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濟南市婦幼保健院獲悉,獲千人排隊獻血的羊水栓塞產婦,在30多名醫護人員的全力配合下,經過5個多小時的搶救,產婦已從「鬼門關」被拉了回來。雖然尚未完全脫離生命危險,但目前意識清楚,病情相對穩定。
羊水栓塞死亡率超過80%
羊水栓塞是指產婦在分娩過程中,羊水及其內容物,包括胎兒毳毛,角化上皮,胎脂,胎糞等,和促凝物質突然進入母體血液循環引起急性肺栓塞、過敏性休克、彌散性血管內凝血(DIC)、腎功能衰竭或猝死的嚴重的症候群。
「之所以這麼厲害,是因為該病的發病率低,但是病死率極高,一般來說,發病率為4/10萬到6/10萬,但是產婦病死率卻達80%以上。」專家解釋道,羊水栓塞的病人大多是高齡初產,或者生產時產婦宮縮過強、急產、胎膜早破、前置胎盤、子宮破裂,剖宮產等情況。這時候會造成羊膜腔壓力過高,血管開放,胎膜破裂,使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循環。
今年迄今為止,濟南市婦幼保健院已經搶救了10位這樣的產婦。
最近發生的4例羊水栓塞,全是生二胎,且頭胎都是剖宮產
據了解,近日被搶救下來的這位產婦,她的頭胎是兒子,生於7年前,當時是剖宮產。另據該院醫生介紹,最近搶救的其他3位羊水栓塞產婦,全部是生二孩時發生意外,而且,他們的第一胎都是剖宮產。
剖宮產造成的問題隨著「單獨兩孩」政策的實行日益凸顯。專家說,有剖宮產史的母親,如果子宮傷口癒合不好,容易發生大出血。即便是癒合好的子宮,協調性也遠遠不如完整的子宮,宮縮也會相對乏力,再次妊娠極有可能發生子宮破裂、產後出血、前置胎盤等問題。再次懷孕時,如果胚胎長在上次剖宮產的子宮切口瘢痕處,就容易發生絨毛與子宮肌層粘連、植入甚至子宮壁穿透。繼續妊娠或人工流產刮宮時,易引發大出血、子宮穿孔等風險,甚至威脅生命。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各國剖宮產率應控制在15%以下。而國內很多醫院的剖宮產比例已達4-5成。
婦產科醫生說,剖宮產的後遺症比較多:產婦產後大出血的機率比自然分娩高10倍;剖宮產的孩子,在兒童期更易過敏甚至哮喘,容易患多動症、情緒化、愛哭、睡不好,不像其他學齡兒童那樣坐得住。
孕婦要不要剖宮產,得相信專業的醫生和醫學判斷,準媽媽和家屬別自作主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