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感慨的七小福,令人唏噓的無線五虎將等】
在今年上海電影節成龍動作電影周上,成龍除了慶祝成家班40周年,特地從全球各地找回當年七小福所有成員近百人共聚一堂,包括觀眾最熟悉的洪金寶、元彪、元華、元秋、元彬、元奎、元德等。成龍還特製紀錄片現場播放,惹得師兄弟們激動淚灑舞臺,臺下觀眾更是全體起立鼓掌致敬!大師兄洪金寶說,成龍的成家班40年,可是七小福卻已經有58年歷史,比在場很多人還要老,還可以健健康康相見,真是很不容易。
【七小福】感慨指數 ★★★★★
七小福由來源于于佔元在一次京劇表演中,選了元龍(洪金寶當時的藝名)、元樓(成龍當時的藝名)、元彪、元奎、元華、元武、元泰七人擔任《七小福》的主角。後來因為演出非常成功,于占元於是藉此組成七小福戲班,讓徒弟增加演出經驗。七小福成員共有10幾人,除上述7人外,尚有元秋(唯一的女成員)、元慶(即袁和平)、元德、元俊(後改名為吳元俊)、元彬、元振、元寶等都曾是其中之一。
七小福可算是當今華人世界娛樂圈資歷最老,至今感情維繫也最好的團體(或組合)了,絕對華語娛樂的第一天團。
除了七小福之外,還有哪些經典團體讓人感慨不已,又有哪些團體讓人唏噓萬分的呢?
【無線五虎將】唏噓指數 ★★★★
無線五虎將由邵逸夫在1983年親自起名,由黃日華、劉德華、苗僑偉、梁朝偉、湯鎮業組成。當年無線的臺慶晚會上,由五人共同演一個節目,五虎將由此產生。
當年大虎苗僑偉是25歲,湯鎮業小他3個月,黃日華,劉德華22歲,梁朝偉只有21歲。
後來無線五虎準備集體跳槽進軍影壇,無線高層得知「五虎」要集體跳槽,採取各個擊破談合約的戰略,暗地分化「五虎」。一名無線監製透露,由於那時的梁朝偉行事保守、低調並需要靠工作養家,所以無線高層決心從梁朝偉下手,最後,梁朝偉在威逼利誘下,先行跟無線續約。梁朝偉被突破後,「五虎」陣營因此瓦解,但劉德華還是不肯屈服籤約,結果遭到無線雪藏400天。
1991年,五虎合作了唯一的一部電影《五虎將之決裂》,從此再無全體合作的機會。2007年劉德華投資的《兄弟之生死同盟》也只聚齊了四虎,只缺梁朝偉。
【溫拿五虎】感慨指數 ★★★★
溫拿樂隊是香港殿堂級樂隊,由譚詠麟、鍾鎮濤、彭健新、葉智強、陳友五名成員組成,合稱溫拿五虎。
1968年,譚詠麟與陳友,彭健新,葉智強,陳百祥等組成Loosers樂隊,這是溫拿樂隊的前身。1970年參加香港業餘歌唱大賽,獲得冠軍獎。
1971年,譚詠麟去新加坡讀書,陳百祥去中東做生意,樂隊宣告解散。
1973年溫拿樂隊正式成立,樂隊的成員包括主音歌手譚詠麟、主音歌手及吉他手鍾鎮濤、吉他手彭健新、低音吉他手葉智強、鼓手陳友。
1978年溫拿樂隊宣布解散,樂隊成員各自發展,但相約每五年再聚一次發行一張唱片,這個約定一直堅守至今,而五人的感情也一直不變。
1988年溫拿樂隊在香港十大中文金曲頒獎典禮上獲得金針獎,歌曲《千載不變》獲得香港十大中文金曲獎。
1993年在香港紅勘體育館舉辦「溫拿20周年演唱會」,全體樂隊成員還參演了喜劇電影《廣東五虎之鐵拳無敵孫中山》。
【四大天王】唏噓指數 ★★★
香港四大天王,是指20世紀90年代四位最受歡迎的男歌手,分別是: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及黎明。
1990年代初,隨著譚張爭霸結束,香港樂壇出現了真空期,以張學友、劉德華等為代表的新人開始在歌壇嶄露頭角,香港樂壇迎來了新時代。
1990年,黎明的火速走紅,和劉德華同屬偶像派,成為最大競爭對手,兩人曾被封為雙子星,加上實力派張學友被合稱樂壇「三劍客」。隨後1991年,郭富城爆紅臺灣重回香港,加上《東方日報》一篇打油詩的效應,香港「演唱會之父」張耀榮(另一說法為方逸華)將四位當時最受歡迎的男流行歌手統稱為「四大天王」,並得到市民廣泛喜愛,一直沿用至今。四人都多棲發展,但互相競爭最多的地方還是在音樂上,四人幾乎壟斷了1990年代香港樂壇所有獎項。【四大天王幾乎代表了香港樂壇全部的輝煌,無線勁歌金曲90年代最受歡迎男歌手獎,劉德華拿了5屆黎明2屆郭富城2屆張學友1屆,全部霸完】
1999年底,張學友和黎明宣布退出香港音樂頒獎禮,宣告著「四大天王」音樂時代的結束,而他們的影響永遠都在,雖然他們也一直是獨立的個體,但呼喚他們合體表演的聲音一直不斷,只可惜除了前幾年香港回歸晚會等級別的場合,他們同時出場的機會多年未見。
【BEYOND樂隊】唏噓指數 ★★★★★
Beyond,香港最著名的殿堂級搖滾樂隊,主要由黃家駒、黃貫中、黃家強、葉世榮組成。
1983年,黃家駒與葉世榮結識並結為好友,兩人發覺彼此音樂理念一致,於是合組樂隊;主音吉他鄧煒謙把樂隊命名為Beyond。
此時Beyond由四名成員組成,分別是主唱兼節奏吉他手黃家駒、主音吉他手鄧煒謙、貝斯手李榮潮以及鼓手葉世榮。年底,鄧煒謙、李榮潮相繼離開,之後王歐文、黃家強加入。1984年初,王歐文離開,之後陳時安加入。1985年陳時安離開,之後黃貫中加入並擔任樂隊的主音吉他手,這時候才形成最後的經典陣容。【主唱兼節奏吉他手黃家駒、鼓手葉世榮、主音吉他手黃貫中、貝斯手黃家強】
1992年,Beyond赴日本發展演藝事業;
1993年發行粵語專輯《樂與怒》,專輯歌曲《海闊天空》獲得第16屆十大中文金曲獎;6月30日,樂隊靈魂黃家駒去世,Beyond以三名成員的組合形式繼續發展。
1999年Beyond宣布暫時解散。
2002年獲得第25屆十大中文金曲金曲銀禧榮譽大獎。
2003年Beyond正式復出歌壇,2005年舉行「Beyond The Story Live 2005」世界巡迴告別演唱會,同年正式解散。
2008年6月10日,為紀念黃家駒冥誕,黃家強特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別了家駒15載海闊天空音樂會」,音樂會最後,Beyond三子壓軸演唱《海闊天空》,這是樂隊解散後三人的首度同臺演出。
最這讓人唏噓的是,Beyond解散之後,三子不僅很少再合作,而且互相間還發生了很多矛盾爭端。作為在國內歌迷最多的搖滾樂隊,他們的歌曲影響了70後到00後好幾代人,誰都希望他們能像當年黃家駒在世時,像兄弟一樣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