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每日堅果成為風靡一時的網紅零食,並成為各大品牌爭奪的重點類目。這創造百億市場產品的背後,是一家成立不到八年的企業——青島沃隆食品有限公司。
五年前,深感春節堅果禮盒滯銷痛點的沃隆,在行業內率先把單品大包裝變成混合小包裝的「每日堅果」,僅僅是這樣一個微小的變化,就創造了一個巨大的新藍海。而現在,沃隆這個最早的入局者又面臨全新的挑戰,「每日堅果」產品呈現出幾何級數的增長,已經有300多個廠家涉足,藍海市場逐漸又變成了紅海。
從全球化供應鏈、線上線下銷售渠道、產品迭代研發再到品牌營銷,沃隆在每一個環節都持續提升核心競爭力,在堅果行業賽道上繼續以創新驅動引領潮流。
小創新裡的大邏輯
一直以來,堅果只是在春節售賣的季節性產品。2012年成立、以堅果和進口貿易為主的沃隆就陷入了這樣的天花板:堅果行業淡旺季越來越分明,只要春節一過,罐裝、袋裝、禮盒裝等大包裝堅果就賣不動了。
與此同時,深耕堅果行業多年的沃隆創始人楊國慶發現,中國的堅果人均攝入量遠低於世界平均值,更缺乏科學的配比指導,由此他開始思考打造一款健康、便利、一年四季都可銷售的堅果品類。2015年,沃隆團隊自主研發的「每日堅果」上市,開創了堅果的精品化、爆款化路線,打破了堅果固化的節慶消費場景。
將不同類型堅果混合包裝,看似簡單的小創新,背後卻是一個整合供應鏈和創新營銷的大邏輯。
以每日堅果的核桃仁、腰果、榛子仁、蔓越莓乾等六種原料為例,分別來自美國、越南、土耳其、烏茲別克斯坦等國,要做到穩定、標準化的供應鏈,需要強大的物流倉儲能力和加工保鮮技術,來保證產品品質穩定。為此,楊國慶每年都要多次前往原產地挑選,從堅果大小、成色到價格都親自談判。
在加工上,沃隆摒棄了傳統的油炸、添加等方式,採用低溫、慢烤、輕加工工藝,嚴格把控原料-加工-分裝-成品的全過程。
在營銷上,沃隆則是在布局傳統線下渠道基礎上,以網際網路新營銷打法打開市場。2016年,沃隆天貓旗艦店上線,當年銷售超過2億袋,成為「每日堅果」全網銷售第一。從試水天貓到入駐京東商城、蘇寧易購、唯品會等國內外主流電商平臺,沃隆迅速打造出品牌效應,年銷售額突破10億元大關。
「每日堅果」的誕生對整個堅果行業也產生巨大的藍海效應。數據顯示,國內堅果消費增長率已經連續5年在15%以上,其中僅「每日堅果」品類的市場規模就突破百億。
另據《2019堅果炒貨行業消費洞察趨勢白皮書》顯示,2018年國內休閒零食銷售份額中,堅果類食品以17%的佔比位居第二,僅次於鹹味小吃,增速達12%。
高品質、重資產路線
緊隨沃隆之後,百草味、三隻松鼠、良品鋪子、來伊份、中糧、網易嚴選等眾多品牌也紛紛入局「每日堅果」,老牌零食企業恰恰食品甚至將定位從「領先的瓜子企業」轉型為「領先的堅果企業」。在如此激烈的同行業競爭格局下,沃隆仍能保持兩位數增長,「每日堅果」累計賣出10億袋,這樣的成功絕非偶然。
當各大品牌走代工模式進行低價廝殺時,沃隆卻反其道行之,堅持高品質、重資產路線,呈現了迥異的擴張邏輯和發展路徑。
不久前的雙11價格戰令沃隆品牌總監王萍印象深刻,「某些品牌甚至都賣到了39元、69元一箱,但我們不參加價格戰,還是堅持139元一箱,絕不考慮降低品質做低價產品。」
由于堅持原料100%從美國、加拿大、越南等國家進口,且採購標準採用國際最高的日本堅果訂購標準,沃隆的採購成本比堅果行業均價要高出不少。
此外,當前不少網紅堅果產品屬於OEM代加工模式,通過小廠貼牌生產降低成本,短時間內迅速擴大規模,但對產品質量的把控力較弱。在相關部門抽檢中,不乏知名堅果零食電商品牌被檢測出黴菌和過氧化值超標等。
「沃隆的成功就在於對品質的堅持,即便是2018年苦於供不上貨的時候我們也沒有找工廠去貼牌,所以消費者對我們足夠信賴。」王萍介紹。
堅持自投資建廠的重資產模式的沃隆已設立四座工廠,廠房近5萬平方米,日產200餘萬袋,其中三廠四廠都是在2019年上半年落成。
沃隆的底氣還來自於線下的強勢發力。相比依賴電商渠道的網紅競品,沃隆70%的銷售來源於商超、便利店等線下實體店,在一二線城市實現全覆蓋,並向三四五線城市逐步滲透,更有歐美、澳洲、東南亞、中東等海外市場的擴展。
這樣的決策來自於對電商紅利到達瓶頸的判斷。從流量成本、平臺佣金等成本來看,電商從線上購買流量獲取新用戶的成本已經與實體門店費用相當。未來渠道爭奪戰將愈演愈烈,只有建立完整的線上線下渠道壁壘的企業才可能掌握主動權。
玩轉網際網路新營銷
在青島傳統企業中,沃隆還是為數不多的熟稔網際網路新營銷的玩家。作為跨界聯名、紅人帶貨、影視植入大戶,沃隆不斷引領堅果行業新潮流。
在日前熱映的電視劇《精英律師》中,沃隆憑藉在劇中的沉浸式深度情節植入進行高頻次曝光。在此之前,沃隆已經投資《都挺好》《加油,你是最棒的》《小歡喜》《我的莫格利男孩》等十多部流量影視劇作品,霸屏各大衛視和視頻網站,使沃隆品牌進一步進入大眾視野,強化了品牌影響力。
「我們與正午陽光等片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像這樣的植入劇今年將有六七部播出。在此之前我們還嘗試過很多新鮮玩法,包括與優酷、愛奇藝等合作投資網絡綜藝。」王萍表示。
比起綜藝節目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冠名費用,一部影視劇植入的投入小得多,對沃隆而言可以通過臺詞將品牌理念潛移默化,對片方來說也能提前收回部分製作成本,可謂雙贏。
不只是影視劇和網綜植入,沃隆還在微博、微信、抖音、小紅書等自媒體平臺投放,探索與用戶更好的互動方式,尤其是去年還籤約00後流量明星賴冠霖為品牌代言人。與此同時,沃隆也沒有錯過直播帶貨這波風潮,在與李佳琦、薇婭等頭部直播主播的密切合作中,幾分鐘就達成幾百萬元銷售額。
沃隆如此不遺餘力地「觸網」,正是為了培育細分消費群體和消費場景,贏得更多年輕人的好感。
「主要是拓寬粉絲群,尤其是與00後、95後為代表的網際網路世代互動,不見得非要他們買我們產品,而是在他們成長期進行品牌培育,當他們進入社會就能對品牌有親切感。」王萍介紹。
在北京、深圳等一線城市,「每日堅果」正在成為融入日常消費場景的產品,點一杯咖啡配一包堅果,已經是一些白領早餐的標配。但對於二三四線城市,每天一包「每日堅果」的理念尚處於培育階段,節慶禮品的屬性仍然很重。
去年剛上市的堅果星球新品就是沃隆拓寬產品線、吸引年輕群體的最新嘗試。這款堅果曲奇改變了原有產品的市場定位,將堅果產品品類繼續豐富,把堅果消費延伸至營養早餐、下午茶、健康餐等新的消費場景,使沃隆牢牢佔據堅果行業前沿地位。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