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近日,「羊水栓塞」這個醫學詞彙頻頻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繼8月10日湖南湘潭一位產婦因羊水栓塞不幸死亡後,日前,上海一位產婦羊水栓塞,多家醫院合力搶救,40名醫護人員忙碌一天,輸血53袋,才終於將產婦從「鬼門關」拉回。
羊水栓塞究竟是怎樣的一種疾病?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南京醫院每年收治的羊水栓塞產婦,不超過5位,該病目前找不到病因,對產婦來說,幾乎是「九死一生」。
確實危險,但發生率極低
「羊水栓塞,就是羊水進入母體血液引起的一系列阻塞反應。」八一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史佃雲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胎兒在母體中生長的階段,羊水是他們維持生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但這些羊水,也有可能成為母親的「奪命殺手」。
「在分娩時,如果大量羊水進入到母體的血液循環,那麼羊水中胎兒的有形物質,比如胎毛、胎糞等,就會造成母體的過敏、血管的痙攣栓塞。」發病時,產婦會出現呼吸困難、抽搐痙攣、心肺功能衰竭等各種情況。之後產婦會開始持續性大出血。即使挺過了前兩個階段,此後產婦也可能會有其他高危的併發症。
史佃雲回憶,20年前她曾經搶救過一名羊水栓塞的產婦,搶救了4天以後,大量失血的情況終於停止,但產婦最終還是因為腎衰竭而死亡。前年也搶救過一例。
據了解,這種病症在孕婦產檢過程中是無法被預計和發現的,而且發生率極低。「但一旦出現,死亡率至少達到80%。」
大量輸血,是救命的關鍵
在湖南和上海的兩起羊水栓塞病例中,醫生都對產婦大量輸血。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羊水栓塞的搶救中,大量輸血是一個必要的環節。「羊水栓塞最危重時,產婦體內的凝血因子已經消耗完了,無法自行對傷口癒合,那就需要大量的外部輸血來維持生命。」
據報導,上海的產婦輸血53袋才脫離了「鬼門關」。以一袋血200ml計算,共輸血10600ml。這麼多血是什麼概念呢?史佃雲介紹, 一般成年人全身的血液為四五千毫升,這也意味著羊水栓塞搶救所用的血量,相當於給人體進行了兩輪大換血。
「這個血量是最起碼的。幾年前一個醫院搶救羊水栓塞的產婦,整整輸了5萬毫升的血漿。」
這麼大的血量,必須向當地血庫進行調配。史佃雲表示,目前國家對孕產婦的搶救非常重視,因此一旦出現產婦需要輸血的情況,血庫都會盡力配合支援。
南京一年收治不超過5例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在南京地區,一年收治的羊水栓塞病人,不超過5例。
鼓樓醫院副院長、著名婦產科專家胡婭莉教授說,鼓樓醫院是周邊地區產科危重症搶救的轉診中心,該院婦產科一般收治蘇皖的危重症產婦。「有時一年能碰見個一兩例,有時候一年碰不到一例,還是很罕見的。」胡婭莉說,這個疾病發現早,還是有機會挽救生命的。如果病情嚴重,就是九死一生。
羊水栓塞,這種產婦併發症發病率只有十萬分之幾,多發生於高齡妊娠的產婦。但一旦發生,死亡率高達80%。
據悉,孕婦年齡在35歲以上稱為高齡產婦,隨著我國單獨二胎政策的開放,必然會出現越來越多的高齡妊娠產婦。高齡孕婦發生早發性流產的機率是適齡生育者的2-3倍,早產、難產機率也大大增加。
對於孕婦本身來說,高齡懷孕出現併發症的機率也比一般孕婦高。針對以上情況,產科專家建議高齡產婦增加產檢的頻率,可1-2周就檢查一次,如有不適應隨時到醫院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