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株洲市發改委和市教育局下發了《關於進一步規範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收費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對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收費管理事宜進行了明確。
▲株洲建寧實驗小學,新學期,學生和家長參與親子闖關遊戲。李政 攝
範圍為全市城區、縣城
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
開學後,孩子下午3:30—4點放學,而家長卻要6點才下班,「三點半」問題一直是困擾許多家長們的難題。
去年秋季開始,市發改委與市教育局共同籤發了《關於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收費有關問題的通知》,校內課後服務範圍為全市城區、縣城義務教育階段的公辦學校,服務的重點對象為小學中低年級,須學生家長自願參加校內課後服務並籤訂服務協議。
校內課後服務時間為周一到周五(節假日除外)放學後,結束時間原則上不晚於18:00。
服務內容包括集中完成作業、參加社團活動、自主閱讀交流、其他特色活動等。
課後服務將優先保障殘疾兒童、留守兒童、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單親家庭子女、雙職工子女。
每課時5元,每天不超過10元
《通知》規定,課後服務採取財政補貼、學校支持、適當收取費用等方式籌措經費,同時根據株洲實際實行最高限價管理,收費試行標準最高不超過5元/課時,每天不超過10元。對建檔立卡等家庭困難學生實行免費。嚴禁以家長委員會或其他校外機構等名義進行收取。嚴格落實由學生和家長自願選擇的要求,嚴禁強制或變相強制提供服務並收費。
費用原則上按學期收取,在學期末按日結算,多退少補,節餘費用在放假前全部清退給學生。
中小學校內課後服務收取的服務費,必須納入學校財務統一管理,專帳核算,專項用於校內課後服務工作方面的開支。
試行收費標準從去年秋季開學起,試行兩個學期,但由於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沒有實行,因此,今年秋季開學後繼續試行。
各中小學校要將校內課後服務收費項目、標準及批准文件等列入公示範圍內,通過學校公示欄、學校公眾號、班級家長群等方式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