綠蒼翠。熱 帶雨林茫茫,珍稀生物薈萃。珍禽異獸出沒,孔雀大象穿梭。陡巖刀砍斧劈, 溶洞迷宮成群。日出彩霞滿天,雲海變幻莫測。邊境口岸購物,出國旅遊緬甸。旅遊後起之秀,科考理想之地。
十一、魯史古鎮
魯史古鎮是雲南西部茶馬古道第一鎮,是中國最神秘的三大古鎮之一,2002年魯史古鎮被評為省級重點保護單位,2006年,魯史古鎮被列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12年被列為全國210個特色小鎮之一;2013年,茶馬古道魯史段成為國家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2014年雲南大學在魯史建雲大書苑以保護古鎮級開發滇西文化,魯史古鎮是雲南50大古鎮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特別是抗戰時期茶馬古道從魯史過成為國際救援中國的一條生命線,魯史人就以茶為生。其中駱英才是魯史第一個人工種茶的人。並開設"俊昌號"茶莊,長期從事茶葉貿易。還有出自段逸甫茶園的"鳳山春尖",是民國時期雲南茶葉的極品之一。由於種種歷史原因,"俊昌號"和"鳳山春尖"都消失了。
十二、鳳山公園
鳳山公園 相傳很久以前,一隻金鳳凰飛到鳳慶,看到這裡山清水秀,景色迷人便不顧再往前飛,落到這裡變成了一座山,後人取名鳳山。 鳳山象一隻巨大的鳳凰向著東方升起的太陽展翅起飛,這裡森林茂密,古樹參天,天高雲低,煙霧迷漫,是過去順寧十景中的"鳳岫凝煙"景觀,也是人們"登山觀城景,入林賞凝煙"的好去處。清光緒 33年(1970)赴順寧任知府的琦磷在任六年間,勤政愛民,興學校、創郵電、重農桑、辦實業,與城紳陳維寅各捐銀50兩,開闢鳳山茶園,推廣種茶制茶,此後一年一度的清明春茶會便成為鳳慶的品茶售茶的商務交流盛會,直到解放初期。1990年,鳳慶縣人民政府決定修建鳳山公園,十年來已修建公園大門、登山石階、涼亭、茶花女塑像和金鳳凰騰飛的雕塑,公園初具規模,已成一風景名勝。
十三、茶文化風情園
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以滇茶文化及少數民族茶文化為主,兼顧中國及世界茶文化,展現了古老的茶道、茶藝、茶經、茶禮、茶俗、茶歌、茶舞等茶文化精華。遊覽臨滄茶文化風情園不僅能使你了解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國茶文化,還可親自體驗採茶、制茶的樂趣,領略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
十四、文廟
在鳳慶縣城西文廟街。由鳴鳳閣、崇聖殿、大成殿、大成門、欞星門、龍門石坊、泮池等建築組成。佔地12000平方米。始建一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清康熙八年(1669年)遷建。大成殿重簷歇山頂,面闊18.3米,進深13米,簷下懸"聖集大成"、"斯文在茲"匾額,透雕格子門技藝精湛。欞星辛、大成門、石坊等保存完整。
十五、蓮花塘娛樂度假區
蓮花塘娛樂度假區位於臨滄城以南12公裡,機場路旁,投資1500萬元,佔地1000多畝,其中森林600多畝,果園200多畝,金竹林100多畝,魚塘及其它佔地100多畝。建蓋歐式與中式建築風格相結合的賓館2幢,有床位189個,可容納20人的會議室1個,釣魚臺24個,大小餐廳2個。
區內建有蓮花湖、七星拱橋、八角亭、百畝果園、金竹林、觀賞亭、釣魚臺、馨香蓮花池、人工松山林等景點,是一個集休閒、娛樂、度假為一體的旅遊休閒度假區和個體私營建設旅遊業的典型代表。
十六、大浪壩森林生態公園
大浪壩森林生態旅遊度假區是充分整合豐富獨特的自然、人文旅遊資源、融山、水、林、民族風情為一體的旅遊項目,景區內森林環境幽雅,空氣清新,水體皎潔,地貌景觀奇特多樣,形態逼真。
水文景觀清秀,動靜水景融為一體,清澈明鏡,形態各異的五個人工湖,掩映於群山峻岭之中,倒影著眾山、森林、藍天和白雲,給人以美的享受,是旅遊觀光、避暑度假、休憩療養、科研科考的理想勝地。
文章來源:雲南人文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