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農業大學經管視角 | 李春頂、李娟: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

2020-12-14 MBA中國網

近日,中國農業大學經濟貿易系李春頂教授和博士生李娟在《中國報導》撰文,分析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我國「十四五」發展規劃的重要意義。學院予以轉載,以下是文章全文。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作重要講話。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發展擘畫波瀾壯闊的新圖景。會議在充分肯定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成就基礎上,深入分析當前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複雜變化,提出了一個遠景目標、六個主要目標,一個核心:創新,十二項重要舉措。謀劃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戰略部署、主攻方向和重要著力點。回應人民群眾訴求和期盼,聚焦突出問題和明顯短板,制定戰略性、創新性舉措,集中回答了新形勢下實現什麼樣的發展、如何實現發展這個重大問題。會議為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擘畫了波瀾壯闊的新圖景,對於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重塑競爭新優勢,確保我國在世界激蕩變革中乘風破浪、行穩致遠具有重大意義。

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

新發展理念

站在歷史新起點,會議提出了「十四五」時期要繼續堅定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這是針對我國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總結國內外發展經驗教訓上形成的,也是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抓住新的發展機遇,應對新挑戰的必然要求。我們要在歷史交匯期明確五大發展理念的新特徵,貫徹新發展理念。

堅持創新發展,塑造新的競爭優勢。會議提出將堅持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並在「十四五」規劃建議中進行專章部署,這是我們黨編制五年規劃建議歷史上的第一次。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變量作用,只有更加依靠科技創新,才能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大機遇。所以,要統籌布局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基礎研究和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構建系統、完備、高效的國家科技創新體系。其次,要提升企業技術創新能力。發揮企業能動性,激發市場創新活力。第三,要推動貿易創新發展。緊抓數字經濟、服務貿易的發展機遇,以科技創新激發戰略新興產業競爭新優勢,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第四,要推動社會治理創新發展。統籌全局,加快走出一條從人才強、科技強到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的創新發展新路徑。

堅持協調發展,促進經濟結構和質量優化發展。要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轉型,必須統籌全局,聚焦發展中的矛盾和短板,促進系統發展、整體發展。具體來說,第一,推進城鄉協調發展,完善新型城鎮化戰略,推進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第二,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健全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布局和支撐體系。第三,推進產業協調發展,穩固農業基礎,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融合發展,發展戰略新興產業。第四,協調居民收入、社會福利和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處理好經濟增長速度和質量的問題,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第五,協調好政府和市場的關係,更好發揮我國的制度優勢。第六,協調開放和自主的關係,更好地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第七,統籌安全和發展,實現國防實力和經濟實力同步提升。

堅持綠色發展,促進經濟效率提升和可持續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對綠色發展提出了新要求,更加注重生產生活方式轉型和資源利用效率提升。通過優化國土空間布局,促進區域發展效率。通過優化能源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通過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改善生態環境和生態安全屏障,改善城鄉人居環境。通過深入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堅持開放發展,促進更高水平開放經濟新體制和開放發展新格局。歷史經驗表明,唯有開放才能更好地促進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建議對改革開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通過構建更加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更高標準的市場體系,促進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增強我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實現互利共贏。

堅持共享發展,保障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質量。2020年我國已基本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脫貧攻堅取得巨大勝利,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面對第二個百年發展,要著力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全面進步。尤其在中國步入老齡化社會的進程中,要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

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

新發展格局

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提出來的,是重塑我國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強化國內經濟大循環,有利於增強經濟發展的韌性,也有利於帶動國際經濟循環,實現國內循環和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構建新發展格局,首先要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的潛力和優勢,堅持把擴大內需作為戰略基點,優化消費環境,提升城市消費,擴大鄉村消費,發展服務消費,促進消費結構升級。其次要以創新驅動引領高質量供給,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打通從生產、分配到流通、消費等諸多環節的堵點,推動供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實現動態均衡,暢通國內大循環。最後,將我國市場規模和生產體系優勢,轉化為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發展高水平開放型經濟,促進內外市場和規則對接,形成國內循環與國際循環相互促進。

經濟高質量發展取得新成效

「十四五」時期要堅持「創新驅動、改革推動、開放帶動」的高質量發展路徑,促進經濟結構優化、效率優化、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優化。

聚焦新科技革命,通過創新發展夯實我國現代經濟體系底盤,以技術突破引領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集中優勢資源攻克妨礙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卡脖子」技術,提高創新成果的產出轉化效率。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利用我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強大的生產能力和完善的配套能力,形成更多新的增長點、增長極,不斷拓展發展新空間,塑造新的發展優勢。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內生動力。

通過發展創新鏈引領產業鏈升級,促進高技術、高效率和高附加值產業發展,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進一步向全球價值鏈的中高端攀升,實現由「製造強國」向「質量強國」發展。

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擴大內需的同時,提高中高端產品供給能力,滿足人民日益升級的消費需求。

繼續調整區域經濟發展結構,解決好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優化要素投入結構,提高企業全要素生產率和競爭力,激發市場活力。向綠色生產生活方式轉變,改善能源結構,切實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通過建設全方位、高水平、多層次的對外開放體系,把我國建設成為吸引國際優質資源的大型引力場,吸引優質外資、高端人才,為企業創新賦能,為產業升級助力,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協同發展。

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必須大力深化市場化改革,加快構建更加系統完備、更加成熟定型的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十四五」時期,仍然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地位,更加聚焦產業鏈競爭力、微觀主體活力、要素市場化配置、產權制度、公平競爭制度、宏觀經濟治理、財稅金融、科技創新、民生保障、制度型開放等涉及長遠發展、具有牽引作用的重大問題。在要素層面,聚焦建立健全城鄉建設用地市場,完善資本要素的市場化配置機制,引導勞動力要素暢通有序流動,加快發展技術要素市場,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等。在市場主體層面,堅持市場化導向的國企改革;為民營企業提供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在稅收、補貼、資金成本等方面提供保障,促進市場公平競爭。政策層面,通過適度宏觀調控,促進政府作用更好發揮,健全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的體制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努力打造出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制度環境。

開拓合作共贏的

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

面對「十四五」時期高質量發展的新要求,必須更加積極有為地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

在雙循環新發展格局要求下,調動國內外生產要素,推進貿易創新發展,深化資金、人才、科技等領域國際合作;推動商品、要素等領域開放,形成特色鮮明的國際合作和數字經濟合作等競爭新優勢。

借鑑國際先進經驗,推動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積極參與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改革,增強我國在國際經貿規則制定中的話語權。

發揮好自貿試驗區牽引集成作用。促進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推動形成制度型開放新優勢。通過有效暢通沿線物流、商流、信息流、資金流,推動形成更加安全高效的產業鏈供應鏈新優勢。加快建設金融開放門戶,推動形成人民幣區域國際化新優勢。

堅持實施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依託我國大市場優勢,更好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促進國際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作者簡介 李春頂中國農業大學國際經濟研究所所長、教授李 娟 中國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博士生

相關焦點

  • 我市持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重慶日報訊 連日來,我市持續深入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秋風起,黨旗飄,2035新目標;新時代,新思想,五中全會定方向……」西南大學大學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宣講團的成員,走進北碚區天生街道,用生動活潑的快板舞、視頻展示等形式為大家宣講全會精神,進一步增強基層人民群眾對國家發展前景的信心。渝北區經信委組織宣講隊,深入到經信系統各單位、企業展開宣講。
  • 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在印臺家喻戶曉深入人心
    面對面、屏對屏、大喇叭、說快板、稚筆繪、送上門,形式多樣學全會,飛入尋常百姓家……連日來,印臺區通過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傳達到基層一線,推動全會精神家喻戶曉深入人心。區級主要領導深入鎮村帶頭講,區委宣講團拓展基層宣講領域深入講,兩微一端開設專欄多角度報導線上講……全區堅持政治站位,統一部署、精心組織、周密謀劃宣傳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工作。五中全會暖民心,美好藍圖群眾贊。『十四五』新規劃,『二〇三五』目標明。社會治理需創新,人民利益放第一。五中全會指航向,我們把他來歌唱!」
  • 篤行:把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貫穿於檢察工作始終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輔導報告 李娟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推動全會精神在鄂城檢察落地生根,12月8日上午,鄂城區人民檢察院舉行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輔導報告會。市委黨校講師李娟應邀為該院幹警作專題輔導,該院黨組副書記、副檢察長周靖清主持報告會。
  • 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十四五」發展的新方向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在北京舉行。全會聽取和討論了習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託作的工作報告,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十九屆五中全會為「十四五」發展擘畫波瀾壯闊的新圖景。
  • 準確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盧黎歌 郭玉傑 李華飛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了我國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作出了應對變局、開闢新局的頂層設計,在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具有全局性、歷史性意義。  講清楚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重大意義,是準確領會全會精神的邏輯起點和思想基礎。
  • 陝西中醫藥大學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立
    按照省委教育工委的統一部署,陝西中醫藥大學及時成立了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12月2日,校黨委書記劉力作為學校黨委宣講團成員,為全體校領導、處級幹部和機關黨委全體黨員等200餘人作了首場宣講報告。報告會由校長孫振霖主持。
  • 天津財經大學舉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專題宣講會
    為學習貫徹落實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天津大學新媒體與傳播學院陸小華教授受邀到天津財經大學做題為「從政治高度戰略層面領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專題講座。
  • 農業銀行宣講團赴北京分行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為全面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引導全行員工把思想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實現全會確定的各項任務上來,12月4日,中國農業銀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團成員、總行首席專家兼金融市場部總裁華若鳴赴北京分行做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北京分行黨委書記、行長胡新智主持宣講報告會。
  • ...講到青年心裡——各地團組織開展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基層宣講
    前不久,安徽工程大學第二屆學習達人挑戰賽落幕,比賽將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等知識貫穿在填空題試題中,參賽學生線上答題。下一步,安徽團組織還將結合「青年大學習」「青年講師團」等工作品牌,依託團屬新媒體陣地,線上線下發力,多種形式並用,打造文化產品,加深青少年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理解和認識。
  • 華東交大師生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中國教育在線訊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一系列的藍圖目標、戰略布局、工作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在華東交通大學廣大師生中引發強烈反響。
  • 南開大學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郝靜秋 攝影 宗琪琪 吳軍輝)12月10日,南開大學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會。校黨委書記楊慶山作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報告。他強調,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新徵程,是全黨全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要切實把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作為學校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要政治任務,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把學習貫徹全會精神與做好當前工作結合起來,全方位推動學校高質量發展。
  •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在我市如火如荼開展
    重慶日報訊 連日來,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在我市如火如荼開展。宣講人員走進市財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供銷合作總社、長壽區、重慶郵電大學、農業銀行重慶分行等地宣講,與參會人員互動交流。市委宣講團成員、市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易小光在市供銷合作總社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易小光圍繞「全會基本情況」「全面把握新發展階段」「深刻認識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動員各方面力量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而團結奮鬥」等方面,對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進行了深入闡釋和精闢解讀。
  • 聊城市積極開展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活動綜述
    ……  我市高度重視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相繼出臺了《關於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的若干措施》《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傳工作安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工作安排》等,並組建了高標準的市委宣講團,25名市委宣講團成員大多是市直有關部門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既有理論功底,又熟悉實際工作。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在西南財經大學召開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張金嶺 通訊員 劉世強 白中英)由《思想理論教育導刊》和西南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四川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協辦的「新思想·新目標·新徵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理論研討會11月29日在西南財經大學召開。
  • 砥礪奮進 未來可期——我市廣大基層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剛剛閉幕的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充分肯定「十三五」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科學擘畫中國未來5年以及15年的發展新藍圖,一系列戰略布局、工作部署鼓舞人心、催人奮進。從喜獲豐收的鄉村到文明和諧的社區,從充滿希望的田野到機器轟鳴的工廠……我市基層群眾熱議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傾聽時代強音,感受時代脈搏,激勵自己奮勇前行。
  • 北京中小學這樣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北醫附小少先隊大隊利用紅領巾廣播站,第一時間向隊員們講解十九屆五中全會,並在學校微信公眾號上宣傳了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要點,讓隊員們了解全會「一個重要判斷」、「到2035年要實現的九方面遠景目標」等重要內容。
  •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博山區舉辦「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
    【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博山區舉辦「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政協委員培訓班 2020-12-12 23: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
    11月13日至30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省委宣講團深入全省各地各系統,就學習貫徹全會精神集中開展宣講報告。  在機關、企業、校園、社區……江蘇大地處處湧動著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的熱潮。宣講團成員們準確詮釋、深入解讀,開展宣講報告會145場,並深入基層互動宣講70場(次),覆蓋受眾8萬餘人,讓十九屆五中全會描繪的我國未來發展美好藍圖,在廣大幹部群眾心中愈加清晰。
  • 西南醫科大學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11月26日,西南醫科大學組織召開校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集中學習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西南醫科大學黨委書記廖斌以「邁向十四五」為題作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  據了解,廖斌從「十九屆五中全會概況」「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解讀」「十九屆五中全會釋放未來中國發展的重要信號」「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醫療衛生、高等教育的新要求」等方面,以全面翔實的數據、深入淺出的語言對全會精神進行了解讀。結合學校實際,重點就十九屆五中全會對醫療衛生、高等教育的新要求進行了詳細的講述,引導與會人員用全會精神指導開展學校當前工作,引領、規劃學校事業發展。
  •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上海政法學院召開
    月15日,上海政法學院主辦,上海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開啟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的現代化新徵程——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研討會在上海政法學院召開。上海海洋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董玉來教授認為,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三進」的工作要把握整體性、學理性、針對性。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劉文教授提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本質上就是要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獲得有尊嚴的體面生活,要通過和諧勞動關係的治理,來滿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上海政法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劉會強教授作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