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有木芙蓉和水芙蓉兩種,木芙蓉的花季在秋天,水芙蓉的花季在夏天。
寶釵的冷香丸中有兩位藥,一味是夏天的白荷花花蕊,一味是秋天的白芙蓉花花蕊。這裡的荷花也是芙蓉。
林黛玉是水芙蓉。
林黛玉的花籤上有一枝芙蓉,題著「風露清愁」四字,那面一句舊詩,道是:莫怨東風當自嗟。
莫怨東風當自嗟,出自歐陽修的詩「紅顏勝人多薄命,莫怨東風當自嗟。」
風露清愁即描寫荷花。荷花又稱芙蓉,芙蕖,菡萏,蓮花等。
王昌齡的《採蓮曲》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這裡的芙蓉即水芙蓉,美人臉比芙蓉,人比花嬌。
水芙蓉娉娉婷婷立在水面,一陣風吹來,荷葉,荷花上面露珠滾動,應該就是「風露清愁」。
有詩云,「晚荷花綴露珠圓」,「圓荷出水露珠傾」,描寫的就是荷花與露珠的美圖美景。
因此風露清愁就是指荷花,也就是說林黛玉是水芙蓉。
林黛玉是水芙蓉,那麼晴雯是不是水芙蓉呢?
水芙蓉的花季在六七月份,晴雯死的時候是八月末,水芙蓉已經成為枯荷。
寶玉問小丫頭,晴雯做的是什麼花神?
恰好這是八月時節,園中池上芙蓉正開。這丫頭便見景生情,忙答道:「……他就告訴我說,他就是專管這芙蓉花的。」
書中點明這是八月時節,因為當時剛過完中秋節,王夫人把晴雯攆出了大觀園。這裡的八月是農曆八月,按照現在的陽曆應該是九月到十月之間。此時已經是暮秋時分,暮秋時分荷花已經蓮枯藕敗。
荷花的花期在陰曆的六七月份,陰曆六月二十四日為荷花生日,荷花有「六月花神」的雅號。小丫頭說話時,是八月末,這時候荷花已經謝了。
劉姥姥遊大觀園時,應該就是八月份,因為當時大家剛剛吃完螃蟹,中秋節吃螃蟹賞桂花是我們的傳統文化習俗。
去蘅蕪苑時,賈母和劉姥姥等人分別坐上兩隻棠木舫,鳳姐還劃了幾下船。這時發生了一件小事,這件小事證明,八月盛開的芙蓉花不是水芙蓉。
寶玉看著謝了的荷花非常不順眼,就說:
「這些破荷葉可恨,怎麼還不叫人來拔去。」林黛玉道:「我最不喜歡李義山的詩,只喜他這一句:『留得殘荷聽雨聲。』偏你們又不留著殘荷了。」寶玉道:「果然好句。以後咱們別叫人拔去了。」
從寶玉和黛玉的對話裡我們知道,中秋節後,大觀園池塘裡的荷花就已經凋謝了,只剩下乾枯的荷葉。
既然水芙蓉已經凋謝,那麼小丫頭看見盛開的芙蓉花一定是木芙蓉。
晴雯死的時候是八月末,木芙蓉正在盛開。
晏殊的《訴衷情·芙蓉金菊鬥馨香》詩云:「芙蓉金菊鬥馨香。天氣欲重陽。」意思是芙蓉和金菊爭芳鬥妍,節氣將近重陽節。這首詩點明了木芙蓉花開的時候沒到重陽節,也就是說九月份左右是芙蓉花綻放的時節。
芙蓉花晚秋始開,儘管霜侵露凌,卻丰姿豔麗,與菊花一樣,佔盡深秋風情,因而木芙蓉又名「拒霜花」。晴雯死的時候,就是八月末,因此是木芙蓉在開放。
「園中池上芙蓉正開」,不是指池塘裡,而是指池塘上面的土地。
晴雯被攆走是中秋節後,小丫頭見「園中池上芙蓉正開」,這裡的「池上」,不是池塘裡,而是池塘上面的土地上。
木芙蓉喜歡溫暖、溼潤環境,不耐寒,忌乾旱,耐水溼,因此木芙蓉大多種植在水邊。大觀園裡的芙蓉花就種植在池塘邊上的土地上。
寶玉寫好《芙蓉女兒誄》,特地帶上這小丫頭,到芙蓉花前祭奠晴雯,書裡又有這樣的句子:
……先行禮畢,將那誄文即掛於芙蓉枝上,乃泣涕念曰……
水芙蓉已經凋零,且沒有花枝,碩大的荷葉沒法掛誄文,如果要掛誄文一定需要坐船到池塘中才能掛上誄文。
寶玉和小丫頭沒有坐船,小丫頭直接把誄文掛到芙蓉枝上,顯然這個芙蓉是木芙蓉的樹枝。
林黛玉從芙蓉花裡走出來,說明芙蓉花生在陸地,不是水裡。
寶玉剛念完誄文就見一個人從芙蓉花裡走出來,書這樣寫道:
忽聽山石之後有一人笑道:「且請留步。」二人聽了,不免一驚。那小鬟回頭一看。卻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 話說寶玉才祭完了晴雯,只聽花影中有人聲,倒嚇了一跳。及走出來細看,不是別人,卻是林黛玉。
林黛玉是從芙蓉花裡走出來的,顯然這些芙蓉花生長在陸地上,不是生長在水裡。晴雯是木芙蓉無疑。
晴雯是木芙蓉,那麼林黛玉一定是水芙蓉了。
晴雯有木芙蓉傲霜的勇敢與堅毅。黛玉有水芙蓉的嬌柔與高潔。兩種芙蓉花是寶玉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人。
作者:潤楊閬苑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