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一位媽媽給9個月大男嬰洗完澡,為了怕意外發生,將浴盆的水放乾淨,還堵了下水口,然後讓寶寶坐在空浴盆內。
媽媽怕孩子著涼,就自己返回臥室取包被和衣服,平時都是那樣做的。
才剛離開,就聽見寶寶哭喊,媽媽以為寶寶鬧彆扭,就沒返回去,心想拿完衣服再進去看寶寶。直到衣服拿了一半寶寶的哭喊聲越來越尖銳和痛苦,這才意識到可能出事了,趕緊跑進衛生間。
下面是相關的報導
僅僅離開了大概2分鐘,浴盆裡熱騰騰的都是滾燙的水,並且已經漫過了寶寶的胸部,孩子坐在裡面不停哭叫。 原來是寶寶坐在浴盆時剛好對著熱水器開關,可能因為好奇用手去摸,導致把熱水開關打開了。
寶寶初步診斷為軀幹、臀、雙下肢燙傷,二度燙傷面積42%,包括生殖器。由於孩子年齡比較小,皮膚比較嬌嫩,二度燙傷對他來說已經很嚴重了,經救治後病情基本穩定,還需要留院觀察。
給寶寶洗澡是小事,但如果媽媽粗心大意,簡單事也會釀悲劇。
洗澡中途走開
大人給寶寶洗澡時,以為只是走開一會,中途或者去拿個玩具,或者拿毛巾衣服等,即使是會走路的寶寶,單獨讓他待衛生間,容易溺水、摔傷等。
沐浴露放太多
放沐浴露太多不容易清洗乾淨,還容易讓寶寶身體非常滑,大人抱起時容易滑出,有可能導致寶寶摔傷。
直接用蓮蓬頭給寶寶衝洗
無論是煤氣熱水器還是電熱水器,在剛打開時水溫會比較不穩定,如果不加注意,寶寶容易著涼或被燙傷。還是用浴盆調好水溫再給寶寶洗澡吧。
直接將寶寶放水龍頭下洗澡
大人不方便,寶寶也容易撞傷。另外,大人在給寶寶洗澡過程中,有可能不小心觸碰到水龍頭開關,一旦不幸觸碰到熱水檔,熱水就會流下導致寶寶被燙傷。
寶寶囟門
老人常說,小寶寶的囟門不能隨便碰,否則會變成「啞巴」,雖然這都些話不可信,但是小寶寶的囟門確實碰不得!
這是因為小寶寶的囟門還沒有閉合,如果洗澡時搓寶寶的囟門,很容易會傷害到寶寶的頭部,造成腦部損傷。清洗頭髮時,用沾有兒童專用洗髮露的溼毛巾,輕輕擦拭即可。
微信後臺回復 囟門 ,點擊自動回復連結,了解更多囟門護理的知識
寶寶肚臍
寶寶肚臍是最容易受細菌侵襲的地方,用力摳或清洗過頻繁都會對肚子裡的內臟造成刺激,帶來多種身體不適。
寶寶肚臍不用每天清潔,且不要用力清洗,如果有結痂汙垢,可以用橄欖油先將汙垢軟化,再用醫用棉籤輕輕擦掉。
寶寶耳朵
家長害怕汙垢太多會影響寶寶的聽力,所以就頻繁的給寶寶掏耳朵,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少量的耳垢並不會影響聽力,相反還會對耳道具有保護作用。如果過於頻繁的掏耳朵,可能會損傷耳道,造成感染,引發中耳炎。
掏耳朵時最好使用棉籤,在外耳道處旋轉,不要深入到你看不到的地方。
寶寶私處
很多媽媽都有洗澡時為寶寶清洗私處的習慣,這是衛生的好習慣。但是要注意的是,女寶寶的一些分泌物就像是天然的保護膜,如果頻繁清洗掉,反而不利於健康。
對於寶寶私處護理上,用清水清洗,柔軟幹毛巾將水擦拭乾即可,不要使用肥皂,可以使用寶寶專用的沐浴露。
對於寶寶來說,清洗頭髮無非是為了清洗乾淨頭髮上面沾染的汙漬,因此對於洗頭次數而言,則需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比如寶寶本身頭皮分泌油脂較多、外出比較頻繁,經常滿頭大汗或者是居住環境灰塵比較多,則可以增加清洗頭髮的頻率;而如果寶寶本身頭皮分泌油脂並不多、外出次數也沒那麼頻繁,也不會老是滿頭大汗或者接觸較多灰塵,則沒有必要清洗得太過頻繁,因為如果太頻繁地洗頭髮,反而有可能使得頭皮過於乾燥,導致頭皮局部瘙癢不適。
在洗髮水的選擇上,建議選擇嬰幼兒專用的溫和洗髮水為宜,但不建議頻繁使用,避免清潔過度,引起頭皮瘙癢。此外,在洗頭的水溫方面,也不宜過熱,比寶寶體溫略高,37C ~40C即可,避免因為溫度過高,損傷頭髮的毛鱗片和頭皮,還可能加重頭皮出油。
給寶寶洗完頭髮之後,既可以用大毛巾把頭髮輕柔地擦乾,也可以使用電吹風幫助寶寶吹乾頭髮,特別是對於一些頭髮比較長的大寶寶。 但是,在使用電吹風的時候,我們一定要注意避免熱風的溫度過高,也要避免長期吹一個部位,以免發生燙傷。
寶寶洗澡時,哪些做法是錯誤的呢?
A.每天都給寶寶洗洗頭
B.直接用花灑給寶寶洗澡
C.提前把所有東西都準備好放在洗澡盆旁邊
福利時間
在評論區,分享你給寶寶洗澡的小妙招吧~
我會選取 點讚最高 的評論
送出 『螃蟹泡泡洗澡機』一個
截止時間:5月16日星期四 上午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