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職場故事,交流職場經驗,歡迎關注「苑燕兒」
01
今年夏天開播的這部高分紀錄片,讓觀眾們知道了編輯行業有多苦逼
紀錄片,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電視機普及之後,紀錄片就伴隨著傳媒不斷發展。他長久以來就是螢屏上比較主流的一種形式。
傳統紀錄片大多由記實題材組成,被廣大觀眾喜歡。但是近些年,由於電影市場發展,以及網絡視頻的普及,紀錄片走下神壇,被很多年輕人拋棄。
究其原因,主要是沒有把握住年輕人的喜好,沒抓住年輕人的心理,所以近幾年也很少出現優秀的紀錄片。但紀錄片有著悠久的歷史,也時刻研究突破,不斷發展。
就在今年,在年輕人喜歡的B站,就播出了一檔年輕人非常喜歡的紀錄片,它叫《但是還有書籍》,這部紀錄片,播出之後,立刻引起了廣大年輕人的關注,得到了他們的好評,及共鳴。
在豆瓣上,這部紀錄片評分高達9.2分。這是一部難得的優秀紀錄片。這部紀錄片,介紹的是很多文藝青年嚮往的一個職位,那就是編輯。這部紀錄片通過編輯的人設,用一種新穎的方式,把觀眾帶向了書籍。他用這種方式,幫助人們尋找年輕人追尋點亮人生進步的階梯。
這部記錄片選題非常貼合年輕人的思維。通過鏡頭,把愛書人的故事,娓娓道來,用溫馨質樸的表達方式,講述他們和書籍的關係。這部紀錄片從現實入手,劇情慢慢展開,他們帶著書籍,走進鬧市,走到鄉村,走到各處偏僻的祖國各地,用書籍關愛那些愛書之人,然後在通過和那些年輕人拉近距離,了解他們的精神世界,去追尋他們背後的終極夢想。
記錄片中,每一個平凡的愛書之人,背後都有一個熱衷於心的夢想。他們通過紀錄片的鏡頭,把這些平凡人們的夢想,呈現給觀眾。既真實,有充滿正能量,讓觀眾看後,很受啟發,引起年輕觀眾們的共鳴,最終獲得好評如潮。記錄片通過引人入勝的劇情,很好詮釋了書籍的重要性,即使生活中遇到困難,坎坷,但還有書籍散發出的光芒,指引人們奮鬥的方向,以及從書籍中獲取力量。
最終節目落腳點到了編輯身上,描述了一個編輯是如何辛苦的讀書,從中獲取知識,才能成功,表述出了編輯的不容易,以及這個行業的艱難。
02
有文化?名聲好?收入高?你對編輯的誤解可能有點多
現實生活中,當人們提起編輯這份工作,很多人腦海裡都會呈現出「高大上」。大家長久以來,都覺得這份工作,體面,收入豐厚,有文化,社會地位高,而且人脈廣,受人尊敬,容易獲得成功等等。
其實大多數人對這份工作不理解,而且腦海中這些好的方面也不全對。大家對編輯工作還是存在比較多的誤解。
其實編輯這份工作,並沒有大家想像中的那般光鮮亮麗,編輯基本都是靠著辛苦熬出來的,基本熬得頭髮都掉光了。很多編輯也因為長時間坐在座位上不動,都變胖了,提起來就覺得太苦了。
好的編輯,必須經過長期的知識積累,並且還的有很好的耐心,容不得半點馬虎,並且編輯的心理壓力也非常大,工作中對職業道德要求很高,長期處於幕後工作,露臉成名的機會很少,至於收入,也不是很高,而且日常工作很繁忙,付出的辛苦時間,常人難以理解。
03
熱愛、成就感、責任心,這三條之職場人做好工作的必備素質
編輯這份工作看著風光,其實很苦,一般人要不是真愛這一行壓根幹不下去,這能給我們什麼啟示呢?
第一,對這份工作有發自內心的熱愛,是讓我們堅持下去的動力。
通過上面這部紀錄片《但是還有書籍》的成功,我們能體會到他們是多麼的不容易,一群年輕人組成的團隊,為了夢想,長期堅守自己的工作,拍攝了現在年輕人不太喜歡看的紀錄片。
但是他們出於對這份工作發自內心的熱愛,認真分析市場,了解現在年輕觀眾們的心理,琢磨出了新穎的創意,應用合適的表現拍攝手法拍出了這部成功作品。而現實職場中的人們,也應該對自己的工作充滿熱情,用內心的熱愛去追求夢想,只要你堅持對工作熱情,夢想終將會離你越來越近。
第二,除了物質回報,工作中能夠獲得的成就感還有很多。
通過上面這部記錄片的故事,我們能感受到,其實他們幹編輯的,要通過很長時間的努力,而且這種長時間的堅守,基本上沒有露臉獲取榮譽的機會,也沒有豐厚的經濟收入。像苦行僧一樣,堅持自己的工作,才有可能獲取成功。
我們現實中的職場,其實也有許多屬於那種比較苦,收入又不是很高的的崗位,身處這種崗位上的職員,要學會調整自己的心態,學會苦中作樂。善於觀察工作中除了收入之外,其他方面的成就,用這種成就感勉勵自己,積極努力,終將會苦盡甘來,獲得成功。
第三,對工作高度負責是職場路走下去的,才能讓職場路長久地走下去。
通過上面節目的成功故事,能感受到,他們的編輯非常優秀,但編輯背後卻是對工作一絲不苟的負責精神。對工作高度負責是獲取成功的重要條件,只有負責的精神,才能做出成績,獲取成功。
身處職場中的普通職員,不論擔任何種崗位,都要有責任感,有了高度的責任感,才能去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自然會取得好的成績,工作中好的成績,慢慢積累,最終會通向成功。
你還有什麼想要補充的?歡迎留言。
圖片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