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小學初中課後服務「三點半後全覆蓋」,誰的福音,誰的困窘?

2020-12-15 鯨媒體

導語

「課後三點半」這一老生常談的社會性話題以及歷史性難題,在8月23日的教育部今年首場金秋新聞發布會上,再次被提起——北京市教委副巡視員馮洪榮表示:北京市擬從今年9月起,在全市義務教育學段提供三點半以後全覆蓋的看管服務體系,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

「全國教育看北京」,從2014年1月開始,北京市推出全市中小學生課外活動計劃,採取政府購買社會服務方式,每年投入5億元用於中小學生課外體育、文藝、科普社團活動,時間每周不少於3天,每天不低於1個小時。

據新華社報導,北京市擬從今年9月起實現「三點半後全覆蓋」,課後服務擬擴大至每周5天,每天2個小時。「課後三點半」的嘗試和探索被稱為一舉三得:既不會增加學生的課業負擔,讓孩子們多參加一些自由快樂的文體活動,也滿足了家長無法接孩子的煩惱。

如果北京市正式將中小學的課後服務擴大至每周5天、每天2個小時,家長會為此買帳嗎?提供服務的校外機構是否該暗自竊喜?以提供放學後看管服務為生的託管班是否該另謀生計?

「三點半後全覆蓋」能否長期執行?

在採訪過程中,多位家長表示此事要辯證來看。

何先生的孩子現就讀於北京某公立小學二年級,選擇託管班,主要是因為孩子放學後無暇接送。「如果學校能提供課後後延的課程服務覆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家長的顧慮,特別是經濟條件較弱、不足以支撐託管費用的家庭。」何先生說道。

但是,三點半後全覆蓋並不能完全解決問題,在北京,並不是所有的家長都能在5點半前準時下班,也有經常加班和出差的情況。

「問題的關鍵在於託管班提供服務的內容。」

何先生告訴鯨媒體:「託管班一方面提供了美術、機器人等興趣課程,更重要在於託管班的老師可以輔導、督促孩子完成作業。孩子從託管班接回家後幾乎沒有作業負擔,可以吃飯睡覺,比較輕鬆;如果學校三點半後全覆蓋,那放學回家後,家長還是需要花時間輔導孩子作業,實際上增加了家長和孩子的負擔。所以家長最後還是會花錢選擇託管班以解決作業輔導的問題。」

在中國學後託管教育聯盟主席張洪偉看來,「三點半後全覆蓋」長期堅持下去有很大的困難。

首先,從家長角度出發,能5點半下班接孩子回家的家長有多少?

其次,從操作層面,眾所周知,北京市中小學有空置的、能提供課後服務的教室有多少?如果全校的孩子留校,如何解決空間不足的問題?

最後,從配套資源的角度看,學校是否有足夠的師資和課程資源支撐每周五天、每天2小時的課後服務?校方和老師是否有足夠的動力驅動這件事?

據張洪偉介紹,2015年之後北京市政府每年拿出5個億支持中小學生課外活動,2017年這項工作似乎遇到了小挫折,今年似乎「銷聲匿跡」,「應該是在執行過程中遇到較多的困難,例如師資匱乏、校外機構利潤不足、參與度不強等等。」張洪偉說道。

而在課後服務資源提供方校外機構的眼中,「三點半後全覆蓋」實際上是機遇與挑戰並存。

「9個年級、每周5天、每天2小時,即使所有被選上的資源方使出全力也忙不過來呀!」「需求量大於供給量,而且不少學校需要機構提供的課外課程與校內通識課的知識點、能力點相適配,等於同一門課需要針對不同年級做出不同的課程,無疑是給機構帶來了難題。」不少中小型校外機構這樣感嘆。

也有人推測,「三點半後全覆蓋」初期可能先從體育課程著手,體育課相當於是給學生一個加長版的大課間活動,畢竟孩子們更喜歡在操場上玩耍,而且目前「三點半後全覆蓋」也沒有限定非得要上哪幾門課。

解決「課後三點半」問題的靈丹妙藥在哪?

「資源、課程、師資、評價,嚴重供給不足。」這是現階段北京市「課後三點半」面臨的較為突出的問題。

在教授校外科技課程多年的L老師看來,需要有一個可標準化的課程方案以解決課程資源的不足。

L老師對鯨媒體說道:「應當呼籲教委先徵集一批課程資源(各種校內外活動內容),經過專家梳理認證,給出標準課程資源包(全套課件、耗材),再建立專門的管理服務平臺,然後學校進行選課、校內分配任務(班主任、副班主任同修一門課),並且要對老師進行線上培訓,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熟悉課程,最後再在校內走班制開課,這樣師資和課程資源可以流動使用,也可以節省很多經費,結餘下來的經費用於組織學生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

L老師建議給校內參與活動的教師一些課時費補助是必要的,畢竟增加了工作量,要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教師的能力提升了、收入提高了、學生有所收穫、經費也都用在刀刃上了。在普及型活動方面,這將是一個趨勢。

「作為首善之都的北京,在中小學課後服務方面的行動和步伐其實要慢於廣州、深圳等城市,我們希望北京市可以參考其他省市對於『課後三點半』具有可操作性強的行業規範和指導意見。」張洪偉說道。

廣州

越秀區是廣東省廣州市最早開展校內託管試點的區,該區多所小學學生放學後可以在學校託管至17時離校,部分試點學校託管有的讓學生在班級自習,老師看管輔導;有的開設興趣班免費教孩子體藝項目;有的把體育俱樂部引入校內,收取一定費用。除了有特殊的培訓項目外,大部分學校表明,課後託管服務不向家長收費,而由財政資金補貼,標準為每生每天2元。

今年2月,廣東省教育廳公布《關於做好中小學生校內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明確校內課後服務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中小學生是否參加校內課後服務,由學生家長自願選擇。此外,校內課後服務包括在校早午餐服務、午休和課後託管三項內容。

在課後託管服務方面,活動形式及內容由學校會同家長委員會協商確定。在不加重學生課業負擔的前提下,學校在託管時間主要安排學生做作業、自主閱讀、體育、藝術、科普活動等課外活動。但不得將校內課後服務作為學校教學的延伸,不得進行集體教學或「補課」。

南京

自2017年春季學期開始,南京所有公辦、民辦小學從每學期開學第二周起實行「彈性離校」。「彈性離校」以家長自願報名、學生自主參加為前提。學生參與「彈性離校」期間一律實行免費。

南京市財政安排「彈性離校」市級專項獎補經費。獎補經費分為補助和獎勵兩部分。補助經費根據各區實際參與「彈性離校」的學生人數按比例補助到區,獎勵經費根據各區「彈性離校」工作實效劃撥到區,以保障在城鄉所有小學全面推行「彈性離校」,為小學生提供免費延時照顧服務。

北京市課後託管市場將受重創?

如果北京市正式將中小學的課後服務擴大至每周5天、每天2個小時,那些以提供放學後看管服務為生的託管班,是否該另謀生計?

張洪偉認為,對於只提供飲食、接送基礎服務的託管機構,影響甚大。

「不只是北京市,放眼全國,從今年的四部委專項整頓、深改委審議意見以及最近公示的民促法送審稿等多項舉措可以看出,中小型的、只注重基礎保育服務的、營利性較差甚至不符合規範的『小黑作坊』,在市場逐漸升級轉型過程中註定要被淘汰,應該及早轉型或者向規範化靠攏。」張洪偉說道。

也有觀點認為,託管機構的生死問題應該分地區來看待,專項整頓等措施對於大城市的託管行業帶來的衝擊並沒有那麼大,畢竟有強烈的需求存在,而小城市的託管機構尤其是「小黑作坊」則會面臨生存危機。

鯨媒體了解發現,就全國範圍來看,從規模和服務內容上可把託管機構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小飯桌」模式,主要滿足孩子接、送、吃、睡等最基礎的需求;第二階段,在「小飯桌」的基礎上添加了課業監督輔導功能;第三階段,在上一階段的基礎上提供類似素質教育等課程內容。國內的託管機構主要集中在第二階段。

託管機構由二進階到三的難點在哪?位於南京的某託管服務機構創始人告訴鯨媒體:「家長有讓孩子往素質教育方向發展的意識,但是在應試教育體制下,家長最終還是注重孩子的學業成績,所以託管機構想在素質教育方面有所突破還是很難的。我們不能把這一行業現狀打破重建,而是去適應,往行業標準化方面邁進。」

而在鯨媒體採訪的另外一位家長陳女士看來,並非家長不願意讓孩子多學習除主課外的課程,也並非所有家長看重分數和成績。

「託管班也好、校外培訓班也好,它們都是學校教育的補充,對於滿足中小學生選擇性學習需求、培養發展興趣特長、拓展綜合素質具有積極作用。比如有的孩子本身就有音樂、體育、美術、奧數等方面的特長,可以讓其在校外培訓機構的輔導下施展才華。」陳女士表示。

近年來,確實存在一些校外培訓機構違背教育教學規律和素質教育要求,開展了以「應試」為目的的培訓,幹擾學校正常教育教學和招生入學秩序,也加重了學生的課外負擔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我理解的減負是不要刷題、不要留過多的家庭作業,是培養孩子學習的習慣、正確的學習方式,如果學校和家長沒有共同的目標和措施,孩子會很矛盾。另外一方面,如果校內所教的知識很淺顯,而考試、測評又過於複雜,那麼不得不讓家長把孩子送到課外班去『開小灶』。」陳女士說道。

何先生則認為減負從根本上是個偽命題,首先要理清負擔是誰的,是誰給誰增加的負擔?如果在升學機制上是比較合理和完善的,家長和孩子就不會有負擔。

如果在升學上有差距、有競爭和資源的限制,即使左邊減負,右邊又會有其他的負擔冒出來,之所以增加負擔是為了爭取更好的機會。因此減負的核心問題是要解決教育機會的均等平衡,消除造成機會不均等的因素。

「解鈴還需系鈴人,」張洪偉說道,「需求一旦出現想摁回去很難,應該從一考定終身的人才選拔機制上去考慮,這是源頭。源頭問題不解決,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減輕負擔會成為空話」。

相關焦點

  • 鄭州課後服務計劃覆蓋全市公辦小學初中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劉瑞朝今年秋季開學,鄭州市全市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計劃實現課後服務全覆蓋。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相關部門了解到,這是為緩解中小學生課後家長工作時間管理難題所出臺的舉措,更好地協調家長下班時間與學生離校時間的矛盾問題。根據了解,鄭州市去年9月初步確立了課後服務工作原則和內容。
  • @鄭州人,課後服務將覆蓋全市公辦小學初中
    為切實緩解中小學生課後家長工作時間管理難題,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全市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計劃實現課後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教育部門獲得的信息。據介紹,經過多次前期調研和反覆研討後,我市去年9月初步確立了課後服務工作原則和內容
  • 鄭州:課後服務將覆蓋全市公辦小學初中
    記者昨日從市教育部門獲悉,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美好教育」建設步伐,切實緩解中小學生課後家長工作時間管理難題,讓家長和學生享受到更貼心的教育服務,按照計劃,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全市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計劃實現課後服務全覆蓋。
  • @鄭州家長,課後服務將覆蓋全市公辦小學初中
    為切實緩解中小學生課後家長工作時間管理難題,今年秋季學期開學,全市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計劃實現課後服務全覆蓋。這是記者昨日從市教育部門獲得的信息。我市去年9月初步確立了課後服務工作原則和內容。並且,去年10月,鄭東新區先行先試,啟動了課後延時服務工作。統計顯示,截至今年七月中旬,全市共有432所小學、165所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對應佔比45.1%、43.9%。為進一步推進全市「美好教育」建設步伐,讓家長和學生享受到更貼心的教育服務,按照計劃,2020年秋季學期開學,省會要實現公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課後服務工作全覆蓋。
  • 「三點半」難題能否破——聚焦多地課後託管
    新華社北京9月6日電 題:「三點半」難題能否破——聚焦多地課後託管  新華社記者 餘靖靜、吳曉穎、蕭海川  孩子放學早,家長下班晚,放學後去哪兒的「三點半」難題困擾著不少教師和家長。校長董慶峰告訴記者,新學年課後託管的內容很豐富,包括京劇、舞蹈、管弦樂、體育等。  家長黃聞玲說,自己下午六點才能下班,學校提供的免費託管服務不僅解決了接送難題,內容也從簡單看護轉向幫助孩子提高素質。  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放學後的「三點半」難題近年來廣受社會關注。
  • 【十六區兩會】北京大興:大範圍試點課後延時服務
    原標題:大興 大範圍試點課後延時服務 有望覆蓋所有公辦幼兒園和公辦小學1至4年級記者從大興區「兩會」上獲悉,一項在全市首推的低齡學生課後延時服務即將大範圍試點,有望在2018至2019學年度覆蓋大興區所有公辦幼兒園孩子和公辦小學1至4年級學生
  • 學校課後服務解決「三點半」難題,家長卻喜憂參半,為何不補習?
    我到過好幾所小學任教,作息時間其實都是差不多的,早上八點一十開始早讀,一天六節課,上午四節,下午兩節。一般三點四十到四點之間就放學了,如果拋開老師的其他非教學任務所花的時間,這個工作時間確實不算長。近年來,為了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教育部門對校外的託管,培訓機構進行了大力的整頓,關停了一些不規範的沒有資質的校外輔導班,家長們「三點半」的難題再次凸顯出來。
  • 課後「小服務」解決「大麻煩」
    「我們兩口子一邊忙孩子、一邊忙工作,得操心誰能按時去接孩子、誰有精力和能力輔導作業現在好了,別看孩子放學後只在學校多待了短短一個小時,既能把作業完成,又能參加興趣活動,『官方』帶娃,解決了我們的『大麻煩』。」8月19日,提起課後延時服務,學生家長王麗娟連連感慨。
  • 濱州小學課後服務全覆蓋走在全省前列 近19萬小學生受益
    課後服務來幫忙。今年秋季開學後,儘管受到疫情影響,全市362所小學課後服務工作全部開展,做到了全覆蓋,受益小學生近19萬。而初中學校也有六成以上開展了課後服務。這一進度,走在了全省前列。堅持「一把手」負責制,堅持一校一策,努力達到「三結合」針對接送難這一關涉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我市自2017年底啟動實施了課後服務。
  • 大興推低齡學生課後延時服務
    為解決雙職工家庭接送孩子的問題,大興區今年將開展「低齡學生課後延時服務」,放學後不能及時被接走的孩子可以繼續留在教室內,在值班老師的陪同下等待家長。目前該服務已在大興3所小學和3所幼兒園試點20餘天,今年將在全區直屬學校全面推廣。  低齡學生課後延時服務落地大興  為了解決雙職工家庭接送孩子的問題,大興區將對低齡學生進行課後延時服務,這也是全市首次開展這項工作。大興區教委主任王學軍詳細介紹了課後延時服務,得到代表的廣泛好評。
  • 「開學了,3點半放學後,我的孩子誰來管?」一位媽媽的靈魂拷問刷爆朋友圈,看完陷入深思....
    網友們立刻議論紛紛,因為這真的是雙職工爸媽最關心、最頭疼的問題:孩子3點半放學,我6點下班,誰來接娃帶娃?有的人為老師抱不平:由於沒有具體的實施規定,老師們可能會變成人類幼崽看守員。也有的人非常期待,畢竟課後服務與下班時間銜接後再也不用擔心沒人帶娃的問題了。
  • 三點半至五點半 孩子的真空「兩小時」由誰來陪伴
    聽說北京全市實施小學校內託管兩小時到五點半,希望石家莊能學學這個辦法,讓所有學校的孩子都可以放學有個家長放心的地方學習玩耍。」橋西實驗小學校長劉靜表示,「需要託管孩子的家長可以跟班主任聯繫,由老師們統一照看孩子,一般可以託管到老師們的下班時間,也就是五點半左右。」但不是所有學校都可以做到這一點。自2015年河北省大力推行小學免費託管政策以來,有很多學校都已經開始將孩子從三點半託管至五點半,但實行全省託管依舊遇到了問題。
  • 改革興豫|課後「小服務」解決「大麻煩」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曉荷「我們兩口子一邊忙孩子、一邊忙工作,得操心誰能按時去接孩子、誰有精力和能力輔導作業,真是身心俱疲。現在好了,別看孩子放學後只在學校多待了短短一個小時,既能把作業完成,又能參加興趣活動,『官方』帶娃,解決了我們的『大麻煩』。」8月19日,提起課後延時服務,學生家長王麗娟連連感慨。
  • 小學課後輔導班是誰的恥辱?
    毋庸諱言,我國現在的小學教育,早已經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在這個產業鏈之中,居於產業鏈上遊的就是班主任老師,下遊的才是社會力量開設的各種課後輔導班。可以這樣講,無論班主任老師是否直接參與課後輔導班,居於上遊的都是班主任這一群體。
  • 放學後學校「託管」娃?鄭州市內九區課後延時服務已全覆蓋
    去年10月,鄭州市鄭東新區率先啟動課後延時服務,邁出「官方帶娃」第一步。此後鄭州市內各區相繼試點,緩解家長「接娃焦慮」。12月22日,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從鄭州市教育局獲悉,經過一年多探索,截至目前,課後延時服務在鄭州市內九區中小學已實現全覆蓋。課後延時幹點兒啥?娃們喜愛的課程走起!放學啦!
  • 新一輪延遲放學政策出臺 "課後三點半"服務升級?
    記者從教育部官網獲得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30個省份出臺了中小學課後服務政策,36個大中城市(4個直轄市、27個省會城市、5個計劃單列市)66.2%的小學、56.4%的初中開展了課後服務,43.2%的小學生、33.7%的初中生自願參加了課後服務。「深圳版」的徵求意見稿出臺之後,網上的討論立刻突破了深圳市的範圍,全國各地網友,從家長到老師都參與了討論。
  • 日照市第三實驗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的「點、線、面」
    直播日照9月10日訊 課後服務工作是落實民生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是為了讓學校教育資源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每個學生充分享受學校教育資源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日照市第三實驗小學在這方面有他們獨到的做法。
  • 「三點半」難題怎麼解?彈性放學、課後服務升級,這些地方的做法有看點 | 教育一年來⑥
    上完葫蘆絲課,三年級的小同學為自己豎起了大拇指。自從2017年春季學期,上海市嘉定區啟動「四點半行動」以來,同濟黃渡小學的孩子們每天放學後可玩的項目越來越多。2017年2月,教育部印發《關於做好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要求各地充分發揮中小學校主渠道作用,普遍開展中小學生課後服務工作。
  • 日照市第三實驗小學:「點、線、面」結合抓好課後服務工作
    課後服務工作是落實民生工程的一項重要舉措。日照市第三實驗小學「點、線、面」結合,讓學校教育資源作用發揮到最大化,讓每個學生充分享受學校教育資源帶來的幸福與快樂,促進孩子健康成長。抓住每個「點」。該校根據目前學校已有的資源和學生自身愛好和個性特長,確立了自主閱讀、陽光體育、書法繪畫、舞蹈聲樂、創客教育、民族工藝、地方校本、心理健康和各種社團組織等不同的點,供學生自主選擇,同時實行走班制,讓具有更多能力的學生自由徜徉在各個組織中,以充分挖掘自身的能量,促進其全面發展。
  • 家長福音!山東擬在小學全面開展課後服務 正在徵意見
    切實解決小學生課後看管難題,4月22日,山東多部門組織起草了《關於全面推進小學課後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面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建議。  從徵集意見中獲悉,山東要求全省小學都要在9月底前開展課後服務,每天的結束時間不早於17點,不晚於18點3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