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蘇可迪
摘要: 物理是一門貼近生活的自然學科。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一名高中生,在學習中,我們要樹立嚴密科學意識,經歷觀察、思考、實踐、創新等活動,逐步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訓練自己科學的思維方式,再運用課本上的知識到生活中去,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享受物理知識帶給我們的便利和快樂,為今後美好的生活打下紮實的基礎。
關鍵詞:物理,人類生活,科學應用
正文:物理科學作為自然科學的重要分支,不僅對物質文明的進步和人類對自然界認識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而且對人類的思維發展也產生了不可或缺的影響。從亞里斯多德時代的自然哲學,,到牛頓時代的經典力學,直至現代物理中的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等,都是物理學家科學素質、科學精神以及科學思維的有形體現。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理已滲入到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
一、力學知識的廣泛應用
1.重力的應用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重力無處不在。如工人師傅在砌牆時,常常利用重錘線來檢驗牆身是否豎直,這是充分利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一原理;羽毛球的下端做得重一些,這是利用降低重心使球在下落過程中保護羽毛;汽車駕駛員在下坡時關閉發動機還能繼續滑行;這是利用重力的作用而節省能源;在農業生產中的拋秧技術也是利用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假如沒有重力,世界不可想像,水不能倒進嘴裡,人們起跳後無法落回地面,飛舞的塵土會永遠漂浮在空中,整個自然界將是一片混濁。所以重力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實際密切相關。
2.摩擦力的應用
摩擦力是一個重要的力,它在社會生產生活實際中應用非常廣泛。如人們行走時,在光滑的地面上行走十分困難,這是因為接觸面摩擦太小的緣故;汽車上坡打滑時,在路面上撒些粗石子或墊上稻草,汽車就能順利前進,這是靠增大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力;鞋底做成各種花紋也是增大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而增大摩擦;滑冰運動員穿的滑冰鞋安裝滾珠是變滑動摩擦為滾動摩擦,從而減少摩擦而增大滑行速度;各類機器中加潤滑油是為了減小齒輪間的摩擦,保證機器的良好運行。可見,人類的生產生活實際都與摩擦力有關,有益的摩擦要充分利用,有害的摩擦要儘量減少。
圖一
3.彈力的應用
利用彈力可進行一系列社會生產生活活動,力有大小、方向、作用點。如高大的建築需要打牢基礎,橋梁設計需要精確計算各部分的受力大小;拔河需要用粗大一些繩子,防止拉力過大導致斷裂;高壓線的中心要加一根較粗的鋼絲,才能支撐較大的架設跨度;運動員在瞬間產生的爆發力等等。 可見,彈力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是很有用的。
二、熱學知識的應用
天氣的陰晴、冷暖與人類的各類活動息息相關,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的物理熱學知識。如人們常喝開水、吃熟食,需要對水和食物進行加熱,而加熱過程中就需知道燃料燃燒或電力加熱的基本知識;炎熱的夏天在地上撒些水,靠水分的蒸發達到降溫的目的;汽車發動機常用水來散熱;嚴寒的冬天如何保暖,保護秧苗不被凍壞而往往採用在夜間向稻田裡灌水,以上例子都充分利用了水的比熱容大這一特性;各種機械軸承、火車輪箍的製造是充分利用固體的熱脹冷縮原理。這些都是熱學知識在生產生活中的重要應用。
三、光、聲現象的應用
人類生存需要光。白天靠陽光,夜間需要燈光,設想宇宙無光,整個世界將陷入一片漆黑,所有生物將無法生存,由此可見光的重要性。然而光到底遵循什麼規律,人類怎樣利用這些規律為自己服務,這是人類研究光的目的所在。如日月食現象中遵循的是光在同一均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教室裡通常用日光燈管而少用白熾燈,除為了節省能源外,更重要的是白熾燈這種光源容易形成陰影,而日光管是平行光,可以避免陰影使我們能夠很好的工作學習;夜間行駛的汽車內不開燈是為了避免擋風玻璃反射光而影響駕駛員的視線,汽車的反光鏡用凸鏡而不用平面鏡是為了擴大觀察範圍,近視眼病人要佩戴凹透鏡是為了矯正物體成像在人的視網膜上,手電筒能「收光」是利用凹透焦點發出的光能平行射出。另外,教室的長度限制10m左右是避免原聲、回聲兩次聲音,從而使兩種聲音疊加在一起,加強原聲;兩山距離和海底深度的測定也是利用聲音的傳播原理。
圖二 圖三
四、電學知識的應用
自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以來,人類進入了電氣化時代。從生活用電到交通運輸、工廠企業用電,都來源於發電機,電已成為人類必不可少的主要能源。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電的應用。如夜間走路用的手電,它是將化學能轉化為電能;乾電池不會發生觸電事故,而照明用電如使用不當,將會危及我們的生命安全,這是因為不高於36V的是安全電壓,而照明電路的電壓是220V,遠遠高於安全電壓;煮飯用電飯煲、電炒鍋是將電能轉化為內能,電力機車的行駛也是靠電能,一切家用電器都需要電。假設沒有電,電動機將不能轉動,電力機車不能行駛,所有電器設備都不能工作,人類社會將會倒退。因此,電是人類的好夥伴,只要我們嚴格遵循安全用電原則,我們就可以馴服它,利用它為人類服務。 總之,物理知識從日常生活到高科技前沿,電的應用十分廣泛。
圖四
五、結語
可見,物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我們應該努力將物理知識與生活實際結合起來,提高自身綜合能力,這樣知識越用越靈活,生活中也會得到極大的方便。
參考文獻:
[1] 人教版九年級下冊物理教科書
[2] 圖片來源於網絡
http://www.cntgol.com/uploads/allimg/171213/15195a109-1.png(圖一)
http://p3.so.qhmsg.com/t012613a56267166502.jpg(圖二)
http://dingyue.ws.126.net/oYB0T87rX0iRqRGD6wN=vveB4IFoxPFRVAlSPxPe3nmfE1527058664609.jpg(圖三)
http://image.suning.cn/uimg/sop/commodity/201012998813926435155484_x.jpg(圖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