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臨海最美9大古村落,每一處都不應擦肩而過

2020-12-19 古村記

臨海,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唐以來長期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時為畿輔,臨海作為其治所。

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

大臨海的周邊,散落著無數美好的村落,一起抽空來走走。

1 孔坵村:清時溪山秀美村落

古名隴洲,位於臨海市匯溪鎮羊巖山東麓,海拔400多米,原有村民上千,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後,不斷有人外遷,現常住人口不足400人。孔坵村的整體建築風貌基本保持了清代後期至民國初期的特徵,這些傳統建築依山勢而建,連片成群,與周邊山水和諧共存,蘊藏豐富的文化內涵,集中體現了台州傳統民居精巧典雅、粉牆黛瓦、色彩淡爽的獨特魅力。村中具有代表性的傳統建築有寶新義塾舊址、近仁堂、半耕堂、一心齋、中和堂、三餘堂、耕禮堂、章氏祠堂等。村內村邊還有東泰橋、中和橋、西安橋三座古石拱橋,至今保存完好,橋下溪流淙淙,長年不竭。

▲臨海東北部匯溪鎮西北

2 勝坑村:南宋名相之後裔聚居地

南宋右相杜範之侄杜滸率領台州四千精兵,跟隨文天祥抗元復宋。失敗後,杜家村人紛紛扶老攜幼,遠走他鄉,其中一支避禍至此。700多年來,村民們沿溪以石頭築屋,以石塊鋪路,以石條造橋。嶙嶒的石頭,經過風雨的打磨,歲月的銷蝕,不少已成斷壁頹垣,有的只留下了一堵外牆,還依稀保留著昔日的輪廓。置身此村,恍若隔世。

▲臨海市小芝鎮,市區東向41公裡

3 芙蓉村:青山綠水桃渚古

芙蓉村位於桃渚風景區內,距離桃渚古城僅一公裡。北環蟠溪,群山環抱、青山綠水、空氣清新。秀巖狀如芙蓉花,村後芙蓉山狀似芙蓉,因此得名。

走進芙蓉村,就被圓洞型的寨門吸引了眼球。這個高大石塊拱砌的圓洞大門,是全村進出的主門,頂門額嵌「芙蓉新村·山根門」青石石匾。聽老人們說,芙蓉村始建於唐代末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村裡為黃姓聚集之地。

芙蓉村中,民國期間古建築眾多。大大小小的宗祠中藏著祖祖輩輩的故事,斑駁的石頭牆記錄歲月的流逝,精巧的門樓記敘了往日的煙雲……漫步村中,古樸的味道迎面而來。

村落不遠處的桃渚古城尤其值得一去。始築於明洪武年間,為抵禦倭寇而設之千戶所所城,是全省保存最完好的抗倭古城。古城牆周長1366米,城高4.5米,現除垛口外,城牆主體及三個城門(包括甕城)均保持完好,城內街巷至今仍保持著明清風貌。如盔甲披掛停當之將士,訴說著古戰場之濃濃訊息。

4 新樹坑村:山水間村居秘境

新樹坑村地處臨海西部括蒼鎮,距鎮區約15公裡,村周邊括蒼山脈綿亙,崇山峻岭、峰巒起伏,山場廣闊、林木茂盛,氣候溫和、雨水充沛,森林資源豐富。因該村中有一條較深的溪坑,古時村名稱「深垂坑」,「垂」與「樹」在當地方言裡口音相近,後統稱為新樹坑。

新坑河溪流穿村而過,村內的建築則坐落在溪南溪北,構成美麗富饒的清簡桃源圖。

村莊位於方溪及北面山上一條小溪兩溪交匯處,環境優雅寧靜。沿溪兩岸,依山傍勢、錯落有致、高低參差地建著座座民居,村後的山上梯田層層。青山綠水相映,小橋流水人家。一派山村簡樸清靜氣息,充滿詩情畫意。舊時有民謠為「柴株當棉襖,烏糯當晚稻,松明當燈照,芒菜吃到老」。

新樹坑村四面環山,南有羅家坪,北有外山,西有香碓頭山,相對高度均在五百米以上,東邊為村子入口,小崗頭如仙人的手臂伸出作抱村狀,有「仙人抱子」之稱,以前道路環小崗頭而出,行人未轉過山彎,難以一睹村莊真容。原先環繞小崗頭的小路今已廢棄,現在從村外進入,站在山洞外往村內看,一座拱橋,一棵古樟樹和一幢三合院老房子,猶如管中窺物,又如鏡中望景,很是稱奇。當地與黃石坦一樣,流傳著黃龍與陶仙人的傳說。

村內尚有新樹坑的支流石南坑,大多民居就建築在深樹坑與石南坑兩岸,現村內除至黃石坦的道路已澆上水泥外,其餘均保留著本有的特色,一律用石條鋪就,村內傳統建築保存比較完整,這得益於地理位置較為偏僻,改革開放後村民大多外出經商、打工,古村落群整體建築風貌古樸原始,是目前現存極其稀少的幾乎沒有現代建築材料痕跡的村落群。

現存歷史建築內部多為穿鬥式木結構兩層房子,山牆一般以當地的石材砌築基礎部分,上半部分為青磚,屋簷淺挑出山牆,窗門洞小而精緻,建築形式簡潔淳樸。過村口古橋,對岸樟樹下有一座古廟「三皇殿」,據村中老人介紹廟宇與古樟樹同齡,至今香火不斷。

元時,新樹坑村劃五十一都,清屬太平鄉張家渡莊,民國期間屬立本鄉,1949年改鄉為永安鄉,1954年分歸為尚山鄉,1956年重並為永安鄉,後分別改屬為永安鄉,括蒼人民公社永安管理區 永安人民公社,1984年行政改革稱永安鄉,1992年撤擴並後改屬張家渡鎮,2002年改屬括蒼鎮至今。

5 仙人橋村:仙氣飄蕩時光裡

要抵達位於臨海匯溪鎮的仙人橋村,需沿著盤山公路彎曲盤旋而上,經過「仙人十八灣」的考驗。村中古木不少,多是楓香,有的已經有300多歲,見證了仙人橋村幾代人的變遷。

在名為「羊巖水」的溪谷中,水流潺潺,而這溪谷兩岸便是仙人橋村。仙人橋村前有溪坑曰龍潭坑,兩對岸各有一巨巖,巨石兀然聳起,天然生成,如同兩個橋墩,傳說是仙人造的尚未完工的橋,人們便稱之為仙人橋,而這個村莊也由此得名。

村中有不少房屋跨溪而建,一座座石牆古屋靜謐悠然。大大小小各式各樣的橋——亂石單孔古拱橋、鋼筋水泥單孔橋梁、古樸自然的碇步橋……注視著時間的流逝,看著鴨子在水中嬉戲撲騰,小鳥在一旁的樹梢上停留,村民神情自在地散著步。

6 灰坑村:古樸疊翠桃源中

在臨海尤溪鎮江南大峽谷的源頭,離鎮上20多公裡的峽谷深處,有一個幽靜的古村,它叫灰坑。灰坑村三面環抱山林,一條清澈的小溪蜿蜒而過。群山環繞的瓦屋,細長曲折的石板路,青翠欲滴的竹柏、樟木,古樸自然,儼然世外桃源。

在灰坑村,抬頭仰望,便是一路峰巒疊翠,峽谷幽深,夏季也鮮少有蚊子的侵擾。參天的古樹釋放著清新氧氣,原生態的風景令人卸下心防,幽幽神韻將思緒漸漸拉遠……

不足百人的灰坑村中,村民大多姓牟,青壯年為了生計和發展,大多已經下山了,村中多為老人小孩,村裡的老人最喜閒坐在村頭的老橋邊聊天。在竹筍採挖季節,村頭曬滿筍乾,風中飄著淡淡的竹筍香氣,生活的氣息瀰漫開來。

7 林家坑村:括蒼深處有人家

林家坑位於臨海西部括蒼鎮600米高的深山裡,風貌幾近原始,是一個安靜的小山村。從括蒼鎮到林家坑,隨著山路漸漸深入,林木愈漸蔥鬱,顛簸的山間公路兩旁,不知名的植物生長得分外盎然,奔流的山澗,泉水清冽。

林家坑,寂靜卻充滿生機。原始的石級路,石塊壘起的牆簷,碧草萋萋的村中小路,以及那一茬又一茬的木欄柵、竹籬笆都依舊靜靜地守望在時光裡。村中的老人佇立在自家院子裡,料理著農活。小黃花兀自盛開,無名的野草瘋狂生長,那棵300年前的紅豆杉青春依舊。

這裡還有醉心中國傳統文化,從城市「回歸」鄉村的年輕人,在山水間專注於自己的紫砂壺藝術事業。最是勾人的還是那一扇扇緊閉的門扉,和一院清寂。當嫋嫋炊煙升起,倦鳥飛回山林,你的家就在這裡。

8 南蔣村:三龍戲珠人閒居

南蔣村位於臨海沿江鎮西南部,是沿江最高的山上村,因為處蔣家山山南,故稱南蔣。秀水青山的南蔣村,已於2016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三山將南蔣環抱其中,小溪谷中過,形成「三龍戲珠」的獨特山水格局。

南蔣村是臨海為數不多的古建、格局、風貌都保存較完整的傳統村落之一。石牆木結構的瓦房在悠悠歲月裡散發著古老懷舊的韻味,南蔣大會堂昔日的「輝煌」依稀可見,慢慢的時光安靜地流淌。

南蔣村中人不多,陸陸續續已經有1800多村民,選擇移民下山,但仍有許多老人駐守在祖輩落下的村莊裡,依然平和安詳,手裡操持著「篾匠」的活,曬著應季的蔬果乾,編織著生活的煙火。

9 殿前村:百年老樹古宅韻

殿前村,處臨海河頭鎮中心位置。由新村與老村兩大片組成,新村裡沿街的新民房遍布,地處始豐溪畔,山清水秀。老村大多是老舊民居,多居住著老人。在新舊交替中,和諧共生。

這裡森林廣布,盛產柑橘。殿前老村風景秀麗,除了大片的橘子山,在進村口還有一古樹群,以樟樹和棕樹為主,被臨海市政府列為古樹名木加以保護。百年的綠樹已成蔭,孩童們在樹下自在玩耍。

殿前村中的古建,將時間慢溯。清朝康熙年間的朱氏宗祠、方糕形的鐘樓、民國旅次軍中的書畫家朱以德故居等等。踏著先輩們走過的路,看著和從前也許早已不同的風景,沉澱著曾經躁動不已的心。

古村記獨立整合自網絡,轉載請註明來源「古村記」

相關焦點

  • 浙江臨海最美9處古村落,東南海畔小鄒魯古韻飄香
    浙江台州,臨海。 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唐以來長期台州府治,台州府在南宋時為畿輔,臨海作為其治所。 這裡,素有「小鄒魯」和「文化之邦」的美譽,其周邊,散落著不少美好古村落。 一起來看看最美的9處,你去過幾個?
  • 台州的梅花開了!這10處賞梅秘境,美翻天!
    這些賞梅地 有你熟悉的,也有你未曾去過的 找時間,來賞梅尋香~ 臨海 江南長城梅園 圖/呂振球、劉旭明 臨海江南長城上有一座梅園,原是古台州官署花園,背靠江南長城,面向靈江,遍植梅樹。
  • 金秋丹桂,台州學院邀你共賞臨海校區的香與韻
    文風古韻意猶長臨海肇始於古越東洲的一抔沃土,催生於北固山下的煦育春風,歷代子孫繁衍於此。飄散著桂馥蘭香的台州學院臨海校區,正是由這座朝氣蓬勃、厚積薄發的城市孕育而出。臺院學子在純淨自然的桂香中沐浴、成長,恰應了那句烙印在心的校訓——「澡身浴德,修業及時」。眾多的文科專業將整個校區包裹於濃厚的人文氣息之中,再加以臨海古城濃厚的文化底蘊,使風華正茂的青春和千年古城的氣魄水乳交融。
  • 初夏鄉村遊,台州這6處網紅景點不容錯過
    進入5月份以來,台州地區天氣較往年有些反常,持續高溫天氣,大街小巷裡的人們衣著清涼,早早的進入夏天。炎熱的夏天擋不住人們外出遊玩的激情,不用長途奔波、爬山涉水在周邊精品鄉鎮、網紅景點清涼出行成了大家的首選。
  • 台州5村落列浙江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
    台州5村落列浙江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 2012年11月22日 09:50:25   浙江在線11月22日訊昨日,記者從台州市農村工作辦公室了解到,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重點村名單公布,台州黃巖區北洋鎮潮濟村、臨海市東塍鎮嶺根村、玉環縣坎門街道東沙社區
  • 臨海人快看!昨晚,臨海夜市美食亮相央視 
    10月9日19時28分,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2020中國夜市全攻略:浙江台州》。臨海都有哪些夜市、什麼美食出現在這檔節目中呢?一起去看看吧!如果說海鮮是台州的味道,那小吃更是不能錯過。在台州的臨海有一條古老的街道——紫陽街。如果尋覓臨海小吃的話,紫陽街絕對是最豐富齊全的,小城的煙火氣也就在那一叫一賣中顯現出來。
  • 台州這9個好去處,等你來選擇!
    2018-06-18 00:56 | 台州旅遊端午小長假開始了,家裡做了鹹粽還是甜粽啊,想好去哪兒玩了嗎?如果小長假只能去一個地方,你會去台州哪裡呢?小編的答案是這樣的……如果小長假選擇天台,那夏日裡的國清寺不能錯過,草木青綠掩映著陽光斑駁,隋梅下的石獅依舊抖擻,殿堂前的荷花已然盛開.看取蓮花淨,應知不染心,夏日國清禮佛,萬物皆善。如果小長假選擇臨海,那江南長城值得一登,似乎記憶裡爬長城都在六七月,記憶裡也是老爸鼓勵著爬完。
  • 浙江臨安最美7處古村落,苕溪秀美山水人家安逸
    這裡,依然保留著許多秀美的古村落,一起來看看最美的7處。 1 大峽谷村 村中四季都有不同味道,春有滿山百花小草,夏有納涼戲水小溪,秋有紅葉野味山果,冬有白雪老底年味。
  • 浙江三門10處最美古村落,尋常少有人知的秘藏風景
    浙江台州,三門。西枕天台山,東瀕三門灣,山海之間,總有秘藏風景。這裡據說是中國最鮮美的小城,這裡有最美的寧靜韻味。在這個美好的土地之上,一起來尋覓最美的10處古村落,你可曾去過幾處?1 巖下村三門縣橫渡鎮,村莊前溪後水,西部山崖有清泉飛瀑,奇山異石,風光旖旎,至今仍保持著田園牧歌式的原生態風情。
  • 吃台州,當地人帶我去了臨海寶藏小鎮,24小時美味不停歇
    美食活動從凌晨5點到轉天的凌晨三點,有些店甚至24小時不停歇。據說每一家都好吃的美食街選擇多到爆炸,城裡少見的炭火燒、手工制讓傳統小吃出了這片地界就黯然失色。圖自@杜橋網把吃當做日常休閒活動讓杜橋人嘴刁得很,不好吃的店根本活不下來,一次次的更新換代,美食街上每家店都有自己的好吃屬性。央著當地人給一點當地美食推薦,直接開車從美食街上過,車輪滾動一圈基本就有一家店值得介紹。
  • 天台的國清寺,臨海的龍興寺,哪座千年古剎是台州寺院中的翹楚?
    浙江台州自古以來就素有山海水城,和合聖地的美譽,它雖然不是一座熱門的旅遊城市,但是台州的很多景區都給外地遊客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說到台州最著名的景區,很多遊客一定會說,那肯定是那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剎,它不但是國家5A景區,更被遊客譽為浙江最良心的景區之一,那便是中外馳名的天台國清寺。
  • 台州唯一!臨海這個鎮被評為第六批浙江省歷史文化名鎮
    為伸臂式石樑橋,橋兩側有石欄板,柱14對,均刻有「光緒十六年」紀年及捐助人「李元炳同男士學」等字樣,是臨海現存清代伸臂式石樑橋中較有代表性的建築。 前有一小臺門,臺門為硬山式青瓦屋頂,牆面灰雕裝飾。2017年列為歷史建築。
  • 台州「拉風學院」臨海分院正式揭牌成立
    8月7日,台州市垃圾分類公眾教育學院臨海分院(簡稱「拉風學院」臨海分院)在台州學院臨海校區正式揭牌成立。分院首任院長由市分類辦主任兼任。據悉,「拉風學院」臨海分院是由臨海市分類辦和台州學院臨海校區聯手打造的,集垃圾分類培訓策劃宣傳於一體、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綜合性平臺。
  • 15日起台州臨海站關閉 寧波超40趟往返臨海的火車票停賣
    屆時,停靠臨海站的43趟旅客列車將被分流至三門縣、台州以及溫嶺等站停靠辦客。為此,寧波站每天往返臨海站的超過40趟高鐵將受影響。台州臨海站是甬臺溫鐵路寧波往南的一個重要車站。目前,寧波每天開往臨海站的高鐵動車組有19趟,從臨海站開往寧波的列車每天有22趟,而在臨海站關閉後,這些列車都將受到影響。
  • 複習一下,台州哪些打卡點你還沒「浪」過?
    這是台州首家開放夜間遊覽的博物館,每周六開放至晚間8點半。地址:台州市黃巖區金帶路與二環南路交匯處附近西(免費)五洞橋永寧江綠道自永寧公園西大門起,沿永寧江蜿蜒而行,止於長潭水庫大壩,總長45公裡,並配套有大小驛站15處,各休憩節點25處,公共藝術主題雕塑23處,崗亭12處,沿途江上好景、遠山如黛,2018年被評為「浙江最美綠道」。
  • 台州:這裡私藏了浙江最美的秋色
    這裡就是浙江台州,距離杭州僅2h的車程,深藏著你不知道的美景。▼紅杉林丨臨海·紅杉林丨「江南的喀納斯」在浙江台州臨海東塍鎮桐坑村,到小芝鎮溪下村的一條依山傍水的路上,有大片壯闊的紅杉林,直到前些年這裡通了公路,人們才發現,原來在江南的深山坳裡,還藏著這樣一派塞外風光
  • 台州臨海傳統「小吃」:名字「蛋清羊尾」,為啥吃不到「羊尾」?
    最近,我們受邀參加浙江台州的旅遊活動,來到浙江臨海遊玩。臨海是台州市代管的縣級市,位於浙江沿海中部,長三角經濟圈南翼,是台州地區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台州副中心城市。在從前,臨海一直是台州府的府城,所以有非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其中也包括美食文化,臨海當地有不少具有特色的小吃,其中,讓珊珊三丫頭印象最深的一道臨海的傳統小吃,名字叫「蛋清羊尾」,當在「台州美食節」上遇到這道小吃時,忍不住跟其他遊客一樣,看看這道小吃是怎麼製作出來的。
  • 臨海博物館明天開館 都有哪些鎮館之寶?
    在這裡,走完一圈,仿佛從10萬年前走到了現在;在這裡,細細觀賞,從石器時代到民國時代,台州人的生活場景如一幅畫卷展開,一覽無餘;在這裡,你可以了解台州人的歷史,你可以驚嘆古人的智慧,你可以欣賞祖輩們的藝術底蘊、感受文化氣息……12月29日,台州臨海市博物館將正式開館,5萬餘件館藏文物將與廣大市民見面
  • 【關注】《中國統一戰線》刊介:台州詹耀良、詹洪良「初心不改四十...
    12歲那年,由於銷路不暢、競爭激烈,父親詹志山創辦的手套廠破產了,原本清貧的生活更加困窘。詹耀良在家裡排行老二,知道家裡困難。所以一放學,他就幫父母幹活。白天讀書,放學後用自行車載著自家生產的手套沿街兜售,晚上和家人一起在昏暗的燈光下製作手套。但是這段艱難的時光,不僅沒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養成了他堅毅的品質和不服輸的性格。
  • 台州哪些景點你還沒「浪」過?趁著假期快去打卡
    今天給大伙兒複習一下,台州值得打卡的好玩地,看看還有哪些你沒去過的?第一站:港城椒江椒江,位於浙江省沿海中部台州灣入口處,舊稱「海門」,素有「小上海」之譽,是台州的主城區。全區海岸線22.7公裡,臨海靠山,江穿城過,山在城中。這是一方紅色旅遊的熱土,一塊海洋旅遊的勝地,「山明水秀兼而有之,名勝古蹟不乏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