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吳江:生態工程給力旅遊業轉型升級
吳江是典型的江南水鄉,有同裡、震澤、黎裡等一批著名古鎮。以前,旅遊業態以「小橋流水人家」的古鎮遊為主。但如果現在還以為吳江只有「小家碧玉」,那絕對「落伍」了。時下,這裡更有大氣磅礴、令人一詠三嘆的「大江大湖」生態新風貌。
今年,吳江區委、區政府舉全區之力,強力啟動民生優先「1058工程」,即未來三年,建成或基本建成一批重大民生實事項目,包括10項民生實事項目、5項重大交通工程以及8項生態文明工程,其中,總投資近40億元的8項生態工程,將使吳江眾多的古鎮周邊鑲嵌上8個誘人的「綠色翡翠」,使吳江旅遊大框架更加開闊,旅遊業態得以快速轉型升級,從此兼具「 小橋流水 」和「大河大湖」形態。
旅遊業態的歷史性轉折,讓吳江區旅遊局局長崔夏萍感慨良多:吳江2008年啟動建設太湖新城,到去年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級東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打造「東太湖百裡風光帶」,讓吳江旅遊形態從相對單一、袖珍的古鎮遊,一步跨入規模宏大的太湖生態遊。「你想想,遊罷小橋流水的古鎮,再看氣勢宏闊的東太湖、太浦河、京杭大運河風光帶,星羅棋布的漾塘溼地和生態綠地,這是吳江旅遊前所未有的新布局、新感覺!一個『漫遊吳江,快樂無疆 』的旅遊新時代已經來臨。」 崔夏萍說。
吳江旅遊進入「 太湖時代 」
東太湖「巨型生態客廳」橫空出世
如今到吳江,很多人都會驕傲地推薦你去看太湖新城。
吳江人骨子裡習慣於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亭臺樓閣的精緻小巧,東太湖生態園開園,顛覆了這種固定思維。吳江本土作家沈利萍說,原來以為生活在小鎮的優點是生活空間大,一眼望出去很遠。但站在東太湖邊,這裡天大地大的氣勢震懾了我,看著水天一色的太湖和一望無際的濱湖盛景,很難不激動、不陶醉!
吳江太湖新城管委會主任朱建文說,因為生態景觀先行,將東太湖美景「拉」到市民眼前,太湖新城一下子成為遊客熱捧的大景區。東太湖生態園今年5月開園以來,儘管旅遊配套設施還沒全部建好,但每逢節假日,遊客數以萬計,摩肩接踵,熱鬧的場面讓人始料未及。
百姓的熱情成為建設的動力。
太湖新城旅遊配套設施建設可謂只爭朝夕,日新月異。新城目前已建成東太湖生態園、翡翠島、東太湖大酒店、太湖漁灣、太湖綠洲、蘇州灣美食新天地等一大批特色旅遊項目,成為蘇州市一個巨無霸「生態客廳」。11月29日,這裡迎來「三喜」臨門:一喜:「1058」工程之一、投資2.2億元、面積近600畝的蘆蕩湖溼地公園開園,成為又一個生態「綠肺」;二喜:「1058」工程重點項目、面積3500畝的勝地生態公園開工,將成為吳江城區規劃面積最大、功能最全的城市公園。取名「勝地」,源於800多年前南宋詩人陸遊途經此地留下的「勝地營居觸事奇,酒甘泉滑鱸魚肥」詩句,三喜:蘇州灣美食新天地正式開街。這是太湖新城第一個大型餐飲商業項目,重點打「親水牌」—— 暢享美味,坐賞太湖。人們看到,8棟造型獨特的建築,猶如太湖畔的八顆晶瑩寶石。
更宏偉的藍圖正變為現實。繼去年8月29日省政府批准設立江蘇省吳江東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成為全省率先獲批的省級旅遊度假區之一後,今年8月15日,東太湖生態旅遊度假區發展規劃又在全省新批旅遊度假區中首家獲得省政府批准。吳江將用三年左右時間,把東太湖岸線打造成「百裡風光帶」,形成商務休閒、溫泉養生、運動休閒、度假酒店、叢林花田、文化靜修、鄉村童話七大園區,致力打造長三角乃至全國、全世界的高端休閒度假目的地。度假區規劃面積16.8平方公裡,已累計投入近180億元。根據規劃,其中有11個項目將成為江蘇省乃至華東地區之最,包括最大的燈塔公園、最大的旱雪場、內河最長的黃金沙灘、最大的溫泉養生園、最大的慢行系統、最大的水上樂園、最大的自駕遊汽車營地等。
吳江旅遊催生魅力新組合
「古鎮+溼地+鄉村」成為時尚
近年來,水鄉古鎮、生態休閒、會務美食、絲綢文化四大旅遊品牌互補聯動,構成吳江旅遊的看家品牌。比較典型的是震澤鎮。震澤鎮黨委書記戚振宇說,經過幾年努力,基本融匯這四個品牌特色,近年潛心打造的蠶絲文化產業風生水起,繼被授予「中國蠶絲被之鄉」、「中國蠶絲被家紡名鎮」之後,今年又獲得「中國蠶絲之鄉」稱號。今年,震澤創建國家4A級景區也順利通過初檢。
崔夏萍介紹,吳江水多,被稱為「百湖之城」,是全省湖泊數量最多、總面積最大的縣市(區)。全區面積1176平方公裡(不包括太湖水面),其中水域面積約佔四分之一,達到267.1平方公裡。50畝以上湖泊共計320個,其中被列入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的達到55個,佔到全省的33.1%。這使吳江在古鎮形態外,特別適合構建大視野的自然溼地生態風貌區。
吳江因「水」制宜,順「水」而為,推出了包括東太湖體育公園、勝地生態公園、太湖溼地公園、桃源國家森林公園、同裡國家溼地公園、汾湖三白蕩生態公園、盛澤潛龍渠生態公園、平望鶯脰湖生態公園的8大生態文明工程。
近年來,吳江各古鎮都已潛心營造各自的溼地大氧吧。
經過幾年打造,同裡溼地公園繼成為「省級」後,正全力創建「國家級」。坐船穿行溼地,鋪天蓋地的森林緩緩沿伸,驚起一群白鷺;深吸一口,清新空氣,潤澤心扉。同裡古鎮保護管委會黨委書記陳建忠說,現在到同裡的遊客,很多會到溼地公園玩上大半天。
吳江最西南的「 黃酒之鄉 」桃源鎮,有座神秘的「 荒天池」,恍如仙境:500畝區域裡,一座300畝小島覆蓋遮天森林,2500年來無人居住,周邊40多條小河交錯。12月13日,桃源鎮走出小鎮,以「 尋夢蘇州,醉美桃源 」為主題,將第十一屆桃源酒鄉文化旅遊節放在蘇州國際博覽中心舉辦,開展「 吳宮老酒 」、「 同裡紅 」、「尚口佳」、「 古吳春 」等蘇派黃酒白酒,「眾誠鴨業」、「 法詩菲羊絨衫」、「 外婆橋蠶絲被 」等特色產品展示推介。桃源鎮黨委書記石榮說,桃源將抓住「 荒天池 」列入區裡8項生態工程機遇,建好桃源國家森林公園,創新文化旅遊產品設計,加快由單一觀光型旅遊向複合消費型轉變,使桃源真正成為「 樂居吳江 」生態名片、蘇州乃至江蘇的「 香格裡拉 」。
打造鄉村旅遊也是吳江生態旅遊的一個方向。今年以來,蘇州著力推進 「美麗鎮村」示範點建設。吳江震澤、七都積極創建「美麗城鎮」,龍降橋村、農創村、富鄉村等10個村爭創「美麗鄉村」示範點。
今年,吳江旅遊局等單位舉辦「萬人進村賞美大型公益活動」,已走進幾十個優美鄉村。
賞美團來到儼然美麗鄉村「大觀園」的震澤龍降橋村,看到河道清澈,涼亭別致清雅,假山嶙峋多姿,葡萄、玉蘭、紅楓、桂樹、山茶、枇杷、桃樹等遍植地頭,無不讚嘆。這樣的秀美村莊在吳江比比皆是。在盛澤鎮北角村,湖邊垂柳依依,路旁香樟掩映;老年人活動中心也儼然景區,九曲廊橋、飛簷亭臺倒映在水中。「真像蘇州園林!」賞美團陶醉了。
中國旅遊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魏小安認為,吳江通過各個層面的生態文明建設,使城市功能更完善、生態環境更宜居、文化內涵更彰顯;既滿足百姓改善生活環境的需求,又極大提升、豐富了旅遊業態和品質,是一條可持續的旅遊發展之路。
好景區也要好營銷
「五客匯吳江」做出好文章
「五客匯吳江」 是今年吳江推介旅遊的特色活動之一。
所謂「五客」,即對美食要求高的「食客」,對旅遊中住宿環境有要求的「宿客」,走到哪裡拍到哪裡、善於發現美的「拍客」,喜歡戶外運動、旅遊探險活動的「俠客」,還有擅寫遊記攻略的大咖「博客」。他們多來自北京地區及京滬高鐵沿線、珠三角城市,是擅寫、擅拍的草根博主,擁有粉絲50萬人以上。
吳江旅遊局市場營銷負責人介紹說,首批「五客」 齊聚吳江,先後到東太湖、同裡、靜思園、格林鄉村公園、震澤等地進行旅遊體驗,通過文字和圖片撰寫旅遊攻略、遊記等,通過多元化渠道,傳播吳江的旅遊資訊,產生較大影響力。
其實,為順應「自駕遊」、「背包客 」這些現代旅遊的主流風尚,吳江旅遊在藉助網絡,實現與遊客的即時互動交流,即智慧旅遊方面已經做出不少「好文章」。
打開全新改版後的吳江旅遊網,顏色活潑,畫面美觀,分類清晰,信息量大。遊客可以在網上享受到從查詢、諮詢到預訂的「一條龍」服務,該網融入了導航、導覽、在線地圖以及買票、住宿、就餐等在線預訂,可謂一應俱全。
除了官網升級,吳江旅遊先後開設新浪微博和騰訊微博,新建了吳江旅遊微信服務號和吳江旅遊微信訂閱號兩個官方平臺,同時「綁定」旅遊網、微博和微信,同步更新、推送旅遊資訊,使網絡用戶和移動終端用戶都能即時分享吳江旅遊的互動信息。
原文連結:http://xh.xhby.net/newxh/html/2013-12/17/content_916769.htm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