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專家陳默:讓孩子自願學習,要解決此3個大問題

2020-12-09 城市社評

兒童心理專家陳默:讓孩子自願學習,要解決此3個大問題

陳默是我國的華東師範大學的心理諮詢師,是中心特聘高級的諮詢師,同時還是上海的心理學會基礎教育專委會的秘書長,現在也是兒童的心理專家,她曾經接受過將近8000個相近的孩子心理案例。

陳默在一次的講座中有指出關於孩子學習的問題,為什麼現在的孩子那麼的反感學習,甚至是有了嚴重的厭學行為呢,究竟是什麼在孩子們背後進行作祟的。

陳默老師總結出來了一個原因,一共是三個大問題,分別是孩子的恐懼、不自信和焦慮單單是這三個心理問題,其實就已經暴露出了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教育上,是有很多的問題,已經直接影響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們要做的就是究其根本。

怎麼解決孩子的3大心理問題,讓孩子自主學習?

  • 孩子的恐懼的心理主要來源於父母的壓力

孩子從出生就帶著不安的潛意識來到世間,是慢慢的有了父母的陪伴才覺得有了安全感,而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同時,也會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它們從三歲的時候開始探索這個世界,如果父母沒有鼓勵孩子而是不斷地打壓,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變得恐懼。

解決的方法:父母要適當的給壓力,而不是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孩子的身上,多去鼓勵孩子,讓孩子從內心變得就有信心和自信。

  • 孩子的不自信的心理主要來源於父母的不認可

很多父母都會拿自家的孩子和別人家的孩子進行對比,總是不認可孩子的努力,否定孩子的付出,孩子就會認為自己不管做什麼都不行,孩子內心的自信就是這麼一點點被消磨掉的。

解決方法:學會去鼓勵孩子,不管孩子有沒有達到父母預期的要求,要去認可孩子的付出和努力,這樣有助於孩子的自信心增加,在孩子的內心中,父母的認可是很重要的。

  • 孩子的焦慮的心理主要是來源於父母的焦慮

孩子出現了焦慮,大部分是源自於孩子父母的焦慮,父母會把自己的焦慮延續到孩子身上,孩子內心一旦出現了焦慮的情緒,不僅是學習不能好好的學,就連平時自己的情緒也不能很好的去穩定。

解決的方法: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了起跑線上,會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這是父母的一種焦慮,順其自然就會把這種焦慮延伸到了孩子身上。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自己去選擇,孩子喜歡的,感興趣的,父母也不要去否定。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學有所成,但是父母給孩子選擇的路並不一定就是適合孩子的,父母同時也要注意自己教育孩子的方式,我們也是第一次做父母,教育的方式不對,也要及時的改正。

我在教育我的孩子的時候,也總是會犯以上的錯誤,父母的不經意間的一句話,就會給孩子的內心埋下壞情緒的種子,父母可以買這套書看看——《讀懂孩子的心》、《正面管教》、《解碼青春期》、《如何說孩子才會聽》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全書一共是5本書,每一本書都是一個獨立的主題,針對孩子的年齡層也是不一樣的。

像《讀懂孩子的心》這本書,主要是教會父母怎麼去了解孩子的內心,針對的是12-16歲的孩子,學會家庭的溝通,了解孩子的性格的形成等等,這本書有助於父母去了解孩子的內心深處。

而其中的《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肯說》,是教育父母怎麼去傾聽孩子的內心,怎麼跟孩子溝通,孩子才肯主動去跟父母說心裡話。

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是幫助父母去了解怎麼做一個合格的家長,充分的了解孩子的內心和習慣等,書中有很多案例,可以幫助父母學習怎麼做一個優秀合格的父母。

孩子之所以不肯學習,很多原因都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方法有問題,但是父母自己不知,覺得是孩子過於矯情,優秀合格的父母,勝過一切,當然在孩子的學習道路上,也會走的順暢一些。

相關焦點

  • 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到成都市東光實驗小學開展講座
    4月17日早,在成都東光實驗小學舉行的「新東方家庭教育中國行」活動上,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陳默用幽默風趣「接地氣」的講座向家長們分享了教育孩子們的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實際問題及解決辦法。
  • 陳默:新學期開始了,又是一波諮詢高峰
    其實早在今年上半年,就想邀請咱們「少年大不同」家庭教育導師陳默老師(著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聘督導)辦一次線下的專題課程,一攬子把「學習」這件事兒給家長們講講透,但由於疫情的原因,耽擱下來了。
  • 大咖陳默老師來長春啦,幫5000多名家長破解教育秘訣!
    陳默,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約諮詢師、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特約專家。從九十年代起從事心理健康教學和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工作,積累近萬餘人次個案諮詢記錄,用綜合幹預法診斷矯治各類學生學習困難障礙和心理障礙。深入家庭內部以平衡家庭結構,改善夫妻關係,調適學生人格,為嬰兒、幼兒、兒童、青少年、職場人士各類心理問題提供專業性幫助支持。
  • 金興北路小學特邀資深心理諮詢師陳默教授到校開展講座
    金興北路小學特邀資深心理諮詢師陳默教授到校開展講座 時間:2018-10-08 11:00:49
  • 陳默:從幼兒家長到小學新生家長
    2020年9月6日,新東方特約專家陳默教授為求是小學、青年路小學教育集團的全體一年級家長帶來《從幼兒家長到小學新生家長》的專題講座,趕緊來看看吧 ... ...↓↓↓新東方特約家庭教育顧問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特聘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基礎教育研究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 心理諮詢講座——陳默教授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在各方面都很敏感和脆弱,容易產生心理疑惑。面臨愈來愈近的中考壓力,如何釋放?   我校考慮到初中學生的特殊性,希望更好的使孩子能夠在這四年中學到知識、學會做人、學會交流和溝通、學會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5月27日,我們請來了心理專家陳默教授為學生和老師做講座,希望這樣的嘗試能夠帶來較好的效果。
  • 華師大心理學家專家陳默教授來煙臺機械工程學校做主題講座
    關注學生心理發展——青年教育專家、華師大心理學家專家陳默教授來煙臺機械工程學校做主題講座12月25日下午,煙臺機械工程學校特別邀請青年教育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學專家陳默教授來校為全體教職工開設了一堂名為《提升教師心理素養 關注學生心理成長》的輔導講座,杜先彬副校長主持了講座,招遠市政府領導,招遠市一中、九中的老師也出席了講座。
  • 陳默:孩子不是機器人!|人生大不同·學院
    這是一個可能引發「慘案」的問題!此新聞來源於 微信公眾號:春城晚報 圖之後他還淡定地掛了個倒檔駕車離開了現場……男孩繼續往前開,開到不遠處的太家河派出所附近,繞了一圈,又撞壞了3輛停在路邊的車!直到被保安攔下來……暑假計劃不得當,竟然會激發如此激烈的家庭衝突!今天孩子已經不一樣了,但家長們的觀念還沒有更新。
  • SOS,考生家長很著急,陳默老師教你為孩子:助力不添亂
    今天,少年大不同分享大不同親子教育導師、著名兒童和心理專家陳默老師的課程節選《家有中考生、高考生:家長如何助力不添亂》,為考生家長們送上定心丸。著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專家 陳默陳默老師,著名兒童和青少年心理專家、華東師範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特聘督導,實戰派的專家,從業近30年,積累的家庭諮詢案例超過1萬例,在線課程播放量突破1500萬次,對當下中國的家庭教育現狀,有臨床一線的觀察和總結。
  • 「中不溜秋」孩子是大多數,如何彎道超車?陳默說:先搞好親子關係就容易了
    和優等生、後進生相比,「中不溜秋」的孩子被夾在中間易被忽視,結果也容易保持「平庸」。但是,中不溜秋的孩子是大多數,他們如何「彎道超車」?圍繞這一熱點話題,今天,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兒童青少年心理教育專家陳默等為怎樣培養中不溜秋的孩子支招,注重培養學習品質之外,建立和諧的親子關係也是利器。
  • 兒童心理問題不容小視!省精神醫學中心專家:孩子老拉肚子,也可能是心理疾病
    以抑鬱症為例,據世界衛生組織2017年統計,在15-19歲的青少年人群中,男性患病率約為3.1% ,女性患病率約為4.6%。而在華西心理衛生中心,最小的抑鬱症患者才6歲。據四川省人民醫院·四川省精神醫學中心主治醫師蔣富貴、中級心理治療師梁潤回憶,他們接診的患者中,青少年兒童所佔比例分別為1/4、1/2,小患者們不同程度有著情緒問題,例如抑鬱、焦慮。
  • 傲爸媽智庫大講堂杭州首場陳默老師、沈奕斐老師、王金海老師將作...
    陳 默 高級心理諮詢師 、上海心理學會基礎教育專業委員會秘書長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嘉 賓 介 紹 Guest 陳 默活動5大亮點近距離與教育大咖現場學習; 聚集熱點教育話題,深度剖析,提升養育智慧; 現場答疑互動,解決您的個性話教育難題; 同頻家長匯聚,找到共同成長圈子; 榜樣帶動,更多家庭成長故事讓你找回教育自信。
  • 心理專家陳默:理解這6個特徵,才能教好孩子
    難在我們的教育有太多的悖論和問題需要面對。各位父母,我先問你們一個問題,你了解現在的孩子嗎?我在這個問題上很有發言權,因為近20年來,我大概接觸了8000個家庭案例。當今的孩子是怎麼回事?當今的孩子是什麼人?我們要從本質上來把握。假如我們不能從本質上來把握,學校教育也好,家庭教育也好,都不會在點子上。
  • 預約試聽兒童青少年心理諮詢師
    前言《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展報告(2017—2018)》指出:兒童青少年群體的心理狀況普遍不夠樂觀。在我們生活的這個社會中,學習壓力、校園社交、甚至是網絡,都會給兒童青少年帶來一系列的問題,並引發心理困擾。
  • 解我青少年心理教育機構 解決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
    《中國青年發展報告》顯示,中國17歲以下兒童青少年中,約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困擾。其中,有30%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抑鬱症狀,有4.76%-10.9%的兒童青少年出現過不同的焦慮障礙,青少年心理健康已成為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校園欺凌、青少年厭學、抑鬱等事件時有發生,讓家長們也開始逐漸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性,只是青少年心理教育涉及的知識體系是很大的,需要很多專業方面的知識,父母若沒用對方法,只會適得其反,耽誤孩子。
  • 心理專家陳默:中國孩子已經變了,老師和家長卻還沒跟上
    作者:陳默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特聘高級諮詢師,上海心理學會基礎教育專委會秘書長。現在的孩子到底怎麼了?老一輩的總是抱怨現在的孩子太難帶,老師們也覺得他們教的孩子一屆不如一屆。
  • 兒童心理30個怎麼辦(3)「孩子脾氣太大,怎麼辦」
    孩子生氣的時候,可以告訴他表達生氣的合理方式,不可以傷害自己和他人,比如可以說出自己的不滿,可以撕紙、打枕頭、塗塗畫畫…等等,然後再尋求解決之道。二、就事論事,引導孩子解決現實問題。孩子們需要面對的現實問題,主要體現在環境適應、學業壓力、人際交往等三個方面。
  • 教育專家陳默告誡父母:中國孩子變化太大,不要拿他和你小時候比
    到底是父母不理解孩子,還是孩子太頑皮?其實是代溝太深了,父母還在拿老一套的思想看待孩子,教育專家陳默卻說:現在的孩子已經變了,不要拿他和你小時候比。父母總會說:「我們小時候可沒你這麼不懂事」可是年代不同了,雙方經歷的事情也不一樣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現在的孩子不需要為溫飽折騰,眼界也變得更開闊了。
  • 陳默教授:如何做好初中生家長?
    在孩子身上發現父母的影子,從父母的言行探尋解決之道。——陳默教育,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一件大事。陳默老師說,我們教育的問題就出在父母自己身上。10月6日當天,陳默老師用一上午的時間,給講座現場的每位家長帶來了一場「不焦慮的盛宴」。這個時代,有各種誘惑和刺激、在鼓動和引導你變得焦慮。但教你如何不焦慮的,僅此一家別無分店。
  • 3個小方法,解決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
    今天和各位家長朋友分享3個小方法,來解決孩子上課走神的問題。第一關 聽課不走神訓練目的:訓練學生學習能力,能使學生上課專心聽講,認真寫作業,考試不粗心,提高學習成績。三、針對孩子注意力訓練集錦1. 按順序找數字一種在心理學中用來鍛鍊注意力的小遊戲。在一張有25個小方格的表中,將1—25的數字打亂順序,填寫在裡面,然後以最快的速度從1數到25,要邊讀邊指出,同時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