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從娃娃抓起:牛奶盒回收科普項目走進小學|綠會綠少基地

2021-01-09 中國綠髮會

生態文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12月25日,白洋澱溼地自然科普綠少基地(GY006)、白洋澱溼地生態野保志願者團隊的指北針和小魚來到了華北油田採一小學,50名同學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期待著這節分享課的開始。

許多所謂「垃圾」,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這支志願者團隊從今年9月份就開始了牛奶盒回收項目的準備工作,11月份第一次嘗試走進任丘市石門橋鎮張村小學,這次團隊以「我們集「盒」,愛護地球」為主題走進採一小學五年級一班。早在一周前,同學們就在科技劉老師的布置下開始收集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牛奶盒,各式各樣的牛奶盒擺滿了課桌,可謂琳琅滿目。「難道這小小的牛奶盒還有它的大用途嗎?」帶著這樣的疑問,大家走進了牛奶盒的「故事」。

指北針老師先讓同學們了解了關於牛奶盒包裝物的品牌分類,介紹了資源回收再利用方面做得比較完善的企業和組織,並且在大家帶來的包裝物上找到了相關的品牌標識,原來這些不起眼的符號就像是牛奶盒的姓氏家族一樣,體現著這些包裝盒的出身。

全球百分之七十七的碳存儲於森林植被中,森林中的熱帶雨林供養了全球50%的動植物,但是從1990年到2015年全球森林面積消失了1.29億公頃,相當於每年約8個上海或者3.2個北京或每分鐘近十四個足球場面積的森林永久消失,熱帶雨林在每年近800萬公頃的速度衰減,以這樣的速度,熱帶雨林及其所支撐的50%的生物在未來100年內將消失。一組組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大家對環境保護和資源再利用的緊迫性有了深刻認識。

生動的卡通動畫片和形象的講解讓同學們看到牛奶盒從丟棄之後那些鮮為人知的歷程,講述了它們重生的故事,通過數據計算,大家清楚得了解到如果把身邊的牛奶盒收集起來將會製造出來很多有利用價值的東西。

快快行動吧!既然這麼有價值的事情就要趕緊動手實踐,大家摩拳擦掌把準備好的水盆、剪刀亮出來,在老師的引導下嘗試拆解牛奶盒,既要清洗乾淨又要節約用水,避免為此所造成的二度浪費。

分享課結束後,大家踴躍回答問題並分享課程感受,同學們紛紛表示從今天開始不僅要收集自己用過的牛奶盒,還要告訴父母和親戚朋友都要加入牛奶盒回收的行列中來,我們撿起來的不僅僅是一個個牛奶盒而是託起一棵棵蒼天大樹,託出一片片鬱鬱蔥蔥的森林,一起集「盒」!一起保護我們的地球!

供稿/白洋澱溼地自然科普綠少基地(GY006)、白洋澱溼地生態野保志願者團隊的小魚、指北針

編輯/花花

相關焦點

  • 為了守護地球:牛奶盒回收項目走進華北油田採一小學
    生態文明教育要從娃娃抓起。2020年12月25日,白洋澱溼地自然科普綠少基地(GY006)、白洋澱溼地生態野保志願者團隊的指北針和小魚來到了華北油田採一小學,50名同學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期待著這節分享課的開始。許多所謂「垃圾」,其實是放錯了位置的資源。
  • 中國綠髮會「綠少」LOGO正式發布
    LOGO秉持以提升青少年生物多樣性保護意識,讓學校和家長也深刻認識到生態環境與人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關係中,青少年對生態環境的認識和參與是基本,要真正做到環境教育需要從「娃娃」抓起的設計理念。綠少基地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和綠色發展領域入校和在線科普宣教活動。目前,已有約4000中小學人次通過綠少平臺參與了生態環保活動,綠少基地開展的活動,影響意義重大。
  • 科普進校園|科普基地走進成華區建設路小學
    近日,幹細胞與再生醫學科普基地走進成都成華區建設路小學開展科普公益活動。本次活動,基地科普導師為建設路小學四年級的同學們帶來了《神奇的幹細胞》的精彩科普講座和令人震撼的「超越南極」液氮科普秀。科普進校園進入校園開展科普公益活動。此次活動,基地科普導師為建設路小學的同學們帶來了《神奇的幹細胞》的精彩科普講座和令人震撼的「超越南極」液氮科普秀。
  • 日本小學生餐後洗牛奶盒,環保從娃娃抓起
    日本小學生餐後洗牛奶盒,環保從娃娃抓起吃飯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事之一,其實吃飯也是一件複雜的事情,吃飯需要採購、需要做飯、需要清洗等等環節,最近日本就有一部紀錄片火起來了,短紀錄片《日本學校的午飯》記錄了日本小學五年級學生的午餐,45分鐘的午餐時間,從餐具分類,到打掃教室、飯後回收的過程,這些內容不僅有趣更是引人深思。在紀錄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日本小朋友的午餐「來之不易」。
  • 福建科普工作「從娃娃抓起」 科技融入生活種下創新種子
    孫維新在科普講座現場。17日是「全國科普日」。上午,福建省科技館二樓報告廳「海西科普大講壇青少年專場科普講座」正在這裡熱鬧舉行,這場名為《趣味物理,遊戲科學》的講座上,臺灣自然科學博物館館長、臺灣大學物理系教授講臺擺滿了礦泉水、可樂、香蕉、花生、雞蛋、薯片、玫瑰花、氣球等好玩或好吃的東西。
  • 媒體走基層採訪活動丨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
    海洋科普活動、中科院科學家科普巡講活動等,每年約100多個學校近50000人次參與各類科技教育、科普教育活動。科普教育從娃娃抓起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用手觸摸自然,用心感受科學在2019年第19屆內蒙古青少年機器人大賽,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獲得了一等獎。「作為科技輔導員,我覺得小學科技創新教育工作,不僅僅是讓孩子們通過動腦思考、動手實踐獲得榮譽,更是在一節節的科技課堂中,一次次的科技比賽中,讓孩子們收穫經歷、信心以及對未來科技學習的嚮往與期冀。」包頭市第一實驗小學的科技輔導員張瀚文。包頭市科技館:建立長效機制 抓好常態科普
  • 青少年走進科普基地
    揚子晚報網8月2日訊(通訊員 楊來生 陳婷 記者 薄雲峰)為豐富青少年暑期生活,引導青少年形成科學思維和科學方法,8月2日上午,南京高淳區固城街道關工委、科協、紅十字會聯合開展「2020年暑期青少年科普夏令營」活動,組織固城中心小學20名青少年到花聯科普基地開展科普體驗和農作物觀察活動,讓孩子們充分體驗科技魅力和了解植物的栽培生長過程。
  • 科普從娃娃抓起
    一是開展特色科普活動將全縣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全民科學素質建設工作有機結合,鼓勵中小學生積極參加「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科技工作者日」等系列活動,通過參觀科普教育基地、模型展覽、現場演示、發放科普圖書等形式,增加未成年人參與活動的體驗感,使科普宣傳活動成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平臺,推動未成年人理想信念、行為規範、素質提升教育活動的紮實開展。
  • 宋俊玉: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原標題:吉林南仁東小學:培養科學精神從娃娃抓起 一年來,這所為紀念「天眼之父」成立的小學已成為吉林省培養青少年科學精神、科技素質的示範基地。 「同學們,我們一起來思考如何通過程序設計,讓小球按照預想的線路行動。」在學校的「編程達人」科技社團活動中,同學們坐在電腦前編碼設計程序。「我很喜歡這門課,從一年級起就報名加入了社團。」三年級學生張裕澤說。
  • 育才小學成為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
    新湖南客戶端9月25日訊(通訊員 餘瀟)9月25日上午,湖南省老科學技術工作者協會走進湖南日報小記者校園示範基地、長沙市芙蓉區育才小學開展科普進校園活動,為學校師生贈送相關科普書籍,並授予育才小學「湖南省科普教育示範基地」牌匾。
  • 湖南推出《健康從娃娃抓起》系列兒童健康科普片
    (9月30日下午,《健康從娃娃抓起》系列兒童健康科普片上線發布會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舉行。圖片由 通訊員 提供)       星辰在線9月30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胡偉男 通訊員 李輝霞 黃美華)9月30日下午,《健康從娃娃抓起》系列兒童健康科普片上線發布會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舉行。
  • 六安市人民路小學氣象愛好者參觀氣象科普基地
    7月30日上午8時,六安市人民路小學近20名氣象小愛好者在老師的帶領下,走進中央森林公園氣象科普基地參觀學習。在氣象站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下,同學們參觀了地面氣象觀測場,了解了現代化「智慧氣象」的工作原理,例如:如何進行24小時不間斷地測量風向、氣溫、雨量,以及霧霾天氣的預測和固態稱重等相關氣象知識。
  • 光伏發電被編入教材 科普光伏從孩子抓起
    遼寧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小學四年級下冊課本學生在光伏助學科普教育基地參觀學習並親身感受光伏發電科普光伏知識,從孩子抓起,讓孩子從小就樹立綠色、環保、節能的理念,了解並清楚發展綠色能源的價值,是一件非常有價值和意義的事情。
  • 南陽小學:一份關於牛奶盒的事業
    南陽小學:一份關於牛奶盒的事業 2018-02-02 13:41:51
  • 環境教育「綠書架」活動走進北京分司廳小學
    「綠書架」進校園公益活動在分司廳小學舉行。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15日電(記者 馬昌)12月15日的北京,寒風凜冽,但北京分司廳小學的會場裡卻暖意融融。由《環境教育》雜誌社主辦,興業銀行北京分行、北京市東城區分司廳小學共同協辦的「綠書架」進校園公益活動在分司廳小學舉行。來自環保部宣教司、北京市環境保護宣傳教育中心、中國環境出版集團的領導和興業銀行北京分行等嘉賓共同到場,與分司廳小學的師生們共同開啟了一段難忘的綠色閱讀之旅。
  • 天津師大物理科普項目獲第五屆全國科普場館科學教育項目展評活動...
    經過初評,我校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科普項目作為全國高校唯一入圍項目脫穎而出,最終獲全國二等獎。《甜蜜的科學——一個連貫的STEAM課程群》項目是天津市科普基地——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科學體驗館多次走進社區和中小學開展的科學類綜合實踐課程。
  • 連雲港創建綠色學校460所 綠色教育從娃娃抓起
    我市相關部門給出的答案是,必須進行綠色教育,綠色教育必須從娃娃抓起。   460所學校進入綠校行列   「校園中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數字科技側重點,從沒見過這樣好的氛圍,在國際上也是領先的,這所小學是我見過做的最好。」江蘇省基礎教育課程基地建設項目調研組專家這樣評價,他說的是大慶路小學。   「建數位化生態學校,辦最有價值的教育。」
  • 「科普五走進·科技伴我行」主題系列活動於奇幻世界科普基地正式啟動
    為進一步提高全民科普意識,提升科學素質,營造科普宣傳濃厚氛圍,4月10日,市科協「科普五走進 · 科技伴我行」主題系列活動在中鎮文化廣場霍州奇幻世界科普基地正式啟動
  • 愛智科普助力科普基地開展無人機特色體驗項目
    愛智科普助力各科普基地、兒童遊樂園、休閒農業產業園、戶外拓展基地等青少年活動場所開展無人機特色研學項目,為孩子們普及無人機的科技的發展和應用,讓孩子們親手組裝無人機,並體驗飛行實踐除了常規類的單次體驗的無人機實踐活動, 也可長期開設無人機課程,早期可開設無人機啟蒙課和無人機基礎實踐課,隨著項目發展可開設專業性強些的無人機課程,為基地培養一批優秀的飛手,可代表基地參加國內、國際的無人機比賽,為基地掙得榮譽和影響力。
  • 省林科院發揮科普基地作用 推動林業科普宣傳
    省林科院建有科學試驗基地(試驗林場)18000餘畝,其中有珍貴樹種樹木園610畝(收集物種91科200屬630餘種),蘭花種質資源繁育中心(收集蘭花150餘種),竹類植物園40畝(收集竹類17屬55種),馬尾松種子園900畝(入園無性系171個)。