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小札|《語用學多學科視角》

2021-02-19 語言學通訊

第一章作者首先概述了語用學與相鄰學科之間的關係,然後對語用學的定義、主要概念(如信息、編碼與解碼、語義常規、語境等)、語用理論(如言語行為理論、含意理論、關聯理論等)、指示語、語用預設等進行了簡要介紹, 並對關聯理論等局部內容進行了重點評述。

第二章以意義為研究對象,作者認為意義是一個較為複雜的概念, 體現的並非是單一的語義組合關係,哲學、心理學、神經學、符號學、語言學等學科與意義之間存在不可分離性。即使在同一學科領域內,比如語義學和語用學的分支學科就存在不同視角的意義觀以及意義解讀的不同參照。作者又討論了相互依存的三種意義觀: (1)指稱意義觀, 也是一種哲學意義觀, 強調語言符號和客觀世界之間的對應關係;(2)心理意義觀,強調心理意義及意義的心理表徵(mental representation)(3) 社交意義觀或語用觀,亦稱行為意義觀,強調行為中的意義(meaning inaction), 比如言語行為理論、含意理論 等就涉及此意義觀。

第三章主要介紹了推理。推理是語用學的核心概念之一, 作者討論了三種推理關係:演繹推理、合成推理 (elaborative inference)、會話推理。其中演繹推理涉及 邏輯和語義關係,合成推理涉及心理和人工智慧,而會 話推理與語用關係、尤其是語用隱含之間聯繫密切。從哲學、心理學、人工智慧等角度探析推理,目的在於弄清楚推理對獲取一般的語言意義和特定的語用意義之間的作用與區別。

第四章作者介紹了「關聯理論」。Sperber &Wilson(1995)推出 關聯理論出於如下主要目的:一是提出一種交際理論; 二是對中樞系統及信息處理的認知過程進行解釋。因此作者分別從交際和認知的角度討論了關聯原則制約下信息處理中的認知付出與取效,尤其是其中有關說話人交際意圖的假設形成與驗證,並從哲學的角度評析了關聯理論的認知心理學基礎及信息處理的認知趨向(即以最少的認知付出,獲取最大的語境效果),以了解其認知簡化趨勢。這體現了語用學研究中的認知介入。然而作者也對關聯理論的簡化論進行了批判。

第五章作者指出,心理的語用學研究和語用現象的心理學探索都十分欠缺。語用模塊論與非語用模塊論語用學家之間爭論的焦點問題之一, 後者反對語用模塊論,並認為模塊是對非語用能力的正確描寫,不過他們並不否認一般的心理能力尤其是語言能力的模塊性,比如他們將語言解碼的語法過程視為典型的模塊化過程,而語用現象則是特殊的認知現象, 作者認為類似結論需進一步確證。

第六章作者從語用學角度來說明訪談、會話等言語交際中的論證已被視為一種獨特的言語行為。作者的主要目的就是,探詢對論證和推理悖謬進行闡釋的哲學和語用學基礎與視角,從而體現論證分析的多學科性。

第七章作者重點分析了Habermas 的理論框架、非實證論思想以及語言的 語用觀,並對其交際能力觀進行了批評目。的在於讓讀者明白, Habermas 的思想對從多學科角度探索語用現象至關重要,這不僅因為該思想本身具有多學科性, 還因為他的普遍語用學思想可對理性(rationality)進行哲學探討。

第八章作者介紹了人工智慧與語用學的關係。人工智慧本身涉及多學科,關心的是計算機如何模擬人的智能;語用學關注語言使用,其研究成果可對語言處理的人工智慧模式產生影響;同時人工智慧也能影響語用學,比如提供語用視角、模擬語境關係。本章涉及的內容還包括語言處理必須具備的特徵,以求產生話語處理結果的語用有效性(pragmatic validity),即可接受性。圍繞語言處理的人工智慧模式, 作者討論了四個語用標準:(1)句法和語義表徵,(2)知識表徵,(3)推理,(4)理性原則(比如關聯原則)。它們是處理語言的人工智慧模式應滿足的標準。

第九章作者介紹了語言病理學與語用學的關係。語言混亂(language disorders)必然引起語用混亂(pragmatic disorder), 從而導致交際失誤,甚至失敗,為此一些臨床醫生已意識到關注交際中語用問題的必要性;語言混亂可出現語用接受能力(receptive pragmatics)問題,有的則體現為語用表達(expressive pragmatics)方面的障礙。 語言混亂為語用學的多學科研究提供了兩個路向:(1)語言混亂可構成 一種語境條件,幫助探索語用學的核心理論,比如考察關聯理論的話語處理模式;(2)對小孩和成年人的語用 缺陷的考察, 利於語用學更全面地描寫語用範圍。語用缺陷體現的是語義-語用混亂。作者的目的在於從語用混亂中了解語言語用現象及語言語用能力;將語言缺陷與語用功能連接起來,利於更好地理解語用現象的認知基礎及交際-認知界面。

第十章作者介紹了其它學科與語用學的關聯性。作者總結了語用學與相鄰學科之間的多向關係,進一步探討語用學與哲學、心理學、人工智慧、語言病理學等之間的交叉性,目的在於指出語用學的多學科性,不同學科可為語用現象的探索提供新的視角。

相關焦點

  • 語用學研究的邊緣化問題及新趨勢、新特點
    類似問題的研討體現了語用學與社會語言學、社會學、交際學等多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也體現了語用學對言語事件、社會群體、社會現實問題等的密切關注。4.語用學研究的新特點4.1 跨學科融合與應用性研究增多      語用學研究的近期成果及本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主題發言、專題研討等近期信息表明,學者們不斷尋找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研究議題和理論視角,或尋求研究方法與思路的新突破,進而拓展新的探究領域; 另一方面學者們更加重視將語用學理論、研究路徑、研究方法等應用於探究網絡交際、
  • 趙林森 冉永平:語用學研究的邊緣化問題及新趨勢、新特點
    類似問題的研討體現了語用學與社會語言學、社會學、交際學等多學科之間的交叉性,也體現了語用學對言語事件、社會群體、社會現實問題等的密切關注。4.語用學研究的新特點4.1 跨學科融合與應用性研究增多      語用學研究的近期成果及本屆國際語用學大會的主題發言、專題研討等近期信息表明,學者們不斷尋找與其它學科相結合的研究議題和理論視角,或尋求研究方法與思路的新突破,進而拓展新的探究領域; 另一方面學者們更加重視將語用學理論、研究路徑、研究方法等應用於探究網絡交際、
  • 學術講座|陳新仁:稱呼語泛用現象的語用研究路徑與方法
    內容簡介稱呼語泛用現象的語用研究路徑與方法  本報告在提出稱呼語泛用的定義、梳理相關現象已有文獻的基礎上,探討語用學視角下開展稱呼語泛用研究的可能路徑,並通過實例,展示不同路徑下相關現象語用研究可以採取的方法。
  • 喜大普奔:利奇《語用學原則》中文版出版
    主要著作包括《語義學》(Semantics,1974)、《語用學原則》(Principles of Pragmatics,1983)、《禮貌的語用觀》(The Pragmatics of Politeness,2014)等。利奇教授非常關心我國的語言學和外語研究,曾多次來華講學,並在我國多家語言學刊物上發表論文,他的語用學理論對我國語用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 讀書小札|基於語料庫的研究生學術英語語篇中外殼名詞使用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1)儘管是高頻外殼名詞,它們在語料中出現的原始頻數和標準化頻數都不高,也就是說,學習者在學術寫作中只能夠低頻地使用部分所屬學科本族語者頻繁使用的外殼名詞如finding,approach等,其他應該頻繁使用的卻沒有使用,如fact,problem等;2)從分布的文本數量來看,不同名詞出現的文本沒有重合現象,同一文本傾向於使用有限的外殼名詞,
  • 學科哲學視角|英語學科·教學研討會紀實
    12月2日至7日,學科哲學視角下高中教學研討會暨泉州市教學公開周在晉江一中如期隆重召開。2日下午,來自北京的專家羅景南老師基於學科素養立意對2019年高考英語備考進行了科學詳盡地解讀,羅老師強調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強化高考育人功能和價值導向;體現高考評價體系總體要求,考查主幹知識和關鍵能力,並對核心素養背景下高三英語複習整體設計規劃、重難點梳理,教學複習誤區,閱讀語篇分析處理,寫作整合複習等給出了有效的借鑑策略。
  • 新書推薦|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
    翻譯課堂教學的語用學研究作者:李佔喜教授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出版日期:2020
  • 阮慧|「讀、學」結合,落實語用
    「讀、學」結合,落實語用——《指向「語用」的閱讀教學實踐》讀後感阮慧每次讀王老師的《指向「語用」的閱讀教學實踐》這本書,都讓我對「立足語用」有更深層次的思考。一般的閱讀課文教學,我們似乎還知道如何在課上落實語用教學,但對於統編教材裡面的文言文,我們應該如何落實呢?《王戎不取道旁李》是統編教材第八單元的第一課,本篇課文選自《世說新語》,是一篇文言文,學生學習時難度比較大,根據王老師書中對於語用教學的建議,再依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教材特點,教學時,我首先做到「讀」佔鰲頭。
  • 讀書小札|王寅教授:什麼是認知語言學
    學者們一般將認知語言學視為認知科學的一個分支,是認知研究和語言學的邊緣學科。 「認知語言學」這個術語首先出現於1971年,用來指真正研究大腦中的語言。但我們所說的認知語言學誕生於20世紀70年代末,至80—90年代取得較大發展,自Dirven於1989年春在德國的Duisburg(杜伊斯堡)組織了第一屆認知語言學專題討論會以來,已召開了九屆大會。
  • 胡壯麟:從荷馬到昆體良——西方古典隱喻中的語用學思維
    最後,本文指出隱喻研究也推動了語用學本身的發展,如教育語用學、認知語用學、詞彙語用學、社會語用學、人際語用學、多模態語用學以及歷史語用學、歷時語言學、語用隱喻學和隱喻語用學等。可見,二千七百年前,雖然「語用學」一詞跟「隱喻」一樣,尚未出現,但荷馬在言談中已顯露出語用學的基本思想,因此可認為是語用學思維的最早萌芽,具體表現在如何使用隱喻教育人,幫助無知者成為有知者。再進一步說,荷馬的語用學思想萌芽可歸入當代學者的 「教育語用學」這個分學科。
  • 語用邏輯的研究路徑及其發展方向
    言語行為理論是作為語用學的一個分支發展起來的,其中,「illocutionary act」被視為人類交流的最小單位。在漢語界,「illocutionary act」主要有兩種專業譯法:一是語用行為;二是施為行為。前者是邏輯學界的習慣譯法,後者則是語言學界的習慣譯法。這一術語到底應當如何翻譯,並非我們要討論的範圍。
  • 平川區紅軍西徵勝利紀念館開展「札札機杼憶當年」暑期研學活動
    8月14日下午,平川區紅軍西徵勝利紀念館開展「從棉花到棉布——札札機杼憶當年」暑期研學活動,30多名青少年參加活動。青少年認真聆聽講解員講述布匹的生產與歷史,展示從棉花成為紗線,再用紗線織成土布的製作過程,大家還親自嘗試捻線織布,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活動特意邀請水泉紡織能手運用傳統手法進行紡織,再現了上世紀40年代陡水支部帶領人民群眾紡紗織布的情景。
  • 語用分析方法的意義
    :   語用學的分析方法是語形分析、語義分析和語用分析這三大語言哲學分析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本文將試圖立足於語境實在論的視角,在語境的基底上揭示語用分析方法的形式、結構、特徵和本質,並表明它未來發展的可能趨向性,從而展示語用分析方法的真正意義。  一、語用的對象性及其方法論趨向  語用學的研究對象問題始終是探索語用學意義的基本問題。
  • 陰陽師妖刀一櫻札怎麼獲得 一櫻札獲取方法
    陰陽師妖刀一櫻札怎麼獲得呢?妖刀一櫻札有什麼作用?最近就有不少玩家都在問小編妖刀一櫻札怎麼獲得、有什麼用,所以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妖刀一櫻札獲得途徑以及用途詳解,不知道的玩家快來看看吧! 陰陽師妖刀一櫻札怎麼獲得?
  • 洪永淼教授對廈大經濟學科的貢獻——基於馬克思主義的視角分析
    前些日子偶然得到洪老師「要」辭任經濟學科等相關領導職位,本人撇開經濟學院複雜的人事關係。從馬克思主義實事求是的視角,去粗求精,去偽存真,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視角分析如下:第一,實現了廈大經濟學科的復興。
  • 讀書秘籍:用「學課文」的方法讀書
    因為讀書目的與方法不同,其結果也不同。你既然想通過讀書來提高語文成績,目的明確了,可是卻沒有什麼效果,那就一定是方法出了問題。今天,我給你介紹一個讀書的好方法,就是「用學課文的方法」來讀書!方法一:帶著學習目標讀書李暢:老師,這個說法很新鮮,您快給我講一講怎麼「用學課文的方法」讀書吧!李老師:好的。你先回憶一下,我在課堂上是如何教你們學課文的呢?
  • 語言使用的對話轉向:從語用學到對話語用學
    2014年,第二屆美國語用學會國際會議設置了由著名對話研究專家魏根(E. Weigand)教授組織的「對話、語用學與文化」專題小組,自此語用學與對話研究開始從各自視角審視對方的不足,相關討論成果由凱克斯(I. Kecskes)教授以「從語用學到對話」為題刊載於《勞特裡奇語言與對話手冊》。
  • 學科研究丨結構重組與互動生成的視角——閔實小承辦全國「新基礎教育」共生體學校英語教學研討活動
    近兩年,「新基礎教育」共生體學校在英語教學研究方面取得了較大進展,為了進一步交流研究實踐經驗,2016年4月25日,由華東師範大學和「生命·實踐」教育學研究院主辦,閔行區實驗小學承辦的全國「新基礎教育」共生體學校英語教學研討活動在實小舉行
  • 陰陽師手遊御札怎麼得 御札獲取方法
    ­  陰陽師手遊御札怎麼得?陰陽師中,返魂是新增加的新玩法,那麼返魂是什麼?返魂能兌換什麼呢?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陰陽師手遊御札獲取方法吧!­  一,返魂介紹­  選擇想要返魂的式神,拖動放入返魂界面進行返魂,式神返魂後產出*御札*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