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王朝十二帝排名,每個皇帝各有千秋,為何他能排名第一?

2020-12-17 浪淘古今事

秦始皇統一天下以後,開創了封建王朝制度,而這樣的制度也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大清是距離我們現在最近的一個封建王朝,它的滅亡也代表了在我國盛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破滅,大清也給人們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而清朝的統治者們也成為了後世的關注對象。

在大清統治的歷史當中有12位皇帝,如果將這些皇帝進行一個排名,不知道你會如何對比呢?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說手大清12帝的排名,排名第一的肯定是皇太極,因為他開創了大清王朝,而且還對原來的女真部落進行了大力的改革,為日後大清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排名第二位的是雍正皇帝,他不但從組了大清的機構,同時雍正的勤奮也是有目共睹的,幾乎全年不休息,除了睡覺就是在操勞政務,兩點一線的工作精神,心繫百姓,沒有他的政績,就沒有後來的康乾盛世。

排名第三的就是康熙皇帝了,年少擊敗鰲拜成名,平三番,收臺灣,戰葛爾丹,這些諸多功績,都可以看出康熙是一位偉大的皇帝,無能在治國還是才能上排在第三都是實至名歸。接下來就是努爾哈赤,順治,和乾隆三位皇帝了,努爾哈赤二十五的時候統一的女真各個部落,建立了後金,也為後來的大清打下了基礎,而順治皇帝前半生的功績非常不錯,但後半生卻出家為僧,因此只能排名第五了。

乾隆皇帝排名第六位,很多人都覺得乾隆不千古一帝嗎?為何排在第六位呢?其實乾隆在主政的時候大清已經國富民前了,相對來說他的壓力較小,而且在晚年幾乎沒有作為,相比前面的幾位,自然只能排在第六名了。

排在第七位的是嘉慶皇帝,雖然嘉慶皇帝登基以後就搬倒了和珅,但他閉關鎖國,也導致了大清王朝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和珅也是他的父皇給他留的一個小金庫而已,功勞不能算在嘉慶身上,排在第八位的是道光皇帝,道光皇帝最大的特殊就是「吝嗇、摳門」,功績平平但總比後面幾個好。

第九的排名是光緒皇帝,一說到光緒很多人都會想到慈禧太后,光緒主政期間,由於慈禧太后幹涉朝政,因此光緒並沒有發揮出什麼才能,因此只能排在第九位了。第十位皇帝是鹹豐,鹹豐一生都沉迷於酒色當中,但命運非常不好,西方列強他趕上了,百姓起義他也趕上了,只能排在第十位。

第十一為是同治皇帝,同治沒有什麼好說的,只是被慈禧扶持上位的一個傀儡皇帝,而且在他剛剛親政的時候就去世了,能有什麼功績呢?最後一位大家都能猜到,他就是末代皇帝溥儀,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被人趕出紫禁城,結束了封建王朝的統治。

總結:大清十二帝各有特色,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傳奇,故事,這裡只是將他們的功績來做一個排位而已,當然每一人都有自己的認可。歡迎大家積極討論。

相關焦點

  • 珍稀紀念幣之大清十二帝紀念幣
    古錢幣的品類中也不是只有流通的貨幣,還包括一種紀念幣,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清朝的十二帝紀念幣。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一直實行的是君主專制,皇帝是封建王朝政權和神權的象徵,是王朝最高統治者,有至高無上的權力。
  • 解讀大清王朝歷代皇帝的年號寓意,多為國家繁榮富強之意
    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四、順治,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歷十八年,」順「,順利,」治「,治理,即順利治理國家,順治皇帝繼位後,大清王朝入關在即,一統華夏已成趨勢,寓意大清王朝的理想和目標,歷史證明,大清王朝實現了這個理想和目標。
  • 大清十二帝齊聚陰間,康熙語驚四座,乾隆黯然退場!(完結)
    第十九章:大清皇帝們的墳墓(下)陰間地府中,清朝十二位皇帝齊聚一堂,開起了家庭會議,由努爾哈赤主持。上一話中,談及六位皇帝駕崩的原因,感慨良多,氣氛突然就變化了許多。其中皇太極、順治、雍正、鹹豐、同治、光緒六位壽命短一些的皇帝,回憶了舊事之後黯然離場。
  • 明朝16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如何排名呢?
    而布衣出身的明太祖朱元璋,開國以後,雖然留下了清洗功臣等罵名,但是極大的鞏固了王朝統治,制定好了王朝的各種制度,可以說明朝能延續二百多年,明太祖朱元璋功不可沒,所以排名第一。 可能整體來說,明憲宗的表現只能說是一般,不能說太好,但對比其他不成器的皇帝,也是說得過去,所以排名第八。 第三檔次:能力跟不上抱負的皇帝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第十位皇帝,身為明朝第一仁君的明孝宗之子,這位皇帝的一生都是叛逆且荒誕不經的,當然也是極具爭議性的。
  • 秦始皇有何能力,超越亞歷山大大帝,成為世界排名第二皇帝?
    中國歷史很長,有上下五千年;中國的王朝很多,有83個王朝;中國的皇帝很多,有559個帝王,包括397個「帝」和162個「王」。 有的皇帝很厲害,名垂千古,中外聞名,而有的皇帝,則默默無聞了一輩子。而他,卻是中國歷史上的傳奇,也是世界歷史上的傳奇。他是秦始皇,是嬴政,是趙政,是祖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皇帝。有一個排行榜叫「影響世界的100位帝王」,而秦始皇則排名第二,是影響世界第二的皇帝。
  • 清朝24功臣圖:紀曉嵐在和珅前面,第一當之無愧最後一個毀了大清
    大清王朝的歷史已經塵埃落定,但二十四臣的名字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消逝而逝去,而是透過歷史的塵封變得愈來愈清晰,影響著一代代後人。也許有人會對他們的排名有所爭議,但是又不得不承認的是,大清能存續近三百年的時間離不開這些人的功勞。
  • 順治皇帝位大清朝做了什麼貢獻呢?在歷史排名上他能打幾分呢?
    順治皇帝是第一個在北京城統一中國的清朝皇帝。第一個在北京城接待藏族活佛的皇帝。第一個在北京城祭拜孔子的皇帝。第一個矩形滿漢全席的皇帝。明確清朝走什麼路,清朝在順治時代有兩大派勢力,一派繼承努爾哈赤勢力,認為大清國法統繼承於元帝國,和蒙古人是一家。所以應該在中原各地推行退耕放牧的政策,在中原地區遊牧放馬。
  • 大清皇帝政績排行榜,乾隆沒上榜,排第一的皇帝這項也是歷史第一
    ,今天小編就跟大家盤點一下離我們最近的朝代,清朝的皇帝排名,說起清朝的皇帝,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因為在各種各樣的電視劇裡,清朝的皇帝都有非常高的出場率,各種各樣的演員也演繹了不同時期的他們。乾隆皇帝提及清朝,不得不提的就是乾隆皇帝,他在電視劇中的出場率應該算得上是第一,而最近熱播的電視劇《延禧攻略》講的也正是他的故事。
  •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代12位皇帝能力排行榜:第一名無人敢質疑,乾隆只在中間遊 清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的最後一個王朝,一直以來都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存在。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了沒有,似乎對於清朝的歷史,大家提及的比較多的要不就是康雍乾三朝,要不就是慈禧宣統這些末代帝王,不得不說著對清朝的其他皇帝很不公平,好像清朝除了康熙雍正乾隆之外就沒有什麼出名的皇帝了,所以小編今天就來做一個清朝皇帝能力排名,讓大家初步了解一下清朝的皇族。 No.12宣統帝
  • 大清王朝親王眾多,為什麼偏偏無人敢興兵造反?原因其實很簡單
    在我國古代,人們夢想當皇帝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可以擁有後宮三千妃嬪,日日夜夜流連溫柔鄉。擁有這麼多的妃嬪,自然就會有更多的子嗣,手心手背都是肉,那麼到底選誰作為自己的繼承人,擔負起治國理政的重任呢?關於繼承的問題,古代封建王朝基本上都是實行嫡長子繼承制,立長不立賢。
  • 多爾袞暴斃之後,順治皇帝為何沒有殺掉他唯一的孩子?事實原來是這樣
    據史料記載,公元1650年,大清王朝的開國功臣,戰功赫赫的攝政王多爾袞突然暴斃於狩獵途中,可以這樣說,大清王朝之所以能夠入關,順治帝之所以能夠入主中原,和多爾袞的貢獻是密不可分的。
  • 十二生肖皇帝屬相排名
    在民間傳說中最早是關於軒轅黃帝,軒轅黃帝要選拔十二種動物去天庭值班,因此通過比賽選中了鼠、牛、虎等十二種動物。每個人自出生以來只有一個屬相,在古代有很多的英雄豪傑等代表人物,很多大家熟悉的帝王、天子就有八百多位,被我們熟知封帝王生肖屬相都不一樣,這不得不令人詫異,那我們一起來看下皇帝都有哪些生肖,以下是十二生肖帝王排行榜。
  • 清朝12帝,按照個人能力和國家貢獻,該怎麼排名呢?
    1636年,國號被皇太極改為大清。從努爾哈赤建立後金算起,直到1912年清朝滅亡,清朝一直持續了總計296年的時間。這期間清王朝共傳位12位皇帝。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在中國歷史上可算得上影響深遠的朝代。在這296年間,一共出了12位皇帝,每一皇帝各有才能,也各有缺點,在位期間也發生不少故事。
  • 大清都亡了,頒布的《清帝退位詔書》有啥用?你看上面都寫了什麼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從1636年,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到1912年溥儀下詔退位算起,一共國祚276年。縱觀歷史,古代的末代皇帝基本上不是被亂軍所殺就是四處逃亡。而清朝的滅亡就有意思了,皇帝不僅有空閒頒布《退位詔書》,退位之後還能繼續生活在皇宮裡,真可謂是歷史奇觀。
  • 排名第5的童帝為何需要排名第10的豬神拯救?童帝:我需要書包
    童帝是在S級英雄中排名第五,小小年紀能得到這麼高的排名實屬不易,這也說明童帝的實力不俗。他曾經還做過金屬騎士的助手,智商超高的童帝能製造各種優秀的武器,而他的大部分武器都藏在他背後的小書包裡。在怪人協會入侵的時候,童帝的對手是鬼級怪人美杜莎。
  • 百家姓前八位中,有哪幾個姓沒出過皇帝?周姓:揭老底是不?
    有不少都是前朝皇室遺留支脈,雖已經改朝換代,但靠著祖先的餘蔭也能站穩腳跟。但還有幾支姓氏,祖上沒出過什麼皇帝,卻也能躋身當時的高層門閥,這樣的家族才是百家姓中最有實力的。趙姓——南越、趙宋南越武帝趙佗是趙姓帝王之中壽命最長,也是為帝最早的一位。
  • 明末為何沒有出現大清、大順和南明三足鼎立的局面?
    明末為何沒有出現大清、大順和南明三足鼎立的局面?人們在聽到「三足鼎立」這個詞的時候,第一時間想到的不過是東漢滅亡後的三國時期,而明朝末年大清入關時的局面與此卻頗為相似。以李自成為首的起義軍在攻下北京城後,建立大順,並且在倉促之下稱帝。
  • 老皇帝親自閱卷 改為大清唯一連中六元考生 他何德何能
    古代科舉考試,縣試、府試、院試第一名為「案首」,俗稱「小三元」,鄉試、會試、殿試的第一名為解元、會元、狀元,即「大三元」,六次考試均為第一名即為「六元及第錢棨完成了五次科舉考試,排名均在第一,他參加最後一次考試——殿試的時候,卻無緣第一名,排名為第十名。一次偶然的機會,皇帝親自幹預之下,錢棨竟被改為第一名。
  • 王朝滅亡前的10大徵兆
    一個王朝後期滅亡前一部分人一定會利用權力抓緊撈錢。一個王朝到了這個地步,那麼他離滅亡的日期也不遠了。身處於高層的人畢竟是少數,當他們一點也不關心下層疾苦時候,也就是人民起義造反的時候。貧富差距極大,也會刺激下層來一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也即是;憑什麼你們能享受,大家都是人,我也可以翻身農奴把福享。,官員徹底與人民脫節了。
  • 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原來真相是這樣的
    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原來真相是這樣的大清國歷經12皇帝,為何僅1個皇帝是嫡長子,康熙來告訴你真相清朝時距我們最近的古代史與近代史,從公元1616年到1912年,擁有了267年的歷史,歷位12個皇帝。這段清朝的故事是眾多導演的心頭好,動不動就上演這清朝劇一般的劇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