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2020-12-22 澎湃新聞

原創 勇敢的特雷西 爸爸真棒

最近讀了一篇文章:《大部分寫育兒成功書的都是女孩家長》。光看題目,我就想說這簡直太有道理了!臭小子有什麼好寫的呢?《氣死老媽的一萬種方法》?

事實上,我有一個非常不乖的女兒,可她即便是小時候又挑食又嬌氣,卻也從來沒讓我擔心過學習。她上課自己整理書包,回家自己完成作業,考完試主動拿卷子給我籤字,還會和我聊一聊她在班上的排名和未來的計劃……

反觀我家的兩個(同樣爸媽生的)臭小子呢?青春期的那個,每天要我催十幾遍,才能勉強把作業給寫好;

中班那位,一邊上課,一邊(和他哥小時候一樣)在椅子上扭屁股跳舞;

每天晚上,在我女兒窩在沙發裡認真看書的時候,我家兩個足足相差了7歲的熊兒子,分別站在沙發兩側的靠背上,拿著用泡沫塑料摳出來的手槍「biubiu」對射……

可也正因如此,現在我只喜歡和男孩媽媽交朋友。

比如,如果我對另一個男孩媽媽說:「我家兒子總是不好好寫作業。」她就會說:「對啊對啊,我為了監督兒子,把他房間的門都給拆了。」

可如果我對一個女孩媽說:「我家兒子總是偷偷玩遊戲。」女孩媽媽往往會(瞎說大實話):「哦我女兒倒是對遊戲不感興趣的。」

我卒。

01 。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

後來看了一本書,倒是讓我對男孩和女孩的差別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學會了不少更加有效地教育男孩/女孩的好方法。

這本書叫做《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作者麥可·古裡安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教育家,也是男孩教育的權威。

40年來,古裡安一直從事大腦生物學和性別差異領域的研究。他的教育模式已經被全美超過2000所學校和數萬家長所採納。

那麼,男孩和女孩,他們的大腦究竟有哪些不同呢?

△《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書籍封面和作者麥可·古裡安

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

一般來說,女孩大腦在大多數功能的發育進程上會比男孩快得多。

以髓鞘的形成為例——大腦在發育到成年之前的最後幾步時,一束神經會圍繞著其他的神經纖維索反覆盤旋,最終像鍍膜一樣將其完全包裹住。這層「鍍膜」就叫髓鞘,它能使電脈衝沿著神經的傳輸更高效。

髓鞘在大腦中不斷發育,一直要到人的整個身體發育完善之後才會完全成熟。對女性來說,髓鞘的成熟要到20歲出頭;而對男性來說,則需要等到差不多30歲。

髓鞘發展速度的差別,在幼兒成長的最初階段就體現出來了。所以女孩掌握說話這一複雜能力的時間要比男孩早大概一年。幼兒園小女孩的識字進度比同齡的小男孩要快得多,詞彙量也大得多,對語法的把握也好得多。

女性大腦的其他結構也比男性發育更早更快。

比如胼胝體,也就是連接左右腦的那束神經纖維。女性的胼胝體要比男性的大,這意味著女性左右腦之間的相互交流更為頻繁。

女孩的前額葉和枕葉也比男孩發育得更完善,發育速度也更快。前額葉的功能是調節情緒,和做出高端決策;

枕葉的功能主要是接收並處理感官信息。因此女孩的聽覺與嗅覺都更加靈敏,指尖和皮膚的觸覺也更為敏感。

總體來說,女孩比男孩更容易克制衝動行為;而男孩天生就傾向於帶有攻擊性。

男孩的大腦更脆弱

在傳統的認知中,我們都覺得女孩遇到事情喜歡到處哭訴,容易崩潰,所以女孩很脆弱。

然而研究證明,男孩的大腦,其實更加脆弱。這是因為,男孩大腦中大多數化學物質的含量,和女孩非常不同。

比如,5-羥色胺(血清素),它是一種重要的神經遞質,能夠控制小動作,增強記憶能力,給人帶來快樂的感覺。

可是男孩大腦分泌血清素的效率比較低,容易讓他們在抑制小動作方面出現問題,偏向於多動。再加上男孩左腦不太活躍,因此他們的注意力也經常不夠集中。

另一方面,男孩大腦在「處理壓力」方面,也存在劣勢——

一般來說,女性大腦能把「情緒信息」,迅速地轉換為語言。這也是為什么女性在遭遇壓力的時候,傾向於對朋友、親人不斷傾訴,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而男性大腦卻需要花掉好幾個小時才能處理掉同樣的信息量。

舉個例子,有一對小兄妹,一天早上,上學之前,他們的父母在家裡爆發了激烈的爭吵。之後,兩個孩子都去上學了。

如果科學家在這時候去測量兩個孩子大腦中的皮質醇含量,就會發現——哥哥大腦中的皮質醇含量居高不下,因為他把情緒壓力積壓在了腦中。結果就是:這天上午的課,他可能什麼都沒有學進去。

但妹妹卻很快地處理掉了情緒壓力,並且已經把最痛苦的感受用語言傾訴了出去。因此,同樣是一上午的課,妹妹卻能學得更好。

男孩大腦還有一個令人震驚的特點,就是面對情緒的時候,他的運作方向是「從上往下」的——

現代大腦監測設備讓我們看到,當滿載感情色彩的感官信息湧入大腦時,更多情況下,女性大腦會迅速把信息「向上傳遞」,送進大腦頂層的4個用於思考的腦葉中去;

而男性大腦的運作恰恰相反,會把信息迅速「向下傳輸」,送進邊緣系統的下端。

這使得女性處理痛苦的途徑更偏向於通過傾訴來獲取他人的幫助,因為她們腦中的活躍部位向上移動,到了可以通過語言表達及理性分析來處理危機的區域;

反之,男孩則容易整個人變得好鬥激進或是沉默畏縮,即「戰還是逃」。

無論是「戰」還是「逃」,男孩一旦情緒上頭,他們大腦中的「知識學習迴路」就會立刻短路。

所以女孩們一邊哭著一邊也能把作業給寫了,男孩生氣的時候卻是什麼都學不進去的。

青春期的男孩就更加可怕了。從青春前期,也就是大約10歲開始,小男孩每天可能會受到多達7到10次睪酮「峰值」或者「激增」的影響。這樣的波動,會使小男孩的情緒狀況反覆在好鬥激進和沉默畏縮之間起伏跌宕。

這樣的影響不但會導致他們在課堂上情緒波動,也會影響他們的學習成績。

男孩的空間感知力更強

儘管相比女孩,男孩在情感上會幼稚很多,處理壓力的能力也不太行,但他們的大腦有一項功能會發育得更好——空間感知力。

男孩右腦中負責空間感的一些區域往往更發達,因此他們在度量大小、機械設計、觀測地形以及看懂地圖等方面具有天生的優勢。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林恩·利本(Lynn S. Liben)統計了1999年「美國地理大賽」上男女參賽者的人數。這次大賽吸引了500萬參與者,而最終進入決賽的選手中,男性的數量是女性的45倍。

利本總結說:上述巨大的差異,源於男性大腦中更為強悍的空間認知能力。

02 。

「勇狠滋養」和「共情滋養」

正因為男孩的大腦如此獨特,所以在對男孩的教育上,我們要採取一些特殊的方式,來最大程度地緩解他們的壓力,釋放他們的潛力。

在《男孩女孩》一書中,古裡安提出了「勇狠滋養」和「共情滋養」的概念。

所謂「勇狠滋養」,是指攻擊性行為對孩子的滋養作用,這樣的行為包括對人動手動腳,玩競賽性遊戲,做威脅性的表情動作等。

男性大腦及其中的化學物質,會驅使男孩大多以肩膀的碰撞來代替目光的接觸,以「你沒事兒,趕緊爬起來」代替「你沒事兒吧」,以「你給我到一邊兒去」來代替「我們需要談一談」。

在過去的40年中,我們的教育一直有這麼一個假設,認為最應該為孩子做的事情之一,就是幫助男孩更多地與他人共情,減少一些打鬥。不過如今,我們需要以一個新的視角來看待男孩「攻擊性行為」的滋養價值。

實際上,男孩相互之間用撞擊、推搡等方式相處,很多時候是滋養性行為。他們會藉此增強自身的強壯程度,提升注意力和專注程度,以及用來了解等級排序等等。

這樣的行為在進入小學階段之後會越來越多,等到生理激素尤其是睪酮開始衝擊他們的大腦時,會越發強勁,在20歲前後的那幾年達到最高峰。

在未來的職場經歷中,男孩在「勇狠滋養」的過程中獲得的經驗,將有可能推動他們爬向更高的等級排位。

不過,人類社會畢竟不是「動物世界」,我們要允許男孩用「勇狠」來滋養自己,但同時也要設立界限,看重「共情滋養」,要持續地幫助男孩更多地運用語言,尤其是表達感受的語言,來化解矛盾。

比如,如果一個男孩被其他孩子打了,我們要教他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憤怒和反抗:「我不喜歡你打我,請你住手。」

這種「動口不動手」的做法能夠很好地促進大腦神經元之間的連接。不論男孩和女孩,都能從中獲益——

男孩多說話,能讓他們各功能區域之間的連接增加;

女孩則會因為學校裡動粗行為的減少,而感到更加自在和安全。

作為家長和老師,一方面,我們要堅持「禁止暴力」;但另一方面,也應該允許攻擊性行為的存在。

我們要阻止真正的暴力行為,但可以允許男孩們幻想參加打鬥遊戲,合理碰撞,或者是對著影子演練空手道。

針對男孩的不當行為,要使用一些實用的技巧:

▷事情發生時,讓孩子立刻親眼看看他的不當行為造成的後果,比如他打出的淤青等;

▷引導孩子把憤怒發洩到沒有生命的物體上,比如,在房間的一角開闢出一個「出氣角」,給孩子準備一根泡沫做的棒球棍,一個軟枕包,讓他們在這裡可以用棍子打枕頭。這樣做可以讓孩子學到,生氣的時候,不可以朝有生命的對象擊打。

▷需要的時候,讓孩子去冷靜一下,也鼓勵其他成年人在生氣的時候去冷靜一下。

▷在可能的情況下,給孩子與你商量的餘地,但通常只給兩個選擇。

▷以沒收某個玩具或者取消某項權益的方式作為對孩子的懲罰。

▷以正面言辭來表達對孩子的期望:「我希望你把這些植物都搬進屋裡去,你擔當了一項很重要的任務,真了不起。」

▷在可能的情況下,把任務變成遊戲:「我們來看看你能多快把外衣掛好,我要開始計時啦!」

小男孩的不當行為常常是為了爭奪關注,和權力。

有一個非常有效的解決方案,是讓他們爬臺階。鼓勵孩子爬到高處,爬得比別人更高,然後說:「看你爬得多高啊,你是站在高處的國王!」

古裡安說:「我們發現,孩子越是覺得自己有能耐,就越少惹是生非。」

原標題:《女孩大腦比男孩早成熟10年?男女學習竟如此不同》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為啥男孩數學好,女孩語文好?明白男女大腦的不同,才能有效引導
    但最終的結論卻讓人遺憾,本博自己也說「我努力了15年,希望能從環境因素方面找到原因,但最終一無所獲。我只得放棄。」雖然本博的研究失敗了,但也讓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儘管社會文化的確會發揮作用,但男女在學習上的不同表現,卻並不取決於早期的教育經歷。
  • 男孩女孩的這10點不同,在胎兒期就已經決定了
    圖/文:柏柏育兒漫畫我們都知道男女有別,但大多數父母都沒研究過,男孩和女孩的大腦到底有哪些差異?他們的不同,是天生如此還是後天形成的?男孩和女孩的教育該如何區別對待呢?下面這一組對比圖,將幫你解開疑惑:胼胝體是聯接兩側大腦半球的新皮質纖維,女孩胼胝體的後部(主管視覺)比男孩大;女孩的前連合(與本能和情緒密切相關)和顳平面(言語感知機能)也明顯大於男性;事實上,男女兩性大腦結構的差異是先天的,而不是後來造成的。
  • 男孩幾歲才能「開竅」?大腦結構決定,男孩的教育策略大有不同
    當心孩子過早退出學業競爭如果您認為只要「靜待花開」,早晚能等到男孩「開竅」,那只能說您可能過於樂觀了。遺憾的是,女孩對於男孩的全面超越,已經不僅僅局限在小學。根據教育部的數據,1999年女生通過高考成為「大學生」的比例為40%,2007年這一比例已經達到53%,而到了2013年則達到55%。
  • 男孩與女孩學習大不同?教育專家給予父母的教導好孩子的指南
    後來看了一本書,讓我理解了男孩和女孩的差別,在如何更有效地教育男孩這方面也受到了很大的啟發。這本書是由全球最具影響力的性別科學領域教育家,也是男孩教育的權威麥可·古裡安所著的《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在書中,古裡安告訴我們:男孩和女孩大腦的差異及男孩女孩學習方式的差異,對孩子帶來的不同的影響。
  • 6歲之前,男孩跟女孩的大腦有3大不同,養孩子要「男女有別」
    為什麼男孩女孩會有這些差異呢?這跟他們的大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男孩跟女孩的大腦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怎麼做能更好開發男孩或女孩的潛能呢?順便提一下,空間可視化能力早在寶寶生後2個月左右就出現了,當媽媽衝寶寶笑時,女寶寶比男寶寶更容易作出回應,而男寶寶更容易感知床上的鈴鐺。養育貼士當男孩沉迷於某件事(物)時,大腦為了實現空間認知最大化,他暫時會關閉「語音識別」功能。
  • 6歲之前,男孩跟女孩的大腦有3大不同,養孩子要「男女有別」
    為什麼男孩女孩會有這些差異呢?這跟他們的大腦有千絲萬縷的關係。那麼男孩跟女孩的大腦的差異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怎麼做能更好開發男孩或女孩的潛能呢?科學家認為,在娘胎時男孩因為分泌雄性激素而抑制了成長激素,而女孩並沒有受到這種影響,所以男孩的胼胝體要比女孩成熟晚一些。這意味著,當女孩已經能夠用左右腦共同思考問題時,男孩因左右腦協作太少,大多數時候還在單核工作。
  • 男孩和女孩為什麼不同
    科學研究證明:男孩女孩是不一樣的。近30年來,一門全新的科學------性別科學正在嶄露頭角,對性別如何影響男孩女孩的問題,包括美國、英國、加拿大、德國等35個發達國家研究的結果顯示,男孩與女孩的大腦之間差別至少有100多處。
  • 男孩女孩學習方式大不同,要「因性而異」
    1、不同的大腦發育進程及結構一般來說,在大多數腦部功能的發育進程上,女孩比男孩快一些,因此我們常說&34;。我們知道,大腦的左側掌管邏輯計算與學習,右側主管動作、藝術和語言,而且右側大腦的發育要先於左側大腦。而左側大腦更早一點發育的,通常是女孩而不是男孩。
  • 男孩心智不如女孩成熟,晚一年上幼兒園更好,是真的嗎?
    女孩上學情況大多數較好。男孩卻有較多麻煩,注意力不集中,反應慢,不是說笨、遲鈍,而是好像犯了錯要被教訓很久才明白為什麼。2,調皮好動、膽大這幾乎是每個男孩的天性。女孩可以安安靜靜的坐在那裡看書寫字,也可以穩穩噹噹的坐在教室裡聽老師講課,但對活潑好動男孩來說都是災難,因為同齡的他們還不能形成良好的自制力。
  • 研究稱男女思維不同因大腦各部分連接方式不同
    中國網12月5日訊 據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2月3日報導,如果你仔細研究一下目前各種各樣的心理學調查數據,你會發現所有的數據都證明了一個共同的事實,那就是男女兩性在面臨同樣的問題時,經常會使用不同的處理方法,而眾所周知的是,男女兩性的思維方式存在著很大的差異,也正因如此,男性和女性才會對同樣的問題得出不同的結論或觀點。
  • 男孩女孩的差異是天性不同還是社會偏見?
    男孩和女孩之間的差異到底是天性使然,還是源自於成長過程中社會環境造成的性別偏見呢?這個問題已經困擾了人類幾十年。通過在網上搜索相關資料,我發現很多經驗豐富的教育家都認為男孩和女孩會表現出不同的行為舉止。許多人還引用了一些說明性案例,比如在一項實驗中,小女孩溫柔地玩小卡車,而小男孩會拿洋娃娃當機關槍到處掃射。
  • 掌握男孩女孩之間的這些不同,幫你更好的養兒育女
    一、大腦結構胼胝體是連接兩側大腦半球的新皮質纖維。女孩胼胝體的後部(主管視覺)比男孩大;女孩的前連合(與本能和情緒密切相關)和顳平面(言語感知機能)也明顯大於男性;其實,男女兩性大腦結構的差異是先天的,而不是後來造成的。
  • 10張圖告訴你:男孩女孩大腦差別有多大,養娃就該「男女有別」
    其實這些都是因為男女天生的大腦差異導致的,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男孩女孩的大腦差異,從他們在媽媽肚子裡生根發芽的那一刻就開始了。男孩和女孩的大腦到底有哪些差異?男孩和女孩的教育該如何「區別對待」,才更有利於他們的成長?
  • 第一名是女孩,高考狀元是女孩,留學生是女孩,男孩真的垮了?
    那是因為以前的家庭重男輕女,但如今大多數家庭就一個孩子,在教育的投入上男孩女孩基本相等,而女孩在學習上又比男孩具有天然的優勢。而男孩則較少聽到迴響在耳畔的聲音,特別是當聲音以語言的形式出現時更是如此。所以,用聽課的方法進行學習的時候,男孩就沒有女孩的效果好。
  • 男孩女孩不一樣,教育當然要不同!
    很多科學研究表明,男孩女孩的差別在相當程度上由生理基礎決定,男孩的大腦比女孩大10%左右,而女孩大腦的胼胝體優於男孩(起協調作用)。通過高科技掃描就可以發現,男孩、女孩的大腦都會有某些部位比對方相應的部位更發達、更忙碌。當寶寶還在媽媽子宮裡時,大腦的這些部位就已經開始在激素的影響下發生不同變化。
  • 雙語科普閱讀:男女大腦有何不同
    男女大腦有何不同   [1]最新研究表明,男女行為上表現出來的差異是因為他們的大腦是有著顯著不同的器官。男性與女性大腦看來似乎建構於明顯不同的基因藍圖。   [2]根據近期的神經學研究,連接他們大腦的腦電網絡與在大腦內部傳輸信息的化學物質差異巨大從而使人們得出結論-並不只有一種人類大腦,而是兩種。
  • 男孩女孩大不同,不需要區別養育
    我從小就是這麼「另類地」長大著,這些年也有過關於男孩女孩區別養育的思考和懷疑。男孩女孩不一樣,父母的養育方式上需要區別對待嗎?答:我依舊認為不需要區別對待。我們知道男孩女孩生理結構不同,造成性別差異的原因有多種,有的是先天形成的,有的是後天造成的。從差異的角度來說,別說男女差異,每個孩子都有差異,喜歡的東西和興趣點都有可能不一樣。
  • 如何針對男孩女孩學習優勢的差別,因材施教?
    今天,我想來說一說,在學習這件事上,針對男孩女孩大腦的不同,家長怎麼做到因勢利導,幫助他們在學習上揚長避短,有效地提高學習能力。在開始講解之前,我想提醒大家的是,《男孩女孩學習大不同》這本書裡講到的不同性別大腦的差異,是腦科學家從生理機制上總結出來的大多數人的整體表徵,並不代表著每個人在每個方面,都是百分之百的男性腦或者女性腦。
  • 懷孕早期男孩女孩如何早知道
    很多女性懷孕了一段時間很想知道自己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那麼懷孕早期男孩女孩如何早知道?一起來看下吧!得知懷孕後的爸爸媽媽接下來關心的就是寶寶的性別了,是男孩還是女孩一直都會撩動著準父母的心。通常為人們所熟悉的測胎兒性別的方式是B超,但B超有時候因為胎兒的姿勢、角度,還有醫生的水平難免有誤差。
  • 為什麼養男孩這麼累?大腦發育告訴你,男孩女孩的9個先天差異
    大腦發育告訴你,男孩女孩存在9個先天差異男孩子天生好動,女孩子先天好靜大腦發育中,男孩的腦幹中存在更多的脊髓液,血液中的多巴胺也比女孩的多,所以導致他先天精力旺盛,小屁股一刻也坐不住,而女孩子更能安靜地陪著父母坐著,也能靜下心來做一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