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事人正登陸騙子提供的「釣魚」網站!警察:來不及了,破門!近日,範女士遭遇冒充「公檢法」機關的騙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雲埔派出所及時發現,協助事主家屬果斷「破門」,使事主避免蒙受210餘萬元的巨額經濟損失,全力護航當前復工復產。3.個人信息要保護好,特別是銀行卡號、密碼、簡訊驗證碼、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給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網站留下個人信息。
「幸虧你們衝進來,再晚半分鐘,我的210多萬元就沒了,這些錢是我用來購買生產設備用於復工復產的!」家住廣州市黃埔區的事主範女士心有餘悸地說。
近日,範女士遭遇冒充「公檢法」機關的騙局,廣東省廣州市黃埔區公安分局反詐中心、雲埔派出所及時發現,協助事主家屬果斷「破門」,使事主避免蒙受210餘萬元的巨額經濟損失,全力護航當前復工復產。
來不及了,破門!
3月22日17時許,黃埔警方反詐中心在工作中發現,家住黃埔區的範女士與一個疑似詐騙電話進行了長時間通話。反詐中心立即啟動預警勸阻快速反應聯動機制,通過撥打電話、發送簡訊的方式對範女士進行勸阻。
民警耐心勸說事主
在範女士電話無法接通、簡訊無回復的情況下,反詐中心會同屬地雲埔派出所民警立即趕往範女士住處,並聯繫了範女士的丈夫朱某馬上回家進行勸阻。
當抵達範女士住處時,大門被反鎖,多次拍門也無人應答。事態緊急,刻不容緩,「來不及了,破門!」民警當機立斷,協助朱某撞開反鎖的大門,發現範女士正用手機登陸嫌疑人提供的「釣魚」網站,已經輸入自己的銀行帳戶及密碼,正準備轉帳!
民警及朱某馬上制止了範女士繼續轉帳的行為,並引導其掛失銀行卡。
再晚半分鐘
我的210多萬元就沒了!
經了解,當天16時30分許,範女士接到自稱「北京市通信管理局」工作人員的來電,對方準確說出了範女士的姓名、身份證號碼等信息,稱其涉嫌「詐騙簡訊洗錢一案」。
其後,自稱該市「公安局民警」和「檢察院檢察官」的人又分別與範女士電話聯繫,要求範女士將自己反鎖在家裡,將手機調至「呼叫轉移」模式,不能與外界聯繫。對方添加了範女士的QQ,發來「警察證」「刑事拘捕令」,要求範女士在其提供的「檢察院資金清查網頁」(「釣魚」網站)上填寫銀行帳號及密碼,以證明資金「清白」。
假工作證
假拘捕令
情急之下,範女士使用手機登陸對方提供的網頁,輸入銀行卡帳號及密碼,正準備確認轉帳。這時,民警及朱某趕到,及時制止了範女士的轉帳行為。
假網站
經過民警的耐心解釋教育,範女士幡然醒悟,為自己差點造成巨額經濟損失的行為感到後怕。「幸虧你們衝進來,再晚半分鐘,我的210多萬元就沒了,這些錢是我用來購買生產設備用於復工復產的!」範女士夫妻再三對民警迅速處置、認真負責的工作作風表示感謝!
「
冒充「公檢法」
詐騙套路「三部曲」
套路一
詐騙分子通過非法渠道獲取事主姓名、身份證號、地址等個人信息,以此獲取事主的初步信任,對事主進行「洗腦」。
詐騙分子隨後以嚴厲語氣,震懾、控制事主的意志,使事主因急於證明自身清白或挽回損失,而答應配合其所謂的「調查」。
套路二
為了讓騙局更加真實,詐騙分子向事主發送虛假「通緝令」「逮捕令」等法律文書,利用事主的恐慌心理,進一步騙取信任。
套路三
詐騙分子向事主提出證明其「清白」的唯一方法:配合公安機關資金調查,將錢款轉帳到所謂的「安全帳戶」「清查帳戶」。
防騙提示
1.公檢法機關不存在所謂「安全帳戶」或「清查帳戶」,不會通過電話、網絡通知涉案人核查資金、下載app和提現轉帳。
2.公檢法機關辦案會當面向涉案人出示工作證件或相關法律文書,不會通過微信、QQ、傳真、郵寄等方式發送、展示相關法律文書和個人工作證件。
3.個人信息要保護好,特別是銀行卡號、密碼、簡訊驗證碼、U盾等信息,一定不能透露給任何陌生人,也不要在不明網站留下個人信息。
來源:中國警察網
編輯:屈延東 周絲笛
審核:王 彪
監製:劉文祥
編輯:
來源:交匯點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