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讀詩詞,品古人對木香花的憐惜之情

2020-12-14 劉玲子candy

汪曾祺說,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

因為,曾經有一架溼雨沉沉的木香花,在那個積雨少住的昆明,在他的羈旅生涯中,給予他一段心生安暖的靜美時光。

人的這一生,會走許多的路,也會看許多的花,總會有一段路印在腦海中,記憶深刻,總會有一朵花開在記憶裡,永不凋謝。

就像作家回憶中的那一架溼雨沉沉的木香花,因為,那是一種人在旅途的人生況味。

木香花暖暖的,開在作家的心裡,木香花美美的,開在古詩詞裡,開在人間四月天裡。

01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隨影上輕羅。多情肯放一春過?比似雪時猶帶韻,不如梅處卻緣多。酒邊枕畔奈愁何!——張元幹《浣溪沙.詠木香花》

感悟:半夜,詩人從睡夢中醒來,看庭院裡月色如水,花影婆娑映上窗紗,絲絲縷縷的花香透窗而入,如此美好的春光,如何不叫人留戀呢?

木香花似雪一樣晶瑩潔白,但是因為它有香味,所以又略勝雪一籌;木香花的花型雖與梅花相似,但卻因為少了幾分梅花的芳姿,所以又較梅花稍遜一籌。

這既是一首詠木香花的詞,也是一首抒發對大好春光留戀的詞。

木香花開放的時候,是春末夏初之時,時光荏苒,春將逝,夏又到,無論怎樣的深情眷顧,也留不住似水年華匆匆去。

蘇軾說,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紅妝。是惜花,更是惜春,總是怕春天的腳步走得太快。

多情肯放一春過?酒邊枕畔奈愁何!唯有且行且珍惜。

02

未簾高檻俯幽芳,露浥煙霏欲褪妝。月冷素娥偏有態,夜寒青女不禁香。從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詩人日日狂。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悽涼。——宋.晁詠之《木香》

感悟:木香花攀援在珠簾高檻之上,花兒從葉叢之中散發出陣陣幽香,更深露重之時,木香花的顏色愈加淡薄,好像要卸妝了一樣。

積水空明的月夜,夜寒月冷,木香花依舊清香芬芳,搖曳生姿,它清峻雅潔愈加超凡脫俗。

木香花雖然開花在暮春,但是它的清香雅韻一樣令人痴迷。

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悽涼。多想把木香花像秋蘭一樣佩戴在身邊,也免得它再遭受風雨的悽涼。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詩人愛花惜花的一片殷殷之情躍然紙上。

03

細剪冰糜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清.李慈銘《霞芬饋木香花》

感悟:白如蘼蕪,香如麝,這朵木香花香像含著風露的美玉從天而降。

望著眼前這朵冰清玉潔的木香花,詩人覺得在他洗硯勻箋之側,正準備寫作之時,就可以見到佳人正手捧香爐頻頻添香。

好一朵美麗的木香花,它不由得令詩人浮想聯翩,在詩人的眼中,這是花的嬌美,也是翠袖溫情,紅袖添香夜讀書,此情此景該是多麼的溫馨美好。

細剪冰糜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寫盡了木香花的美,真是神來之筆。

04

無奈聲聲杜宇頻,木香猶有一分春。簷頭分得清香到,卻謝尋常過路人。——宋.徐集孫《簷上木香》

感悟:杜宇聲聲催春歸,無可奈何花落去。

幸好,還有那架上的木香猶在熱鬧地開著花,讓人感覺春天還沒有完全走遠。

屋簷上的木香花清香幽遠,這是多麼清新可人的時節。

春光猶好,且珍惜,待到明朝風雨過,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人間四月芳菲盡,紅芳漸少綠陰多,四月,春將歸去。

明代的程羽文在他編著的《花月令》裡說:「四月,牡丹王,芍藥相於階,罌粟滿,木香上升,杜鵑歸,荼穈香夢。」

木香花開在春末夏初的四月,它香馥清遠,高架萬條,望若香雪,它蓬蓬勃勃,熱熱鬧鬧,它獨留一份春色在人間,唯美了四月天。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

相關焦點

  •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崔道融不屬於特出名的詩人,但「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這句卻也膾炙人口,常常被用於形容梅之清韻。《甄嬛傳》中,將朔風改為逆風。這部電視劇是我最喜歡看的宮廷古裝劇,沒有之一,吸引我的不僅僅是跌宕起伏、峰迴路轉的劇情,還有高水準、無懈可擊的臺詞和眾演員高超精湛的演技,都讓觀眾嘆為觀止、心服口服。
  • 《甄嬛傳》中的詩詞回憶殺「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你懂了嗎
    雍正在倚梅園中巧遇一美麗的女子,祈福時說: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雍正非常的喜歡詩詞,在宮裡聽到女子吟誦這樣的詩詞,特別高興。於是,讓蘇培盛便訪宮中,終於找到了餘鶯兒這個倚梅園的宮女,當場封她為官女子,雖然地位不怎麼高,但也強過宮女,餘鶯兒千恩萬謝。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有一個字是錯的?原文才更高明
    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讓《甄嬛傳》中的雍正心中升起無限柔情,冒名頂替的餘鶯兒,立刻就成了他身邊最得寵的女人。後來,雍正知道那天晚上念這句詩的人原來是甄嬛,立刻就對餘鶯兒心生厭倦,對甄嬛倍加寵愛。這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也因為《甄嬛傳》,而被廣大觀眾熟悉。
  • 詠梅詩詞|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當看到這句詩詞的時候,或許在你的腦海中早已浮現——沒錯,這就是在《甄嬛傳》中,甄嬛在梅園裡祈福時默念的那句詩詞:"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甄嬛藉以表達自己的心願,簡單美好,意境深遠。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歲寒三友它位列之首,喻意為剪雪裁冰,一身傲骨。正因為其獨特,冬天梅開時節便會吸引很多愛梅人不懼嚴寒地來欣賞它。寒冬臘月,白雪皚皚大部分植被都進入了休眠狀態,獨有梅花越是寒冷,開得越姿意,並且散發出沁人心脾的悠悠香氣。
  •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話說嬛嬛剛入宮的那年除夕夜裡,當年的嬛嬛還沒有那份爭鬥之心,只是想著安分守己的在深宮中過自己的小日子,於是在大雪飄飄的除夕夜裡,她與親近之人,走到御花園的梅園之中,看到初開的梅花上點綴著初雪,憐愛之心不由而起,想起了《梅花》中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但電視中改寫成了「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也恰巧被雍正皇帝聽到,這也是電視中兩人的第一次交集。
  •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是連著甄嬛和純元相似之處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卻是連著甄嬛和純元的相似之處看甄嬛傳的人,都有一個感覺,那就是皇帝是一個大豬蹄子,同時,大家也有另外一個感覺,那就是得寵的甄嬛為何得寵呢?當初甄嬛和皇帝第一次見面,甄嬛對著自己的小像,祈願時候說的那一句「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其實就是甄嬛和純元都喜歡的一句歌頌梅花的詩句,也算是甄嬛和純元的相似之一。可是這並非是甄嬛想要得到的不是,畢竟,嬛嬛可是因為這件事情,被皇帝傷了好一陣子呢。誰願意自己珍重的愛情,最後卻是自己心愛的男子和旁人的回憶,而自己就只是一個默默的影子,淪為陪襯呢?
  • 甄嬛傳:「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究竟是誰中了這句話的毒?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0期:倚梅園迷局,甄嬛念「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是何意?一、由於伺候甄嬛的奴才,都要看別的奴才的臉色,所以康公公是第一個受不了的,於是帶頭出走。所以,她才沒有說出來第三個願望,因為這個願望希望太渺茫,於是她感慨人生後,念了一首詩:「逆(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這句話出自唐代詩人崔道融的詩——《梅花》:「數萼初含雪,孤標畫本難。
  • 皇后當眾打臉甄嬛,「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竟是純元最愛詩歌
    自從安陵容的嗓子被瓜爾嘉氏害的徹底毀掉之後,安陵容就少了承寵的機會,再加上甄嬛關於安陵容命格的誣陷,安陵容可以說是再無翻身之日了。在皇后的指點下,安陵容費盡心思節食,苦練冰嬉。知道安陵容即將復寵的甄嬛,完全不把安陵容放在眼中。
  •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談申論文章的文風
    逆風如解意 容易莫摧殘——談申論文章的文風 2014-08-05 09:37:35|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 馮建蓉
  • 因宮鬥劇而走紅的「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如今是多少人之心聲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話雖如此,梅花是不懂詩,逆風、朔風、北風、寒風……種種又何能理解梅花的心意?「風刀霜劍嚴相逼」之下,不過是人的觸景生情罷了,到底是背離了梅之本意,也是毫無道理的。所以,甄嬛的崛起,不是因為逆風解意,不是因為餘鶯兒、皇后、華妃等一眾後宮女子的放過,而是因為她懂得了後宮的生存法則,是真正的弱肉強食、勝者為王。小說和電視劇中的甄嬛,終於懂了,生活在現實中的我們,懂了嗎?
  • 今日小雪,詩詞裡的北京: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今日小雪,詩詞裡的北京: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文|劉老師北京「愁人正在書窗下,一片飛來一片寒」是詩人戴叔倫的難解的相思之愁。阿偉今年讀大四,迫於壓力,準備考研。阿偉來北京之後,對我說過的兩句話,我記憶猶新。第一句是他到北京後看到的第一場雪,阿偉說:北京的冬天太美了,等下次下雪天你來,我帶你去頤和園賞雪景。
  • 原創作者:徐銀秋|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朔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文/徐銀秋冬,如約而至。不見雪花飄落,卻見花開四季。冬日暖陽,照射在我的窗臺。暖洋洋的,很是舒服。花瓣兒還是新鮮的,怎的就花落呢?又想起甄嬛傳的熹妃娘娘。那時,他在倚梅園時,還不是熹妃,也不是那個至高無上的後宮王者。她還是初長成的妙齡少女。倚梅園初見四郎時,他以為是果郡王。
  • 肖戰歸來,品行似梅,只願: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花可喻人,散發著淡淡芳香的梅花就如同現在與所有困難鬥爭的肖戰一樣。自從「227」事件後,原本事業前景一片大好的肖戰遭到了莫名的詆毀與攻擊,甚至被人民日報點名批評「偶像失格」。肖戰雖然外表看起來溫文爾雅,內心卻有如磐石般的堅定。1月26日,肖戰作為經典傳唱人參加了央視的節目《經典詠流傳》,演唱了歌曲《竹石》。肖戰將自己對於這首歌曲的理解融入了其中,用全身心在演唱,曲風大氣,演唱全程高亢有力。
  • 《甄嬛傳》不但「甄嬛」名字讀音錯了,連「逆風如解意」也寫錯了
    甄嬛的「嬛」字出自蔡伸的七言絕句《一剪梅·堆枕烏雲墮翠翹》,其實「嬛」字在這裡並不讀huan,而讀xuan,詞如下。 堆枕烏雲墮翠翹。午夢驚回,滿眼春嬌。嬛嬛(Xuan)一嫋楚宮腰。那更春來,玉減香消。 柳下朱門傍小橋。幾度紅窗,誤認鳴鑣。
  • 《那年花開月正圓》胡詠梅: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胡詠梅自小與吳聘定有婚約,又是青梅竹馬之交,如果沒有意外,二人會攜手一生。在胡詠梅心裡,也認定了吳聘是自己未來的夫婿。她的一顆芳心,一腔情意,都系在吳聘一人身上。吳聘的體貼和溫柔,相信會令每一個女孩子動心。胡詠梅心中歡喜自己會嫁這樣一個人,卻不知道轉瞬之間便是滄海桑田的巨變。她一生的痴愛,都成了幻夢。
  • 甄嬛傳:難怪皇上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寵幸餘鶯兒,原因扎心了
    在甄嬛許願的間隙,卻不巧被皇上遇見,聽見了甄嬛的願望後,便企圖前往一看究竟,可當時的甄嬛並不知道對方是誰,而且偷跑出來容易引起是非,所以故稱鞋襪溼了不方便相見,還稱自己是倚梅園的宮女
  • 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
    導語:品一品《甄嬛傳》裡那些韻味無窮的詩,導演真有心,超美超應景!正如當日在倚梅園中,甄嬛說的「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只不過終是逆風不解意,終究還是摧殘了。第三句:「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那是皇帝以為餘氏是那日在倚梅園中「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的,高興說出的詩句,是李白的詩句。如果他未能當上皇帝,也許也可以像果郡王一樣做一個灑脫之人。
  •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
    都說女人如水,縱使母親如鋼一樣堅不可摧,可是柔弱是女人的天性,再強的意志也敵不過生活的重壓。母親病了,得了甲亢,一下子瘦了四十多斤。每天,她都忍受著飢餓和託著倍感沉重的身軀,往來於家庭與單位之間。而我,卻不懂母親的苦,不管不問,只顧著自己的學習。一夜,我回到家裡,發現母親早睡了。
  • 揭秘《甄嬛傳》,皇上為何因一句「逆風如解意」就滿宮找人?答案在62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