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說,雨,有時是會引起人一點淡淡的鄉愁的。
因為,曾經有一架溼雨沉沉的木香花,在那個積雨少住的昆明,在他的羈旅生涯中,給予他一段心生安暖的靜美時光。
人的這一生,會走許多的路,也會看許多的花,總會有一段路印在腦海中,記憶深刻,總會有一朵花開在記憶裡,永不凋謝。
就像作家回憶中的那一架溼雨沉沉的木香花,因為,那是一種人在旅途的人生況味。
木香花暖暖的,開在作家的心裡,木香花美美的,開在古詩詞裡,開在人間四月天裡。
01
睡起中庭月未蹉,繁香隨影上輕羅。多情肯放一春過?比似雪時猶帶韻,不如梅處卻緣多。酒邊枕畔奈愁何!——張元幹《浣溪沙.詠木香花》
感悟:半夜,詩人從睡夢中醒來,看庭院裡月色如水,花影婆娑映上窗紗,絲絲縷縷的花香透窗而入,如此美好的春光,如何不叫人留戀呢?
木香花似雪一樣晶瑩潔白,但是因為它有香味,所以又略勝雪一籌;木香花的花型雖與梅花相似,但卻因為少了幾分梅花的芳姿,所以又較梅花稍遜一籌。
這既是一首詠木香花的詞,也是一首抒發對大好春光留戀的詞。
木香花開放的時候,是春末夏初之時,時光荏苒,春將逝,夏又到,無論怎樣的深情眷顧,也留不住似水年華匆匆去。
蘇軾說,唯恐夜深花睡去,故燒紅燭照紅妝。是惜花,更是惜春,總是怕春天的腳步走得太快。
多情肯放一春過?酒邊枕畔奈愁何!唯有且行且珍惜。
02
未簾高檻俯幽芳,露浥煙霏欲褪妝。月冷素娥偏有態,夜寒青女不禁香。從教春事年年晚,要使詩人日日狂。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悽涼。——宋.晁詠之《木香》
感悟:木香花攀援在珠簾高檻之上,花兒從葉叢之中散發出陣陣幽香,更深露重之時,木香花的顏色愈加淡薄,好像要卸妝了一樣。
積水空明的月夜,夜寒月冷,木香花依舊清香芬芳,搖曳生姿,它清峻雅潔愈加超凡脫俗。
木香花雖然開花在暮春,但是它的清香雅韻一樣令人痴迷。
替取秋蘭紉佩好,忍隨風雨受悽涼。多想把木香花像秋蘭一樣佩戴在身邊,也免得它再遭受風雨的悽涼。
逆風如解意,容易莫摧殘,詩人愛花惜花的一片殷殷之情躍然紙上。
03
細剪冰糜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分明洗硯勻箋側,長見籠香翠袖來。——清.李慈銘《霞芬饋木香花》
感悟:白如蘼蕪,香如麝,這朵木香花香像含著風露的美玉從天而降。
望著眼前這朵冰清玉潔的木香花,詩人覺得在他洗硯勻箋之側,正準備寫作之時,就可以見到佳人正手捧香爐頻頻添香。
好一朵美麗的木香花,它不由得令詩人浮想聯翩,在詩人的眼中,這是花的嬌美,也是翠袖溫情,紅袖添香夜讀書,此情此景該是多麼的溫馨美好。
細剪冰糜屑麝胎,雙含風露落瓊瑰。寫盡了木香花的美,真是神來之筆。
04
無奈聲聲杜宇頻,木香猶有一分春。簷頭分得清香到,卻謝尋常過路人。——宋.徐集孫《簷上木香》
感悟:杜宇聲聲催春歸,無可奈何花落去。
幸好,還有那架上的木香猶在熱鬧地開著花,讓人感覺春天還沒有完全走遠。
屋簷上的木香花清香幽遠,這是多麼清新可人的時節。
春光猶好,且珍惜,待到明朝風雨過,人在天涯,春在天涯。
人間四月芳菲盡,紅芳漸少綠陰多,四月,春將歸去。
明代的程羽文在他編著的《花月令》裡說:「四月,牡丹王,芍藥相於階,罌粟滿,木香上升,杜鵑歸,荼穈香夢。」
木香花開在春末夏初的四月,它香馥清遠,高架萬條,望若香雪,它蓬蓬勃勃,熱熱鬧鬧,它獨留一份春色在人間,唯美了四月天。
本文劉玲子candy原創,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立即刪除,謝謝您的關注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