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先每日資訊
e先每日資訊(微信號:edaily)是逸仙傳媒旗下產品,目前是中山大學最具影響力的學生媒體微信平臺。
回復「入學」進入中山大學2014迎新專題
小編語:一談到中大的校徽,小編暈暈乎乎的腦袋裡就只記得一座鐘樓,外加一片綠色,然後就……什麼都沒有了。這實在是太對不起中大人的身份了。那今天我們就來一探校徽的秘密!
校徽為圓形圖案,校徽上部自左而右環繞中文校名標準全稱,下部自左而右環繞英文校名標準全稱,中間為海棠式洞窗圖案。
洞窗圖案以國立廣東大學的標誌性建築「大鐘樓」為設計主體,運用中國園林的意境與現代的設計手法,借用園林中的海棠式洞窗與大鐘樓外觀組合成「中山」二字,洞窗內兩邊的樹由大到小形成一個深遠的空間,增強了層次感和立體感,中間的弧形巧妙形成一朵紅棉花,是嶺南地區標誌性樹種,意寓中山大學紮根於嶺南地區。由建校年份「1924」形成的一條縱深大道,體現了中山大學深厚的學術積澱和輝煌的歷史進程。校徽通常為標準綠色,代表生命、發展、永恆,象徵著中山大學充滿活潑、盎然的生機。
難道校徽從建校開始就長成這個樣子?當然不是啦!
曾經的中大校徽:1926~1949年
校徽正面以亞洲地圖為背景,主體為大鐘樓。大鐘樓現址是廣東省博物館,是中大舊址,也是國民黨一大召開的地方。解放前,中大宣揚自己是「國父演講三民主義的地方」便是大鐘樓。魯迅就教中大時就住在大鐘樓上。1930年代中大從市內遷到東郊石牌,50年代又從石牌遷來康樂園,現代中大人已經漸漸疏遠了大鐘樓,以至於有人錯把康樂園中的大鐘樓誤當作校徽上的。
80周年慶的備選新校徽:
2003年6月,中大宣傳部召開新聞發布會,稱「明年將是中山大學建校80周年大慶,對現有校徽的修改成為受人關注的熱點。有一種建議:新校徽的幾個方案考慮以孫中山先生肖像為原點進行,方案設計在近期內將面向廣大海內外中大校友和在校師生公示」。
當時,新校徽的幾個草圖已經由中大藝術設計系老師曾振偉作出初步設計,其中以孫中山先生頭像的設計尤其突出。如下圖:
媒體曾就中山大學新校徽的問題,電話採訪中大著名教授黃天驥。他指出,新校徽方案若用中山先生形象作設計,有很大好處,但也有很大的難度,頗具有挑戰性。形象太虛了,特徵會模糊,不像;太實了,用起來不夠莊重。最後,由於各方爭議,新校徽的修改只能不了了之。
統一校徽:
2007年11月12日,中大83年校慶時,學校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中山大學「視覺形象識別系統」正式啟動,至此,中大對外形象的所有物品都將有統一的標誌規定。中山大學校徽沿用70周年(1994年)校慶的版本,並統一了校徽上的文字。
會動的校徽萌萌噠
各位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微博上瘋轉的大學校徽動圖版?其中,由@akirastar製作的中大動圖校徽,就有三版,分別是—— 「腳踏實地高遠版」、「讓全世界都知道我們低調版」,以及「師姐畢業了師妹要來了擋不住的風流版」。
看到會動的校徽,感覺整個人也跟著一起萌萌噠。
關於校徽,小編就和大家探討至此。相信以後想起校徽,大家眼前浮現的一定不會跟小編一樣,是一片綠了。
歡迎各位繼續關注逸仙傳媒迎新專題:中大迎新。
文章內容部分來自:@海若海 的博客
責任編輯:腦洞大開的原稿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