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水栓塞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達85%,也無法預見它的發生
醫生:產前檢查很重要,高齡產婦、早產等更要積極配合檢查
準媽媽們 「圍保」一定得做好
河南商報記者 宗雷
近日,「湘潭一產婦剖宮產後大出血不幸離世」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事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湘潭衛生局通報稱,該產婦因「羊水栓塞引起多器官功能衰竭」,經全力搶救無效死亡。一時間「羊水栓塞」成熱詞。什麼是羊水栓塞?真的如此兇險?
啥是羊水栓塞
發病率低,但死亡率高達85%
鄭州大學附屬鄭州中心醫院產科二病區主任王凱從事產科工作15年,她說,「羊水栓塞」是眾多醫生的噩夢,誰都不想碰上,能搶救過來是病人的幸運。
「羊水栓塞發病率沒有權威數據,從1/8000到1/80000都有報導,但死亡率高達85%。」王凱說。
什麼是羊水栓塞?王凱解釋,羊水是維持胎兒在子宮內漂浮的液體,能夠保護胎兒免受外界傷害。羊水中含有胎兒身上脫落的細胞、胎脂以及胎兒排出的各種物質。
正常情況下,羊水被封閉在羊膜囊內,由於母體和胎兒之間存在胎盤屏障,羊水是不能與母體的血液循環系統接觸的。在分娩或遭受其他損傷的情況下,胎盤屏障可能出現缺口。
王凱介紹,羊水中的「胎兒物質」對母體來說是異物,進入血液循環後會引發母體嚴重過敏反應,前一秒鐘還一切正常的產婦,會突然出現嚴重胸悶、憋氣、胸痛,在很短的時間內出現血壓降低、呼吸衰竭、出血不凝等致命現象,而出現羊水栓塞後,往往來不及搶救。
該如何預防 產前檢查預見羊水栓塞難度大
王凱說,至今為止,人類醫學還沒有找到產前檢查預見羊水栓塞風險的辦法,屬於不可預知極難搶救的醫學難題,也沒能研究出足夠的措施來預防它的發生。
她說,雖然無法預防羊水栓塞,但對於一些特殊情況,醫生和產婦是可以及早提高警覺的,例如懷多胞胎、產婦年紀較大、剖宮產、器械助產(真空吸引或用產鉗)、羊水過多、前置胎盤、胎盤剝離、生產時子宮頸裂傷、子宮破裂、胎兒窘迫症等危險因素。
王凱在臨床上遇見過5例羊水栓塞患者,她說,幸運的是,患者都是輕微型的,「如果患者出現出血症狀,那就真的難救了。」
王凱說,多數羊水栓塞病例在發病時常出現一些前期症狀,如打寒戰、煩躁不安、咳嗽、氣急、發紺、嘔吐等。如果羊水侵入量極少,有時可自行恢復,若羊水混濁或侵入量較多,就會相繼出現典型的臨床表現,如呼吸循環衰竭、全身出血傾向、多系統臟器損傷等。
給準媽媽的話 一定得做好圍產保健
王凱說,羊水栓塞目前還無法預防,但準媽媽們一定得做好圍產保健,防止發生嚴重後果。
1.定時做產前檢查。嚴查嚴重的併發症,比如妊娠高血壓,早發現,早處理,將風險降到最低。
2.高齡產婦、早產或過期產者及經產婦,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宮體或子宮頸發育不良的準媽媽容易發生羊水栓塞,要積極配合醫生檢查。
3.分娩過程中,如果出現胸悶、煩躁、打寒戰等,要及時告訴醫生。
4.沒有剖宮產指徵的,能自然分娩者就自然分娩,因為在臨床上,羊膜腔穿刺處、子宮破裂處、剖宮產子宮切口都可成為羊水進入母體的途徑。
(河南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