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關注成功後可查看往期內容
3.轉載請註明出處
【編者按】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談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為了樹立良好家風,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學習強國」江蘇學習平臺,江蘇省教育廳教育宣傳中心(江蘇教育報刊總社)、中國江蘇網、新江蘇客戶端聯合策劃推出家教小故事系列。這些故事作者各異,有父母、有孩子,還有事件經歷者;視角有別,或談習慣培養,或談行為養成,或談民主家風。我們相信,這些情感真實、感受真切的小故事,其散發出的育人魅力,定會讓你有所思、有所得。
女兒樂樂從不睡午覺。為此,我們全家都在積極尋找可以讓她睡覺的方法。
樂樂喜歡聽繪本故事,於是我給她講述繪本故事。「樂樂蓋好被子,安靜躺好,媽媽給你講故事。」樂樂乖乖地照著我的要求去做了。而我也認真地繪聲繪色地為她講故事,期待她快快入睡。故事講到第五六遍的時候,我已昏昏欲睡,「樂樂,講了這麼多遍了,現在該睡覺了」。樂樂絲毫沒有睡意,從床上騰地跳起來,「媽媽,我也要去畫一本圖畫書給你講,現在就要畫」!
奶奶說,「樂樂,我來陪你睡吧。你爸爸小時候,只要我拍拍,很快就能睡著。」樂樂乖乖地躺在奶奶身邊,奶奶輕輕地就這樣拍啊拍,感覺好舒服。不知道過了多久,奶奶已經開始打鼾,而樂樂從悄悄從房間裡跑出來,玩起玩具了。
「樂樂,你喜歡帳篷,咱們今天在帳篷裡睡午覺吧!」爸爸提議,樂樂欣然同意了。她開心地在帳篷裡「鋪床」、「安裝檯燈」、「準備繪本和玩具」……做好一切準備之後,她終於蓋好被子閉上眼睛準備睡覺了。才一會,「爸爸,給我講個故事吧」,「我們一起來玩娃娃家吧」……折騰了好一會之後,樂樂絲毫沒有睡意。
面對一個絕對不睡午覺的孩子,真是束手無策。晚上,熄了燈,我和樂樂躺在床上,聊起了天。
「你知道嗎?其實媽媽小時候也不喜歡睡午覺。」
「媽媽,你也不喜歡睡午覺?」樂樂很是驚訝。
「你想聽聽媽媽小時候不睡午覺的事嗎?」
「嗯!」樂樂一下子翻過身,湊到我身邊來。
「媽媽不喜歡睡午覺。每當老師不在的時候,我就偷偷和同學一起扔紙團。那太有趣了!哈哈!」
「哈哈!太好玩了!我睡不著的時候,會坐起來跟小朋友說話。老師來了,我就馬上躺下,老師就會以為我睡著了。」樂樂開心地講著,仿佛是藏在心中好久的心裡話終於脫口而出。
「有時候,我會一直想著繪本裡的故事,所以一直睡不著。」
「我不喜歡睡午覺,睡午覺太難受了。我想去外面玩!」……
我們一直通過各種方式讓她睡午覺,這或許給她帶來了壓力,更讓她產生一種判斷,認為不睡午覺是一種不好的行為。我的小小真誠坦白,一下子化解女兒心中的小小煩惱,不再對自己不睡覺的行為做負面判斷。女兒敞開了心扉,說出了自己的心裡話。聽到女兒愉快地說出心中真實想法,我和她一樣,如釋重負。
「為什麼你以前沒告訴我這些?」
「你們喜歡睡午覺的孩子。我怕會被批評。」
「你不睡午覺,我們還是很喜歡你。媽媽小時候和你一樣,不愛睡午覺。」
聽到女兒說出自己的擔心,我馬上告訴女兒,不管她是否睡午覺,我們都很愛她。我想她知道,有許多人和她一樣,不愛睡午覺,不必為此感到煩惱。
經過這次真誠交流,我也不再想盡辦法讓女兒睡午覺了。相比之下,我更願意傾聽女兒在午睡時間想了什麼?做了什麼?我也沒有擔心自己的「負面榜樣示範」和「縱容」會影響女兒的想法做法。因為我知道孩子需要的是心理上的接納與認同,這份接納與認同不光不會讓女兒愈加「為所欲為」,反而會有助於她反思自己的行為。
在這之後,女兒反而漸漸開始睡午覺,而且她會主動告訴我:
「沒睡午覺,起床時感覺好累。」
「我沒有睡覺,但是我也沒有發出聲音,把別人吵醒可不好。」
「今天老師講了一個故事,我一直想著故事,就睡著了。」
圖片:錢新民
微信編輯:湯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