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曾正
編輯:正昊
近年來,澳大利亞生態環境受到嚴重汙染,一方面是該國頻發山火,2019年秋天一場大火一直燃燒到冬季,很大程度上破壞了森林植被;另一方面是澳大利亞境內重工業發展,莫裡森提倡經濟至上原則,大力發展重工業,對礦產進行開發、加工,排放大量二氧化碳。基於自然與人為因素,澳大利亞環境正在遭受毀滅性打擊,莫裡森也遭到了聯合國批評。
澳大利亞違背聯合國政策
當前,世界各國均在開展環境治理活動,聯合國也提倡綠色發展理念,儘量摒棄上世紀汙染環境的發展戰略,建議各國改革重工業發展結構,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然而有兩個國家並沒有響應聯合國相關政策,美國與澳大利亞堅持國內獨特發展觀。
美國認為注重環境治理會阻礙經濟發展,澳大利亞作為其盟友,秉持相同觀點,不愧是美國跟班。然而莫裡森卻沒有考慮到美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實力差距,美國雖然沒有把重心放在環境治理上,但是經濟實力仍然是世界第一,且軍事力量在世界上仍然是領先位置。反觀澳大利亞,經濟依靠農副產品與礦產資源,屬於資源輸出國家,一旦重要經濟市場被切斷,經濟幾乎面臨滅頂之災。
中澳待遇對比懸殊
據海外網報導,近期聯合國和英法舉辦重要峰會,該峰會主要內容是各國討論2021年氣候環境政策,呼籲各國合理嚴格治理環境問題,各項指標達到標準。據悉,峰會主辦方取消了澳大利亞總理莫裡森發言權,該國沒有資格在峰會上發言,原本莫裡森準備在會議上闡述個人觀點,然而沒想到自己連說話的權利都沒有,最終莫裡森一句話沒說憤而離場。
於此同時,在峰會結束之後,聯合國讚揚了中國在環境治理方面為世界作出的貢獻,並且予以感謝。由此可見,中國與澳大利亞世界地位存在區別,今時不同往日,中國正在崛起,而澳大利亞卻在走下坡路。
盟友立場出乎意料
莫裡森離場後,在媒體面前表示,不只是澳大利亞沒有發言權,紐西蘭同樣也沒有,並且澳大利亞目前正在進行經濟發展任務,政府政策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而不是為了能在某個會議上發言。
這場峰會主辦方是澳盟友,但卻對澳大利亞禁言,可想而知澳大利亞環境問題發展十分嚴峻,即使是盟友也不願意在這件事上為澳大利亞說話,反而站在對立面,所以澳大利亞需要認真考慮本國發展戰略,協調經濟與環境同步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由《沙漠軍志》原創創作,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部分消息參考:海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