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禾果媽媽 原創
受疫情影響,很多家長都不放心帶娃出門旅行,特別是出國遊,一段時間內更是想都不要想了。其實讓孩子增長見識、開闊眼界不一定非要走出家門,普通家庭更是難以承受出國旅行的費用,有時候在家裡看看繪本,也許會是更好的選擇!
前段時間,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購買了一套叫做《0-4歲寶寶認知世界紙板書》的繪本,在我陪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我被書中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深深地驚豔到了,當即就決定一定要把這套繪本推薦給大家。這套繪本在國內發行不久,目前還比較小眾,但是在法國,已經銷售超過十萬冊。
介紹這套繪本之前,我想先介紹一下繪本的作者。她是一位法國旅行作家,名叫Judith Gueyfier(朱迪斯·蓋菲耶),有著14年的童書繪本插畫經驗。同時,她也是一位2歲男孩的媽媽。
Judith的作品都是基於她個人在旅行中的見聞而創作的。她的插畫幾乎都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原型。她一直致力於兒童權益和難民權利的維護,創辦了自己的民間公益組織,並且把自己的畫稿版稅捐出來用於支持保護未成年難民。
Judith的作品是面向世界的,非常多元化,常常從小視角來反映大格局。同時,她為孩子創作的插畫,通常具有鮮明的色彩和有趣的細節,對孩子來說不抽象、很生動。
下面我要介紹的這套繪本,就是Judith為了讓自己的兒子認識和了解這個世界而創作的,我們國內印刷版叫做《0-4歲世界認知紙版書》。
有關世界、有關旅行的繪本那麼多,為什麼我要推薦這一套?首先是因為我非常尊敬和欽佩繪本的原創作者Judith Gueyfier,更重要的是,這套繪本真的很美,色彩美,畫面美,書中映射出的世界觀、價值觀更美!
如下圖所示,全書共分為六本,從衣食住行等非常接地氣的幾個方面來體現世界各地的人和物有什麼相同點和不同點。
對於孩子來說,認知整個世界是個很難的事。我記得我女兒兩歲多的時候,第一次在一本繪本中看到一個黑人小朋友,她一臉驚奇地問我「媽媽,他為什麼這麼黑?」 我說「因為他就是黑皮膚的人啊,我們是黃皮膚的人,還有白皮膚的人,只是顏色不一樣,別的沒什麼不一樣的。」 女兒似懂非懂地繼續看書。此後,我也會藉機跟她講講我們是中國人,還有很多外國人,大家都是地球人,諸如此類的。
這套繪本,就可以帶領孩子們去看這個世界的豐富多彩,去了解各個國家和民族的人都是什麼樣的。書中涉及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英國法國這樣的歐美國家,有寮國印度這樣的亞非國家,有經濟發達的城市,有貧困落後的地區。
因為氣候條件不同,有的人住在冰屋,有的人住在木屋;
因為經濟條件不同,有的人住貧民窟,有的人住大別墅;
因為職業屬性不同,有的人在高空作業,有的人在地下工作;
因為生活條件不同,有的人坐辦公室上班,有的人在小船上捕魚;
因為自然人文等各種因素影響,有人的家在船上,有人的家在森林;
因為風俗習慣不同,有的人戴帽子,有的人包頭巾;
各地植被也有所不同,有的植物像孩子秘密基地,有的植物像孩子的好朋友;
服裝也因地而異,海邊的人穿泳衣,雪山上的人全副武裝;
因為出行目的不同,有的交通工具在空中,有的則潛入水底……
世界包含萬事萬物,見過的、沒見過的,它們都真實的存在。「我」是世界上幾十億人口之一,而正是這幾十億人的吃穿住行,構成了這個廣闊而精彩的世界。這就是「我」和這個世界的聯繫。
除了人,還有山山水水,花草樹木,它們都是這個世界的一部分,人類應該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這就是「我」能為世界所做的事。
這套繪本有著鮮明而不俗的配色,非常有助於培養寶寶對色彩的感知,給寶寶很強的視覺衝擊,很容易吸引寶寶的注意力。
每一頁上的插畫都很具有美感,幾乎每一頁都可以拿出來當做裝飾畫,這對於培養孩子的審美和藝術欣賞能力都有深遠的影響。
雖然說是針對0-4歲的啟蒙繪本,但是對於學習美術、藝術的小朋友來說,這套書值得一直珍藏,對於孩子日後的藝術繪畫創作也許還具有啟迪作用。
下面放上幾張圖給大家體會一下繪本當中的配色和畫面設計的美感。
都說藝術來源於生活,上文中也講到過朱迪斯的插畫作品很多都能找到原型,這套書也不例外。我們簡單來看幾個例子:
相信這也有助於啟發孩子去做一個有心人,培養孩子敏銳的觀察力,讓孩子有一雙能夠發現美、捕捉美的眼睛,去留意生活中、旅途中那些或平凡、或宏偉、或絢爛、或黯淡的人和事。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地方就在於它傳達出來的價值觀和世界觀,真的是三觀超正的繪本!
以《不一樣的我們》為例,這本繪本當中,孩子可以認識到長滿皺紋的老人與肉肉嘟嘟的寶寶,黑色直發的亞洲人與紅色捲髮的歐洲人,有個子高的也有個子矮的,有圓形臉的也有長型臉的,有人染藍色的頭髮有人染粉色的頭髮……
每一個國家、每一個民族、每一個年齡段的人,長相和打扮都有不同,但他們都是美的!每一個人都不一樣,都有自己的特色,都有自己的選擇,我們應該自信地接受自己的相貌並且尊重彼此之間的差異。
再比如《穿得不一樣》這本繪本中,有這麼一頁,我看到這頁時內心是被觸動的。它傳遞給小朋友一種觀念就是我們所有人其實都一樣,都是平等的,沒有種族優劣之分;但我們每一個人又都是獨一無二的,又都不一樣,都是顏色不一樣的煙火!
還有《你長大做什麼》這本書,它沒有直接寫出來每個職業的名字,比如醫生,廚師,裝修工,雜技演員等,因為其實即便寫出名稱,年幼的孩子們也不一定會理解。它是抓住每個職業的特點,給孩子更深刻的記憶點,比如有的工作需要一個人做,有的需要團隊做,有的穿白大褂,有的穿消防服等。
最重要的一點是,整本書將所有的職業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去看待,無論是坐辦公室的還是坐漁船上的,無論在野外還是在城市,都是一樣的勞動者!職業無貴賤,只要是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的人,都是值得尊重和讚揚的!
比如這一頁,作者將「粉刷匠」寫為「調顏色」的,將「廚師」寫為「調味道」的,就是想要告訴小朋友們這些人只是工作內容不同,本質上其實沒有區別。同時,孩子們也可以從中得知人們的社會分工有何不同,家長也可以引導孩子去暢想自己未來想要做什麼。
每一本書的最後,作者也都用簡單幾句話點明了這本書的主旨,也就是想要傳遞的精神,大家可以品一品,感受一下這套書的三觀是不是超級正!
世界上每個人都不同,每個人又獨一無二。
無論長大做什麼,我們都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
世界上的房子各不相同,但我們都住在同一個地球上。
人們的穿著都不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我們都不喜歡用待在同一個地方。
我們都要保護多樣化的自然。
好的繪本,應該可以幫助塑造孩子高級的審美和正確的三觀,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和思維的邊界。這套繪本就是這樣的好繪本。
希望孩子讀完之後能夠j在心裡留下印記,到日後真的在旅途中見到一樣的場景時能夠想起「哦,這個我在書裡看到過的!」
我是禾果媽媽,英國曼大理學碩士,90後二胎美媽,家有高顏值小姐姐和小弟弟,喜歡閱讀與分享。敬請關注 學習育兒知識,分享親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