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虎杖的植物學特點
1,名稱和分類地位
虎杖是正式中名,這個名稱來源於《名醫別錄》,在《中國植物志》中確定為正式中名;別名還有酸筒杆、酸桶蘆、大接骨、斑莊根等等;在植物分類學中屬於蓼科虎杖屬多年生草本。
2,分布和生長環境
虎杖主要分布於我國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貴州;通常生長在山坡灌叢、山谷、路旁、農田邊溼潤地方。
3,外形特點
為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向生長,粗壯;莖直立,高度1-2米,粗壯,空心,表面有明顯的縱稜,並且有小的突起物,無毛,散生紅色或紫紅色斑點;
單葉互生,葉片寬卵形或卵狀橢圓形,接近革質,葉邊全緣,兩面無毛,葉柄長1-2公分,表面有小突起;託葉鞘膜質,偏斜,褐色,通常破裂,早落;
花單性,雌雄異株,花序圓錐狀,苞片漏鬥狀,每個苞片有花2-4朵,花被5深裂,深綠色,雄花的花被片有綠色中脈,無翅,雄蕊8個;雌花花被片外面3片背部有翅,結果時增大,花柱3個,柱頭流蘇狀;8-9月開花;
瘦果卵形,有三稜,黑褐色,有光澤,包在宿存的花被裡面,
9-10月結果。
二,虎杖的主要用途
虎杖的根狀莖藥用,根據資料記載具有活血、散瘀、通經、鎮咳等功效。虎杖中主要含有蒽酮類、二苯乙烯類、黃酮類、香豆素類、脂肪酸類化合物,有多種藥理作用。藥用時請遵醫囑。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供參考。
(圖片引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