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聽何必非要去北大清華?

2020-12-15 溫州網

  前不久,52歲的浙江菜販範國梁去北京,成為北京大學的一名旁聽生。只讀過三年書的他,想重新修訂先祖古籍。有人佩服他的勇氣和毅力,有人認為這是不切實際的夢想,是中國版的「堂吉訶德」。事實上,在北大清華等高校遊學的旁聽生數以千計,從二十歲出頭到年過花甲。他們倔強地堅守著自己的夢想,在京過著窘困的生活,未來的出路更是渺茫。

  「旁聽」,於大學,體現了開放的精神;於讀書人自身,雖然沒有獲得學籍,但能完善自我;於社會,旁聽的故事,總是有催人上進的力量。然而,讀罷這位浙江旁聽生的故事,卻很明顯感覺到發生在他們身上的「糾結」:他們自身的糾結是,旁聽的「出路」究竟在哪裡;他們家人的糾結是,「甩手」進京旁聽,怎麼就不顧家庭?比如,52歲的範國梁,在浙江老家,有3個孩子在上學,家裡的菜攤也需要照看。

  這種「糾結」,不是旁聽的問題,而是讀書價值的衝突與錯位。一般來說,讀書具有功利性價值和非功利性價值。功利性價值,就是獲得知識、技能,提高勞動能力,改善自己的生活;非功利性價值,則是不以職業、社會地位等為目標,而是體驗讀書的感覺,獲得讀書的樂趣。對於不同的人,這兩種價值的選擇也不同。

  旁聽者中,有少數人,比如退休老人,並不以功利價值為目的,因此,他們沒有迷茫,而在讀書中感覺到充實;還比如一些已有工作的白領,希望借旁聽為自己充電,這就好比在網上淘課。但更多的人,則明顯帶著各種功利目的來旁聽,或為改變命運、或為獲得更多的機會。這種功利目的沒有錯,其奮鬥精神也很可嘉,但從目前的教育情形和就業情況分析,旁聽已很難幫助他們實現這些價值。換句話說,「旁聽」成才的美談,最多停留在個例。

  基於本身自食其力、能照顧家庭、提高自身能力的讀書,才能走得更遠,據此,就在老家附近,選擇一所大學旁聽(我國現在幾乎每個地級市都有高等院校),或者利用休息時間,進當地圖書館、上網看網絡視頻課程,比千山萬水趕到北京,到北大、清華旁聽更可行、實在。難道非到北大、清華才能旁聽嗎?熊丙奇

相關焦點

  • 大學生"帳篷哥"退學來北京 夜宿清華旁聽北大
    目前,趙銘每天都會去北大旁聽課程,為了省錢,他每晚都在清華大學青年公寓樓道中搭起帳篷過夜。去搜狐教育微博看看吧>>      大學生退學來京旁聽  前晚11點,記者來到清華大學北門附近的桃李園食堂,趙銘正端坐在一個角落吃著晚餐,幾個饅頭,一份菜。
  • 本科畢業生為考北大研究生 進北大當保安旁聽
    針對北大保安考大學現象,北京理工大學教授胡星鬥稱:「大學本來應當是開放的,應當引導社會觀念、社會潮流。現在只是有保安旁聽他們的課,拿文憑。我想未來應該更加走向開放,有更多的市民去旁聽他們的課,拿到文憑。」
  • 69歲老翁在北大清華旁聽博士生課程[圖]
    「花甲狀元」李文超  在北大或清華的校園裡,人們常常會看到這樣一個身影:他背著破舊的雙肩包,手拎英文報紙,正用貴州口音的普通話討論學術問題,甚至正用蹩腳的英文與「老外」大聲交談。他從不翹課,幾乎每節課都要搶著坐在最前面。每逢周末,別人在休息,他卻在泡圖書館。  大學畢業時,李文超已經由原來的最後一名上升到全班第19名。但他還是不甘心,想讀碩士學位。於是,他一邊旁聽文學院的全部研究生課程,一邊報名參加考試。5年中,他考了5次,最好的一次考了313分,但因英語成績太低沒被錄取。今年11月初,李文超與家人一商量,決定放棄考研,直接進京「讀博」。
  • 北大「拒絕」社會人員 旁聽與完善的旁聽制度
    中國高校期待完善的旁聽制度。  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應該有條件開放課堂」,並表示將「偶爾去旁聽」  從11月5日開始,北京大學對進入教學樓的人員抽查學生證件。北大負責人表示,查驗證件是為了堵住那些擠佔北大教學資源的個別社會閒散人員。
  • 北大拒絕社會人員旁聽 高校旁聽制度待完善(圖)
    北大「拒絕」社會人員旁聽之後  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應該有條件開放課堂」,並表示將「偶爾去旁聽」  從11月5日開始,北京大學對進入教學樓的人員抽查學生證件。北大負責人表示,查驗證件是為了堵住那些擠佔北大教學資源的個別社會閒散人員。
  • 考不上清華北大,跑去清北蹭課能達到同等的水平嗎?難度太大了!
    「考不上清華北大,跑去清北蹭課,能達到同等的水平嗎?」有人問。對於大部分學霸而言,考上其他的985大學估計沒有多大的難度,但是想要通過高考考上清華或者北大,很多人都心有餘而力不足:在一些省份,清北的上線率極低,有的甚至只有幾千分之一,也就是幾千個考生當中最多只有一名考生通過高考考上清華或者北大。
  • 北大"閉門羹"反思:中國高校期待完善旁聽制度
    八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大學應該有條件開放課堂」,並表示將「偶爾去旁聽」  從11月5日開始,北京大學對進入教學樓的人員抽查學生證件。北大負責人表示,查驗證件是為了堵住那些擠佔北大教學資源的個別社會閒散人員。這位負責人稱這不是剛性措施,不絕對禁止校外人員到北大旁聽。但實際上,不少旁聽人員確實望而卻步。
  • 從北大「旁聽貓」說到北大旁聽生
    流浪貓酷愛「旁聽」作者:柳哲日前,《北京晚報》以《北大「旁聽貓」蹭課5年》為題報導說:「在北京大學校園裡,有隻貓5年來經常與學生一起聽課「身為流浪貓,原本有些身世飄零的悽慘味道,但這隻貓卻因酷愛『旁聽』而被人們冠以『哲學貓』、『旁聽貓』、『學術貓』等高雅頭銜,並引得眾多網友和北大學生的關注。」這一報導,不由得使我想起了一群北大旁聽生。有人稱他們是「北大邊緣人」,也有人稱他們是「北大遊學生」,更有人稱他們是「精神流浪漢」。
  • 找北大的學生要一份課表,普通人能去開放包容的北大蹭課嗎?
    北大是中國最令人嚮往的高級學府之一,比起隔壁的清華來說,北大的大學精神貌似更充足一些。加上北大的學科更全面,所以對各行各業想要更高發展的有識之士來說,去北大旁聽蹭課,貌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那麼如果我想辦法找一份北大的課表,我能按照課表,像正常的學生一樣去北大旁聽蹭課嗎?如果你選的是其他的一些大學,那答案可能是否定的,因為很多大學和很多教授,處於課堂紀律等一些原因,連自己學校其他專業的學生旁聽都不允許,更別說校外人士進來旁聽了。
  • 「蹭課」制度化當不限於北大清華
    □ 李一陵再也不用糾結上清華還是北大了?近日,北大清華均發布通告,兩校教務部門達成共識,決定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且互認學分,其中北大開放27門課,以人文社科類課程為主,包括《漢書》導讀、理想國、發展心理學、邏輯導論、中國歷史地理、西方美術史等。清華開放12門課程,以理工科為主,其中包括工業系統概論、製造工程體驗、人工智慧技術、生物醫學電子學、系統與計算神經科學等知名課程。
  • 在北大旁聽一年後,我想送給全國高中生三封信
    後來辭掉工作,在北大旁聽學習1年,期間兼職在北大校友創立的麓遙共享教育做新媒體工作,主要通過採訪北大清華的優秀大學生,挖掘他們的勵志故事和求學經驗來幫助高中生更好的學習和成長。李於得學長帶領大家參觀清華園李於得是我在北大旁聽認識的第一位朋友,那時候他剛剛考上清華的研究生,晚上下課後趕到北大旁聽林毅夫教授的經濟改革專題課程。
  • 大學精神:從旁聽生到公開課
    魏英傑 杭州編輯讀到報上重提北大旁聽生的故事,不由得感慨萬分。這一群被稱作「邊緣人」的旁聽生,有的年過六旬,有的在北大、清華等大學旁聽十來年,有的為求得精神自由,生活落魄,貧無立錐之地。這是大學裡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撐起了高校人文精神的小半邊天。
  • 清華北大碩士博士畢業生,為什麼要去街道上班?
    這份公示名單裡,清一色的全是清華、北大畢業的碩士、博士畢業生。杭州是新一線城市,招聘高學歷幹部何足為奇?那麼這些頂級名校的學霸們在什麼部門高就呢?仔細看看名單,一些崗位還是街道辦事處,比如運河街道、喬司街道、臨平街道。於是網上又炒得沸沸揚揚,清華北大的高材生跑街道社區裡上班,這不是大材小用,浪費人才嗎?
  • 教育的力量,把高考落榜生放到清華、北大旁聽課,結果讓人感動
    有人問,如果考不上清華、北大,到清華、北大去蹭課,能達到清華、北大學生的水平嗎?這個問題我覺得有人已經做過實踐了。北大保安隊清華、北大的保安隊非常著名,很多沒考上大學的人都慕名來參加保安隊。北大保安隊每年都有考上大學的,甚至有人考上北大。
  • 獨家原創 難惑以非——我在北大的旁聽生涯(完整版)
    回顧我在本科階段的學習生涯,在北大聽課的歲月是不可磨滅的回憶,本科階段在完成本專業需要修讀的160個學分之外,我還在北大完整旁聽了12門課,另外還有若干課程聽得不完整,但也有所收穫,下面分學院講述我讀本科時在北大的旁聽生涯。
  • 「只要能去北大,有機會在重點大學旁聽,哪怕打掃衛生我也願意」
    他看到了一個勵志故事一一湖北廣水山區的高考落榜生甘相偉,在北大當保安期間成功考取北京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並在四年後因出版《站著上北大》一書而聲名鵲起。甘相偉在逆境中艱苦奮鬥的故事,成為了中國高考作文十大素材之一。他本人被評為「中國教育201年度十大影響人物」。200年,江斌決定要改變自己的命運。
  • 清華北大畢業生去中學當老師,是否是人才的浪費?
    近年來經常可以看到一些清華北大畢業生畢業以後沒有從事科研活動,而是選擇去中學當老師。比如之前杭州一所中學招聘教師,結果在招聘的老師中大部分老師都畢業於清華北大,結果公布以後讓很多普通大學的畢業生驚呼以後就業更難了,當老師都需要和清華北大學生競爭了。
  • 參觀北大清華要趁早預約!考不上的可以去看看
    北京大學、清華大學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大學,但對於有的人來說是可望不可及的,就像小編,雖然考不上北大,但可以去看看,證明自己確實去過北大。但在最近到北大參觀要提前在網上預約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原來在暑假期,到北大參觀的人過多,為了緩解參觀高峰,防止黃牛從中下手,北大開始進行校園參觀預約,並且每個人在暑假只可以預約一次,16歲以上的可以帶兩個人同行參觀北大,這是推行團隊參觀北大的節奏,而且進入北大還要進行人臉識別和實名驗證,這是以防有人假冒進入北大了嗎。
  • 菜商旁聽北大授課 學習文言文欲研究族譜(圖)
    「52歲菜商進京欲旁聽北大」追蹤  旁聽北大授課 菜商稱不吃力  希望學習有關文言文知識,利於研究族譜和先祖作品    範國梁坐在教室的後面。
  • 清華北大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清華北大的童鞋可以正大光明去隔壁...
    清華北大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清華北大的童鞋可以正大光明去隔壁上課啦!時間:2020-01-14 12:5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清華北大互相開放部分本科課程 清華北大的童鞋可以正大光明去隔壁上課啦! 某中學跑操時,有一句很響亮的口號左腳清華、右腳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