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時期照片上的人為什麼都那麼黑?就連慈禧太后都不例外

2020-12-22 一品歷史

清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王朝,距離現在的時間很近,直到1912年才正式宣告結束,距今不過100多年的時間。而當時由於一直採取閉關鎖國之策,在技術實力上跟西方國家漸漸發生差距,所以導致很多西方國家覬覦,由此便引發了很多侵略事件,同時一些國外的技術也被順帶著帶進了中國,這其中就包括照相技術,於是清朝也成為歷史上唯一一個有照片的封建王朝。不過在現存的清朝照片中,我們不難看出,當時的人們普遍都很黑,就連慈禧都不例外,這是為什麼?

首先世界上第一臺照相機是在1839年的時候被發明的,發明它的人是法國人達蓋爾,當時達蓋爾僅僅是用兩個箱子組成了一個框架,把其中一個箱子插入到另一個箱子裡面,然後通過定位調焦的方式,控制將近三十多分鐘的時間,這才能照出一張照片,可謂是非常緩慢。後來通過人們的漸漸改善,照相的時間才有所緩解。

在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城,鹹豐皇帝匆忙出逃,僅留下了恭親王奕訢同英法兩國進行談判。當時的攝影師費利斯·比託突發奇想,想要把雙方籤訂條約的時刻拍攝下來,所以便命人把他的照相機搬了進來,放在了門口,恭親王一看到這個大傢伙,頓時嚇得臉色發白,以為外國人想趁機一炮轟死他,因為當時搬進來的照相機跟大炮真的非常相像。等到眾人解釋後,恭親王的臉色這才有所好轉,然後同意了拍攝,但是表情並不自然,這也是清朝皇室人員的第一張照片。

後來西方各國不停的跟清朝交戰,隨著時間的發展,漸漸的照相技術便普遍了起來,不光是皇室成員,就是清朝的普通百姓也有機會使用相機,為自己留下一張照片。不過大多數人在照相的時候會顯得特別拘謹,表情很不自然,這或許是因為不熟悉的緣故。但是從這些遺留下來的清朝老照片中,我們會發現當時的人們在照片上顯得非常黑,就跟現在的非洲土著差不多,這是因為他們本身就黑還是因為其他別的原因?

一方面或許是因為當時的拍攝技術還不成熟,並沒有像現在所說的打光、修照等手法,照片照的都是最真實的情況,再加上照相技術的落後,成像的清晰度等原因,所以人們看起來都很黑,況且當時還是黑白照片,並沒有鮮明的對比,人們發黑也應是實屬正常。

當然,當時的清朝已經民不聊生,很多農民百姓都是外出打工做苦力,在長時間的暴曬下,難免會被曬黑,所以這也就是為什麼在清朝的老照片中發黑比較明顯的都是一些貧苦人家的照片,正是由於他們的生活不易,為了生活,只得四處奔波,臉朝黃土背朝天,這才造就了他們膚色比一般人黑很多。

一些富家子弟的照片當然就顯得好很多,但也比常人黑,就連當時大清朝的最高統治者慈禧的照片也不能例外。按理說慈禧的地位尊貴,身前身後都有人伺候著,不需要幹活,保養又好,照出來的照片應該不錯,但為什麼還是顯得那麼黑呢?而跟她在一起拍照的妃嬪們就要好很多,這究竟是為什麼?其實,除了照相技術本身之外,還存在外國攝影師對中國人,尤其是當政者的黑化,醜化國人。

本文所有資料均來自《清史稿》等記載,同時無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

相關焦點

  • 清朝照片:慈禧太后的喇嘛「肥頭大耳」,富家太太弄花閒聊
    這一張照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來,是民間傳統藝術當中的踩高蹺,這些藝人們穿著戲服,而且踩在高蹺上,正在給來往的過客們進行認真的表演,有很多的觀眾都已經被這一些新鮮的才藝所給吸引住了。即便是黑白照片,我們同樣也能看得出來現場一定非常熱鬧。看到這樣的一幅景象,別說是在古代時期了,即便是在我們現在看到了,肯定也會有很多的關注,選擇停下腳觀看一會兒或拍個照片。
  • 晚清美女四格格:喜亦慈禧,悲亦慈禧
    說起這個,或許鮮少人知,但其父奕劻,相信大部分人都有所耳聞。愛新覺羅·奕劻(1838-1917),清朝首任內閣總理大臣,晚清宗室重臣,乾隆皇帝的曾孫。1898年加恩世襲罔替,成為鐵帽子王,人稱「慶親王」。1901年,奕劻與李鴻章代表清政府,與列強籤訂《辛丑條約》。
  •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
    慈禧太后真實老照片,張張經典,保證一半都是你沒有見過的慈禧太后,即孝欽顯皇后,葉赫那拉氏,鹹豐帝的妃嬪,同治帝的生母,在她垂簾聽政期間,她實際上成了清朝真正的一把手,皇帝只不過是個擺設,晚清的大清帝國實際上是慈禧說了算
  • 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9是慈禧太后的貼身侍衛
    所以就有了很多清宮劇的產生,而且效果還非常的好,比如《 慈禧秘史》、《大太監李蓮英》和《末代皇帝》等。再說了電視裡的肯定和歷史上有差距的,說好聽點那就是「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現在分享一些清朝的真實老照片,可別被電視劇騙了~
  • 晚清一樁奇案,三次驚動慈禧太后,最後處置一百多位官員
    晚清時期因為朝廷腐敗,所以下面的官員也都忙於自己的事情,不願意真正的為民伸冤,所以弄出了不少的冤假錯案,這些案件大都在審理完畢之後就執行了,但是有這樣一樁奇案,審訊了四年才有了最終結果,三次驚動慈禧太后,最終處置了100多位官員,那麼是什麼樣的驚天大案能造成這樣大的影響呢
  • 李鴻章都一把年紀了,還有腿疾,慈禧太后為什麼還送小美女給他?
    或許是慈禧太后實在過意不去,在得知李鴻章的老寒腿又犯了之後。既沒有派御醫診治,也沒有送來靈丹妙藥,而是送了個宮女紅兒。雖然嘴上說是送給他的暖腳丫頭,但明白人一眼就能看出來,這就是送給李鴻章的一個小妾。可是要知道,在清朝,大臣納宮女為妾也是違法的行為,除非是皇上或者太后賞賜,當年大貪官和珅倒臺,其中罪狀之一就是:「擅娶宮中女子為妾!」那麼慈禧太后為什麼要賜給李鴻章宮女紅兒,而李鴻章接到賞賜後,為什麼又欲言又止呢?
  • 清末奇案刺馬案,究竟奇在哪裡,為什麼連慈禧太后都吃了啞巴虧?
    翻遍中外歷史,凡是名人被刺殺的事件,基本都涉及到利益之爭或者是黨派之爭,當然也不排除個人恩怨。但每次被刺殺事件的背後,都隱藏著種種謎團,比如費禕、李純、宋教仁被刺,國外的還有林肯啊,凱撒啊,馬丁啊等等。而「刺馬案」是集所有離奇的因素於一體,整個案件撲朔迷離,各種版本輪番上演。
  • 她才是晚清第一美人,慈禧最愛帶她照相,珍妃和婉容都不及她分毫
    她才是晚清第一美人,慈禧最愛帶她照相,珍妃和婉容都不及她分毫文|碩碩鹹豐皇帝駕崩之後,皇宮內沒了主心骨,皇子年幼,親王下馬,慈禧太后在內憂外患中逐漸站穩了腳跟。當然這裡的美女不包括年過六十的慈禧,宮女口耳相傳的第一美人是慈禧身邊的一個女眷。她才是晚清第一美人,慈禧最愛帶她照相,就連珍妃和婉容都不及她分毫。那時的女子能當上妃子,首先是有一定的身世背景,其次是性格,再其次是相貌。所以就算是皇帝後宮的所有女子,用現代的眼光來看,也挑不出幾個長相中上的。
  • 為什麼慈禧每天晚上睡覺都必須握著這根棒子?原因令人唏噓
    晚清時期的慈禧老太太,掌握著晚清大權,儘管當時國力衰微,並且多次對西方列強賠款,但慈禧的生活卻依舊奢侈無比。幾十年的時間,慈禧搜羅了許多奇珍異寶,單獨將喜歡的寶物放在一個房間裡,並讓專門的太監負責看管。這些寶物裡面,除了眾所周知的翡翠白菜之外,慈禧還有一件非常喜歡的寶物,睡覺時都將它握在手裡,一刻都離不開。
  • 慈禧太后的5件私人用品曝光,圖2慈禧洗澡用的浴盆,圖5慈禧用的手紙
    慈禧太后的5件私人用品曝光,圖3慈禧洗澡用的浴盆,圖5慈禧用的手紙 圖1:【慈禧的御用銀制菸袋】這個銀制的水菸袋,但是經過研究,發現這個不起眼的銀制菸袋大有來頭,也見證了慈禧在晚清時期的奢侈腐敗的生活。
  • 歷史上不出名的慈安太后有多牛?沒有一兒半女,卻壓慈禧三十年_鹹豐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感謝大家的閱讀,喜歡小編為你精心編輯的文章嗎?歡迎留言評論,小編都會虛心接受的,你們是小編前進的動力哦。每天一點點進步,分享彼此的歡樂!如果喜歡就關注訂閱吧!也不要忘記點讚哦~親,看的開心可以點個好看 。原標題:歷史上不出名的慈安太后有多牛?
  • 傑傑嘮嗑:古代歷史上宮女如何侍奉慈禧太后?值夜班時有哪些規矩
    說到這裡,大家都猜到是誰了吧?沒錯,這位就是在歷史上赫赫有名、奢侈成型的慈禧太后。眾所周知從鹹豐皇帝去世起,慈禧太后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是那個時代擁有權力最高上位者,那麼慈禧太后如此「大牌」,肯定需要不少宮女和太監來侍奉她,那歷史上的慈禧太后又是怎樣對待這些宮女和太監們的呢?有人會問到慈禧太后是不是真的喜歡玩弄戲耍宮女和太監的呢?
  • 李蓮英的「本事」不一般,慈禧都離不開他,連貴族都對他另眼相看
    中國歷史上臭名昭著的惡人名單中少不了李蓮英,和他有關的說辭都是本性無賴,油嘴滑舌。事實證明,他的確深受慈禧太后喜愛。慈禧是出了名的挑剔,每餐沒一百道菜供她挑選都要鳳顏大怒,李蓮英如何能把慈禧伺候得滿意呢,你絕對想不到。與大多數太監相比,李蓮英淨身年紀較晚,入宮時已經十三歲。但是他性格詼諧,擅長講笑話,幽默的人誰不喜歡呢?
  • 慈禧太后平常不喝水,那平時都喝什麼?還是貧窮限制了想像力
    我們如果要說到晚清的統治者,大家想到的就是慈禧太后了。成為了晚清的統治者以後,慈禧的生活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每頓飯簡直就是滿漢全席,一頓飯就將近有上百道菜,而有些人會問到這些菜她能夠吃完嗎?這些菜只吃一口也都不現實,一百多個菜想想擺在我們面前,感到就非常的害怕。
  • 晚清瓷器巔峰之作,慈禧皇太后的專用瓷——「大雅齋」
    晚清時期戰亂頻仍,山河日下,動蕩的局勢直接影響到了制瓷業的發展。晚清時期的瓷器,較之康雍乾盛世的瓷器,前者明顯粗糙許多,收藏價值也不高。 但在2011年北京保利的秋季拍賣會上,一件清光緒時期的瓷器竟然拍出了人民幣7015000元的高價。
  • 慈禧太后崩逝後,大清的最高權力被誰掌握?仍然是葉赫那拉氏
    清光緒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一日,被囚禁於瀛臺的光緒皇帝病重,而此時的慈禧太后雖有疾在身,但「說話仍如往日、聲音洪亮堅厲,其堅強不改常度,見者皆驚」,全然沒有20小時後便崩逝的模樣。除此之外,慈禧太后還接連下發數道懿旨,為大清的皇位傳承、朝廷的權力布局甚至連葉赫那拉氏家族的權力延續做好了全面安排。
  • 左宗棠病逝,朝臣連上四個諡號,為何都被慈禧否決?
    左宗棠病逝,朝臣連上四個諡號,為何都被慈禧否決?左宗棠功勳卓著,差點連「文襄」都沒撈到,擬諡大臣為何如此小氣? 擬諡大臣因而擬定了四個都帶「忠」字的諡號,上報給光緒皇帝與慈禧太后。但是,慈禧太后看後,覺得一個「忠」字是難以表彰左忠棠之功的,便大臣們是否還有更適合的諡號?
  • 為什麼中國清代照片上的人都那麼醜?
    很多照片只是當年攝影師在街頭的抓拍,隨便拉一個女子過來拍個照。尤其是西方的攝影師,對於他們而言,大清國的一切都是新鮮事物,他們什麼都拍。甚至他們自己都記不清,到底拍了誰。然而,在流傳過程中,最後被人炒作成了所謂的名妓、嬪妃、格格。因此,會給人一種錯覺———所謂當時的名妓都是醜的。
  • 慈禧太后的「情人」榮祿,最後官居幾品?位極人臣,大概就是如此
    鹹豐皇帝駕崩時,慈禧太后26歲,可謂風華正茂、正值當年;再加上其手握晚清軍政大權,基本等同於西漢的呂太后、唐朝的武則天;以致諸多野史筆記、坊間傳聞甚至連國外文獻中都出現了慈禧太后「暗置面首、豢養男寵」的傳聞。
  • 晚清舊照:即將被「凌遲」處死的婦女,圖二是慈禧兩個兒媳婦
    晚清慈禧兒媳真照,前面左邊是金皇妃,前面右邊是龍羽皇后,兩人都不漂亮,金飛愛吃醬豬蹄,被稱為「胖娘」,龍玉是一個駝背的臉,看起來像一個苦瓜,他們的外貌不如兩個慈禧太后,所以他們不受光緒皇帝的青睞也就不足為奇了,慈禧不喜歡振飛,所以現在是無圖他們的婆婆和媳婦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