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睡前的兩種「小癖好」,讓人忍俊不禁,卻是天生愛媽媽的表現

2020-10-12 爆炸母嬰課堂

每位寶寶的降臨都是一個家庭的幸運,但隨著他的長大,有時候卻又是一種甜蜜的負擔。孩子的每個階段家長面臨的育兒困擾都有不同,經常讓人忍俊不禁,有時候又讓人叫苦不迭。

前幾天朋友小聚,閨蜜瑩瑩的面色非常不好,問及原因一下子打開了她的話匣子:你們都知道我睡眠不好,我家孩子大點後染上了一種怪癖,總喜歡摸著我睡,摸鼻子、摸眼睛、摸肚子,還喜歡抱著我睡衣睡,每次我先睡著還非要把我眼睛扒開,要我把頭轉向他睡,背對就不行,被他這樣折騰,睡眠更受影響了。

瑩瑩的哭訴愛意滿滿,在別人的眼中或許像是在炫耀,不過經歷過的寶媽都懂,其實幾乎每個孩子都有相似的現象,下面這兩種讓人忍俊不禁「小癖好」卻是天生愛媽媽的表現。

1、睡覺時必須摸著媽媽‍

嬰兒剛出生的時候,處於「完全自戀期」,他以為自己無所不能,甚至可以主宰世界,進而理所應當地認為媽媽是自己的,媽媽身上的部位也是自己的。

當孩子漸漸長大,白天和媽媽分離,從親餵到斷奶,他們需要從「完全依戀」走向獨立,晚上睡覺摸媽媽的手、頭髮、嘴巴、鼻子等這些動作,變成了孩子從完全依戀到獨立的「過渡性客體」,讓自己快速進入睡眠狀態。

與其說「摸媽媽」是一種怪癖,不如說是天生對媽媽的愛、不捨得媽媽的表現,如果媽媽受影響嚴重,可以試著幫助孩子轉換其他方法入睡,如撫觸、聽音樂、使用觸覺刷、玩偶陪睡等。

2、入睡前需要抱著媽媽的衣物‍

橙子兩歲了,斷奶後每次睡覺前他總會喊「媽媽,手、手」。如果不及時將手遞過去,他就會急著地用小手到處去找我的手,找到後便緊緊抓到他的小肚子上放好。

有一天收拾衣物,不小心將自己的一雙襪子忘在了床上,那天橙子睡覺前抓到了這雙襪子,小傢伙居然抓著襪子就睡著了。從此以後他多了一個需求,每次入睡前都會喊「襪子襪子」,漸漸我的手被解放了出來。

後來了解到,這雙襪子起到的作用和媽媽的手是相同的,都能起到安撫和自我安慰的作用。不過每個寶寶的安撫物並不相同,有的喜歡媽媽的睡衣,有的喜歡抱著一條毯子睡覺,還有的是一個毛絨玩具,抱著它們孩子很快就能睡著。

媽媽的物品伴有媽媽的味道,孩子睡前緊緊攥在手心裡或者抱在懷裡,就會和這個安撫物建立起一種緊密的聯繫,幫助孩子們順利度過分離期,起到安撫緊張、憤怒或焦慮等負面情緒的作用。

不管孩子睡前喜歡摸媽媽還是必須攥著安撫物入睡,這些都是幼兒心理發展的需要,是健康成長的標誌。強行「幫」孩子戒掉,孩子的內心可能會變得空洞,沒有安全感,負面情緒得不到發洩,可能會出現更糟糕的心理反應。

爆炸問答:你家寶貝睡覺時有哪些小癖好嗎?有讓你感覺苦惱嗎?

相關焦點

  • 寶寶睡前兩種奇葩的小癖好,讓人甜蜜又苦惱,卻是對媽媽愛的表現
    引言照顧孩子,是每個寶媽既幸福又疲憊的時光,每個階段的孩子都會給媽媽造成不同的困擾,又會表現出對媽媽的依賴,讓媽媽感到溫暖。她家快一歲的寶寶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每次睡覺都喜歡趴著她,入睡之前一定要摸摸媽媽的臉、手和肚子,如果媽媽沒有做出回應,他還會把媽媽的眼睛扒開,回應了自己再睡。甚至這孩子還不允許媽媽背對著自己睡,一定要面朝自己,這麼天天折騰下來,莉莉難得能睡個好覺,孩子一離開她就哭鬧,也不知道作何是好,只能硬挺著。
  • 為什麼這麼多的寶寶都有睡前小癖好?
    自從斷了奶之後,寶寶就養成了摸著「咪咪」睡覺的習慣,怎麼都改不了,咋辦?我家的每天睡覺非要揪著人耳朵…我家的非要抓著頭髮….我家的要摳著肚臍….「睡前癖好」哪家強?1、親子依戀期的正常表現先別大驚小怪,也別帶著有色眼鏡看寶寶,大多數孩子的這種「小癖好」都是依戀期的正常表現。寶寶在滿足生理需求的情況下,也需要媽媽的關愛。嬰兒的時候對媽媽的依戀,通過吃奶可以得到滿足。
  • 寶寶睡覺前有這三個小「怪癖」,別擔心,那都是愛媽媽的表現
    文丨木棉媽媽做媽媽之後,生命中多了一個小小孩兒,以前你只會關注自己,但多了寶寶之後,你心裡就多了一份牽掛。其實這是孩子愛媽媽的表現,據我所知,鄰居寶媽在寶寶5個月的時候就去上班了,而寶寶一歲多斷奶的時候,奶奶是直接把孩子帶回老家的。剛帶回老家的時候,根本不能視頻,一開視頻,孩子就哇哇大哭。我想,這個小姑娘抱著媽媽的胳膊睡覺也是依賴媽媽的一種行為吧!
  • 孩子在睡覺前若有這些「癖好」,寶媽可別制止,是他很愛你的信號
    「別抓媽媽的頭髮啊!別勾媽媽的胳膊,睡覺也不老實呢!」「別亂摸媽媽,你拍著媽媽臉,媽媽怎麼睡好覺啊?」小寶貝睡覺時,總會有一些「小癖好」,讓媽媽格外抓狂。媽媽感覺心裡像是「長草」了一樣,實在是坐臥難安。
  • 寶寶睡前的4個小動作,有些需要及時戒掉,有些卻是愛媽媽的表現
    見二寶拽媽媽頭髮,大寶不甘示弱,也養成了睡前摸媽媽耳朵的習慣。小薩訴苦,月子裡都比現在睡得好。自己已經1年沒有睡個好覺了,熊貓眼,越來越嚴重。雖然是訴苦,但是小薩眼神裡滿是愛意,在別人眼裡,可能會覺得小薩是在炫耀吧!其實,只有當媽的才能知道,寶寶們好多睡前的小動作,有多讓寶媽又愛又恨。
  • 不摸媽媽不睡覺,大人應該出手制止嗎?其實是孩子需要你的表現
    看著寶寶日漸長大,老母親感到十分欣慰,不過同時也在為寶寶層出不窮的問題感到困擾。尤其是談到孩子睡前的一些「小癖好」的時候,一下子打開了很多媽媽的話匣子。有的小寶寶可能是因為斷奶後更加依賴寶媽,內心又缺安全感,會藉助睡前癖好來尋求安撫。而有的大寶寶,是因為寶媽白天需要上班只有晚上才能陪伴自己,以至於感受不到媽媽強烈的愛,內心缺乏安全感。導致他晚上想更多地接觸媽媽、被媽媽安撫,於是生出抓頭髮、摸肚子、掐臉等行為。
  • 如果孩子超過3歲,還保留這個「小癖好」,需要媽媽及時進行幹預
    後臺收到一位媽媽的留言:孩子4歲了,以前的一些「小癖好」還是沒改掉,比如摸媽媽肚子、耳朵以及「nainai」,不給摸晚上就哭鬧不休不肯睡,媽媽不在就摸奶奶的……請問老師,我家孩子的這種情況是不是很嚴肅惡劣呢?該如何改正?其實,斷奶後仍對媽媽胸部感興趣的這種現象很普遍,不過家長很擔心這種習慣會給孩子造成不好的影響,比如會導致性早熟。事實真是這樣嗎?
  • 睡覺時,寶寶若有這3個動作,媽媽別嫌煩,這是他很愛你的表現
    由於哺乳以及懷孕分娩的原因,寶寶天生對媽媽就有一種依賴感,這種依賴感在寶寶出生初期是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甚至連爸爸都要排到第二位。不過到後期的時候,寶寶能看清人了,哺乳期也過了,父母的陪伴和寶寶的依賴度才會成正比。可能爸爸陪的時間更長,寶寶就會更親近爸爸。
  • 孩子睡前有這樣的行為,是愛媽媽的表現,看似麻煩實際很幸福
    孩子睡前有這樣的行為,是愛媽媽的表現,看似麻煩實際很幸福當有了孩子之後和沒有孩子真的是非常的不一樣,當有了孩子以後就有了很多的事情,當孩子晚上睡不著哭鬧的時候,家長也是不能睡的,要先把孩子哄睡了才行啊,但是很多的家長都經常嫌棄孩子有一些行為,實際上這些行為都是愛媽媽的一些行為,那麼到底是哪些行為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寶寶三種睡前「儀式感」,其實是愛媽媽的體現,看似煩人實則甜蜜
    恐怕所有寶寶都會說和媽媽最好。從寶寶出生開始,媽媽兼具著哺乳、照料、撫養的重任,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自然非比尋常。而孩子愛媽媽的一些小細節,也往往會在生活中的小細節上體現出來,孩子那些讓媽媽煩惱的舉動,往往是出於對媽媽的依戀才會做出的下意識舉動。
  • 寶寶睡覺時三個煩人的「怪癖」,卻是愛媽媽的表現,你發現幾個?
    劉女士一時不知道怎麼辦了,也不知道寶寶有這些行為是不是正常。其實寶寶在睡覺的時候有這種小「怪癖」是正常的,寶媽們無需心煩意燥也不用大驚小怪,其實寶寶有這些動作都是愛媽媽的表現。但是寶寶在摸媽媽的時候,其實也是寶寶想要獲得安全感的表現,也體現了寶寶不想離開媽媽。特別是很多寶媽發現,寶寶特別喜歡摸自己的肚子,這也是母子曾經相連的地方,而寶寶摸媽媽的肚子也正是愛媽媽的表現,而摸媽媽的鼻子就能感受到媽媽的鼻息,寶寶會感到媽媽的存在,覺得非常安全。
  • 當孩子出現摸肚子、摸乳房、揪耳朵等小癖好時,怎麼辦?
    導語:心理學家李雪曾說:孩子無需刻意培養,給予充足的愛,放任孩子自由發展,他就會展現無限的可能性。等孩子出現摸乳房、摸肚子、揪耳朵、抱胳膊、聞衣服等小癖好時,其實是最需要愛的時候。一般來說,1、2歲的寶寶還在喝母乳,媽媽完全可以允許寶寶這樣做,避開公眾場合即可。如果寶寶已經3歲多,自然離乳了還在摸奶,寶媽就要幹預一下了,因為這會影響寶寶對身體界限認知。」
  • 寶寶入睡注重儀式感,出現這3種動作,說明媽媽是自己最喜歡的人
    在孩子的心裡最親近的人一定是媽媽了。從媽媽肚子裡生活的10個月,聽著媽媽的心跳、說話聲音,這是媽媽與孩子之間的牽掛。等到寶寶出生了,是媽媽給孩子餵奶、換尿布、照顧日常生活的吃喝拉撒,所以自然在寶寶的世界中,媽媽是最重要的人。
  • 寶寶睡前的2個「小怪癖」,是向媽媽表達愛意,父母不要強行戒掉
    執筆:楊十一編輯:楊十一定稿:歐陽比文很多家長都反映了這樣一個情況,孩子入睡前,總有一些「怪癖」。有的寶寶需要摸著媽媽入睡,還有的寶寶特別依戀某種「小物品」。面對孩子的「依戀」,很多寶媽卻是笑不起來,這是不是孩子心理有什麼毛病啊?
  • 8個月的寶寶接種疫苗,小表情讓人忍俊不禁,醫生:捨不得下手
    小寶寶被媽媽帶到接種的醫院,一路上樂呵呵的非常開心。面對周圍陌生的地方,小寶寶的雙眼就沒停止過探索,滿眼都寫著新奇,不過沒多久小寶寶就被媽媽抱到醫生面前了。 這模樣逗笑了打疫苗的醫生,讓人忍俊不禁,直言「捨不得下手」,寶媽也被萌到了。
  • 安睡癖好可不是壞習慣!
    ,小時候睡覺都有一些怪癖;如摸摸背呀,捏著媽媽的耳朵呀,要把手放在媽媽的背下面壓著等諸如此類的小習慣,少部分家長可能專門查閱過資料,寶寶是「皮膚饑渴症」。那麼今天我們就和大家一起來看看,寶寶的奇葩睡前小癖好是否需要糾正~
  • 幼兒園開學第一天 寶寶苦笑表情讓人忍俊不禁,你家寶寶哭了?
    2020年9月1日,是安徽蕪湖中小學和幼兒園開學第一天,第一次入學的寶寶們,在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陪伴下,第一次離開家人身邊,在幼兒園邁出自己成長路上的第一步,開始了人生啟蒙教育。記者用相機記錄入園寶寶們開學第一天的面孔。
  • 寶寶為何睡前愛哭鬧?6個小妙招讓寶寶乖乖入睡
    大多數父母都會遇到寶寶睡覺前小哭小鬧的情況,寶寶到底怎麼了?其實,寶寶年紀太小,無法用言語表達自我感受。寶寶哭鬧多見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因,父母們要細心觀察,及時安撫好寶寶。寶寶為什麼愛睡前哭鬧?應對寶寶睡前哭鬧的可行辦法1、吮吸不論是媽媽的乳房、喝奶的瓶子、或者是安撫用的奶嘴、還是寶寶自己的手指,吮吸總是能起到安撫作用,但媽媽在平時要對瓶子和奶嘴等做好消毒,同時保持寶寶手指的乾淨,避免病從口入。
  • 睡前故事,考驗媽媽創意的時候到了
    作者:寶寶知道 CCYYRR小編自述——在當媽媽之前,寫過小說也些過劇本,開過專欄做過廣告人,每每都和文字、語言、創作有關,但從沒有一個角色,像「媽媽」那樣如此讓我投入、忘我。而好的藝術,往往出自忘我的境界。
  • 孩子睡前喜歡摸著媽媽睡?這是在表達「另類飢餓」,最好滿足他
    文|秘籍君最近有寶媽反映,家裡2、3歲的孩子好像養成了某種特殊癖好,睡前非要摸著父母身體的某些部位睡覺。比如,睡前喜歡掐父母的胳膊、胸、臉,弄得人心裡實在反感。是不是孩子養成了不良習慣,需不需要改掉?生活中有很多寶媽被孩子的這種「不良習慣」困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