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家後終於有了大書櫃讓積攢多年的繪本重見天日(之前很多都裝在箱子裡)。雖然現在的小樂樂時不時還會翻翻,但估計還是有很多漏網之魚。昨晚我們突然閃過一個想法,何不讓小樂樂來講繪本,鼓勵她把這些美好的故事又重溫一遍呢?
這些繪本有些是跟風買的,有些是當時適合的階段買的。買回來她並不是照單全收,當時翻完沒什麼興趣的我會先收起來,等過段時間再拿出來試試,有些收進箱子裡,連我自己都忘記了。喜歡的會反覆要求我給她念數十遍上百遍。
半歲開始的快樂時光
大概從她半歲左右,每晚雷打不動的半小時繪本共讀變成了我倆最快樂的時光之一。後來她慢慢長大,共讀的繪本也漸漸複雜,從開始只有圖和少量聲嘆字的到後面有簡單句子,再到現在整篇都是文字的繪本,經常念的口乾舌燥。後來上了小學,會認字,我也就漸漸放手讓她自己去讀。
我想自己樂此不疲的原因也是因為太愛這些繪本,插畫優美,故事本身更是吸引我。它們不會和你解釋,不會像有些故事書那樣直白的告訴你一堆大道理「如果不這樣,就會怎麼樣」「你一定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不會像我們小時候那樣,大人一遍遍地告訴你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作為孩子的我們一個字都聽不進去,還不是靠成長的某個階段去經歷了才懂。這些繪本高明之處就在於,它們把寓意蘊含在其中,等你和孩子反覆共讀時,孩子自然而然就能從中感受到那些美好。所以共讀繪本的時候,只有她問我:「這是什麼意思?」我才會和她解釋。否則只是照書本念。
閱讀繪本的小驚喜
有一段時間她不愛刷牙,當時向朋友請教也試過各種方法她就是不喜歡刷牙。後來我買了好幾本關於刷牙的繪本《小熊不刷牙》《牙醫怕怕 鱷魚怕怕》。開始的共讀她根本沒什麼反應,只是認真的聽我讀繪本裡主人公的遭遇,跟著主人公的心情跌宕起伏,當然也沒有馬上就喜歡上刷牙。後來的某一天,當我讀到「小熊跑到屋外,哭的傷心極了」,她突然接過話「因為小熊不刷牙,牙掉了,所以就哭了」,讓我驚喜萬分。刷牙就變得輕鬆多了。
三歲上幼兒園的前幾個月,我買了很多關於幼兒園的繪本《大衛去上學》《小魔怪要上學》《我愛幼兒園》《小阿力的大學校》還有小熊系列……當時一遍遍地和她讀這些繪本,讓她對幼兒園有了簡單認識,後來的入園沒有太明顯的分離焦慮,我覺得她適應的非常不錯。只有對未知才會覺得恐懼,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
還有一次和她一起讀那本《謝謝你來做媽媽的寶寶》。等我讀到最後,當時只有三歲多的小樂樂一把抱住我說:「謝謝你來做我的媽媽」,感動得我一塌糊塗。你也許永遠不知道孩子看這些書時,她在想些什麼,又看到和感受到了些什麼,但整個共讀過程中的某些細微美好的點滴會呼嘯著衝進她們的腦海之中。
…………
這麼多美好和意想不到的畫面和故事,現在我要鼓勵小樂樂來講給我們聽。
4月23日
憋著沒下雨的烏陰天
廈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