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學概論這本書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啦,小夥伴們可謂是又愛又恨,設計學概論這本書包括世界現代設計史裡面的一部分內容,所以掌握好設計學概論這本書,你就成功了一大半。由於裡面的內容太繁雜需要記憶的東西又太多。小夥伴們可能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解決,不慌不慌,接下來就為大家分析一下剩餘的時間裡應該如何快速掌握這本書的內容。
第一章:作為學科的設計(設計的理論闡述+設計研究的現狀)
設計:作為一門學科,是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瓦薩裡於1563年在佛羅倫斯所創立的設計學院為標誌的,自20世紀70年代從西方的視覺藝術中分離出來的獨立學科,將其分為設計史、設計理論、設計批評
第一節:設計的理論闡述(設計史,設計理論,設計批評)
設計史:藝術史和設計史
藝術史:19世紀兩位巨人,戈特弗裡德桑佩爾;阿洛伊斯李格爾(功能性vs審美性)
設計史:20世紀現代主義設計史家尼古拉斯·佩夫斯納和吉迪恩
二.設計理論:(西方早期+19世紀+20世紀+二戰前後+20世紀60年代+20世紀90年代)
西方早期:
1.將設計與比例聯繫在一起:西方藝術史之父瓦薩裡、古羅馬的老普林尼《博物志》、古希臘的波利克列託斯的《規範》
2. 威廉·荷加斯的《美的分析》為最早的設計理論專著(洛可可風格的意義+線條的曲線美)
19世紀:
一、以1837年成立的設計學校為中心的設計教育理論研究。(瓊斯+德雷瑟)
二.針對工業革命的影響做出的反響(皮金+拉斯金+莫裡斯)
20世紀:現代運動的實踐者們主要關注藝術和建築(勒·柯布西耶+格羅皮烏斯)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眾多的設計理論家移居美國,開始了美國的設計理論發展時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設計理論家與商業管理和科學方法論的新理論結合:二戰期間發展起來的人體工程學
20世紀60年代:
1.英國阿徹《設計家的系統方法》、《設計程序的結構》、將系統方法引入設計
2.出現新報導寫作(對波普設計新美學的直接反應):沃爾夫+班納姆
3.設計理論已經成為折中主義的東西,源流來自羅蘭巴特
20世紀60-80年代:設計研究和設計理論從其他新興學科中受益匪淺,尤其是對少數群體的研究中獲益不少
20世紀90年代:設計理論多元發展,唯一共同目標是將設計儘可能放在最為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去研究。
三:設計批評☆(關於設計批評定義、分類+批判性設計批評的價值判斷+設計批評的對象及主體、標準、特殊方式+設計批評的理論發展)
1.設計批評的定義:設計批評與設計史是不可分割的,因為設計史家的工作建立於他的批評判斷之上,而設計批評家的工作基礎在於設計史教育和經驗。
設計批評家和設計史家的區別:前者的關注點是當代的設計作品,後者則是設計的歷史。
設計批評的任務是以獨立的表達媒介描述、闡釋和設計具體的設計作品。
2.設計批評的分類:設計批評是一種多層次的行為,包括歷史的、再創造性的和批判性的批評。
3.設計批評的重要性在於對設計作品的價值判斷。這些標準包括:形式的完美性、功能的實用性、傳統的繼承性以及藝術性意義。
4.設計批評對象及其主體
設計批評的對象:(1)設計現象 (2)具體的設計品
設計批評的主體:設計的欣賞者和使用者,具有民主性、族群性、多元性
5.設計批評的標準、特殊方式
設計批評的標準:相對性、歷時性
設計批評的特殊方式:博覽會模式+族群批評
6.設計批評的理論發展
往期精選
【設計史論】藝術設計理論二輪複習規劃重點,理清思路最關鍵
【招生簡章】東道手繪2020年寒假集訓營招生簡章
南林藝術設計理論重點資料+歷年真題答案
往期集訓精彩回顧
東道設計考研
責任編輯:
東道設計考研編輯部
內容策劃:
東道設計考研教研中心
諮詢電話:13851757253
諮詢QQ: 3101165379
客服微信:dongdao321
南京中心 /上海中心 /杭州中心 /合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