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存勤是2006年畢業的北京大學藥學博士。6年前,他在北京一家知名上市藥業公司擔任副總經理兼工程師,年薪百萬,擁有3項發明專利,是國家高端藥材行業的領軍人物。
不過,為了少年時代心中的夢想,他毅然放棄百萬年薪,回到家鄉墾荒種地。為了培育肉蓯蓉,他孤身走遍新疆、內蒙古和民勤多地考察,徒步四十天,進入深山無人區。其間無數次面對合伙人撤資,親戚朋友的責難,依然不改初衷。
六年之後,他在甘肅靖遠的家鄉種上了大面積的梭梭樹,把荒漠變成了綠洲。又在綠洲裡種上了一大片藥用價值極高的肉蓯蓉。如今賈存勤已經註冊了一家高科技生物公司,和他的母校北京大學合作,研究開發相關的藥用產品。在他的帶領和幫助下,許多靖遠縣的貧困戶都已經致富脫貧。
一、賈博士偏要去種地
賈存勤1976年出生於甘肅省靖遠市糜灘鎮的一個小山村,因為家中貧困,所以他自小讀書就非常努力。後來他考上了北大,選擇讀藥學專業。2006年,賈存勤從北大取得藥學博士學位後,一直在「坐辦公室」。
從業八年裡,他在北京某知名的上市公司當副總經理兼高級工程師。曾經參與過十幾個國家級別的科研項目,取得3個發明專利。2014年的時候,他的年薪已經超過了百萬,生活可以算是相當富足安逸。
這個時候,賈存勤忽然想起了自己的家鄉——甘肅靖遠。那裡到處都是荒漠,寸草不生。自己的生活好起來了,可是鄉親們還在過苦日子。怎麼能讓大家一起發財呢?賈存勤想到了自己的專業。
製藥行業非常賺錢,昂貴的成品藥製造,依賴的是天然藥材。假如能把家鄉的萬裡黃沙變成綠洲良田,再種上有價值的藥材,就可以幫助鄉親們脫貧。想到就做到,於是賈存勤在2014年時,毅然放棄百萬年薪的工作,自己跑回靖遠開始種地、開公司。
賈存勤想在家鄉種植肉蓯蓉,這種藥材從中國漢代起,就是宮廷養生的佳品,藥用價值非常高。它通常寄生在梭梭樹的根部,而梭梭樹剛好可以生長在沙漠裡,起到防風固沙的作用。
賈存勤的家鄉靖遠縣過去沒有人種過這種植物,對於它的生長周期與各種條件,大家都不清楚。於是,賈存勤決定親自前往新疆和內蒙等地區進行考察。完全沒有經驗,還要投那麼多錢和時間進去搞研發,最後能不能成功還不好說。合伙人感覺太冒險,決定從賈存勤的公司撤資。
親戚朋友們都覺得賈存勤的腦子是壞掉了,本來好好坐在空調房裡吹冷風,拿著百萬年薪的工作不幹,非要回到家鄉來種藥材,怎麼勸也不肯聽。父母也「只當白養了」他,對親戚說,「博士回家種地,能有啥出息!」沒想到六年之後,他還真的有了大出息!
二、實現了夢想,又造福鄉裡
賈存勤姓「假」,但是他的勤奮是「真」。當年他從貧困山村走出來,後來幾十年都在讀書、坐辦公室。但是,他沒有忘記父輩們是怎樣扛鋤頭下農田。
論讀書,他已經讀到了博士,差不多到頂兒了。論研究,他十年來,也有過三項發明。這時他就想實現自己小時候的夢想,把家鄉的黃沙變成綠地。什麼人和事都無法阻擋他的夢想,何況是一些碎語閒言。
缺少獎金,他就想方設法去湊;沒有技術,他就刻苦努力鑽研。他走南闖北,一個人背著行囊往深山裡一鑽就是四十多天。哪裡有肉蓯蓉,他就在哪裡去紮營。蹲點兒觀察、記錄這種植物的生長數據,親手做凍土層、土壤,觀察藥材過冬的數據。
這時候忽然傳來愛妻與女兒以及嶽母同時生病的消息,賈存勤當時辭職很久了,而錢也全投進了新開的公司,幾乎面臨絕境。朋友和家人再一次勸說他趁早放棄,還有機會在同學的幫助下重回大公司。假如一意孤行,最後可能面臨的是——身敗名裂、一事無成!
但是開弓沒有回頭箭,賈存勤偏不信這個邪。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兩年的試驗後,賈存勤成功把梭梭樹這種植物引進到靖遠。並發動當地貧困農民,開始大面積種植。若笠鄉的賈科組發現賈存勤有本事,就把田地流轉給他,自己再給他打工,除了每年有流轉費,一年下來也能賺二萬多打工錢。
石門鄉的劉仙民在賈存勤指揮下開始種紅柳樹、種肉蓯蓉,二十畝的荒地變藥田,一年產出藥材2500公斤,賺了三萬多。又過了一年,賈存勤的種植方法被推廣到七個鄉鎮,規模達1.5萬畝,得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和表彰。
現在他已經成立了一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通過他的公司和農戶籤協議,合作批量種植肉蓯蓉。形成一個10萬畝規模的產業鏈條。又和母校北京大學合作,開發生產肉蓯蓉口服液等保健產品,帶動了整個鄉裡富起來。
結語
夢想是天上的白月光,現實是地上的六便士。2020年,成功實現夢想的賈存勤和《月亮與六便士》中的主角開始的時候一樣,已經人到中年。
最近幾年,北大、人大的博士回鄉務農,算不得大新聞。別的博士或者碩士回鄉務農,多少屬於玩票性質,他們的家中大多有一些家底。萬一成功固然好,不成功也不會影響生存。
但賈存勤的原生家庭情況很一般,父母都是普通農民。萬一他創業失敗了,不光生活質量會嚴重下降。他本身會成為一個典型的笑話,極可能連累到他的父母,一家人都被人指指點點,抬不起頭來。
社會上的人,歷來只以成敗論英雄。因此一個成年人想要實現自己的夢想,是需要極大勇氣的。不過無論如何,賈存勤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夢想。更加難能可貴的是:他不光自己先富了起來,同時也沒有忘記造福家鄉的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